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海若干要素市場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內容摘要:上海的要素市場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為適應上海建設經濟中心城市而發展起來的,現已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結合、全國市場和地方市場相結合、綜合性市場與專業性市場相結合的具有相當水平軟硬體設施為基礎的要素市場體系,但是在要素市場內容摘要:上海的要素市場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為適應上海建設經濟中心城市而發展起來的,現已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結合、全國市場和地方市場相結合、綜合性市場與專業性市場相結合的具有相當水平軟硬體設施為基礎的要素市場體系,但是在要素市場建設和發展中還存在不平衡、不完善、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上海若干要素市場發展的現狀與特點,並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即:上海科技市場要按照構建完整的創新體系的要求,建設全國性的大市場;上海金融市場要按照實現國際金融中心的要求,融入國際性的金融市場體系;上海文化市場要按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要求,進一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上海服務市場要按照實施服務經濟戰略的要求,促進長江三角洲一體化大市場的發展;上海房地產市場要按照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與房地產市場體系建設的要求,在調整中發展。

關於上海若干要素市場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關鍵詞:要素市場 市場化體系 創新發展。

一、上海要素市場建設,是不斷解放思想,堅持制度創新的成果。

上海要素市場建設30年,是一段解放思想、按照市場主體的需求、堅持制度創新的歷史程序,如突破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和證券市場的姓“資”姓“社”爭論,確認股份制和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共有產物和一般形式,承認在市場經濟中土地、房產、資本、勞動力、人才、技術和產權都是商品,可以價值化、資本化,通過市場進行自主、公開、規範交易和流動,以市場機制為主導,實現有效配置和利用等重大問題,都是隨著實踐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而得以解決。1990年代初在上海從工商城市向經濟中心城市轉型時,隨著產業經濟發展,根據市場主體的需求,為緩解經濟發展中資源要素的瓶頸阻礙,各類要素市場逐漸發展起來。特別是1992年,在黨的“十四大”明確了上海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是成為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的大背景下,加快培育發展上海要素市場更是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由於上海緊緊抓住建設要素市場這個突破口,堅持“三個有利於”的原則,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突破了原來條條框框的束縛,先後建立了十多個全國率先的紀錄,實現了要素市場的跨越式發展。

18年來上海要素市場已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結合、全國市場和地方市場相結合、綜合性市場與專業性市場相結合的`具有相當水平軟硬體設施為基礎,採用競價交易,規範化、法制化的要素市場體系。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上海要素市場成交總額為251。19萬億元(不包括外匯市場、土地房產市場、人力資源市場和航運市場),比上年167。96萬億元增長49。55%,比剛成立時(1369。33億元)增長1733倍之多。從要素市場結構分類看,有金融方面的股票市場、資金拆借市場(含債券市場)、期貨市場、黃金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還有其他方面的產權市場、房地產市場、人力資源市場、技術市場、資訊市場、航運市場等;按交易特點分,有綜合性交易市場、專業性要素市場、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市場,有電子交易市場、網上交易市場等;按市場發育程度分,有地方性初級市場、有區域性一體化市場,有國家級市場等。從要素市場特點來看,要素市場的發展速度大大快於商品市場,(要素市場2009年比上年增49。55%,比剛成立時增1733倍,而商品市場2009年比上年增18。5%,比1978年增116倍)。

上海要素市場18年的發展歷程,在西方發達國家一般都經歷了100多年時間。這充分表明上海的要素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在要素市場建設中也存在不平衡、不完善、不到位等方面問題。尤其是這幾年來各地都在抓緊發展要素市場,取得不少顯著的進展,其中有些經驗值得上海學習和借鑑。筆者認為,在“十二五”期間,特別是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除了堅持改革,清除制度障礙,營造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外,還應按照市場主體需求,增設和完善一些要素市場,以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重要作用。為此,根據自己的實踐探索,建議在建設要素市場的戰略、策略上必須有新的思考,以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