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與社會文化有何關係

科學技術與文化雖在本質上有所差異,但同作為社會有機體的組成部分,二者不僅緊密聯繫、相互依存,而且彼此交融、雙向互動。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網絡技術與社會文化的關係,歡迎參考閲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網絡技術與社會文化有何關係

當今社會“信息革命”“網絡文化”等與信息網絡相關的名詞不絕於耳,計算機、3G、互聯網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技術是以計算機和通信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科學。網絡技術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世界範圍內掀起波瀾,將人們帶入高速發達的信息時代。

每項新技術都會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網絡文化自誕生之日起,就對社會和人民生活起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因此引起了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廣泛關注。網絡技術以其獨特的文化特質影響着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

  一、網絡技術推動文化的整體進步

首先,網絡文化為其他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載體,並且為其他文化和文化價值的形成提供了更廣闊的平台。網絡技術這一載體與傳統的電視、廣播、書籍等載體相比較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平等性、廣泛性和互動性。因特網是一種虛擬的網狀聯式的結構,實行全通道型的信息交流,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充分接觸或自主選擇接受各種信息,也可以成為信息的發佈者,每一個網民既是知識、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傳播和生產者。網絡信息交流的互動性衝破了傳統傳播載體的單向性,在傳播中逐漸實現文化的衍化和增值。

其次,網絡技術還促進文化的多元化和跨越性發展。一方面,在網絡時代裏,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資源都躋身於同一個網絡空間。網絡成為豐富多彩的諸多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共同載體,成為全人類進行溝通的最重要的中介與橋樑,網絡世界共生着不同的文化形態,包容了傳統狀態下所產生的一切文化因素,是一個包羅萬象、多元共存的世界。另一方面,在網絡空間中,人們的交往打破了時間、地域和身份的限制,使得包括弱勢羣體、邊緣羣體在內的普通公眾也擁有了話語權,人們可以進行多層面全方位的多角度交往,打破了知識的壟斷、信息的封鎖,使知識和信息在最大範圍內傳遞和互動,各種文化觀念在網絡上碰撞和融合,從而得到整體的發展。

再次,網絡穩固了先進的文化價值觀念。網絡技術在被人類所發明、設計之初就包含着“自由、平等、包容”的文化價值觀念。網絡技術本身被賦予的這些價值,在網絡技術文化中以個性化、民主化、一體化的特點體現。因此,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一條達到自由、平等和共享價值理想彼岸的技術通道,為人類實現自由、平等和共享的價值理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二、網絡技術催生新的文化類型

凱爾納技術文化觀的核心思想認為,文化不再由宗教、社會習俗、倫理原則等因素決定,而是由科學和技術決定;面對面的、具體的家庭和鄰里關係被數字化或電子化的虛擬交流方式所取代;由各種不同社會經濟關係決定的技術日益成為社會變化的驅動力,一切固有的社會關係被技術所推翻。隨着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社會衍生出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形式——網絡文化,並在當代有着不可小覷的影響力。網絡文化是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相融合的產物,以發送和接收信息為核心交流方式,以互聯網為載體進行教育、宣傳、娛樂等活動,從而形成了涵蓋經濟、政治、軍事等社會制度方面,以及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倫理觀念等社會意識方面的文化類型。

網絡文化的發展,一方面是對傳統文化的延伸。網絡的形成和發展逐漸成為傳統文化革新發展的新型動力和支柱,為人們內在的文化需要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台。網絡文化和傳統文化都遵循一定的規範,在此基礎上,傳統文化在網絡媒體的推廣上煥發了新的活力,也成為網絡文化的基礎部分。另一方面,網絡文化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新型文化形態,是擁有自身特點、嶄新的文化形式。網絡文化的特色是由網絡技術的特點決定的。網絡空間中最基本的物質組成是計算機及其各種連接設備,所傳輸的只是二進制數據,所有價值都藴含在這些數據的變化之中,這是網絡文化的最基本特徵——非物質性或者是虛擬性。也正是這種虛擬使人們擺脱時間和空間的約束。網絡電話、電子郵件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網絡社會實質上能保持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為零。網絡的超時空性使人們獲得了空前的活動自由,不同國家、地區和種族的人都可以集聚一堂,互相瞭解和交流。

網絡文化有益於規範和優化人的生命存在,對人類社會影響也是最為深遠和複雜的。首先,網絡是一個開放性體系,它賦予網絡主體最大的權利就是自由、平等的交往。在網絡中,人們可以拋開性別、種族、職業、文化層次、生活方式、社會地位等社會文化烙印,暢所欲言,享受到極大的思想自由。其次,網絡技術亦具有價值觀念。自由和平等的價值觀念培養了網民羣體獨立思考、深刻看待問題的能力,在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面前,網民可以運用多維度、多層次的.視角看待各種文化間的交匯和碰撞。網絡不僅是各種不同類型、模式的文化得以溝通的基礎,也是促進眾多傳統文化推陳出新、走向現代化的出發點和依託。

  三、網絡技術的負效應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技術也如此,如果不加以合理的運用、指導和管理,必然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國家的文化建設。

首先,網絡技術水平的差異容易造成個別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入侵,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殖民形式——網絡文化霸權。網絡起源於西方,英語和其他西方語種的應用佔網絡語言的98%以上,加之發達國家的網絡技術更為先進,在網絡文化的傳播中,以外語為主導的計算機語言和語境中時時刻刻滲透着西方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會對技術相對弱勢國家造成某種不同程度的影響。

網絡對文化行業和人們生活的影響既現實又具體,新文化殖民主義已成為每個民族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因此,在我國的網絡文化建設中,必須對傳統文化去粗取精,對西方文化批判性地吸收,加強全球文化交流與合作,塑造出有特色的、有生命力的中國文化體系,主動提高競爭意識,轉變發展觀念。

其次,網絡的開放性也使許多不良、甚至有害的信息有機可乘。網絡犯罪、虛偽信息、色情信息、無聊信息、邪教傳播等黃色文化和黑色文化日益污染和毒化着網絡環境,對主流的健康文化造成嚴重的威脅。西方不良文化中的“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等更是容易腐蝕一些辨別力比較差的青少年,嚴重時可能造成國家信仰危機。

如何對網絡文化加以正確引導和運用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在深化網絡文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加強對網絡文化的規範和管理,大力提倡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此外,網絡安全也是一個被長期關注的問題。網絡技術的發展,隨之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招聘網站、交友網站等使個人信息泄露和傳播變得越來越容易。隨之而來的便是詐騙行為的猖獗。這些問題不僅破壞了網絡社會的正常秩序,也對整個網絡社會文化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網絡文化的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維護這個環境的平衡,需要政府和民眾採取一定法律制度和相關技術手段,並與安全部門一起對文化信息內容進行監督、審核,防止個人被盜用或不正當使用,在保證公民信息安全的同時,保證維護網絡文化環境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