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石刻導遊詞

重慶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爲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yjbys小編下面爲你整理了重慶大足石刻的導遊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重慶大足石刻導遊詞
  重慶大足石刻導遊詞篇一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xxx,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持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爲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裏,着重爲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爲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   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爲“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爲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衆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爲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爲虔誠的信衆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爲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衆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重慶大足石刻導遊詞篇二

嗨,大家好,歡迎各位遊客朋友們來到我們重慶大足石刻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大進,今天我將帶大家去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足石刻神祕的風采吧!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十萬多軀,其中尤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岩石刻最爲著名,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北山,即古龍岡山,共有290龕窟。但由於今天的時間關係,我們就不去遊覽了,希望大家以後有機會去細細遊覽。

遊客朋友們,我們即將遊覽寶頂山了,請大家注意腳下臺階,以防摔跤。寶頂山石刻共有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150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像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詞,主要造像有:“千手觀音”、“九龍浴太子”等等。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千手觀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這尊佛像面前,大家請仔細觀看。這尊觀音形體比例勻稱,肌膚線條柔和,臉龐圓潤,略呈微笑形,神態動人,再加上衣帶飄舞,服飾華麗,給人飄飄欲仙之感。“千手觀音”是一個非常壯觀的雕像,她的1007隻手如孔雀開屏般從上、左、右三個方向伸出,手裏拿着斧頭、寶劍、繩索等法器,千姿百態,無一雷同,大家覺得棒不棒?哈哈,小朋友都點頭了。

關於“千手觀音”雕像,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呢。大家想聽嗎?那好,就聽我慢慢道來:從前,有一個妙莊王國,國王叫妙莊王,他有三個女兒,分別是:大女兒妙金,二女兒妙銀,三女兒妙善。妙善從小一直信佛,妙莊王想給妙善找一個富人做丈夫,妙善不願意,妙莊王很憤怒,硬是把她嫁給了富人。妙善在婚禮前一天,逃了出去,在一座廟裏做了尼姑。妙莊王無論如何勸,妙善也不回家,妙莊王一怒之下也不管她了。幾年後,妙莊王得了一種怪病,全身奇癢無比,有人告訴他,要治好此病,要用親骨肉的一手一眼。無奈之下,妙莊王去求妙金,妙銀,但她們都不願意。妙莊王只得去求妙善,妙善聽了之後,毅然獻出了一手一眼,她的孝心感動了佛祖,佛祖給了妙善千手千眼。從此以後,妙善成了千手觀音。

接着我們再去看看“九龍浴太子”吧。它是因地制宜建築的典範,此地以前是一個缺口。山水彙集於此,終年不息。工匠們並不消極的引水而去,而是先將水積於臥佛上面的池塘,再用石頭把缺口壘起,打上九龍和釋迦太子,然後通過暗道,流水有節制地從最大的龍嘴裏緩緩吐出,沐浴金盤中的釋迦太子。這裏工匠們巧妙地利用了特殊地形,解決了排水問題,使佛像靜中寓動,表現出高超的園林景觀建造技藝。

大足石刻縱貫千餘載,橫融佛道儒,造像精美,完好率高,是一座難得的文化藝術寶庫,更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好了,今天的大足石刻之旅就到這兒了,希望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朋友們,下次再見了,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