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植樹節手抄報

建國以來,我國營造了大量人工林,成爲經濟建設所需木材的主要來源,並對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大面積營造單一樹種及連作的造林方式,逐漸顯露出弊端:病蟲害嚴重、地力衰退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下降等。林業專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人工林在我國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大多數是用材林,防護林只佔很少部分。主要分佈於山區和重要河流的中上游;樹種以針葉樹爲主,尤以南方各省針葉樹的比例更大,而且集中連片,連綿千畝萬畝單一樹種、品種的人工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些平原地區還存在着單一無性系連片造林狀況。這些人工林採伐後又常常更換同一樹種,造成多代連作。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人工林的營造方法顯露出不少弊端,目前已造成許多不良後果。

首先是嚴重的病蟲害。特別是松材線蟲發生面積年均高達5000萬畝以上,每年造成的生長量損失達1000萬立方米;楊樹林中天牛的危害也十分嚴重。這些病蟲害的防治十分困難,很多人工林被害蟲啃食得千瘡百孔,甚至全軍覆滅。

植樹造林植樹節手抄報

其次是,單一樹種和成片連作造成了地力嚴重衰退,這一點已在杉木、桉樹、柳杉及落葉松人工林中有明顯表現。杉木人工林由於土壤肥力下降,生產力一代不如一代,二代和三代20年內每公頃人工林損失蓄積量30至45立方米。在花崗岩發育的.土壤上地力衰退情況更爲嚴重。

更深層的影響還有,造成生物多樣性嚴重下降及生態環境惡化。天然森林的植被是複雜而多樣化的,一個山坡上可以出現多種森林植被類型。任何一片森林都是多樹種混交,如貴州梵淨山的栲樹林,參與構成喬木層的就有182種,整個森林有4個層次構成,維管束植物有407種。這種環境爲多種生物提供了棲息地,也使森林具有涵養水源等多種功能。但單一樹種或少數幾個樹種的大面積人工林,由於生物多樣性嚴重下降,林區的生態環境惡化,森林各種功能與生產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森林的適應能力和穩定性也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