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吃介紹作文合集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吃介紹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吃介紹作文合集7篇

小吃介紹作文 篇1

義烏是一個美食天堂,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味小吃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樣,點綴在義烏的大街小巷,可我對家鄉的小吃情有獨鍾。

義烏的小吃可真多,琳琅滿目,風味各異。東河肉餅,薄如蟬翼,獨具風味;佛堂拉麪,滑潤可口,回味無窮;去義亭吃糖溝也是不錯的。金華火腿令人垂顏欲滴。

夜幕降臨,我來到了一家佛堂拉麪館,這裏顧客盈門,位置都坐滿了。很多人在那裏叫着:“我的拉麪好了沒”“來了,這是誰叫的?”

我走進廚房,看見一個做拉麪的廚師拿了一團麪糰,搓成條,然後雙手拿起面的兩端,不停地甩,面打在木板上發出“砰砰”的巨響,再然後把兩端一合,面變成了“梅花辮”廚師重複了幾次。我一眨眼,就只見廚師的手在空中揮舞,不一會兒他手上的麪條就成了一堆,恰好這時水開了,廚師把麪條放進了水裏。這時,我的肚子抗議地更厲害了。

我連忙叫了一碗麪,過了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就上來;俄,我一見面條,馬上拿起筷子狼吞虎嚥起來,只過了幾分鐘,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這一碗麪解決了,我還是意猶未盡還想吃一碗。

説起義烏的小吃,連老外也會嘖嘖稱讚。

小吃介紹作文 篇2

早就聽説黃山風景如畫,風味小吃聞名遐邇,一直無暇光顧。今年國慶節長假,爸爸開車帶我們全家人一起去了黃山,實現了多年的心願。

黃山腳下,熱鬧非凡。路邊餐廳門前掛着各式招牌,玻璃櫃裏擺滿了各種樣菜,有辣子燒雞、臘肉萎蒿、清燉蛇……都是典型的徽州菜餚。有一道菜很特別,一塊塊豆腐上都長滿了約兩寸長的毛,名曰毛豆腐。開始我們看了都有些害怕,但老闆一推薦:繪、炸,味道好極了各有特色,味道好極了。於是,我們壯着膽子點了一盤油炸毛豆腐,出鍋後的毛豆腐,黃澄澄的,上面像掛了一層薄薄的芡,另配有一碟特製的佐料汁,嘗一口,外酥裏嫩,味道真不錯,一盤不過癮,我們又要了一盤。在半山腰的的玉屏樓,我們又吃道了燴毛豆腐。豆腐煎成橙黃色與筍乾一齊烹燴,口感較韌,別有一番滋味。幾個老外看到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每人都要了一盤,他們一塊又一塊地往嘴裏面送:“good,good”地叫個不停。這裏的價格雖然比山下貴了一點,但在那特定的環境氛圍下能享受到那特有的情趣還是值得的。

回到賓館,服務員阿姨笑臉相迎,我們看到各色各樣的菜,琳琅滿目,沒想到着偌大的賓館竟也有毛豆腐。我們要了一些酒菜,當然少不了毛豆腐的身影。這次是菇絲清蒸,熱氣騰騰的,澆上一點醋,酸溜溜的,香噴噴的,真是美極了!

現在,每當我看到街上的油炸食品時,便想起了毛豆腐,想想起了毛豆腐那特殊的香味!

小吃介紹作文 篇3

它是由北宋時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變而來,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以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鮮香利口而馳名。第一樓就位於鬧市鼓樓附近的寺后街行宮角,“第一樓”新樓營業面積近5000平方米,是一家集餐飲、娛樂、桑拿、美容於一體,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綜合性服務場所。一樓大廳寬敞明亮,富麗堂皇,環境舒適,面向大眾化消費,可容納240人同時就餐;三樓4間風格迥異的豪華餐廳匠心獨具,美食薈萃。相對那裏會稍微貴一些,但圖個名氣,也的確好吃。一般開封熟門熟路的會去黃家小籠包子館,黃家小籠包子館也有幾家分店,宋都御街有一家,西門大街也有一家,相對比較實惠些。具説是最早第一樓的師傅開的,味道也一樣好。

現在小籠包的種類越來越多,可吃來吃去還是豬肉餡的最好吃,吃完之後再來一碗清淡的榨菜湯最為適宜,因為包子比較油膩,清淡的榨菜湯可以去掉那份油膩。

鼓樓夜市好吃的就太多了,一個晚上吃不完的,因為相對都是一些主食和麪食,所以吃了幾樣就會飽了。

比較有特色的有江米切糕:江米與白糖,蜜棗,青紅絲一同蒸制,上盤時澆兑山楂,玫瑰,桂花煮制的蜜汁,入口綿軟香滑,甜酸可口。

開封小吃冰糖熟梨:冰糖熟梨是將熟梨與紅棗,枸杞,桂圓,大塊冰糖等物一同煮熟,皮棕肉白,晶瑩透亮,香甜清爽,止咳潤肺,是乾躁冬天的最佳飲品。

開封小吃羊肉炕饃:烙餅中加以碎羊肉沫孜然等物,用羊油炕制而成,成品焦香,別有風味。

開封小吃炒涼粉:涼粉以紅薯或綠豆澱粉打製而成,佐以豆醬,葱,姜,蒜,用香油炒制而成。入口熱鮮香嫩,涼粉滑嫩不碎,素有“涼粉管炒”之美譽。曾數次赴國外表演,大受歡迎。説到炒涼粉就不能忘了開封的燒餅,拿一個香焦酥脆的燒餅夾着炒涼粉,那味道真叫一個好!

開封鍋貼是聞名的風味小吃,其中,稻香居的鍋貼以其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品質優美而聞名古城。成品皮焦餡嫩,色澤黃焦,鮮美溢口。鼓樓夜市有一家專賣餛飩鍋貼的,味道很正宗。

開封小吃羊雙腸:老開封人都知道這個小吃吧,一般都是當早飯吃,因為店家最多賣到11點半或者更早就收攤關門了,有幾家的湯味比較肥美的,新街口西面路北,味道真得很美,;御街西側20米處,孫記羊雙腸鮮湯,是開封羊雙腸湯裏比較與眾不同的,因為那家的裏面放孜然。

開封小吃烤羊筋:三裏堡有一家,挨着一燒餅攤子,吃上10串,再配上一瓶啤酒,那滋味回味無窮!

豆沫配雞蛋布袋:豆沫喝起來又香,鹹中還帶點甜味,和雞蛋布袋一起吃的當早飯吃,很爽。

開封小吃黃燜魚:黃燜魚採用精選草魚,小鯽魚為主料,經炸制後,佐以數種大料,滷湯燜制而成。魚鮮味美,湯料五香,食後回味無窮。

開封小吃五香風乾兔肉:用1.5公斤左右的野兔,掛置陰涼通風處風乾,再用十餘種香料滷製而成,成品香味獨特,回味綿長。

桶子雞是開封的又一特色小吃,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越嚼越香。數寺門回民區馬豫興的最為有名,因為均為老母雞,所以一般都比較大,買的時候也可以買半隻,店家會幫你切好,回去後直接裝盤。但開封真正的筒子雞在北羊市,是一家叫宜興齋的店,離很遠就可以聞到那裏飄出的香味,那才是正宗的美味,

寺門回民區還有燒雞、醬牛羊肉、五香羊蹄、油炸花生,還有五香炒花生,又香又脆,還有一種被炒成黑皮的花生,具體是怎麼炒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吃起來口感非常好,很香。每次回來都要帶一些給同事們吃。花生也算是開封的一個特產,很大顆很飽滿,不像南方的花生都是小小顆的。

寺門還有一種雙麻火燒,比月餅稍大一點,金黃金黃的兩面都粘滿了芝麻,分甜鹹兩種。裏邊像千層餅似的,一層一層,酥酥的香香的,也是每次回來必帶給朋友吃的。還有棗鍋葵,跟平時喝羊肉湯的鍋葵差不多,只是中間夾有棗,甜的,很好吃。

寺門的陳記四味繪菜和對門的一家燜罐羊肉可不能忘了,吃了這個,是別的什麼都不想了,每天早上去晚了,可就吃不着了,排隊是少不了的.

這些東西都要在寺門的回民區買的才會正宗,才會好吃。寺門回民區位於市區偏東的公園路上,在開封也很有名,隨便問個開封人都知道。在此提醒在寺門買東西時千萬要記得忌諱豬字,當地為回民聚居地,説錯了話可會惹禍的。

再來説説胡辣湯吧,開封的胡辣湯有開封的特色,以前開封比較有名的是周橋的胡辣湯煎包,周橋的胡辣湯裏邊沒有什麼東西,只有粉條和麪筋,只是湯是燉出來的,所以很香,再配上煎的又焦又香的煎包,所以吃起來特別有味道。周橋還有一個特色就是24小時營業,隨時去都有得吃。另外一家最好喝的胡辣湯也出自回民之家,在寺門往西,開封七中旁邊有一個小巷子,每天早晨那裏都是人滿為患,上學的上班的,年輕人老頭老太太,總之形形色色的人都會在那裏喝胡辣湯,有時人太多沒位,索性就只能站着或湊着邊上的台階來吃。此處胡辣湯的特色是用羊肉湯燉出來的,裏邊也只有一些粉條和非常好吃的麪筋,但湯很香,喜歡吃辣的就自己加辣椒,再澆上少許醋,酸酸辣辣的很是有味道。另外在配上此處特有的焦酥的小油餅,或是雞蛋布袋,雜麪饃,總之讓你花上兩塊錢吃飽吃好。

還有涼皮涼麪、酸辣面、魚擀麪皮、油炸燒餅、絡饃夾麻葉兒、窩窩頭鹹菜總之開封的小吃還是很多的,等你慢慢去嘗試了。

還有一個也很有特色的小吃,那就是扣碗。一般到了過年的時候家家户户都會自己家做來吃,酥肉,元油肉,最好吃的是芥菜肉。芥菜肉是用五花肉炸了之後用醬油醃了之後再炸,然後切成薄片配上芥菜花椒和一些其它的配料一起蒸,蒸後扣在盤子裏上邊是排的整整齊齊的肉下邊是芥菜。芥菜由於吸取了肉的油香所以吃起來也特別香,肉因為有了芥菜,吃起來也會肥而不膩,而且酥嫩爽滑,入口即化。就算不吃肥肉的女孩也會愛上它的。在中山路南段有一家大梁扣碗城,以專營扣碗為主,環境一般,東西還可以。

小吃介紹作文 篇4

説起陝西小吃,那可是多種多樣呢!

肉夾饃。肉夾饃是陝西人民必不可少的的食物。如果你有機會來到了西安,當你走到街上時,你一定會發現路上有很多的人手上都拿着一個肉夾饃在吃着。肉夾饃這麼受歡迎的`原因很簡單,首先,肉夾饃的製作工序十分簡單,只要一個饃用刀橫切一下,再往中間放入用醬料特製出的肉,一個肉夾饃就做好了。然而,製作工序雖然簡單,但是味道卻並不差,當饃的可嚼性與肉的醇美融合在一起後,準保你吃了第一口就忍不住還想吃第二口,那美味實在是太令人回味。

涼皮。涼皮也是陝西最受歡迎風俗小吃之一。它一般是以街頭小吃的形式出現,可以這樣説,只要街上有涼皮賣,就一定有人買。涼皮入口之後舌尖霎時便會感到一種酸爽感,十分開胃,再加上涼皮十分有嚼勁,因此涼皮既可以當做主餐,也可以當做一種小吃,可以説是老少皆宜。所以,在陝西人民的餐桌之上,一碗酸爽可口的涼皮可以説是必不可少的。

大刀面。大刀面可謂是陝西各種小吃中做法最奇特的了,當你在西安找到一家大刀面館時,你剛走到門口,你便會聽到陣陣的大吼聲傳出。當你走進麪館時,你便會赫然嚇一大跳,進去後,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壯漢坐在一把長近1米的大刀刀柄之上,刀下則放着揉好的麪糰,而那壯漢只是在上面一起一坐,並來回挪動,然後將揉好的麪糰切成一根根的麪條。這種做麪條的方法,不僅可以快速的切好麪條,還可以使得麪條更加具有彈性,可以説是一舉兩得。

過橋米線。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來歷,我也不多做介紹了。隨着過橋米線的風靡,大家也一定吃過。不過,如果不少商家會以假亂真,做出的米線不是陝西過橋米線卻打着陝西過橋的牌子,然而,如果仔細品味,味道決不正宗。如何識得陝西過橋米線?你來到陝西,隨便找一家過橋米線麪館,等到服務員端上來之後,你便會發現其中的奧妙——正宗的過橋米線入口即化,並且有一股麻麻的味道佈滿你的味蕾,回味無窮。最奇特的是,過橋米線雖説湯麪覆蓋着一層厚厚的油,可只要你輕輕一攪,湯與油便會很容易分開。而盜版的你攪一下,油與湯便仍混在一起,而且實在令人難以下嚥。

當然陝西的小吃還遠遠不止於此,想來能夠全部吃遍的人也不多吧。因此,更多的陝西美食還要等我們去發現。

小吃介紹作文 篇5

夏天到了,我住的那條街上,一到傍晚,就可以看見許多賣唆螺的小攤子,旁邊坐着許多顧客在津津有味地吃唆螺。每當我放學經過這條街,就可以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兒,使我忍不住垂涎欲滴,心想:要是我也能嘗一回那該多好啊!

有一天,我和媽媽走在這條街上,又聽見一陣陣吆喝聲:“正宗的麻辣唆螺,快來嘗一嘗!”這時,媽媽主動提出買一碗嚐嚐,我聽了一翻三尺高。只見一位賣唆螺的叔叔連忙揭開了鍋蓋,頓時,一股又辣又香的氣味撲鼻而來。然後,他把唆螺盛入碗中,端給了我們。我先仔細地看了看唆螺,只見它有如同蝸牛般的外殼,不過稍大些,是青黑色的,上面有一圈細小的紋路。

我捏了一個,卻不知怎麼吃。媽媽説:“來,我教你。”只見她一手捏着唆螺,另一隻手用牙籤挑出前面一端的肉,後面的腸子丟掉不吃。我學着媽媽的模樣,先把唆螺沽了點湯汁,仰頭一吸,然後又一手捏着唆螺,另一隻不用牙籤挑住唆螺肉,向順時針方向一扭,挑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肉往嘴裏一塞,“嗯——真鮮!”我不禁喊道。我和媽媽慢慢地品嚐着唆螺的美味。

可漸漸地我感覺丙頭開始發麻,嘴巴也給辣痛了。只見媽媽辣得又是搖頭,又是把手放在嘴邊扇風,還口齒不清地説:“沒想到,我這個平常不怕辣的人今天倒被麻辣唆螺給征服了。”小在一旁的叔叔笑睞眯地説:“唆螺越辣才越好吃嘛。”

這時,我見媽媽挑唆螺比我利索,就説道:“媽,慢着點,給我留幾個。”媽媽説:“別吃了,當心上火。”我聽了,連忙揮動着我的小手帕喊道:“不行,再辣我也要吃。”

過了一會兒,桌上那些吃剩下的唆螺殼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我辣得舌頭都起了好幾個泡,嘴巴麻得像火燒般疼,眼淚都流了下來,那眼淚彷彿也是辣的。我又看了看媽媽,只見她的額角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背上已汗濕了大半,像趕了七八里路一般。

麻辣唆螺可真是辣得過癮啊!

小吃介紹作文 篇6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最著名的小吃。比如:北京的烤鴨,雜醬麪,驢打滾,炸灌腸……想吃這些小吃當然得到北京的南鑼鼓巷或者前門大街。

我們晚上六點來到南鑼鼓巷準備吃個晚餐,再買一些北京特色小吃。

剛來到門前抬頭一看只見大門上有一塊藍色的牌子,上面用金色筆寫着南鑼鼓巷。我們離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小小的巷子裏擠滿了人。幾乎每家店門前都排着十幾個人。

我們順着人流往前走。左看看右看看,看看有沒有小飯館。我們終於發現了一家。剛走進去。便發現。大廳裏幾乎沒有空椅子。服務員説走到二樓去有一個空桌。我們打開菜單。發現菜單上的東西琳琅滿目。都不知道點什麼好了。媽媽説。:“我們一人一碗雜醬麪,再點一個烤鴨吧。”

沒有一會兒雜醬麪便上來了。上來了一個像花一樣的盤子,一個桌面的碗。盤子分成6塊中間一塊圓的旁邊五個花瓣樣。中間放着醬五個花瓣裏分別放着黃瓜,青豆,黃豆,豆芽,香椿。我一不惱把這些東西都放到桌面的碗裏再用筷子拌一拌。夾一根面嘗一嘗。嗯太美味了。忍不住再吃第二口。再喝上一口老北京特產北冰洋,這味道真是絕了。

沒有一會兒,北京烤鴨就上來了。裝烤鴨盤子的柄做成了一隻可愛的鴨子狀。上面放着烤鴨的皮和外面的肉(就是除了鴨架子以外的肉)。皮烤的金黃金黃,上面還有一層油看着就想吃。除了鴨肉還有一個蒸籠裏面放着一層皮。不用看就知道這是裹烤鴨的。旁邊還有一個將盤子旁邊放着大葱絲兒和黃瓜絲兒。我拿起一張皮。拿着一塊烤鴨站了一點兒醬放到皮裏。在放一點兒黃瓜絲。裹起來,聞一聞太香了,吃起來真是脣齒留香。不一會兒就被我們吃光了。

吃完了小吃,我們又要到北京北京特產店逛一逛我們買了一瓶老北京酸奶。喝了一口,真是又香又純,每味極了。

北京的菜真是太美味啦!我還沒有嘗完呢!

小吃介紹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一個北方的小城,那裏,有許許多多的美食,有殺豬菜、還有小雞燉蘑菇、還有鍋包肉,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烤冷麪。

烤冷麪是我們的特色小吃,每回去外出的時候,總會買一些烤冷麪來吃,烤冷麪的形狀看上去不是很美觀,但是吃下去會十分美味。烤冷麪可以去買小攤上做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自己做,我還是喜歡自己做,因為自己做的會比買來的烤冷麪衞生多了。

有一次,那是我第一次吃烤冷麪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嚐嚐,我狼吞虎嚥的吃了下去,這個烤冷麪太美味了,我又讓媽媽給我買了一些烤冷麪。

我希望別的家鄉的人也會喜歡我們的東北特色小吃,我敢保證你們吃下去肯定會覺得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