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房子簡筆畫素材

簡筆畫主要以2—4歲小小孩爲主要對象,構圖簡單,形象可愛,讓孩子從小喜歡畫畫。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中國古代房子簡筆畫素材,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中國古代房子簡筆畫素材

中國古代房子簡筆畫素材1

一、中國傳統民居的概說

⒈ 類型

中國民居有許多種。劉敦楨先生在<<中國住宅概說>>一書中按平面形式把民居分爲九種,其中橫長方形住宅是民居的基本形式,中間爲明間,左右對稱,以三間最普遍。四合院住宅在我國分佈很廣,北京最爲典型。窯洞式穴居分佈在我國少雨的黃土高原地區。有單獨的沿崖窯洞、土坯或磚石的拱式土窯洞, 以及天井地坑院落式窯洞,還有少數民族種類繁多的民居式。

⒉ 民族文化、傳統

中國民居所表現的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各異的特點,顯示了許多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各地民居明顯的差異是由於地理氣候條件的不同,地方材料和傳統的構造技術與方法的不同、環境的不同、防禦要求帶來的特點經濟條件的差別、宗教因素對建築形式的影響等等,在中國民居中可以看到多民族的特徵,蒙古包以及藏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西南少數民族和福建、廣東的客家民居……等等,都強烈地表現出各民族的傳統風格和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也影響住宅的平面形式空間安排和方位。

只要是物質條件與社會方位改變了,它原有的那些含義就不復存在了,但適合後人生活需要的傳統形式卻被繼承下來。

⒊ 佈局

中國傳統民居有着:明確的流線,完整的格局,明顯的主體建築,建築組合體和漸進的層次。

①明確的流線好似畫在人們心間的一副導遊畫,自然而然地引導人們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這樣的歷史名城,城市分爲幾個主要區域,如東四牌樓,西四牌樓,東單和西單,每個區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過衚衕小巷,衚衕中才是住家門戶,有明確的流線層次。

②格局是組織建築羣體構圖的關係,中國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爲公共中心的向內的家庭組合體,建築的組成有嚴謹方整的格局。單看建築之間的關係,是圍繞縱橫軸線形成前後左右對稱的佈局;單看庭院空間,也自成完整的格局;單看建築羣之間的相互連接的檐廊、轉角迴廊、院牆與垂花門等,也是自成格局的。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論規模大小都組成嚴謹清晰的格局。

③主體建築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網和其他從屬建築,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個明顯的標誌。把一組建築或一座建築中的一部分作爲主體處理時,就形成了村鎮、建築羣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中國傳統村鎮中的佛塔、廟宇或戲臺,住宅中的起居室或堂屋。要精心選擇建築組合中、人們生活或活動的中心部分作爲主體建築,把它佈置在最重要的軸線部分,安排高大的房頂,顯眼的外行體量。例如在西藏民居中,把經常放在房頂上;在河北民居中,正房和堂屋在全組院落中體量中最大;在福建土樓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顯眼的層層下跌式重檐房頂,主體建築是非常明確突出的。

④中國傳統民居不僅注重組合體自身的佈局變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間的劃分與聯繫,成組成區地佈置具有社會生活內容的建築社區組合。這些組合可以表現出組織鄰里生活社會化的思想。在低密度地區,建築組合可以用小型房子以迴廊、小路、小橋、花架、圍牆等互相聯結組成。再高密度地區,單幢建築本身應作爲組合體對待。即使是一幢小型住宅,宅地內部關係也可以認爲是一個多種房間的相互關係的組合體。

⑤建築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個有層次的佈局,按人們的親疏關係佈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這種由公共性逐漸過渡到私人性的漸進的層次佈局。如果不考慮漸進的層次,把許多房間混雜地羅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會與家庭生活中的交往關係。因此在規劃佈置一幢宅院時要創造一個這樣的漸進層次,從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進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後達到最私人性質的部分。

二、 中國民居的現狀

中國傳統建築體系以住房爲主,其類型都以此爲基本形式,中國傳統建築在封建禮制的影響下,建築爲木結構,都是以院落爲單元。當今建築材料的迅猛發展,城市建築的創作生動體現出這一點。傳統建築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戰,各種各樣的結構框架材料,都影響到了遠離城市的鄉村,在新建的農宅中已很少見到傳統形式的住房,能見到的只是些"古宅"。這些年,由於建築業的發展,農村與城市的聯繫也極爲密切城市的建築發展改變了多年遺留下來的傳統建築風格,取而代之的是磚混結構的"方盒子"組合成的"新宅",這樣的民居失去了建築的精神和文化性。

一個地方的建築與當地的自然,社會文化等因素的矛盾運動本身所需要併產生了這個區域所特有的建築形式和風格。人們常說地區主義建築的發展應該是以傳統民居爲基礎的,因此傳統民居是地方主義建築的"根"。

新的農村住宅以"方盒子"爲主流、形式單一、呆板,這正是歷史虛無主義存在的結果,這些雖然符合當今建築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並無創新,相反它抹殺了傳統的民族文化。

徐敬直指出"有着流暢曲線和塑性美的古代造型將是應用新材料,新構造的中國未來建築創作的基礎。"中國傳統民居在高度發達的建築技術的衝擊下,已漸漸被遺忘。民居在城市古代建築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可以成爲城市直接的景觀資源,因而在許多城市中特別是歷史名城中,城市規劃都包含着歷史街區和古建築保護的專項規劃。

但90年代的大發展中,各城市中的所謂"點—線—面"的保護模式都已破壞,只有一些列入文物保護的作爲城市孤島被保留下來了,而且越來越多是以"新"的民居逐漸改變了傳統民居,破壞了傳統遺留下來的質樸的,融於自然的建築風格,這一現象正體現了傳統文化對民居影響作用的忽略問題。

建築應當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人們的意識觀念想適應,人類發展的靈魂是文化,而建築本身又是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方面體現,它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地方性建築風格。

傳統民居的精神和文化應當被繼承和發展,也應賦予傳統民居以生氣,使之富有生命力,是其成爲真正安全舒適,適應環境及使用方便的各類建築空間環境,建築文化不是封閉的,而是繼承、創造、延續的產物,我們在建築創作上應該借鑑民族的傳統文化,吸取外來的精華。

中國古代房子簡筆畫素材2

建築的歷史就是人類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歷史。以農業文明爲主的中國古人,在漫長的農耕生產過程中認識到了“天時”“地利”等自然條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作爲自然的代表“天”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靠天吃飯的人們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即“天人合一”看作是內心深層的最高境界。中國古人在營建都市、構築房屋、廟宇時始終遵循自然規律,師法自然、合乎天地成爲人們內心中自覺的精神意識。

中國文化的起源與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聯繫,《周易.大狀卦》中有:“上棟下宇,以待風雨”之說,“宇”在許慎的《說文解字》被解釋爲屋邊(“宇,屋邊也”)。《淮南鴻烈.覽冥訓》“宙,棟樑也.”從上述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宇”、“宙”這兩個字,在古代他的基本含義是與建築有所關聯的.然而這個詞在很多時候又被用來表示無限的自然時空.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雜說》四部叢刊本)中國古人將表示天地自然的宇宙與表示房屋的宇宙等同視之,天地即是宇宙;宇宙也是房屋,作爲人們着風擋雨的房屋在中國文化的起始就被賦予了“天地入吾廬”的文化內涵.

中國古人在建築環境的創造上依託自然,這成爲中國古典建築的根本特徵。根據自然地形隨形構築,通過對建築與環境的“因、借”來達到建築與自然的相輔相承,即所謂的“託體同山阿”。建築借山勢表雄偉,因水形而奇峭。秦始皇統一六合,大興土木,建築了龐大的阿房宮。阿房宮北依渭水,南向秦嶺,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爲闕,“以象太極”將宮殿與大尺度的自然山水輝映交融,把建築溶入自然,借自然界恢宏尺度,來體現大秦王朝氣吞山河的不凡風度。

作爲這一東方民族羣體的“人”,無論宮殿寺廟或是作爲建築羣體的城市,村鎮或分散於鄉野田園中的民居,也一律體現出一種關於“宇宙圖景”的感覺,以及作爲方位、時令、風向、星宿的象徵主義。中國先民把人視爲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動、生活與自然息息相關,人不可能脫離自然而孤立存在,在中國人看來,自然與人生存的社會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古人通過觀測天象預測未來,根據自然災變來解釋社會內部的變亂,分析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來揭示居住者的吉凶禍福,人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順應自然。人受到天,地,自然的制約。人是自然的產物,人必須“則天”行事,遁“天道”而生存。人道,合乎天道,人的所有活動都力求達到自然、天地與人的親和統一。

作爲人們生產,生活依託的建築更是要適應自然,中國先民在進行營建活動之前必須“仰視天文”“俯察地理”,追求天時,地利,以達到興旺人和的目的。考察建築本身的佈局以及建築所處的環境是否符合自然規律,從而形成了中國古典建築密不可分的“風水”觀念。距今6000多年前半坡的仰韶文化,已經有了典型的風水例證。(丁一等《中國古代風水與建築選址》第6頁)風水觀念的形成是中國古人自然觀念發展的直接產物,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的生態經驗積累,《周禮·地官司徒》“以相民宅”的目的是“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由此可見風水的主要功用在於探尋人們生活的環境,自然與人之間的親和關係,尋找人與自然結合的最佳點,從而達到人居與自然的和協統一。中國人選擇適合自己居住的環境,都是依靠風水的觀念來確定的。建築四周山環水繞,明堂開朗,水口含合,水道綿延曲折。追求環境的封閉與均衡,背陰向陽、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具有日照、通風、取水、排水、防澇、交通、灌溉、採薪、阻擋寒流、保持水土、滋潤植被、養殖水產、調整小氣候,便於進行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等一系列優越性”(侯幼彬《中國建築美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95頁)。這種山環水抱,重巒疊嶂、山青水秀、鬱鬱蔥蔥的自然環境的和諧風貌,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間和景觀畫面,反映了中華先人的攝生智慧。

魏晉時期隨着社會的動盪以老莊道家思想爲核心的玄學思潮勃興,文人士大夫縱情山水,爲了擺脫世俗倫理的束縛融身於大自然中去暢情。寄情於春山秋水之間,暢遊於茂林修竹之境,文人雅士融身於大自然之中,修身養性,離塵悟道,將人身與情感都融身於自然之中,接近自然。居住建築的營造也開始追求自然野趣,私家宅院成爲“在有限的空間裏創造出視覺無盡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環境”。(張家翼《中國造園論》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這爲後來中國園林的演變發展起到方向性作用。

一般而言,園林建築特別是文人園林是中國古人對待自然思想的集中反映,平面佈局靈活多樣,刻意追求以小見大,景有限而意無窮,以自然山水爲藍本,模山範水,在平地上鑿池爲水,堆砌假山,小徑通幽,通過借景,造景疊山,理水等手法,努力使人工的建築消融於天然環境之中,達到“雖有人作,宛如天成”的藝術境界。清代乾隆時營造圓明園時提出,“希望北面有座山可以擋風,夏季招來涼意,有泉脈下注,天際遠景有個悅目的收束,一年四季都可以返照第一道和末一道光線”,從這裏不難看出圓明園在營造時注重了人和自然的有機聯繫及交互感應。乾隆造的“靜宜園”,建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山坳裏,北、西、南三面環山,靜宜園因山勢高低層層構築建築物,與周圍的蒼松翠柏、溪流瀑布、峭壁懸崖,相融相和。避暑山莊也是“自然天成地就勢,不待人力假虛設。君不見,磬錘峯,獨峙山麓立其東;又不見,萬壑鬆,偃蓋重林造化同。”(康熙《芝徑之堤》)。風水理論是人與自然對話的產物,它徹頭徹尾地影響着中國幾千年來的營建活動,包括住宅,宮室,寺觀,陵墓,城市,村落,等方方面面,在中國的營建歷史中我們很難找到風水不涉及營造活動的例子,也絕找不出違背自然規律不與自然相融相承的實例。

中國古代營建活動中師法自然的思想不僅僅侷限在園林的處理上,在建築佈局,城市建築中也同樣有很多因乎自然的例證。《三輔黃圖。咸陽故城》中有“築咸陽宮……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秦始皇不僅在其宮殿周圍引水築山模法自然,在他用七十餘萬人的勞工,挖酈山而築的陵墓裏也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3(《史記。秦始皇本記》)在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中比像天界河漢,將河流貫流城市,將大片山林,水體括入城市,如隨唐長安城,將樂遊園、曲江池山水景觀納入城市空間體系。如此事例不勝枚舉。

中國古代文人的自然觀念對中國古代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學而優則仕”的文人構成古代了唯一的上層社會,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參與營建活動,把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帶入了建築創造之中。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也就在建築營建活動中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