《白楊》讀後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楊》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白楊》讀後感(15篇)

《白楊》讀後感1

《白楊山莊的安妮》是《綠山牆的安妮》第四部續寫。作者是加拿大的作家露西莫德蒙格瑪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紅頭髮女孩,但她已經從小時候滿臉雀斑的小女孩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只是已經不變的是她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喜歡快言快語。他擁有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觸動温暖着人們的心靈。

在這本書中,紅髮女孩當校長啦!只是與她最重要的人分開三年,在這三年裏她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整本書是以日記方式記敍的,自從她搬到白楊山莊後,對於薩默塞中學校長耳朵這個職位,她一直很努力做好,對於學生們,她也以親和的態度對待,還十分關注學生們的狀況和家庭。她常與鄰居聊家裏的事,但當聊到自己家裏的事,她又開始懷念家裏人。

讀完這本書,我掩卷長思,我不由心生感慨,安妮從小到大,都像是一個小女巫一樣用狡黠於善良讓自己和周圍的人快樂起來,她愛生活,愛幻想,單純,可愛。這與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相對比,就相形見絀了,現代高度繁華的物質世界背後,折射出的是我們內心的焦躁於煩悶,貧乏和荒蕪。我們曾經都是安妮,熱衷幻想,率真天真,熱愛大自然,看重友誼,不肯服輸,但在現在這個社會裏的人,似乎都相反。

那麼,如何讓我們內心水草豐茂,如何讓我們陽光燦爛,永葆青春活力呢?或許讀一讀安妮的成長故事,能讓我們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其實我們可以活得很“安妮”。

如果,我們能真切地感悟安妮的成長,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詩意。生活,就會因此而改變,幸福,就會來敲門。

《白楊》讀後感2

“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杆兒壯,守望着北疆……”讀着《白楊》這篇課文,使我不禁想起這首悦耳的歌曲。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在開往新疆的列車上,爸爸和孩子們看見了白楊樹,孩子們爭論那是樹還是傘,爸爸給孩子們介紹白楊樹,表白着自己的心。

新疆是個遙遠、荒涼的地方。讀了這篇課文,我真敬佩文中的父親,敬佩所有的建設者。他們是那麼的無私,那麼的堅強不屈。倘若我是文中的父親,無論如何我也不願去新疆,更別説要帶上自己的孩子去受苦了。“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不錯,他們就像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楊樹,在默默地無私奉獻,他們帶走了荒涼,留下了繁華。新疆有了這些吃苦耐勞的建設者,將變得越來越富饒了。

其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默默奉獻的人。今年我國遇上了幾十年難得一見的雪災,處處冰天雪地,阻擋了我們回家的去路。交通癱瘓了,多少人在冰冷的車站渡過一夜又一夜;多少人因冰雪而堵塞在路上……一羣羣的救助隊不分晝夜搶修電塔,拉好電線,他們的衣服變得濕淋淋的。漫山遍野白雪皚皚,可冰雪無法抵擋他們的熱情,只為了萬家燈火,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有的電業工人還千里迢迢從唐山趕到重災區進行搶修工作。

讓我們一起弘揚建設者的那種精神,學會奉獻吧!

《白楊》讀後感3

捧起矛盾的一篇散文《白楊禮讚》津津有味地讀起來,矛盾先生的用詞精緻,幹練筆風來描寫北方白楊樹高而挺拔堅強不屈的精神,用樸素的語言讚揚白楊樹是眾多樹中的偉丈夫。

仔細品味完這篇文章後,白楊樹那臨危不懼的精神觸動了我的心絃,它那昂首挺立,堅強,樸質,力求上進的精神讓我的心靈深有感悟,被它偉安,正直,嚴肅平凡的性格卻不平凡的精神和意志所折服。

這篇散文中,作者以普通的白楊樹寓意為新中國革命先烈們,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來描寫白楊樹:“那是力爭所有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呢,通常丈把高像是人工似的。一律絕無旁枝,他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像是人加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橫斜逸出,在北方的風雪壓迫下卻保持着堅強挺立,努力向上發展,不屈不撓,對抗着西北風。它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象徵着北方的農民,聯想到在敵後廣大土地上,到處都有堅強不屈像白楊是一樣傲然挺立守衞他們家鄉的哨兵。它的枝枝葉葉緊靠近團結,立求上進,宛然象徵着華北平原上縱橫的戰士用鮮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精神和意志。白楊樹生命力極強,磨折不了,壓迫不倒,象徵着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少的樸質,堅強,以及立求上進的精神。”

是啊,白楊樹的堅強,正直,嚴肅,立求上進,堅強不屈的精神無論是戰爭時期的革命戰士還是和平時期的我們,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去讚美我們為解放新中國流血犧牲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意志!

《白楊》讀後感4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矛盾大師的《白楊禮讚》,有很大感觸。

《白楊禮讚》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文章,表面上是讚頌白楊,還讚頌了那些具有與白楊品性的人。他筆下的白楊樹,是平凡的外觀及非凡的內質的統一體。但白楊的意義卻不僅僅是這些,它有着更深刻的內核。白楊樹不僅僅是北方農民的象徵,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這是文章的文眼,也是作者的情感落腳點,是對抗日戰爭中民族解放鬥爭精神的歌頌。

白楊樹是極其普遍的樹,然而絕不是平凡的樹。它沒有善於觀賞的外形,在西北極其普遍,但卻力爭上游,通身筆直,一丈以內絕無橫斜逸出,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拔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口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二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這篇文章不僅象徵意義深刻獨到,描寫也十分細膩逼真,在藝術上極具感染力。作者以白楊樹象徵“真人真地”,立意顯得很奇妙,在畫面上的形象和氣勢,既明朗又委婉。為了突出白楊樹,作者在環境描寫上頗有講究,襯托了白楊樹的壯麗挺拔的氣質和形象。

《白楊禮讚》不僅在立意方面有深層含義,即象徵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質樸、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還有細膩的描寫。文章佈局層層深化,圍繞謳歌白楊樹,從外形到內核各個層面深入抒發,同時,開頭結尾互相呼應,強化了主題,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結合這幾個方面,《白楊禮讚》的的確確不失散文名篇和散文經典等稱號。

《白楊》讀後感5

這天早上,我讀了茅盾先生寫的文章——《白楊禮讚》。

文中寫到:白楊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説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讀到那裏,我不禁抬頭向窗外望去,只見對面是高高的樓,而那棵在窗外陪伴我多年的白楊樹確不見了!我不禁四處張望,原先我已搬家,我已不在我以前的家。我便想念起先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那棵白楊樹也有着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且緊緊靠攏,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寬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春天,它長出嫩綠的葉苗,告訴我春天來了;夏天,它揮舞綠油油的葉片,給我送來無限的清爽;秋天,它的葉子全黃了,一陣秋風吹來,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十分漂亮;冬天,它的葉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讓冬日温暖的陽光照進我的房間,給我送來無限的温暖。

茅盾筆下的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數,因為它象徵我們民族那種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參!想到那裏,我更加想念以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白楊》讀後感6

看到這個題目,我心想:一棵白楊樹能有什麼作用?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名叫尚印。他小時候頑皮得讓家長和老師頭疼。

升到四年級時,一位叫鄭軍的老師當了他們的班主任,她比尚印大不了幾歲,尚印心想:這個班主任的脾氣一定很軟,這一學期我就右以隨心所欲了。看到這裏,我覺得尚印是一個非常頑皮的孩子。接着,鄭老師問同學們:如果不給小白楊樹苗澆水或施肥會怎麼樣?活不成尚印大聲回答道。老師便表揚了他:回答得非常對。

你們就象這顆小白楊,知識就象肥料一樣,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知識,就像是小樹得不到水和肥料的灌溉,變成一個對社會無用的人。尚印聽後,一學期下來,每節課聽得都很認真,三科成績都提高了很多,因為白楊樹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和教育。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象小白楊一樣每天從課本中,生活中吸取大量的知識,長大後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如果不澆水,不施肥,它就會枯死。

巴金爺爺不是説:人活着不是為了白吃乾飯,我們活着就是要給我們生活的世界添上一點光彩,那你還是有用的人嗎?當然不是。我家隔壁的顧爺爺都60出頭了,還在讀書學習,聽顧爺爺説,他小時候家裏很窮,只上到五年級就輟學在家了,而且那時候老師教得知識也很有限。所以現在顧爺爺在讀老年大學,準備把兒時落下得課給補回來。我們現在是國小生,就更應該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相信只要努力學習,就一定象小白楊一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白楊》讀後感7

白楊樹,一種力爭上游,堅強不屈的樹,一種參天聳立,倔強挺立的樹,一種傲然挺立,不折不撓的樹,一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樹。在讀完《白楊》這篇課文之後,我感觸頗深,對白楊又有了新的認識,白楊樹高大挺拔的外貌下,有着令人驚歎不已的美好品質。

這篇課文采用了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借白楊在環境惡劣、人跡罕至的戈壁灘上生長,而且長得高大挺秀、鬱鬱葱葱,是保衞戈壁的“戈壁衞士”,比喻建設者們在條件艱苦,經濟、文化落後的西部,紮根邊疆、建設邊疆,是保衞邊疆的“邊疆戰士”。

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具有“白楊”品質的人。在我們班,有許多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少能回來看看他們,不像我,有父母陪伴在身邊,關心我、疼愛我。他們不僅能夠自理生活,而且能夠按時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而且是成績也是班上的佼佼者,有時看他們學習時的那股認真勁兒,連我都不禁對他們肅然起敬,這些都是我們班上正在茁壯成長的“小白楊”,他們是我學習和生活中的好榜樣。另外,在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像勤勞、質樸的“城市美容師”,像奮不顧身的消防隊員,還有風雨無阻、維護秩序的交通警察……

白楊樹雖然在西北地區極為普通,但是它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絕不是平凡的樹,就像一個個守衞、建設邊疆的建設者,他們是邊疆的衞士、英雄,我長大後也要成為紮根邊疆的那一棵棵白楊……

《白楊》讀後感8

我讀了作者袁鷹的《白楊》這篇文章,內心感觸無比深刻。這篇課文主要借白楊樹,熱情歌飲了一代代建設邊疆,服務邊疆,紮根邊疆的人,被他們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所打動。

文章開頭,作者只是寫車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沒有人煙。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生命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課文中,通過哥哥和妹妹,兩個小孩的對白,使爸爸對白楊樹發表感慨: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雨雪,還是乾旱、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作者通過借物喻人的手法,謳歌了老一輩邊疆建設者們的堅強不屈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

文章隨後又寫到: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白楊樹,那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那兒生根了。作者同樣採用了借物喻人,讚揚了邊疆建設者,祖國哪兒需要,就到哪裏,堅決服從忠心無私,盡職盡責的高尚品質。

課文結尾,寫到爸爸摟着孩子,望着窗外閃過的白楊樹,突然看到高大的白楊樹身邊有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作者通過看到幾棵小白楊樹,想到了建設邊疆後繼有人,同時也讚美了老一代邊疆者,為了建設好邊疆,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的無私精神。

讀完這篇課文,我被白楊的這種崇高品德所感動。同時我也想到了,我們的身邊也同樣有許許多多的白楊樹。我佩服的警察叔叔們,我最敬重的園丁們,他們不也是一棵棵無私的白楊樹嗎?他們像白楊樹一樣,盡職盡責,不畏艱難,在各個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我也要做白楊樹,從國小好本領,鍛鍊頑強意志,培養優良品德,長大後,才能更好地服務祖國,服務社會。

我愛白楊樹,我更愛有白楊品德的人。

《白楊》讀後感9

這周,我們學習了《白楊》這一課,對我來説是那麼耐人尋味,值得思考,告訴了我很多的人生道理,歌頌了在邊疆的建設者遠大的志向和奉獻精神。

課文含義深刻,講述了一個在邊疆工作的父親,回到內地將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而在返回新疆的火車上,父親向孩子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來表述自己紮根邊疆的遠大理想。同時呢,他也盼着自己的孩子們,可以成為自己的繼承者,像白楊樹一樣,不論遇到風沙還是暴雨,無論遇到乾旱還是洪水,白楊總是那麼挺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經受鍛鍊,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樑之材。

學習了《白楊》這篇課文後,我深深的感到了白楊樹的那種默默無聞、奉獻的偉大精神。同時,也由此讚揚了邊疆建設者們為了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遠大的理想,從而使我想到了為人民無私奉獻的警察叔叔。

警察叔叔,看似嚴厲,,可心底是那般温柔。記得有篇報道,一個孩子掉到了河中,警察叔叔奮不顧身跳進河中,救起了孩子。

當今社會上有許多品德高尚,意志堅強,力爭上游的建設者,只需要多一些留心,多一份觀察,就可以發現,人間處處充滿愛。我也要像白楊那樣,做一個堅強不屈,學習上知難而進的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好好學習,像白楊一樣,打下紮實的基礎,生根發芽。

《白楊》讀後感10

讀了《白楊》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吸引着,同時對白楊及像白楊一樣品格的人—那些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奉獻的人們肅然起敬。

在一列通往新疆的火車上,在新疆工作的爸爸要把兒女接到新疆上國小。道路旁,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身影—白楊樹。一位旅客望着這些白楊樹出神。妹妹説它是筆直的傘,哥哥説是樹,爸爸對他們説,這不是傘,是白楊樹。接着他又向他們介紹了白楊樹。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一個新疆工作者堅強、不軟弱、不動搖的心。

表面上看這篇文章在描寫白楊樹,但深入觀察、深入思考,其實它是讚揚、歌頌紮根西部建設者博大的胸懷。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白楊樹有着堅強執着、無私奉獻的好品質。在生活中,也有着許多的白楊樹 ,如:解放軍叔叔、保潔阿姨……都是具有白楊樹秉性的人。大家還記得5。12大地震嗎?當被壓在廢墟下的人們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是誰身先士卒、不畏犧牲,走在危險最前沿?當然是解放軍叔叔!!他們不分晝夜、爭分多秒,在隨時可能塌陷的廢墟里,搬起一塊塊猙獰的石塊,有時可能會被他們絆倒,摔得頭破血流;有時會被鋒利的鋼筋劃破。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一心一意只為救人,就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我們要學習解放軍叔叔不畏寒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們。他們是最具白楊樹秉性的最可愛的人,我要向他們學習!!

《白楊》讀後感11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白楊》,戈壁灘上的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楊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藉以表達自己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博大的胸懷。讀完之後,我不由對白楊產生了興趣。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他,它就在哪兒很快的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當我讀到這裏時,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文中的白楊樹是那麼堅強,那麼可貴,在茫茫戈壁中,面對惡劣的自然氣候、環境,它們迎着風沙,挺直腰桿,從不低頭,讓人不得不由衷感歎:白楊樹,你真了不起!

現實生活中,具有白楊精神的人也不少。沒有雙手、用腳來彈琴的哥哥——劉偉就是其中一個。記得第一次在電視裏看他彈奏鋼琴,我既驚訝又感動,啊,平常用來行走的腳竟能在鍵盤上彈琴!而且彈得那麼流暢、那麼動聽,絲毫不比那些用手彈的人遜色!尤其是他陶醉的表情,一臉的自信,深深震撼着每一位觀眾,演奏完畢,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我也情不自禁鼓掌,為他喝彩。我想:為了這台上的幾分鐘,劉偉哥哥背後要付出多少艱辛、多少汗水呀!他不正是一棵了不起的白楊嗎?

讓我們牢記白楊樹的精神,做一棵名副其實的小白楊吧!

《白楊》讀後感12

白楊樹是西北區常見的一種樹,不單是我,許多人也都會認為它們只是一棵棵平凡普通的樹而已。不過我讀了茅盾大師的《白楊禮讚》後,我的看法變了,因為這篇文章中不止一次寫到:“西北區的一種樹,然而實不是平凡的樹!”這一句話看起來很矛盾,但細細一品味,我就認為白楊樹在平凡人眼中它就是平凡的,而它實質上並不平凡。

沈老先生在文中寫出“白楊樹不屈不饒, 正直,樸質,嚴肅,偉岸,也不缺乏温和。”這是沈老先生的獨特見解。我也贊同白楊樹不平凡是因為它能愛黃土高原上不屈不饒地生活着它們不會被西北風給打跨,只會勇敢地抗拒。所以我認為它又是高原上不敗的戰士,在黃土上做一位保衞黃土流失的堅強衞士。

生活中,有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對世界做貢獻,那麼他們的貢獻再大,他們也永遠只是一個平凡的人;而清潔們為了對世界更加整潔,乾淨,所以就算做得再小,人再髒,他們也絕對不是平凡的人!“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虯枝,也許你要説它不美麗。”這又是一句沈老先生在文中寫到的一句話,從這句話,我更認為只有內在美的,腳踏實地為別人服務的才是不凡的!還記得以前《落花生》一課,文中許地山所説的人要像落花生一樣,而不能光講體面。我也想説像白楊樹,落花生那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凡。

《白楊》讀後感13

在漫天黃沙,罕無人跡的黃土高原上,巍然毅立着一排三五棵白楊。在以前,我以為這是很平凡的一種樹,讀了《白楊禮讚》後,才知道它的身上有着那樣偉大而又美好的精神。

白楊是那末的普通,它筆直的站在高原之上,但是它又是那末的不普通,讓人在昏昏欲睡之際立刻清醒。“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這是茅盾先生對白楊樹的評價。可是在剛開始時,我並不覺得白楊有多好。從文章中我知道白楊的外表十分的好看。“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説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它算不上美麗。因為美麗是用來形容女子的,白楊不是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正直,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在高原中唯有堅韌不拔精神才可以使生物在那裏生活下來。白楊正是有了這一種精神才得以生存。如果把其他美麗的樹種在高原上,他們肯定早就死了。

白楊沒有婆娑的姿態,也沒有盤旋的樹枝,但是它需要的不是這些。它有筆直的幹,筆直的枝,有一種筆直的精神,有一個筆直的心。一個筆直的心不需要華麗的外表來裝飾,只要有一個筆直的外表就夠。但是它那種筆直的精神,必定會讓人發現,讓人吃驚。

白楊不僅是北方農民的象徵,“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了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是對抗日戰爭中民族解放鬥爭的精神的歌頌。

我們也要向白楊學習,做一個正直的人,不虛求美麗的外表,頑強不屈。

《白楊》讀後感14

今天早上,我讀了茅盾先生寫的文章——《白楊禮讚》。

文中寫到:白楊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説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讀到這裏,我不禁抬頭向窗外望去,只見對面是高高的樓,而那棵在窗外陪伴我多年的白楊樹確不見了!我不禁四處張望,原來我已搬家,我已不在我以前的家。我便想念起先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那棵白楊樹也有着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且緊緊靠攏,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寬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春天,它長出嫩綠的葉苗,告訴我春天來了;夏天,它揮舞綠油油的葉片,給我送來無限的清爽;秋天,它的葉子全黃了,一陣秋風吹來,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十分漂亮;冬天,它的葉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讓冬日温暖的陽光照進我的房間,給我送來無限的温暖。

茅盾筆下的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數,因為它象徵我們民族那種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參!想到這裏,我更加想念以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白楊》讀後感15

《白楊》這篇課文,詳細的記敍了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藉以表達自己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以及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紮根邊疆的心願。讀了這篇課文,讓我知道了白楊樹有高大直,生命力頑強,能抵禦自然災害這幾個特點。還讓我知道了白楊有着堅強執着,無私奉獻,盡職盡責,這些品質。然而我們的解放軍叔叔和清潔工人他們也像白楊一樣。

解放軍叔叔總是那麼英勇,哪兒有困難,他們就在那兒出現,不管遇到嚴寒還是酷暑,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還遇到乾旱還是洪水,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內出現,那麼英勇,那麼堅強,不怕苦不怕累,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上次5。12大地震,當人民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是誰最先走在最前沿?是解放軍叔叔!他們以大無畏的精神衝在前面,於一個個困難作鬥爭,不怕犧牲,頑強戰鬥,贏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挽救了一個有一個生命!

清潔工人,不怕髒不怕臭。他們每天在辛勤的在街道上掃地,換來了一座美麗的城市。可有些人卻一點也不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清潔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永遠的埋在了人們的心中。

通過學習《白楊》,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為祖國建設而奔赴西部的人們無私奉獻的精神。相信,我也會學習他們,儘自已一分把祖國的西部變得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