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專升本《民法》模擬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1~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成考專升本《民法》模擬試題及答案

1.平等原則是指(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男女平等

C.民事法律關係中當事人地位平等

D.民事活動的結果應當平等

2.在民事法律關係中,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  )。

A.平等

B.對等

C.公平

D.一致

3.下列各項中,不屬於民事法律關係的構成要素的是(  )。

A.主體

B.客體

C.內容

D.形式

4.支配權和請求權的劃分,是按照(  )。

A.權利人的不同

B.權利客體分別是物和行爲

C.法律的具體規定

D.權利的作用不同

5.以他物權設立目的的不同爲標準對他物權進行分類,可以分爲(  )。

A.動產物權和不動產物權

B.主物權與從物權

C.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D.自物權與他物權

6.在下列選項中,表述錯誤的是(  )。

A.物權具有排他性

B.物權的排他性不排除一物之上有所有權和他物權同時存在

C.物權的排他性不排除一物之上有互不影響的數個他物權同時存在

D.物權的排他性不允許一物之上有所有權和他物權同時存在

7.下列有關動產和不動產的法律地位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動產和不動產的流通性質和範圍有區別

B.動產和不動產物權變動的法定要件不同

C.動產和不動產是主物和從物的關係

D.動產和不動產在糾紛管轄方面有差異

8.在讓與動產物權時,讓與人仍將繼續佔有動產的,可以同受讓人訂立契約,使受讓人因此取得間接佔有以代交付,同時受讓人已經取得物權。這種交付方式稱爲(  )。

A.現實交付

B.簡易交付

C.佔有改定

D.指示交付

9.根據民法中物的分類標準,不屬於主物與從物關係的是(  )。

A.拖拉機和拖犁

B.上衣和褲子

C.電視機和遙控器

D.自行車和車筐

10.甲已借用乙傢俱一套,現經雙方協商,乙同意將傢俱賣給甲。於是兩人決定終止借用合同,簽訂買賣合同。在簽訂的買賣合同中,對交付的時間沒有約定,那麼,該傢俱所有權移轉於甲的時間應是(  )。

A.借用合同生效的時間

B.買賣合同生效的時間

C.甲從乙處搬走傢俱的時間

D.借用合同終止的時間

11.下列不屬於我國法律所規定的擔保方式的是(  )。

A.保證

B.質押

C.典賣

D.留置

12.在下列情況中,債務人可以用提存的方式履行合同的是(  )。

A.債權人拒不接受債務人履行

B.債權人死亡

C.債權人爲二人以上

D.債務人履行會增加負擔

13.定金的數額得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  )。

A.20%

B.15%

C.30%

D.50%

14.下列人中享有先訴抗辯權的是(  )。

A.一般保證人

B.連帶保證人

C.擔保物權人

D.債權人

15.保證擔保的範圍不包括(  )。

A.實現債權的費用

B.違約金

C.損害賠償金

D.定金

16.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不包括(  )。

A.一方取得利益

B.造成他人損失

C.受益與受損之間有因果關係

D.侵犯他****利

17.關於要約生效的錯誤表述爲(  )。

A.要約自到達受要約人之時生效

B.要約自要約人發出之時生效

C.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發出要約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爲要約生效時間

D.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發出要約的,收件人沒有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爲要約生效時間

18.甲、乙間訂立贈與合同,甲將其房產一處贈與乙,並已做所有權移轉登記,2個月後,乙與甲發生爭執,將甲打傷致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乙之間的贈與合同已履行,不能撤銷、

B.甲的繼承人可以撤銷對乙的贈與,要求乙返還財產

C.甲的繼承人無權請求返還受贈房屋

D.甲的繼承人應當在贈與財產所有權移轉後6個月內行使撤銷權

19.甲公司委託乙外貿公司代理出口其產品,乙外貿公司以自己的名義與國外買方訂立了出口合同,並且未向買方透露代理關係。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如買方不支付貨款,乙公司應當向委託人披露該買方,甲公司因此可以直接向買方行使合同權利

B.如因爲甲公司的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買方損失,乙公司應當對外承擔責任後向甲公司追償

C.如買方不支付貨款,乙公司應當向委託人披露該買方,但甲公司不得直接向買方行使權利

D.如因爲甲公司的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買方損失,乙公司應當向買方披露甲公司,甲公司即直接對買方承擔責任

20.下列行爲中屬於侵犯肖像權的是(  )。

A.爲尋找失蹤人而使用其肖像

B.公安機關爲通緝犯罪嫌疑人而使用其肖像

C.爲新聞報道目的而使用他人的照片

D.未經許可而將他人的肖像張貼在照相館前招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