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朱棣文講過:“要想在科學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用與別人不同的思維方式、別人忽略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這就是創新思維。只有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能有積極的求異性、創造性的觀察力、想象力,才不會墨守成規、安於現狀。也只有具備創新思維的人,才能適應當今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可以說,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的需要。做為一名一年級的國小語文教師,我在漢語拼音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做了以下幾點粗淺的嘗試:

論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激發好奇心,培養創新動機

好奇心和新異感是一種求新的情感,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一年級的國小生,剛從幼年期進入童年期,不隨意注意佔優勢地位,意志比較薄弱,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動。只有以新異的教學方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才能有效地推動兒童用主動、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探索、才會有內動力去克服困難、保持注意,從而為培養創新動機鋪平道路。怎樣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呢?在教學中,我把教材特點和低年級孩子喜歡生動直觀的圖畫和鮮豔色彩的特點結合起來,向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和思維變化的情境,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如在複習聲母時,我精心設計了一件教具:在裁好的硬紙板b、t的雙面塗上豔麗的色彩。在課堂上,我故意神祕地說:“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變魔術。”同學們一聽,馬上產生了好奇心,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我先舉起天藍的“t”,鮮明的色彩立即強烈吸引了孩子們,他們異口同聲得讀到:“t”,我馬上翻轉,天藍的“t”變成了紫色的“f”。“啊!f!”孩子們眼前一亮,更興奮了。這時,我不失時機的拿出教具“b”,說:“其實你們都可以成為很棒的魔術師,誰能像老師那樣把“b”變成別的聲母?我們比一比,看誰變得多,變得快。”這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一排排小手爭先恐後舉起來,翠綠的“d、b”,玖紅的“p、q”,在一隻只小手靈巧的翻轉下,像變魔術一樣依次出現,學生的創新意識一下子被激活了。

二、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學會創新思維方法

一年級的孩子,思維缺乏主動性、獨立性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僅有創新動機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系統、科學的思維訓練,使學生掌握創新思維方法。由於一年級學生剛從遊戲為主導的生活轉為以學習為主導的生活,我在教學中,把這些特點與他們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結合起來,在說、講、編故事、兒歌中,在遊戲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收到良好效果。

1、看說結合,訓練學生髮散性思維

創造性活動的全過程要經過從發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從集中思維到發散思維再到集中思維,多次迴圈才能完成。因此,應特別重視流暢、變通、獨特的發散思維的訓練。結合拼音符號抽象枯燥,教師應為學生在頭腦中建起一座抽象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樑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時時注意創設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從課本插圖或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練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理解,並在誘發學生說話的同時,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如教學整體認讀Yi、Wu、Yu時,我利用孩子們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的特點,請同學們編個小故事記住它的寫法。一位同學說:“聲母Y和韻母i站在一起,組成了姓衣(Yi)的一家子。”我立即表揚,並獎勵他一朵小紅花。這下編故事的熱情更高了,“聲母W 和韻 母 u組 成了姓烏(Wu)的一家子。”“Y是小金魚(u)的老師,所以小金魚(u)見到Y老師,趕快

摘帽子向老師敬禮。”這些雖然短小卻妙趣橫生的故事,個個不都閃現著創新思維的火花嗎?

2、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與批判性

針對一年級的孩子思維缺乏主動性、獨立性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巧妙設計遊戲,對學生進行獨立性思維與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活潑好動的孩子對遊戲百玩不厭,採用遊戲式教學法,真是合適極了!如整體認讀Yi、Wu、Yu的四聲讀法是教學的難點,我採用編拍手對歌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我示範編了有關“Yi”的四聲讀法的拍手對歌:“你說Yi,我對Yi,媽媽給我做新衣(Yi);你說Yi,我對Yi,我有一個好阿姨(Yi);你說Yi,我對Yi,來了一群大螞蟻(Yi);你說Yi,我對Yi,送朵鮮花表心意(Yi)。同學們邊學邊玩,情緒高漲。接著我要求學生們試編Wu、Yu的四聲讀法拍手歌,倆人一組,如果覺得對方編的不好,可以幫他改好,看哪組編的最棒。同學們惟恐落後,馬上開動腦筋,一邊拍手一邊說唱,一支支內容新奇,充滿童趣的對歌脫穎而出。以Wu為例:你說Wu,我對Wu,家家戶戶住新屋;我家蓋了座新屋。你說Wu,我對Wu,我有個叔叔叫小吳;有組反義詞是有和無。你說Wu,我對Wu,手拉手兒來跳舞;捉蛐蛐時用手捂;我的姐姐會跳舞。你說Wu,我對Wu,冬天的早晨愛下霧;我給媽媽把被焐。生動活潑的遊戲使學生在獲得學習拼音的技能技巧的同時,輕鬆、愉快地進行了獨立思考和自主分析評價的思維訓練。

《論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