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司法考試一卷《法制史》試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

2015年司法考試一卷《法制史》試題及答案

1.漢宣帝地節四年下詔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親親得相首匿正式成爲中國封建法律原則和制度。對此,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2010年卷一單選第13題)

A.近親屬之間相互首謀隱匿一般犯罪行爲,不負刑事責任

B.近親屬之間相互首謀隱匿所有犯罪行爲,不負刑事責任

C.親親得相首匿的本意在於尊崇倫理親情

D.親親得相首匿的法旨在於寬宥緣自親情發生的隱匿犯罪親屬的行爲

答案:B

考點:親親得相首匿

解析:本題考覈親親得相首匿。

親親得相首匿原則,是漢宣帝時期確立的,主張親屬間首謀藏匿犯罪可以不負刑事責任。

2.中國法制近代化經歷了曲折的漸進過程,貫穿着西方法律精神與中國法律傳統的交匯與碰撞。關於中國法制近代化在修律中的特點,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2010年卷一單選第14題)

A.1910年《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後,修律大臣俞廉三上陳奏進民律前三編草案折,認爲民律修訂仍然沒有超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思想格局

B.1911年《大清新刑律》作爲中國第一部近代意義的專門刑法典,在吸納近代資產階級罪刑法定等原則的同時,仍然保留了部分不必科刑的民事條款

C.1910年頒行的《法院編制法》規定,國家司法審判實行四級三審制

D.1947年頒行的《中華民國憲法》,所列各項民主自由權利比以往任何憲法性文件都充分

答案:B

考點:清末主要修律內容

解析:《大清新刑律》拋棄了舊律諸法合體的編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罰等專屬刑法範疇的條文作爲法典的唯一內容。

3.關於中國古代刑罰制度的說法,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2010年卷一單選第15題)

A.八議制度自曹魏《魏律》正式入律,其思想淵源爲《周禮。秋官》的八辟麗邦法之說

B.秋冬行刑制度自唐代始,其理論淵源爲《禮記。月令》關於秋冬季節戮有罪,嚴斷刑之述

C.大誥是明初的一種特別刑事法規,其法律形式源自《尚書。大誥》周公對臣民之訓誡

D.明刑弼教作爲明清推行重典治國政策的思想基礎,其理論依據源自《尚書。大禹謨》明於五刑,以弼五教之語

答案:B

考點:秦漢、魏晉時期的法律、司法制度、大誥、明刑弼教的立法思想

解析:

選項A正確。魏明帝在制定《魏律》時,以《周禮》八辟爲依據,正式規定了八議制度。

選項B錯誤。漢代對死刑的執行,實行秋冬行刑制度。

選項C正確。大誥是明初的一種特別刑事法規。大誥之名來自儒家經典《尚書。大誥》,原爲周公東征殷遺民時對臣民的訓誡。

選項D正確。明刑弼教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大禹謨》。明刑弼教思想,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實,爲推行重典治國政策提供思想理論依據。

4.關於中外法律制度中的習慣法,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確的?( )(2010年卷一單選第16題)

A.中國西周時期的禮是對社會生活起着調整作用的習慣法

B.英國法的源頭是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習慣法

C.法國公元九世紀至十三世紀是以習慣法爲主的時期

D.德國學者薩維尼認爲法律是分階段發展的,最初是自然法或學術法階段,接下來便形成了習慣法階段

答案:D

考點:中外法律制度中的習慣法

解析:德國學者薩維尼認爲法律是分階段發展的,最初習慣法階段,接下來是自然法或學術法階段,選項D顛倒了二者的順序。

5.杜甫有詩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對詩歌涉及的典當制度,下列哪一選項可以成立?( )

A.唐代的典當形成了明確的債權債務關係

B.唐代的典當契約稱爲“質劑”

C.唐代的典當稱爲“活賣”

D.唐代法律規定開典當行者構成“坐贓”

答案:A

解析:本題考覈西周、唐宋時期的法制。

選項A正確。唐末開始用“典”或“典當”一詞。宋承唐制,規定了更加具體的制度。

選項B錯誤。西周的買賣契約成爲“質劑”。

選項C錯誤。宋代典賣又稱“活賣”。

選項D錯誤。《唐律》中的“坐贓”,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職權之便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爲。

  二、多選題

1.秦漢時期的刑罰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等,下列哪些選項屬於徒刑?( )

A.候

B.隸臣妾

C.棄市

D.鬼薪、白粲

【答案】ABD

2.清乾隆年間,甲在京城******附近打傷乙被判笞刑,甲不服判決,要求複審。關於案件的複審,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

A.應由九卿、詹事、科道及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等重要官員會同審理

B.應在霜降後10日舉行

C.應由大理寺官員會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辦司會同審理

D.應在小滿後10日至立秋前1日舉行

【答案】CD

3.①美國《獨立宣言》與《美國聯邦憲法》給予了****充分保障

②法國《****宣言》明確宣佈"人們生來並且始終是自由的,並在權利上是平等的",該宣言成爲此後多部法國憲法的序言

③日本《明治憲法》對公民自由權作出充分規定,促進了日本現代民主政體的建立

④德國《魏瑪憲法》擴大了****範圍,將"社會權"納入到憲法保護範圍

關於各國"****與憲法"問題的說法,下列哪些選項不成立?(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BC

4.中國古代社會一些啓蒙作品多涉及到當世的法律觀念和司法制度,這在下列的哪些表述中有所體現?( )(2011年卷一多選第56題)

A.《幼學瓊林》:“世人惟不平則鳴,聖人以無訟爲貴”

B.《弟子規》:“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C.《增廣賢文》:“禮義生於富足、盜出於貧窮”

D.《女兒經》:“遵三從,行四德,習禮義,看古人,多賢德,爲法則”

【答案】ABCD

【考點】中國法制上中的法律觀念與司法制度

【解析】選項A正確。“世人惟不平則鳴,聖人以無訟爲貴”反映了“無訟是求”的思想。

選項B正確。“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反映了輕視權利,忍讓,息訟的法律思想。

選項C正確。只有實現物質和精神的共同富足,才能產生禮義,否則就會滋生盜賊,這反映出法制必須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

選項D正確。這裏要求女子遵守三從四德,學習禮義,溫良賢德,這是古代法律對女子行爲品德的要求。

5.關於清末變法修律,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11年卷一多選第57題)

A.在指導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終貫穿着“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律形式,固守中國封建法制傳統”的原則

B.在立法內容上,清末修律一方面堅行君主****體制和封建倫理綱常“不可率行改變”,一方面標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國之良規,兼採近世最新之學說”

C.在編篡形式上,清末修律改變了傳統的“諸法合體”形式,明確了實體法之間、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間的差別,形成了近代法律體系的雛形

D.在法系承襲上,清末修律標誌着延續幾千年的中華法系開始解體,爲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答案】ABCD

【考點】清末變化修律的內容

【解析】選項A正確。在指導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終貫穿着“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律形式,固守中國封建法制傳統”的方針,借用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堅持中國固有的封建制度內容,即成爲統治者變法修律的基本宗旨。

選項B正確。在內容上,清末新修訂的法律表現出封建****主義傳統和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混合。清末修律一方面堅行君主****體制和封建倫理綱常“不可率行改變”,在新修訂的法律中繼續保持肯定和維護****統治的傳統;另一方面又標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國之良規,兼採近世最新之學說”,大量引進西方法律理論、原則、制度和法律術語,使得保守落後的封建法律內容與先進的近現代法律形式同時呈現在這些新的法律法規之中。

選項C正確。在法典編篡形式上,清末修律改變了傳統的“諸法合體”形式,明確了實體法之間、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間的差別,分別制定、頒佈或起草了憲法、刑法、民法、商法、訴訟法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規,形成了近代法律體系的雛形。

選項D正確。隨着變法修律,中國封建法律制度的傳統格局被打破,不僅傳統的諸法合體的形式被拋棄,而且中華法系“依倫理而輕重其刑”也受到極大衝擊,通過大規模立法,參照西方資產階級法律體系和法律原則建立起來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體制,爲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