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進課堂與唱歌教學的內容

音樂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器樂教學對於國小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器樂教學是國小生學習音樂的主要途徑之一,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促進音樂教學的有效手段。通過簡單易學的小樂器演奏,可以逐步提升國小生的音樂感悟能力。國小音樂中樂器的演奏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讓國小生從低年級開始學習簡易的小樂器演奏,符合國小生認知規律,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實際,是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任務。國小生在音樂課中不僅動口能唱、能吹,還動手會奏、會彈,這樣既能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又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樂器進課堂與唱歌教學的內容

一、小樂器教學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好奇心強,喜歡新事物,小樂器進課堂對國小生有着極大的吸引力。小樂器作爲一種音樂教學的輔助工具,在唱歌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節奏和音準,國小生手中有了小樂器,就又多了一個進行音樂實踐的機會,特別是對於那些嗓子不好,害怕上音樂課的學生,他們可以通過演奏小樂器樹立自信,使他們在小樂器演奏中發揮自己才能與特長優勢。利用小樂器爲所學的歌曲進行伴奏,讓學生在自由和愉快的音樂實踐中,自覺、主動地感受和表現音樂以及在自己動手演奏音樂中獲得自信,提高音樂學習興趣。

二、 小樂器對唱歌教學輔助作用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覺的藝術,國小生在唱歌時音不準時常見的問題。小樂器進課堂可以輔助學生進行歌唱,對準確的演唱樂曲有很大的幫助。與此同時,教學器也能作爲一種伴奏樂器。在教唱《映山紅》時,教師可以利用葫蘆絲作爲伴奏樂器,讓部分學生唱歌,部分學生吹奏樂器。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演唱歌曲能大大提高了學生演唱的準確性。

三、小樂器進課堂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

音樂課一向被人們稱爲“唱歌課”,似乎教師教會學生唱幾首歌曲就可以達到教學目的了。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學生喜愛音樂的不少,喜愛上音樂課的卻不多。究其原因,除了學生認爲“老唱那些‘老掉牙’的歌曲沒意思”外,絕大多數是因爲歌曲難度較大,音老唱不準,尤其是分聲部的歌曲。我嘗試着在課堂上引入一些簡單的小樂器,比如豎笛、口琴、口風琴等等,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因爲這些小樂器相對簡單易學,價格也不貴,可以做到人手一件。一般來說,國小低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就已經基本上可以吹奏像《其多列》、《划船歌》這樣的簡單小曲子了。有的學生屬於天生的`“五音不全”,一唱歌就跑調。但是這些小樂器的音高是固定的,音準偏差也基本在允許的範圍內,只要學會了各音的指法,找到所要吹奏的音是很容易的。因此他們很樂意用手指代替聲帶,用準確流暢的樂器聲去代替令人難堪的跑調歌聲。對於那些音準較好的學生,小樂器也有很大的魅力和特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