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頭考證遮蔽了上大學的意義

大學生不該成爲汲汲於考證來證明自己的埋頭一族,而應成爲自己的主人,靠對知識的創造性運用爲人類社會發展建功立業,這纔是大學生最該牢記於心的座右銘。

埋頭考證遮蔽了上大學的意義

陳先哲

一名安陽工學院文法學院的孫姓大四學生,大學期間狂攬65個證書,還連續兩年綜合成績全專業年級第一,創辦過志願者服務隊,當過大企業董事長助理,可卻找不到一份稱心工作,“感覺證書還是不如一張‘985’學校的學歷”。媒體也藉機拋出奪人眼球的問題:是能力重要還是名校重要?

這當然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但仔細一想,這是一個經不住推敲的問題。先不說“985”高校畢業生並非個個都能找到稱心的工作,關鍵是問題本身的邏輯有問題—將證書和成績直接等同於能力。獲得65個證書,這位孫同學也真是蠻拼的。孫同學也坦言,自己每天都很努力,他望着這些證書,有說不出的成就感,覺得證書能證明他的能力。

可是,這或許只是他自我良好感覺而已,用人單位未必這麼想。細心的網友對孫同學的證書做了歸類和分析,發現作爲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畢業生,65個證書中除了一張廣電編輯記者資格證之外,其他證書都與該專業挨不着邊。可以設想一下,孫同學若憑着這65個證書去電視臺找工作,只能說是達到基本條件。如今,電視臺更看重的是你能不能剪得一手好片,能不能做出一個有創意的文案,即還是實打實的硬本事,而不是一紙證書。證書固然是個人能力的表現,但如果不具有含金量或只是爲了拿證而拿證,那麼證書便失去了本身的.價值,更無法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大學生找工作自然要憑能力說話,無論是“985”名校還是普通學校,能力不是靠多少證書體現出來的。若真有絕活,即使身無一證也能走遍天下。

令人擔憂的是,在如今的大學,像孫同學這樣的人不少—爲了一個崗位,人人都成爲埋頭“考證族”。這當然不是孫同學的個人問題,而是我國大學教育的集體困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大學教育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一些大學生入學沒多久,很快摸清所謂的“生存法則”,要麼拼命考託福(課程)和雅思(課程),要麼加入團委和學生會,要麼考各種證書,爲贏得未來而不斷充值加分。在實用主義大行其道之時,上大學的真正意義卻被遺忘。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大學生往往只滿足於獲得一個工作,並因此一味地順應社會和市場,而失去真正自主創新的能力。可是,世界那麼大,活法有很多種,大學生們如果個個都只顧低頭趕路,鮮有人仰望星空,我們的高等教育很難說得上成功。

美國芝加哥大學原校長赫欽斯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發出忠告,批評當時充滿了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唯市場取向的美國大學。他認爲,大學如果日益成爲職業培訓所,就將喪失大學之道,成爲亂七八糟的大雜燴。將近一個世紀過去,赫氏的忠告放在如今的中國大學也是恰如其分—大學不應成爲職業培訓所,大學生也不應該成爲汲汲於考證來證明自己的埋頭一族,而應成爲自己的主人,憑藉對知識的創造性運用爲人類社會發展建功立業,這纔是大學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也是大學生最該牢記於心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