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審計師《審計專業相關知識》考點練習:概述

2017年新一輪的審計師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了,爲方便廣大考生複習備考,下面是yjbys網小編提供給大家關於審計師《審計專業相關知識》考點練習:概述,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2017審計師《審計專業相關知識》考點練習:概述

  一、單項選擇題

1、對於宏觀生產函數 y=f(N,K),其中正確的是:

A、N爲整個社會的失業率

B、K爲整個社會的資本存量

C、y爲總投資

D、N爲一個公司的就業率

2、一般而言,影響總需求的因素不包括的是:

A、勞動力

B、消費需求

C、投資需求

D、政府需求

3、用支出法覈算的GDP不包括:

A、居民個人消費

B、資本折舊

C、出口

D、進口

4、用收入法計算的GDP公式中,不包含的是:

A、工資

B、政府購買

C、利潤

D、折舊

5、按照凱恩斯的解釋,失業一般分爲三類,其中不正確的是:

A、摩擦失業

B、非摩擦失業

C、自願失業

D、非自願失業

6、關於充分就業的說法,下列正確的是:

A、充分就業就是百分之百就業

B、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認爲存在4%-6%的失業率是正常的,這時社會經濟就被認爲處於充分就業狀態

C、充分就業是指一切生產要素(不包含勞動)都有機會以自己願意的報酬參加生產的狀態

D、西方經濟學家通常不以失業情況作爲衡量充分就業與否的尺度

7、在以下四種情況中,可稱爲通貨膨脹的是:

A、物價總水平的上升持續了一個星期之後又下降了

B、價格總水平上升而且持續了一年

C、一種物品或幾種物品的價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續了一年

D、物價總水平下降而且持續一年

8、國民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淨值之間的差別是:

A、直接稅

B、間接稅

C、折舊

D、公司未分配利潤

9、國民生產總值扣除資本折舊之後的餘額被稱爲:

A、國內生產總值

B、國民生產淨值

C、國民收入

D、個人收入

10、從最終使用者的.角度看,將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加總計算GDP的方法是: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產法

D、增加價值法。

11、在買賣雙方達成協議後,協議的一方利用信息不對稱,通過改變自己行爲來損害對方的利益,這種現象稱爲:

A、劣幣驅逐良幣

B、逆向選擇

C、道德風險

D、外部不經濟

12、下列活動中可能會引起外部不經濟的是:

A、汽車排出的廢氣

B、在街心花園種花

C、購買一臺個人電腦

D、修復歷史建築

13、下列關於外部性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外部性是指單個家庭或廠商的經濟活動對其他家庭或廠商的外部影響

B、外部性也稱爲外在效應或者溢出效應

C、市場機制可以調節外在效應

D、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都可以分爲生產的外部經濟和消費的外部經濟、生產的外部不經濟和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二、多項選擇題

1、對生產的外部不經濟,政府幹預的具體政策措施有:

A、徵稅和補貼

B、企業合併

C、反托拉斯法

D、政府管制

E、明確產權

2、不完全信息所導致的市場失靈主要表現爲:

A、市場秩序紊亂

B、逆向選擇

C、不公平

D、道德風險

E、搭便車

3、西方國家經濟出現的“滯脹”,指的是幾種經濟現象並存,它們是:

A、經濟增長停滯

B、外匯收支停滯

C、產業結構失衡

D、通貨膨脹

E、存在大量失業

4、公共物品的特徵包括:

A、競爭性

B、非競爭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私有化

5、下列關係正確的有:

A、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國外淨要素收入

B、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政府給居民的轉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C、國民生產淨值(NNP)=國民生產總值(GNP)-折舊等資本消耗

D、DPI=PI-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支出

E、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淨值(NNP)-(間接稅-津貼)

6、價格指數通常有:

A、批發物價指數

B、股票價格指數

C、消費物價指數

D、國民生產總值折算指數

E、生產物價指數

7、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一般包括:

A、國際收支平衡

B、居民消費水平穩定

C、經濟增長

D、物價穩定

E、充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