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欣賞大綱

清明時節,楊柳青青。心念故人,折柳相贈。傳我祝福,寄我真情。百鬼不入,百毒莫侵。趨吉避害,消災去邪。身體無恙,諸事順心。家人平安,如意相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欣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欣賞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欣賞大綱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1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欣賞大綱 第2張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2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欣賞大綱 第3張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3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欣賞大綱 第4張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4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欣賞大綱 第5張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5

  清明節黑板報內容1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爲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羣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舊時,北京人祭掃墳墓不在清明當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墓。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爲“前三後四”。在山東,舊時,多數地區在清明當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內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晉南人則將掃墓的時間分爲兩次。一次在清明前幾天,是各家分頭去掃墓。第二次是在清明當天,一個村裏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掃墓時間,新墳舊墳有別。凡是新近過世的,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沒做過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節這天請僧道誦經做法事或道場。如果是老墳並已做過法事或道場,掃墓不一定在清明當天,可以前後放寬些,但不掃墓能超出前七天後八天的範圍,俗謂:“前七後八,陰司放假。”意思是過早或過遲都會失靈。

  清明節黑板報內容2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會長符策超說,海南漢族人均爲大陸移民,唐以前漢族人遷居海南約有2萬人,宋代遷入約10萬人,清代激增至200多萬人。入瓊的姓氏約100多個,入瓊始祖約300多人。爲了紀念入瓊始祖,後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符策超對記者唸誦小部分符氏族訓三字經,“愛祖國,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婦,篤親族,講團結,睦鄉鄰,慎交友……”今天聽來,這些祖訓歌謠仍具有教育意義。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爲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爲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後爲祭“衆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爲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