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欣賞

清明節同學們給已去的先人們送上自己的思念之情吧!清明節也是掃墓和插柳的日子,在山上掃墓時要注意安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欣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欣賞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欣賞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1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欣賞 第2張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2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欣賞 第3張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3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欣賞 第4張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4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欣賞 第5張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圖片5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內容1

明代的北京,每至清明,人們帶着犧牲酒水、楮錢紙錠出城祭掃,一路上人流轎馬絡繹不絕。掃墓時,人們拜酹哭祭,爲墳墓除草添土,焚燒楮錠,將紙錢壓在墳頭。宣泄完對逝者的哀思,百姓們並不在乎“子於是日哭,則不歌”的古訓,而要在這春意盎然的日子裏踏青嬉遊。《帝京景物略》卷二載:“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哭笑無端,哀往樂回也。”

古人清明好插柳。清人楊韞華有詩云:“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人們買回柳條,或插於門前,或編好戴在頭上。對於不戴新柳的人,有民諺調侃道:“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明代北京人簪柳踏青,好遊高梁橋。此橋建於元代,位於西直門外,每逢清明,春色秀美。所謂“夾岸高柳,絲絲到水。綠樹紺宇,酒旗亭臺,廣畝小池,蔭爽交匝……”

吸引人們至此踏青的不僅是詩畫般的景色,更有豐富多彩的`表演: “厥有扒竿、筋斗、筋喇(彈撥說唱)、筒子(變戲法)、馬彈解數(馬術、雜技)、煙火、水嬉。”扒竿者“立竿三丈,裸而緣其頂”,人在高空如履平地般做着各種高難度動作。再看耍筒子者,置三筒在案,先示衆人以空,之後便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但見“發藏滿案,有鴿飛,有猴躍焉。”眨眼間,諸物“已復藏於空”。此外更有各式煙火,做成魚鱉等形狀,“燃而沒且出於溪,屢出則爆,中乃其兒雛,衆散,亦沒且出,煙焰滿溪也”(《帝京景物略》卷五)。這一切就如同一場盛大的嘉年華。

  清明節黑板報精選內容2

茶中寵兒,就是“清明茶”,特指頭茬新茶。清代《隴蜀餘聞》中有這樣的文字:“蒙頂貢茶從唐至清,同千多年裏歲歲入官,年年進貢,以供皇室‘清明會’祭天祀祖之用。”

不過,現在已不大聽到 “清明茶”的提法了。不知何時,它已變身成爲人人追捧的“明前茶”。其實,“明前茶”仍指新春的第一齣茶,只不過將採摘時間提到了清明之前。

入春後氣溫適中,此時新採之茶色澤綠翠,葉質柔軟;又經過冬季休眠,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略豐富,口感鮮爽;且春茶一般無病蟲危害,不必施用農藥,茶葉未受污染。

除此,“明前茶”之所以最金貴,還有另一重原因。

要知道,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物以稀爲貴”確爲真實寫照。

是否清明節前採摘加工的茶葉都叫“明前茶”呢?

原來,我國產茶區域廣,可分爲西南茶區、華南茶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等)、江南茶區和江北茶區。

西南茶區和華南茶區地處中國南部,春天來得更早。每年春節,這些地區業已開始採茶,待到清明,距離頭茶採摘已逾兩月餘。而江北茶區卻不然。雖時令已到清明,卻還未真正開採。

因此,能真正稱的上“明前茶”的,只有江南茶區的第一茬綠茶。因爲青茶(烏龍茶)要等到鮮葉半成熟纔開採,基本上無所謂“清明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