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病人如何保護自己

導語:在社會節奏迅速加快的同時,都市人更是被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所困。有很多人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但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工作壓力的方式,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嚴重時從而產生心理困擾與心理疾病。從生理學的角度認爲,一個人的心理如果總是高度緊張的話,會造成內分泌功能失調及免疫力下降,易產生各種身心疾病,甚至會導致“過勞死”。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一直處於一個緊張,焦慮等情緒,就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緒,從而進入到一個心理不健康狀態的惡性循環,產生心理疾病。

心理病人如何保護自己

心理病人一般十分敏感,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尤其如此,在中國,“神經病”一詞處了罵你精神不正常以外,還含有貶低、蔑視的成分在內,擺明了不與你一般見識。在綜合醫院,恰好許多心理工作在神經科或精神科開展,這樣就導致許多心理病人的裹足不前。走進精神科,擺明了你精神有問題,走進神經科,擺明了你神經有問題,在中國人的觀點看來,精神有問題,還屬於疾病的範疇,可以而且應該治療;神經有問題,那屬於人格的問題,那簡直是沒得治。筆者是個神經病科醫生,與其他科在專業上出現分歧時,常被人稱爲“那個醫生有些神經。”本來指學術討論以神經科學取勝,卻讓人感覺到是因“神經癲狂”而不足與我而語。外文中,Neurologist翻譯成“神經病學家”,頗讓人有成就感,只是這種稱呼多用於德高望重者,主治醫生以下者還得忍受“神經病醫生”的稱呼。由此,也有些綜合醫院打出“精神心理”的牌子,你是“神經病”、“精神病”,或心理問題,全治!

“病人”一詞,讓許多心理沒有問題,但想找人聊一聊的正常人不寒而慄,也讓許多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員十分不滿,這可能與弗洛伊德本人是醫生有關,他認爲,人類只分爲三類:神經症病人,精神病人以及性倒錯者,所以我們如果屬於神經症者,那已經應該慶幸自己屬於病理中相對正常的部分。由於許多來就診的心理病人需要用藥,而從事心理諮詢者很多人並沒有處方權,這樣,造成了一種印象,那就是心理治療大於心理諮詢(模式I)。

自從羅傑斯人本學說發展以來,很多從事心理諮詢地治療師大舒一口氣,強調來訪者而非病人、強調完全接納而非高人一等、強調其健康、正常的部分而非其病理部分成爲心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在這種情形下,又出現了心理諮詢大於心理治療的看法(模式II)。在前不久結束的全國精神病年會上(首次將心理治療作爲很大的重點加以突出的精神病學會),有學者提出,不僅從事心理治療工作不需穿白大褂,從事精神病工作者也應以人爲本,不穿白大褂。這發言引起一陣掌聲,也有人發出不以爲然地虛聲。有人就此請教德高望重的楊德森老先生,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有處方權的醫生穿白大褂,沒有處方權的心理工作者不穿白大褂。

不過,現代心身學派的觀點爲,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工作既有所重疊、又有所偏重(模式III),與工作人員說處的工作場所和工作性質有關(見拙作《中國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現狀分析》一文),比如在大學中諮詢的工作顯然多於治療,在醫院中來訪人員中病理心理的人員相對多,這也與工作人員的培訓背景有關,有精神病背景者對病理心理的鑑別能力明顯要強於無此背景者。

筆者認爲如下模式纔是我們所面臨的現狀,見模式IV:

這是因爲,心理病理在所有的人羣中與健康人相比不算多,如WHO對5大洲14個國15箇中心綜合醫療機構中心理障礙的調查表明:

1.15箇中心中就診者心理障礙的平均患病率爲24.2%,中國爲9.7%,以上數字僅指符合嚴格意義ICD-10診斷的心理障礙,並不包括亞臨牀的障礙;

2.綜合醫療機構的臨牀醫師對心理障礙的識別能力不高,15箇中心的識別率中位數爲51.2%,中國上海在箇中心中最低僅15.9%,即每6個符合診斷標準的心理障礙患者中僅1個給出診斷,5個漏診或誤診;

以上數據說明兩個問題,心理諮詢的範圍要比心理病理的範圍大得多,即便符合國際疾病診斷標準,心理障礙者再如何增加,也不會高於24.2%,這僅是患病率,即在來診的所有病人中尋找心理障礙者,真正心理諮詢的範圍應該說包括非常多的範圍:兒童行爲問題(而非障礙,如兒童上學前腹痛、遺尿或注意力選擇性集中)、婦女問題(懷孕和孩子出生前後、婦女乳房或子宮切除術後、更年期問題)、青少年青春期教育、青年人就業、學習、結婚或交友等問題、老年人退休、喪居或患慢性疾病等。有句話說:幸福的'家庭有着類似的經歷,而痛苦的家庭則有不同。從心理角度來講,幸福倒有很多標準,如自我價值實現、基本生理的滿足、交友、安全等,而痛苦則無非是人類兩種基本感覺--無助感、無望感所衍生的症狀:抑鬱、焦慮、恐怖等。

第二,在醫院系統,很多醫生並未接受正規的心理治療培訓,這樣,容易導致兩個極端,一爲將心理障礙視而不見,強調生物治療方式,倘若還打着心理治療的旗號,那就有點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因他們多半以開藥結束;二來過分強調心理病理狀態,把本來可以通過諮詢解決的問題擴大化,導致治療的遷延、問題的複雜化。

回到本文的正題, 如果您確定自己需要看心理醫生,則需要弄清以下問題:

1、我是有心理問題,還是有心理障礙?

有人說,我要是知道這一點,我還去找什麼心理醫生? 但強調來訪者的自知力和治療動機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講,心理諮詢的諮客和神經症的病人(強迫症、恐怖症、抑鬱症等)自己有求診的動機,從這點來講,當作問題處理的情況要比當作障礙處理的可能要大些,有嚴重精神障礙者對於求診存在着很差的主動性。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爲“自我功能”,它是指人們對社會、對日常生活的適應能力的總稱,如果平時學習、工作均在正常人的平均水平,人際關係尚可,短期內因某種可知或不知的原因出現自己能夠察覺得到的上述功能的下降,自己反覆控制而又效果不佳,則應該求救於心理醫生,通常,經過心理諮詢式的治療(短程、接納和認知爲主),作爲問題的問題通常可以解決。要明白,結果只是提高自己對現實衝突的忍耐性,而非幫你解決現實問題(如房子太擠、女朋友太醜、男友個子太矮或當官太小等)。自己的症狀持續時間太長(比如超過半年)、出現嚴重的一些觀念或不可能控制的行爲(如自殺、經常摔東西——小到手機,大到新型等離子電視機、酗酒、嗜煙性關係紊亂等),拒絕治療,這多半是障礙,需要在家屬的陪同下送治。精神病人和急性心因反應者可以強制送院。在美國,懷疑精神病患者強制送治者,法院在三天內必須得到醫生的判斷,否則必須放“病人”出院。筆者曾在臨牀遇見一些病例,屬於青春期的一些認同反映,如母親與兒子因某些問題出現激烈爭吵,兒子打了母親,父親來勸架,兒子又打了父親, 家裏親戚於是將該兒子綁起來,送至精神病院,強烈要求收之住院並作重症精神病處置,其描述的症狀自然十分符合情感性精神病的表現,這樣,該青年得到了“治療”,家長獲得了滿意。出院不久,該青年故態復萌,但確非精神病的復發。還有一些神經性厭食症的病人也被當作精神病人治療,雖然這屬於治療的範圍,但更多在心理治療範疇而非精神病住院治療範疇內。這需要家屬和醫生雙方均能夠達到這樣的認識爲前提。

2、將自己完全交給醫生,還是還需要發揮自己的潛能?

摘自《中國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現狀分析》一文中的一個調查顯示“想得到對自己的領悟” 者佔全部的35.3%,次外,“幫我解決某個問題或關係”者佔20.6%,屬於比例較高的,因調查量不夠,所以不一定能夠客觀地說明問題,但至少說明一箇中國人求診時的特點,即尋找能夠馬上起效的靈丹妙藥!

經典的精神分析提倡完全的“退行”,即來訪者將治療師視爲親人,在他/她面前無條件的傾吐和依賴,治療師若將自己當作全能的神,則需要管理包括來訪者包括吃喝拉撒之類的所有事情(在潛意識層面),那正常人也會變成病人,輕病人會變成更嚴重的病人。一個因闌尾炎開刀的漢子,平素本來粗曠而獨立,因爲自小有懼怕醫院和醫生的心理,所以收住院後變成了一個完全需要人照顧的孩子,心理諮詢對這類病人是支持、鼓勵,而非慫恿其依賴性。

“我要等自己完全好了,才……”如果在治療前抱着這樣的想法,可能治療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事實上,應該鼓勵自己邊工作邊治療。諮詢的設置會更加寬鬆,如一月1-2次,電話約定後治療而非嚴格地每週4次,不上班、不上學、將所有積蓄全投進去。固然,嚴重心理障礙的病人需要長期、規律的治療,但多數人不應該以治療爲最終目的,而應該在諮詢和治療中生活,並逐漸擺脫之。可以將心理諮詢和治療視爲生活中的一個臨時的安全港灣,在需要休息、調整時纔去,長久的安全島則應該留存在自己的內心裏。治療的最終目的也應該是鼓勵來訪者形成更加獨立的人格。如此,來訪者不應該求治療師在諮詢和治療期間幫他/她做出重大的決定,如離婚、離職、賣房子(治療)等,特別要強調:治療師不應該認爲自己有這樣的決定權。

3、解決一個問題還是所有問題: 精神分析將衝突分爲外在和內在衝突,比如,一個年輕人上班遲到,被女上司嚴厲地喝斥後,心裏悶悶不樂,前來就診,這時,諮詢師應該給予安撫,而非站在上司的立場,指出,遲到是不對的,應該接受批評。如果在1-2次的一般傾聽後,來訪者情緒恢復正常,這個諮詢就達到了目的,這時,諮詢師意猶未盡,想到,一般的訓斥這個年輕人不能接受,是否還有隱情,繼續問下去,果然,該年輕人正在戀愛,頭天晚上和女朋友吵了架,晚上睡眠不好,故上班遲到。如果能夠談到這一步,諮詢應該說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年輕人的內省力很好,可能過幾天就和女朋友言歸於好,心理的疙瘩解開了,上班表現也恢復正常。我們說,以上兩種情況均屬於現實的衝突,是可以在討論過程中在短時間內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還聯想到:女上司是否代表年輕人的母親,他接受訓斥後的反應是否與年幼時被母親喝斥的感覺一樣? 這樣,我們就必須花數倍或幾十倍的時間去澄清這個問題,這隻有在該男青年多次換工作單位,總是與年長的女性或自己的女朋友搞不好關係時纔會涉及,屬於(長期)心理治療的範疇。在現實中,雙方都應該明白,應該將目的指向解決現實中最急迫和最困擾的問題。

4、治療師的年齡和性別:看醫生一般認爲年齡越老越牢靠,對心理醫生的要求尤其如此,心理醫生的專業功能靠以下幾個方面來支撐:理論背景、臨牀經驗、人生閱歷及特殊的人格,前面兩條好理解,對於人生閱歷而言,舉簡單的例子,夫妻關係不好的想來做夫妻治療,治療師或諮詢師剛從學校畢業,還未結婚,沒有家庭生活的經驗,如果該夫妻的問題與性有關,那諮詢師自己可能也會在心裏打鼓。一項調查顯示來訪者並不傾向挑選諮詢師,由於調查對象多在學校,所以這更說明一般性諮詢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齡人、年輕人的諮詢具有很好的認同感,年輕的諮詢師具有很好的熱情和共情傾向,在學生諮詢和社會工作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對於一些較複雜和困難的病例還是建議轉借到經驗豐富的治療師那兒去。

對性別的選擇權在來訪者那兒,一般不宜勉強,作爲來訪者有個“金法則”,即當被隨即安排在一個自己不願意的諮詢師或治療師那兒時,一定不要受面子的影響,不好意思說我不想你給我諮詢,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最基本元素爲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一定要對自己好一些,選擇自己中意的諮詢師或治療師。專業人員會接受這樣的建議的,另外一個原則則爲不能找熟人或朋友治療,不能夠指望與治療師用戀愛的方式完成諮詢或治療(可見移情之愛的文章)。

治療師的人格是個綜合的因素,可能他/她讓你有親近感,可能他/她讓你覺得有安全感、信任感,說不出什麼原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5、 最後,應該找出自己的資源,如家庭成員的支持,朋友的理解以及學校同學和老師的幫助,甚至,自己能夠接受一些症狀,應該想到,如果不是自己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那可能的結果會更糟糕。強迫症的病人有三分之一無法治癒,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它,[就象女性必須接受例假和腹痛一樣][就像老鼠愛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