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以讀書作文四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以讀書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以讀書作文四篇

以讀書作文 篇1

曾有人説:“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説是命運的主宰,是人生的格調,是成功的軌道,是終身的財富。”而我呢,從小就愛看書,如今已經變成一種習慣。

媽媽説我是天生愛看書的人。在我很小的時候每當我大哭時,奶奶就會把我抱到家裏的日曆前,我只要看到奶奶一頁一頁的翻看日曆,就會跟着奶奶碎碎唸的講解停止哭泣,和奶奶一起看,雖然什麼也不懂,可是看的卻極認真。

慢慢地我長大了,上幼兒園了。從識字的那一天起,我就會到處去找一些帶有文字的卡片和報紙去看,有時候甚至是一張廣告紙,我也能津津有味地看半天。媽媽看我如此痴迷,從此以後,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變成了和媽媽一起的睡前閲讀。坐在温暖的燈光下伴着那一行行文字,我也因此認識了許多新朋友—美麗的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勇敢的小飛俠……和書中的主人公一起去感受喜怒哀樂,去領略未知世界,是多麼的有趣呀。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上五年級了,功課的繁重讓讀書時間也變成了忙裏偷閒,有限的時間裏我開始不滿足只看一些童話、繪本了。我驚奇的發現了一個更大的文學金庫——中外名著。這個發現還讓我鬧了一個大烏龍呢,記得那是我們剛剛搬到現在住的這個小區,媽媽要出去買些日用品,就帶妹妹出去了,出門前一再交代我:“把搬來的東西收拾一下,對周邊不熟悉千萬別處去,省得迷路……”看媽媽出門我就想先把書櫃收拾一下,把爸爸打包好的一大箱書一本本放回書櫃,突然我發現一本發黃的舊書,可能因為看的次數太多,裝線都鬆散了。這就是我跟《紅樓夢》的偶遇,以前只聽説過從沒看過,我不由自主地翻看下去,真有趣,書中的人物是那樣的鮮活。當媽媽回到家時,看我不在客廳,便大喊:“甜甜、甜甜……”而我卻沉浸在書中毫無察覺,媽媽環視所有房間都不見我,這下急了,就在媽媽要發動全家人一起找我時,妹妹發現了我。媽媽衝到我面前生氣地説:“甜甜,你躲到大紙箱後面幹什麼,叫你也不理。”我舉起手中的書哭笑不得地説:“我沒有躲呀,這本書真好看!”聽了我的話,媽媽什麼也沒説,輕輕地退了出去。

讀書讓我記住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學會了一句句經典的語言。現在這個讀書的習慣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找到了終身的良師益友——書。它是知識的源泉,是我人生路上的引導者。好習慣不是天生,是家人的耳濡目染,是老師的諄諄教誨,是自己的堅持不懈。讓我們都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

以讀書作文 篇2

若是要談起我和書的故事,那可真是説也説不完。從小到大,從拼音讀本到雜誌,再到正式的“書”,我這一路走來都有“書”的陪伴。

我從很小就接觸書了——因我性格內向,沒什麼朋友。在家裏看見幾本帶字的書,為了打發無聊總是會翻開來看的——不過那可談不上“讀書”,充其量只是在“看”故事罷了。而因為看得入神而站得腿腳發麻也是常有的事。每每見我這樣,大人們總是要來逗我幾句:“小傢伙,長大了幹什麼啊?”而我總是要驕傲地昂首挺胸大聲回答“上大學!”在我看來,大學生才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且他們一定讀了很多很多的書——這也的確不假,只是那時我還不明白“讀書”其實比“看書”要辛苦得多罷了。

家裏的書翻來覆去也只有那幾本,可是隨着年歲漸長,我已經不再滿足於這小小的世界了。於是我開始試着找一切有字的東西來讀:報紙、雜誌、乃至是大街小巷裏隨處可見、五顏六色、字體各異的大小招牌,我常常為了這件事樂此不疲。

我在七歲的時候才得到一本真正屬於自己的書。那天爸爸給我帶了一本期刊回來,名字叫《兒童文學》,裏面全是新奇好玩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我。讓我第一次接觸到外面的新鮮事物,也使得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在一遍又一遍津津有味地反覆翻閲它。這使我的印象猶為深刻。這本書我一直保留着,作為我擁有的第一份財產安靜地躺在我的書櫥裏。直到現在,每次只要我一打開這本書,都還能體會到當時得到它的那種激動喜悦、難以言喻的心情。同時它也使我意識到:一本好書,不僅是文字的沉澱,也還是情感的載體。

稍大一點,我迷上了兒童小説,像楊紅櫻、秦文君寫的,都很不錯。這些富有童趣的故事和充滿生活氣息的片段,總能時不時地勾起人的回憶。有時讀着讀着就好象借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去逛了一圈,心裏總有些隱隱的感動。

還記得去年年初,爸爸帶我去市裏最大的圖書市場——新華書店“看”書。我記得很清楚,雨後初霽,天空中的陰霾還未散去,那家書店就座落在陰影之下。進去之後滿眼的書帶給我排山倒海般的衝擊,真實得令人無法相信。偌大的書店裏,隨處可見正在讀書的人。他們或站或坐,十分隨意。爸爸悄悄告訴我,在這裏看書,只要你不弄壞書,就算是看上一天也沒人管你。而我意外之餘更多的是興奮,我在書架間穿梭,像個守財奴一樣東摸摸西看看,細數着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書名,在一個個瑰麗奇幻的夢境裏來去自如。那種感覺有如久違重逢的老朋友再度相逢那樣地令人歡喜,卻又莫名的悲傷。

詩人臧克家説,那些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名字腐朽得比屍身還快,而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卻被萬千人民刻在了心裏。刻在心裏,又是怎樣的一種境界?讀書又何嘗不是把一種知識、一種情結刻在了人們心裏嗎?任時光荏苒、年華老去,有些東西在記憶裏卻永遠不會褪色。這大概也是我迷戀書的真正原因。唯有知識是別人搶不走的。唯有書籍是永遠不會背叛你的。讀書是一種愛好、一種信仰、一種習慣。我愛書,我的書時時為我敞開着大門:它在我鬱悶時陪伴我;在我惱怒時安撫我;在我憂傷時慰藉我;在我痛苦時開導我。沒有誰能比它更博學、更博愛、更寬廣。我已認定它將是我的畢生好友。而書,又是讀不完的。朋友,如果人生在世不曾有書相伴,那又會多麼寂寞呀。

以讀書作文 篇3

我愛音樂、愛看電視,愛户外活動……但最熱愛讀書。

打開書櫥,裏面住着《成語故事》、《成語三百則》、《女孩故事》、《十萬個為什麼》、《水滸傳》,還有《三百六十五夜故事·上》《三百六十五夜故事·下》等等各類課外閲讀書籍。

記得在我剛剛讀一年級的時候,奶奶就利用暑假放假期間帶領我一起讀了兩本書,分別是:《成語三百則》和《女孩故事》。奶奶讓我每天都要背誦五條成語,另外再看一篇女孩故事。但我剛開始接觸這兩本圖書時很不情願去看,就開始偷懶,每天只記兩到三個成語。但當我明白讀書可以增長知識,更能增強自己的作文水平時,我便把之前遺漏的都補了起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就在去年暑假接近尾聲時,我便把《成語三百則》和《女孩故事》這兩本書都閲讀完了,心裏頓生些許的成就感。

近兩年來,我基本將家裏書櫥裏面的書都讀完了,在平時的週末和寒暑假期間,媽媽還經常帶我去“海陵圖書館”借書;圖書館和書店也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因為經常去圖書館,門口借書的阿姨都在我進門之前推薦我這次應該借讀的區域找書。讀書開啟了我的智慧之門,它讓我在知識的海洋展翅翱翔,開闊眼界;它讓我開啟腦海的空白去涉取無盡的學問,無法自拔。

我有個習慣,就是在完成了一天的功課以後,我會再讀30分鐘課外書,一看書我便忘記了上學時間,每次都在媽媽的`催促下慢慢用書籤記下今天看完的進度再依依不捨的合頁;爸爸媽媽讀書時偶爾也會帶着我一起看,當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們總是孜孜不倦地分析和講解以後告訴我這句話、這個詞、這段落其中所包含的起因和結果,看完之後最後再讓我寫觀後感言,我的知識面漸漸廣了起來,讀《三國演義》讓我領略到諸葛亮舌戰羣儒的風采,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就在上週末我請奶奶帶我去圖書館借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裏包含了從人類出現後所發生過的歷史故事,記載了各朝各代的歷代皇帝,其中還記載了“聖神皇帝”武則天的故事!

“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好朋友。”帶給我無窮的樂趣,也給了我很多“養分”,書,像陽光、像雨露,滋潤着我這顆小樹苗更加的茁壯成長!

以讀書作文 篇4

讀書是一種樂趣,我們要學會享受讀書,享受讀書的樂趣。

喝上一杯飲料,抱上一個枕頭,躺在沙發上一邊看書一邊聽着好聽的音樂,享受讀書的樂趣。在這種優雅又舒適的環境之中,你會漸漸發覺這本書是那麼的有趣。你的目光,沉浸在書的海洋當中,那樣陶醉,彷彿置身在書中。

“吃飯了!”這句話説的是那大聲,可我卻渾然不知,因為我還陶醉在“享受讀書”的樂趣之中。

好的環境中讀書,是一種享受,可我覺得: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好書不厭百回讀,多讀書,在精益求精中獲得樂趣,也是一種享受。

初讀《傲慢與偏見》,我只知道這是一本描寫愛情的小説,那時的我才剛滿六歲,根本就看不懂這是講什麼的。二讀《傲慢與偏見》,知道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三讀《傲慢與偏見》,我知道了這本書所表達的思想。

通過讀《傲慢與偏見》這件事,我懂得了:享受讀書,不僅僅是享受讀書時舒適的環境,更要享受讀書給你帶來的巨大收穫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