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註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考點:股利政策類型

指按預定的目標資本結構公司生產經營所獲得的税後利潤首先應最大限度地滿足投資資本所需的權益資本數額,剩餘部分才能派發股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股利政策類型的知識,歡迎閲讀。

2017註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考點:股利政策類型

1.剩餘股利政策

指按預定的目標資本結構公司生產經營所獲得的税後利潤首先應最大限度地滿足投資資本所需的權益資本數額,剩餘部分才能派發股利。

(1)保持理想資本結構,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

(2)目標資本結構是用長期有息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來表示,即利潤分配後的特定時點滿足該比率要求即可。

(3)體現優序融資理論的基本要求,符合經濟有利原則。

(4)法定公積金的`提取是法律對本年利潤留存的限制。

2.固定股利政策

公司將每年派發的股利額固定在某一相對穩定的水平上,並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不變,只有當公司認為未來盈餘會顯著地、不可逆轉地增長時,才提高年度的股利發放額。

(1)有利於穩定公司股票價格,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有利於投資者安排收入與支出;如果公司認為維持股利的穩定更重要,則可能會推遲投資方案或暫時偏離目標資本結構。

(2)股利支付與盈餘脱節,容易導致財務狀況惡化;很難保持剩餘股利政策的較低的資本成本。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公司確定一個股利佔淨利潤的比率,並長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1)使股利與公司盈餘緊密結合,以體現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無盈不分的原則。

(2)各年的股利變動較大,極易造成公司不穩定的感覺,對穩定股票價格不利。

4.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公司一般情況下每年只支付一個固定的、數額較低的股利;在盈餘較多的年份,再根據實際情況向股東發放額外股利。

具有較大靈活性,有利於股東增強對公司的信心,有利於股票價格穩定;股東每年至少可以得到雖然較低但比較穩定的股利收入,有利於吸引住偏好現金股利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