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點評作文彙編6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點評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點評作文彙編6篇

點評作文 篇1

作文材料選自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其關鍵句就是: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就Jeff Bezos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內容本身而言,講話者在對比“天賦”與“選擇”之後,強調的是“選擇”塑造了我們的人生,提請聽講者要注意慎重選擇,並指導以選擇的方法。考生自然可以從這一角度入手,思考“天賦”與“選擇”之間的關係,進而論述“選擇”的重要性。如,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擁有許多獨特的天賦,天賦得來很容易——畢竟它們與生俱來;而選擇則頗為不易,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賦所誘惑而做出錯誤的選擇,遺恨終生。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材料中對“天賦”和“選擇”有所限定,“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這一限定無疑給考生提供了一定的暗示,“聰明”和“善良”這又是一組關係,如何看待“聰明”和“善良”?材料告訴考生,“選擇比天賦更重要”,那也就意味着善良比聰明更重要。從這一角度看,浙江卷今年的作文題目貼近學生生活,直擊社會現實,令人叫好!現實社會,無論從家庭教育還是從學校教育,普遍注重學生(孩子)的文化素養,而忽略對學生(孩子)的道德素養的培養,種種不良現象頻現媒體,長此以往,必將造成道德滑坡,社會風氣敗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淪喪。考生完全可以從材料出發,聯繫現實,談一談在當今社會中,如何處理“聰明”與“善良”的關係,強調“善良”於國於家於個人的重要性。

從文體上看,今年的浙江卷要求考生寫“議論文”,限定明確,體現了一種文體上的迴歸,也是一種文體上的規範。這種迴歸式的考查在考生及教師的預測範圍之內,沒有什麼難度。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議論文的文體要規範,論點要鮮明,論據要新穎、典型,論述要充分。

貝索斯: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的夏天總是在德州祖父母的農場中度過。我幫忙修理風車,為牛接種疫苗,也做其它家務。每天下午,我們都會看肥皂劇,尤其是《我們的歲月》。我的祖父母參加了一個房車俱樂部,那是一羣駕駛Airstream拖掛型房車的人們,他們結伴遍遊美國和加拿大。每隔幾個夏天,我也會加入他們。我們把房車掛在祖父的小汽車後面,然後加入300餘名Airstream探險者們組成的浩蕩隊伍。

我愛我的祖父母,我崇敬他們,也真心期盼這些旅程。那是一次我大概十歲時的旅行,我照例坐在後座的長椅上,祖父開着車,祖母坐在他旁邊,吸着煙。我討厭煙味。

在那樣的年紀,我會找任何藉口做些估測或者小算術。我會計算油耗還有雜貨花銷等雞毛蒜皮的小事。我聽過一個有關吸煙的廣告。我記不得細節了,但是廣告大意是説,每吸一口香煙會減少幾分鐘的壽命,大概是兩分鐘。無論如何,我決定為祖母做個算術。我估測了祖母每天要吸幾支香煙,每支香煙要吸幾口等等,然後心滿意足地得出了一個合理的數字。接着,我捅了捅坐在前面的祖母的頭,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後驕傲地宣稱,“每天吸兩分鐘的煙,你就少活九年!”

我清晰地記得接下來發生了什麼,而那是我意料之外的。我本期待着小聰明和算術技巧能贏得掌聲,但那並沒有發生。相反,我的祖母哭泣起來。我的祖父之前一直在默默開車,把車停在了路邊,走下車來,打開了我的車門,等着我跟他下車。我惹麻煩了嗎?我的祖父是一個智慧而安靜的人。他從來沒有對我説過嚴厲的話,難道這會是第一次?還是他會讓我回到車上跟祖母道歉?我以前從未遇到過這種狀況,因而也無從知曉會有什麼後果發生。我們在房車旁停下來。祖父注視着我,沉默片刻,然後輕輕地、平靜地説:“傑夫,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

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今天我想對你們説的是,天賦和選擇不同。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得來很容易——畢竟它們與生俱來。而選擇則頗為不易。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賦所誘惑,這可能會損害到你做出的選擇。

在座各位都擁有許多天賦。我確信你們的天賦之一就是擁有精明能幹的頭腦。之所以如此確信,是因為入學競爭十分激烈,如果你們不能表現出聰明智慧,便沒有資格進入這所學校。

你們的聰明才智必定會派上用場,因為你們將在一片充滿奇蹟的土地上行進。我們人類,儘管跬步前行,卻終將令自己大吃一驚。我們能夠想方設法制造清潔能源,也能夠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地組裝微型機械,使之穿過細胞壁,然後修復細胞。這個月,有一個異常而不可避免的事情發生了——人類終於合成了生命。在未來幾年,我們不僅會合成生命,還會按説明書驅動它們。我相信你們甚至會看到我們理解人類的大腦,儒勒?凡爾納,馬克?吐温,伽利略,牛頓——所有那些充滿好奇之心的人都希望能夠活到現在。作為文明人,我們會擁有如此之多的天賦,就像是坐在我面前的你們,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擁有許多獨特的天賦。

你們要如何運用這些天賦呢?你們會為自己的天賦感到驕傲,還是會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

追隨自己內心的熱情

16年前,我萌生了創辦亞馬遜的想法。彼時我面對的現實是互聯網使用量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長,我從未看到或聽説過任何增長如此快速的東西。創建涵蓋幾百萬種書籍的網上書店的想法令我興奮異常,因為這個東西在物理世界裏根本無法存在。那時我剛剛30歲,結婚才一年。

我告訴妻子MacKenzie想辭去工作,然後去做這件瘋狂的事情,很可能會失敗,因為大部分創業公司都是如此,而且我不確定那之後會發生什麼。MacKenzie告訴我,我應該放手一搏。在我還是一個男孩兒的時候,我是車庫發明家。我曾用水泥填充的輪胎、雨傘和錫箔以及報警器製作了一個自動關門器。我一直想做一個發明家,MacKenzie支持我追隨內心的熱情。

我當時在紐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同事是一羣非常聰明的人,我的老闆也很有智慧,我很羨慕他。我告訴我的老闆我想開辦一家在網上賣書的公司。他帶我在中央公園漫步良久,認真地聽我講完,最後説:“聽起來真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但是對那些目前沒有謀到一份好工作的人來説,這個主意會更好。”

這一邏輯對我而言頗有道理,他説服我在最終作出決定之前再考慮48小時。那樣想來,這個決定確實很艱難,但是最終,我決定拼一次。我認為自己不會為嘗試過後的失敗而遺憾,倒是有所決定但完全不付諸行動會一直煎熬着我。在深思熟慮之後,我選擇了那條不安全的道路,去追隨我內心的熱情。我為那個決定感到驕傲。

明天,非常現實地説,你們從零塑造自己人生的時代即將開啟。

你們會如何運用自己的天賦?你們又會作出怎樣的抉擇?

你們是被慣性所引導,還是追隨自己內心的熱情?

你們會墨守陳規,還是勇於創新?

你們會選擇安逸的生活,還是選擇一個奉獻與冒險的人生?

你們會屈從於批評,還是會堅守信念?

你們會掩飾錯誤,還是會坦誠道歉?

你們會因害怕拒絕而掩飾內心,還是會在面對愛情時勇往直前?

你們想要波瀾不驚,還是想要搏擊風浪?

你們會在嚴峻的現實之下選擇放棄,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前行?

你們要做憤世嫉俗者,還是踏實的建設者?

你們要不計一切代價地展示聰明,還是選擇善良?

我要做一個預測:在你們80歲時某個追憶往昔的時刻,只有你一個人靜靜對內心訴説着你的人生故事,其中最為充實、最有意義的那段講述,會被你們作出的一系列決定所填滿。最後,是選擇塑造了我們的人生。為你自己塑造一個偉大的人生故事。

謝謝,祝你們好運!

點評作文 篇2

調皮的娃娃,就是我三歲的弟弟了。他白胖胖、粉嫩嫩的臉上長着一對細小的眉毛,一雙時常眯着的小眼睛,一笑便像兩段線條似的。眼睛下長着一個小鼻子,鼻子下長着一張小嘴巴。他鼻子向上一抽,小嘴一動,超可愛。但,他有三大絕招,挺怕人的。

擺兇樣

誰要是説我弟弟那雙小眼睛看到的東西一定少,那可就是天大的錯了。他超能看到小動物,只要看到一隻蝴蝶,就會命令我和老媽必須去捉。我們若不捉,他就會小嘴一撅,雙手叉腰,腦袋一歪,鼻子呼呼喘大氣,那樣子別提有多兇了,我和老媽只好拼死拼活去捉蝴蝶。

大哭鬧

在家裏,誰要是敢惹我弟弟不高興,他就會齜牙咧嘴,捶胸頓足,號啕大哭。看見那表情,聽到那哭聲,誰也不敢再惹他了。要是在外面的話,誰要惹他,他就會邊走邊哭,並向對方説狠話:“我不跟你玩了!”大家拿他沒轍,只好想着法兒哄他。

死皮賴臉

我弟弟只要想得到的東西,必須得到,常用的招數是耍賴。有一次,表妹坐在舅媽的車上,他就開始生氣,因為他也想坐。於是他板着臉站在車前不讓開車,誰説也不理。舅媽看懂了他的心思,便讓表妹下車把他抱上去,這才完事。真是小娃娃老臉皮。

這就是我調皮可愛的、天真活潑的弟弟,他給我們製造了許多麻煩,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我非常愛他。

點評作文 篇3

告訴你們一件事,本人最近新開了一家"私人診所",如今已有病人光顧,而且有的已經康復。此類病症醫學上罕見,特公佈幾個病例記錄,以揚本診所名聲。

病症一:文明病

病人自述:我這人年紀輕輕,總想玩耍、休息。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至看病前為止,還沒有萌發過幫助其他人的念頭。

分析:此病症並不少見,醫學上稱為"文明病"。所謂文明病,症狀--懶惰,一天到晚想吃想玩,不想着做事,夢想着"天上掉餡餅"。

藥方:立即送去軍訓。

後記:據病人父母説,軍訓回來後,就覺得她像變了個人似的,終日閒不住,老搶着幹活。

ゲ≈⒍:紅眼病

病人自述:自己總見不得別人好,老想奚落人。

分析:此種紅眼病,通俗地説,就是"忌妒"。

藥方:該病甚難醫。開一處方,供試服--故意讓她一直名列前茅,讓她也嚐嚐被忌妒、遭人奚落的滋味。

後記:據班上同學透露,服此藥後,情況有所好轉,但還沒能徹底根除,再過一個療程,相信能夠痊癒。

病症三:胸窄病

病人自述:我一生好結交朋友,卻從沒有個知心朋友。雖然自認為有"宰相的胸懷",但每次都是因為一點點小事而"飽受"失友之痛。

分析:病根主要在於過分的自尊自愛,不能夠容忍別人對自己的一點傷害,甚至是一絲一毫。

藥方:此病為醫學上的難症,藥方很多,但見效甚微。比如:遇到矛盾時,儘量敞開胸懷。這種方法存在弊端:心眼小,畢竟是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想在很短的時間裏改變自己的本性,何異於上青天?還有一種偏方:情緒難以控制時,喝上一瓶"旺旺"降火氣飲料。

後記:正在試藥期,療效有待於臨牀驗證。

對了,忘了介紹一下,那位"幸運"的病人,正是鄙人;而這個"庸醫",也是鄙人--一個茫茫人海中的無名小卒。親愛的朋友,我的"私人診所"每天正常營業,若有空暇,歡迎來坐坐!

點評:這篇文章頗具創新性。取材於現實生活,具體內容就是"文明病""紅眼病""胸窄病"等"幾個病例記錄",切中病灶及其弊害,對症下藥,追蹤效果,求真求是,警啟人生。形式上的片斷組合使文章的主體結構並列端莊,每個"病例"均以"病症--病人自述--分析--藥方--後記"的程式記錄顯現,條理清晰,筆調鄭重,語言輕鬆幽默。開篇故作懸念,引人入勝,卒章開誠佈公,洞悉本相,首尾照應,渾然一體。醒目之題,詼諧之風,令人實難捨讀。

點評作文 篇4

“奧數、英文、周樹人”,大多數中學生談之色變,我們因奧數難尋的解題方法而退縮,因英文脱離母語原則而不敢邁進,最後面對周樹人艱深難懂的文字,我們徹底恐懼。這一系列的膽怯,有我們自己的原因,也有學校、國家的責任。

“怕”的背後,有你我的“惰性思維”。

我們所懼怕的“奧數、英文、周樹人”恰恰是需要我們進行長時間、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學生早已被家庭、社會圈養成一個個只知享樂、不會思考的“沙發人”。現盛行的'娛樂節目一步步地蠶食着青少年走向勇於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導者青少年走向僅僅滿足於大腦皮層微量興奮的深淵。想想古時“聞雞起舞”的志士,“頭懸樑,錐刺股”的學子,還有“鑿壁偷光”的讀書人,他們拋卻惰性思維,勇於向課本中艱深難懂的知識發起挑戰,終將難以降服的知識收入囊中。“奧數、英文、周樹人”,確有難以接受之處,但如果我們能破除惰性思維,征服這一切自然不在話下。

“怕”的背後,有老師的引導不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一語點破老師的作用。著名英語專家俞敏洪在創立“新東方”初期,便堅持“新東方式教授方式”,並規定所有新進老師,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這是因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確的教學之道,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只知道照着教輔念,不注重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打開知識這扇大門,最終讓學生對知識感到恐懼。

“怕”的背後,有國家教育體制的不健全。

在德國,青少年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需要將文化知識不斷運用到生產實際中,也正因為這樣,德國的青少年樂於接受知識,也樂於應用知識。相反,在我們國家,不健全的教育體制製造出一堆眼睛僅停留在書本上的掃描儀,而非真正四肢健全、頭腦發達的知識分子。學習方式的單一化以及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習目標的絕對化,讓我們對一切與學習有關的東西產生不滿、厭倦甚至恐懼的情緒。

在“怕”的背後,我們逐漸慵懶的思維宣告着對“難點”的讓步;老師的不當引導塵封了我們探索新知識的熱情;另外,教育體制存在的漏洞抹殺了我們探索的興趣。“奧數、英文、周樹人”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惰性的思維、學校和國家不完善的引導方式以及由此導致的整個社會的畸形的價值取向。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規範的議論文,開頭扣住材料中的“三怕”現象,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這一系列的膽怯,有我們自己的原因,也有學校、國家的責任”,觀點明確,旗幟鮮明。緊接着從個人(自己)、學校(老師)、國家(教育體制)三個方面,設置了三個分論點(怕”的背後,有你我的“惰性思維”,“怕”的背後,有老師的引導不當,“怕”的背後,有國家教育體制的不健全),並逐一展開論證,思路清晰,説理透徹。最後又對這三個方面加以總結,結束全文,鏗鏘有力,引人深思。

全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時時處處緊扣材料,既不旁逸斜出,也不拖泥帶水,充分挖掘“三怕”背後的原因,深入思考學校教育的現狀,既顯示了考生善於思辨、精心佈局的能力,也表現了中學生敢於直面現實、勇於揭露問題的膽略和勇氣,確實是一篇立意深刻、結構嚴謹的考場佳作。

點評作文 篇5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一隻狐狸正在散步,飢餓的老虎看見了,猛地撲上去把狐狸抓了個正着。

狐狸心裏想:“真倒黴,我狐狸可是上刀山下火海都沒怎樣,卻一下子被老虎抓了個正着。不行,我得想辦法逃出去。”狐狸大喊道:“喂!你知道我是誰嗎?説出來可會嚇得你把褲子都尿濕了 。”老虎説:“我才不信呢。”狐狸又説:“不信我們就從百獸那兒走一圈,我在前,你在後,看誰把百獸都嚇跑了。”老虎連連説好。

狐狸大搖大擺地走,而老虎卻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地看着周圍的動靜。狐狸走到了百獸面前,猴子正要和她打招呼,可是看見了後面的的老虎,猴子呀、兔子呀、野豬呀……都嚇跑了,老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老虎嚇得腿都軟了,跪在地上大聲求饒。狐狸得意地説:“這下你相信了嗎?姑奶奶今天饒你不死,就做我的奴隸吧。”

老虎把狐狸背到自己坐了很久的百獸之王的寶座上,從此狐狸過上了吃香喝辣的日子。

點評作文 篇6

董小玉,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

等待中的故事

尊重的記者朋友們:

我就今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進行點評。

今年與往年一樣,也是給材料,自己擬題作文。材料如下:

一個剛上車的小男孩請公交司機等一等他媽媽。過了一分鐘,孩子媽媽還沒到,車上乘客開始埋怨,説母子倆耽誤了大家時間。這時,那位腿有殘疾的母親一瘸一拐地上了車,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個作文材料雖短、事件雖小,但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兼具情感性與思想性。它弘揚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乘客們表現出的理解、體諒、關愛,展示了親情的可貴、理解的寶貴、關愛的珍貴,體現了社會的和諧與温暖,滲透着時代的正能量。

首先,領悟材料飽含的豐富情懷。

濃濃的母子情:剛上車的小男孩為什麼讓司機等他媽媽呢?因為母親腿腳殘疾,行走不方便。兒子就成了母親的小枴杖,成了母親的小嚮導。孩子請求等待的行為,體現了他對母親的體貼和關愛,也體現了對母親的孝心與呵護。

深深的大眾愛:司機和乘客等了一分鐘,孩子的媽媽沒到,乘客們開始抱怨,認為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在現代社會,時間就是生產力,時間就是效率。在埋怨聲中,母親一瘸一拐地上車了,這時,車上所有人都沉默了。這一沉默藴含了什麼?藴含了對弱勢羣體的憐憫、同情、尊重、包容,也藴含了普通人的温暖情懷。

和諧的社會情:生活中,一個平凡的小細節、小場景,隨時可以爆發由埋怨引起的爭吵,甚至鬥毆。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可貴的理性、理解、理智,同時也需要一種寧靜、温潤、成熟的境界。這個材料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其次,剖析材料藴含的深刻思想。

在當今浮躁的社會文化語境下,這一材料作文具有很強現實的針對性和鮮明的思想導向性。它能引導人們,沉靜下來、反思自己、反思社會,重新認識生命、認識價值、認識崇高。

孩子要求司機等待媽媽上車,乘客由不滿、抱怨到沉默,這一變化體現了什麼思想?體現了和諧健康的精神走向。具有而言,可以從幾點進行挖掘:

其一,寬容精神。寬容的人不會對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會一味喋喋不休地抱怨。寬容精神其實很簡單,就是停止抱怨。

其二,敬畏生命。生命是平等的,包括人與自然、人與人、正常人與殘疾人。只要是生命,都應當得到尊重、愛護、敬畏。

其三,道德價值。人活着,應當懷着温柔與悲憫,保持對善良、友好、光明的渴望。把道德的善,人性的美,作為生活的良方。

其四,平和心態。平和是社會和諧的基點,平和讓人感受生命的温情。這個材料從側面揭示了和諧心態的重要性,提醒人們保持樂觀開朗、豁達舒暢、寧靜安詳。

總的來説,這次作文不容易跑題,審題的門檻並不高,但是要寫出材料藴含的情意、深意、趣意,卻需要平時眼觀社會、思考社會、心繫他人、胸襟開闊、情感飽滿。寫作時,考生們既可以從情感性入手,也可以從思辨性落筆。要力爭立意深遠、視角獨特、擬題新穎,思維清晰、語言流暢,寫出人味情味思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