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供應鏈金融現狀發展前景分析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為滿足企業供應鏈管理需要而創新發展的金融業務,其目的是為了實現供應鏈條上的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及銀行等各參與主體的多方共贏。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國供應鏈金融現狀發展前景,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我國供應鏈金融現狀發展前景分析

  一、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產生及發展現狀

(一)供應鏈金融概述

供應鏈金融是指對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信貸模型,並引入核心企業、物流監管公司、資金流導引工具等的風險控制變數,對供應鏈的不同節點提供封閉的授信支援及其他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是物流業與金融業各自行業的業務發展的需要而相互結合並融合的一種創新的更好把商品流和資金流趨於同步的一種市場經濟服務產品。供應鏈金融從整個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出發,銀行等專門的金融企業利用各種金融工具,引進第三方監管公司參與監管,把物流、商流、資金流、資訊流鏈條進行有效地銜接與整合,組織和調節供應鏈運作過程中貨幣資金流動與實物商品流通趨向同步的運動,從而提高資金執行效率的一系列經營活動,並加速與之對應的商品流通速度,從而加速整個社會供應鏈的迴圈運轉。

(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

供應鏈金融目前已經成為國際性銀行流動資金

  二、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前景

(一)與傳統的融資模式相比,供應鏈金融雖然對國內企業還相對陌生,但其特點卻異常鮮明。

1、銀行可以擺脫對企業財務報表的過度依賴。在供應鏈金融運作中,銀行不再單純看重企業的財務報表,也不再注重單獨評估單個企業的狀況,而是更加關注其交易物件和合作夥伴,關注其所處的產業鏈是否穩固以及目標企業所在的市場地位和供應鏈管理水平,若供應鏈體系完整,企業經營穩定,銀行便容易決定為其制定融資或其它服務安排。

2、便於提高銀行的金融服務水平。在供應鏈金融運作中,由於銀行可以靈活評估企業運作過程中的各個步驟,因而可以針對企業運作流程的各個環節的具體的金融服務需求提供服務方案,例如推出原材料融資、存貨融資、裝船前(後)融資、進出口保理和信用保證等多種產品和服務,使得企業不僅獲得融資,還能夠在包括買方風險承擔、單筆發票管理、賬款催收等方面獲得便利。

3、更加鞏固銀企合作。在供應鏈金融運作中,銀行由單純的資金提供者變為全面瞭解企業、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的合作方,銀行可以利用自身的資訊優勢和風險控制手段,幫助企業改善經營並鞏固供應鏈建設,在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同時,減少銀行信貸風險,並由此更加鞏固銀企合作關係。

4、有利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在供應鏈金融運作中,供應鏈融資模式通過“巧用核心企業信用,盤活企業存貨,用活應收賬款”等三大路徑,化解了中小企業“信用弱、週轉資金缺乏、應收賬款回收慢、貸款擔保難”四大融資障礙,從而有助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使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得以統一管理與協調,因而具有強大的經營優勢:

1、資金執行呈現出相對的安全性和拓展性。銀行通過對企業物流的全程監控,將資訊流和資金流有效集合,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絡在一起,通過對企業供應鏈融資的控制,將單一目標企業轉成行業上下游緊密關聯的企業聯合體,可以有效降低信貸風險,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對於銀行而言,供應鏈整體信用要比產業鏈上單個企業信用強,銀行提供的利率與貸款金額可以隨著供應鏈主體變化而動態管理,並隨時調整授信風險,例如:在“拉動式”供應鏈條件下,在有客戶需求並取得訂單階段,因生產過程不確定性較大,可將利率上浮並控制貸款總額,但隨著採購原材料、生產過程的實質性進行,授信風險隨之降低,可適當下浮利率,增加貸款總額。而且由於供應鏈管理與金融的結合,衍生許多跨行業的服務產品,相應的也就產生了許多對新金融工具的需求,如電子支付、國內信用證、倉單質押等票據單證業務,為銀行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提供了更為寬廣的空間。對於供應鏈上的企業而言,可以獲得銀行的綜合授信,在這個綜合授信額度之內,中小企業可以方便使用銀行的信貸資金和其它服務產品,通過“信用槓桿”解決了商家的融資難題,資金流、資訊流和物流的統一協調,利於實現銀行、供應鏈上成員企業的共贏。

2、資金執行具有可靠的使用價值和增殖價值。供應鏈上價值增值的.環節很多,但最高的價值回報主要來源於高附加值服務以及確定的終端產品。在供應鏈產品形態不斷變化的同時,銀行“金融供應鏈”通過為中小企業安排融資和服務,實際上全程參與了整個迴圈,同時也擴大了核心企業的生產和銷售。作為核心企業還可以壓縮自身融資,從供應鏈整體增值的部分直接獲利,實現“低成本融資”甚至“零成本融資”。供應鏈上的“融資”行動帶來了資金驅動能量,推動了供應鏈上的產品流動,實現從低端產品向高階產品的轉換。可以向整個供應鏈中的上下游產品要效益,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在間接地為核心企業帶來更多利益的同時防止了資金的沉澱,提高了資金的執行效益。

3、便於發現培養優質行業客戶群體。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不僅為銀行開發了新的行業客戶群體,重要的是培育了數量眾多的優質客戶。過去,銀行實行大客戶戰略,重點服務大客戶,導致信貸授信過於集中,助推了貸款風險過度集中,還造成了現金流與資金價值不匹配的問題。通過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不僅分散了信貸投放,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廣泛的金融服務,改變了過於依賴單一大客戶的局面,還可以發現一批成長過程中的優質中小企業客戶群,從而能夠改變銀行對大客戶依存度過高的現狀,由於銀行面向的物件由單一企業變為供應鏈整體,也將為銀行帶來更大的市場和利潤回報。而且銀行通過對中小企業物流、資訊流的長期跟蹤監測,能夠比較容易獲得企業真實的經營資料,利於發現和培育真正的優質客戶群體。

  三、我國商業銀行繼續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建議

(一)提高發展供應鏈金融的意識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進一步提高發展供應鏈金融的意識,充分認識它對行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並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支援其發展。積極構建金融機構和物流企業溝通、交往的平臺;設立政府專項基金為供應鏈金融業務提供擔保,促進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在政府招商中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利用其先進經驗和成熟模式帶動物流產業的發展,對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政策傾斜,適度給予稅收優惠或財政支援。

(二)建立供應鏈金融保障機制

一要通過訂立各項契約保證供應鏈內企業之間相互信任,將企業間原有的關聯交易外化為契約交易,儘量避免摩擦;二要建立資訊科技平臺,供應鏈中的企業可依託網際網路技術,通過ERP系統平臺,利用EDI等資訊處理技術,建立物料與資金資料高度共享的資訊網路;三要對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進行封閉執行。供應鏈金融要選擇一個強有力的物流公司合作,它可為供應鏈提供資訊、倉儲和物流等服務,幫助銀行監控物流和企業動產,達到銀行控制貨權的目的;四要企業的應收款指定賬戶開在銀行,付款企業配合銀行將採購款匯入指定賬戶。

(三)政府牽頭培育良好的信用管理體制和法制環境

國際貿易中已經建立比較成熟的信用保證體系,而國內貿易使用最多的是票據結算,缺乏統一的、可流通的,並得到各方認可的擔保,各商業銀行之間也缺乏可實行的通開通兌模式,這是造成供應鏈金融交易和操作風險的關鍵因素,因此,規避供應鏈金融風險,建立和健全全國性的信用管理體制是關鍵。另外,《物權法》雖為商業銀行授信業務創造良好法律環境,但其也存在動產抵押的登記公示方法上規定稍顯籠統、動產登記部門多、公示性差等不完善的地方,給商業銀行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此,政府要進一步健全物權法登記的體系,並將陸續出臺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同時,做好風險管理的執法工作,制定責任追究辦法,創造一個公正的法制環境。

(四)加強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

一要建立供應鏈戰略風險管理機制。供應鏈金融主辦銀行要時刻關注供應鏈運作情況,掌握供應鏈企業的內部薄弱點,觀測外部環境的發展趨勢。同時要建立一整套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當其中一項以上的指標偏離正常水平並超過臨界值時必須發出預警訊號,啟動應急處理預案,確保目標供應鏈良好有效的迴圈;二要對核心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跟蹤評價。對其業績、裝置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質量控制、成本控制、技術開發等進行及時調查和科學評估,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關聯企業進行預防和改進;三要實行供應鏈關聯企業信用管理。銀行根據自身管理需要,建立信用模型和資料庫,對供應鏈各方之間的相互關係設定信用值,還要通過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平臺,對與該核心企業發生的交易進行信用管理;四要堅持“自償性”原則。通過基於單證、發票或採用動產和應收賬款質押等方法,靈活運用單筆授信、短期金融產品、封閉貸款等為客戶提供專項的自償性貿易融資服務,從而化解供應鏈金融運營風險。

(五)以核心企業為中心提供優質服務

政府部門應在政策上給予支援,如通過土地的低成本使用、稅收的減免等政策扶持一些管理規範、發展預期好的企業,使它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成長為行業內的核心企業。在產品和服務方案設計中要從核心企業入手,藉助核心企業向外輻射,貫穿整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如對上游的原料供貨商重點開拓應收賬款質押融資、保理等產品,對下游的經銷商著重提供動產和倉單質押等產品;經過一輪輻射之後,再以這些供貨商或經銷商“包圍”橫向的核心企業,並以這些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編織供應鏈融資網路,體現“橫到邊、豎到底”的縱深服務。

(六)加強供應鏈金融人才的培養

供應鏈融資業務是一項知識面廣、操作複雜的業務,對從業人員要求較高,應儘快培養一批熟悉國際金融、國際貿易、法律等知識的複合性人才。一方面,可以引進高水平高素質的複合型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抓好全員經營理念的培訓、信貸政策制度的培訓,尤其是《物權法》和相關法律的培訓、財務風險評估培訓和貸款貸後管理知識的培訓等。通過針對性學習,儘快提高銀行業全員整體素質,尤其要儘快提高信貸人員的政策法律水平和業務操作技能,以適應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的要求。

(七)加強供應鏈金融創新戰略

一是技術創新。通過網際網路的技術創新,建立我國產、供、銷的完整供應鏈資訊系統;將網際網路運用到基礎產業和服務產業,建立起不同行業產品的基礎供應鏈資訊管理平臺,為供應鏈金融實現技術的整體管理創造條件。

二是制度創新。實現對原有的銀行分業管理向混業管理的轉變,允許銀行把非核心的業務合理有序地外包給專業的供應鏈第三方綜合物流金融中介公司,允許諸如第三方綜合物流金融服務公司中介服務的存在,並依法從事有關融資業務。

三是銀行業務創新戰略。在客戶結構方面,改變過去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大客戶為主的格局,開始關注規模較小或資質較弱的中小企業,可以分散客戶集中度的風險,對佔中國企業絕大多數比例的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業務結構方面,開展業務覆蓋範圍廣的、附加值高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可以增加商業銀行交叉銷售機會,有效帶動中間業務、結算業務和低成本結算性存款的發展,也有助於優化業務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