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調研報告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調研報告

關於調研報告1

一、新能源簡介

新能源是指以新技術爲基礎,系統開發利用的能源,即人類新近纔開發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陽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氫能、核聚變能等,是一種已經開發但尚未大規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試驗,尚需進一步開發的能源。

1.太陽能

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國早在20xx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知道利用鋼製四面鏡聚焦太陽光來點火;利用太陽能來乾燥農副產品。發展到現代,太陽能的利用已日益廣泛,它包括太陽能的光熱利用,太陽能的光電利用和太陽能的光化學利用等。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2.風能

在自然界中,風是一種可再生、無污染而且儲量巨大的能源。隨着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危機,各國都在加緊對風力的開發和利用,儘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風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風能作動力和風力發電兩種形式,其中又以風力發電爲主。

3.核能

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除沸水堆外,其他類型的動力堆都是一回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在蒸汽發生器中將熱量傳給二回路或三迴路的水,然後形成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

4.地熱

地球上火山噴出的熔岩溫度高達1200℃~1300℃,天然溫泉的溫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0℃~140℃。這說明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蘊藏着巨大的熱能。

5.潮汐能

因月球引力的變化引起潮汐現象,抄襲導致海水平面週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漲落及潮水流動所產生的能量成爲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勢能形態出現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漲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勢能。

6.可燃冰

“可燃冰”是未來潔淨的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與水分子。它的形成與海底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相仿,而且密切相關。埋於海底地層深處的大量有機質在缺氧環境中,厭氣性細菌把有機質分解,最後形成石油和天然氣(石油氣)。

7.氫能

氫能在21世紀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臺上成爲一種舉足輕重的二次能源。它是一種極爲優越的新能源,其主要優點有:燃燒熱值高,每千克氫燃燒後的熱量,約爲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燃燒的產物是水,是世界上最乾淨的能源。資源豐富,氫氣可以由水製取,而水是地球上最爲豐富的資源,演義了自然物質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經典過程。

8.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爲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爲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僅次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根據生物學家估算,地球陸地每年生產1000~1250億噸生物質;海洋年生產500億噸生物質。生物質能源的年生產量遠遠超過全世界總能源需求量,相當於目前世界總能耗的10倍。我國可開發爲能源的生物質資源到20xx年可達3億噸。隨着農林業的發展,特別是炭薪林的推廣,生物質資源還將越來越多。目前對於生物質能的應用主要是:生產沼氣、壓縮成型固體燃料、氣化生產燃氣、氣化發電、生產燃料酒精、熱裂解生產生物柴油等。

9.綠藻

當石油和天然氣耗盡時,氫也許是一種理想的燃料,問題在於要找到一個廉價地生產氫燃料的方法,科學家稱,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一種普通的池塘綠藻。

目前,一升綠藻培養液每小時可以生產出3毫升氫氣。研究人員認爲,綠藻生產氫氣的效率至少可以提高100倍,而這一點有待於技術的進一步提高。

二、新能源在我國的發展

與傳統能源相比,在過去的五年,新興能源產業的騰飛更加吸引公衆的眼球。但主要是以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爲主,20xx年,我國風力發電以不到一小時裝機一臺的速度在飛奔,20xx年,光伏發電安裝量已達到100萬千瓦,是過去所有安裝總量的3倍。

1.環境與政策共推風電飛速發展

中國風電的高速發展是從20xx年開始起步,從20xx年到現在,這幾年一直都在以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在發展,應該說這個發展速度是跟我們目前的發展條件和基礎相吻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披露的信息顯示,我國風能資源主要分佈在東北、華北、西北和東部沿海地帶。事實上,除了自然環境,在“十一五”期間,政策的推動也是成就我國風電裝機連年翻番的另一個動力。20xx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實施,同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再次聯合下發《促進風電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一系列給力的政策,不僅爲傳統電力企業找到了調整的動力,也使民間資本紛紛大舉進軍風電領域,不斷刷新風電發展的紀錄。

2.太陽能發電迅速起跑

20xx年,我國光伏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只有7萬千瓦,到了20xx年,短短兩年時間,光伏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就達到9.5萬千瓦,而一年以後的20xx年,這一數字就被改寫爲14萬千瓦,一躍成爲全球第一。在剛剛過去的20xx年,光伏發電全年新增裝機100萬千瓦,是過去所有光伏裝機總量的3倍。

與風電產業一樣,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也是得益於政策的推動。太陽能發電最主要是價格問題,也就是價格不合理;上網電價太低了,現在國內很多太陽能發電項目是發一千瓦時賠一千瓦時,這限制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爲此,20xx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了內蒙古、上海兩個太陽能發電項目,每瓦補助人民幣4元,這也成爲我國第一個最高額補助太陽能發電的案例。就在國家高額補助太陽能發電5個月之後,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了《關於實施金太陽示範工程的通知》,決定在2~3年內,國家投入約100億元財政資金,加快支持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並儘早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伴隨着扶持政策的'連續發佈,光伏企業的熱情在過去幾年也在不斷升溫。在中電聯發佈的“十二五”規劃研究成果報告中預測,到20xx年,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將達到200萬千瓦,這也意味着,將在現有的數字上至少翻一番。

3.核能發展謹慎進行

核能源已日益成爲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在所有能源中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在法國佔到80%,在日本佔到37%,在美國佔到30%。由於經濟快速的增長,造成我國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用電緊張,在快速解決用電問題的考慮之下,我國積極推動核能發電,並加緊興建核電廠。我國的目標是:到了20xx年,核能發電量將增加到四萬兆瓦特,幾乎是現有發電站發電量的六倍之多;核能發電量將佔整個中國發電量的6%,約爲現有水平的三倍。換句話說,在今後的十五年裏,中國每年至少要興建兩座核電廠,等於是屆時將有三十座核能發電廠。雖然日本核危機引發了人們對於發展核電的爭論,但更多的專家認爲我國發展核電不能因噎廢食。

4.我國生物質能利用單一

我國生物質能資源量不小,目前年均產量相當於4億噸標準煤,潛力可達到9億噸。然而迄今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總量剛剛超過50兆瓦。限制生物質能利用的最主要瓶頸在於原料單一、形態單一、利用方式單一。現在的主要原料,如:秸稈,成本很高,佔到了成本的60%以上。利用途徑多爲發電,車用、生活用的不多。如今液化生物燃料技術已趨於成熟,7-8噸生物燃料可加工1噸汽油或柴油,效率高於傳統乙醇、丁醇燃料。因此未來生物質能的利用還是應以燃料爲主,氣態、液態、固態三種燃料形態可以共存。

三、我係新增新能源專業的可行性分析

隨着國際能源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全球將掀起一場以“低碳經濟”爲目標的清潔能源革命。世界各國紛紛開始着力於新能源開發,並推動一些相關研究領域的發展,不管是贏利性還是非贏利性機構都有大手筆的投入,拓展了衆多新型相關專業以及研究項目,並因此產生大量工作機會。

在我國,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然而推動新能源行業前進的人才供給卻顯得捉襟見肘。高素質專業人才和核心技術的缺失,已嚴重阻礙了我國當前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據估算,到20xx年在風電領域的從業人員就將會有幾十萬,其中包括幾萬名專業人員。根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xx-2020)》,在未來10年內,國家每年平均要開工建設5-8臺以上的核電機組,預計每年對核電人才的需求有數千人,而全國每年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總量不超過500人。對於快速發展的太陽能產業而言,人才供應同樣面臨嚴重不足。因此,亟待加大新能源產業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滿足新能源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與節能減排相關的新能源專業漸受熱捧。

目前,新能源專業開設情況如下:

開設有核能專業的大學有: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海軍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海軍工程大學、蘭州大學、南華大學。

開設有可燃冰專業的大學有:中國石油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

開設與太陽能有關的專業的大學有:清華大學、雲南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四川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鄭州大學。

開設有風能專業的大學有: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瀋陽工大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汕頭大學。

開設生物質能源類專業的大學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南京大學、廈門大學。

目前,國內已經有樂山職業技術學院、天津輕工職院、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職開設了新能源相關專業,我省高職院校開設新能源專業還滯後於全國。我係可根據世界能源以可再生能源爲主體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中長期能源發展規劃對新能源及節能技術、環保科技的戰略需求,以化工優勢學科爲基礎積極構建生物質能專業,形成“大化工專業羣”發展戰略,專業羣涵蓋應用化工、精細化工、化學分析、造紙技術、生物質能及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技術6個專業。

四、參考資料

關於調研報告2

一、研究原因

衆所周知,漢字是祖先創造的,所以漢字是民族的象徵,但不可避免地會拼錯和不規範。因此,我決定調查社會上對漢字的不規範使用。

二、研究方法

1.我去菜市場找不規則的單詞。

2.去街上找出不標準的單詞。

三、現場試驗

當我來到菜市場時,我第一眼就看到了賣雞蛋的牌子,上面寫着“雞丹”。走了幾步,我看見牛腩上寫着“牛男”。後來我在賣魚的'地方看到一塊牌子,上面寫着:“有新鮮的東西賣。”天哪,“牡蠣”這個詞被寫成了“毫”。我還在醫藥廣告上看到“咳得不要緊”,他把“咳得不要緊”貼上“咳得不要緊”的標籤。我還在公廁的招牌上看到寫着“澤”字的“廁所”,我發現上面寫了幾個錯字。

我又來到了繁華的街道,但最近因爲冠狀病毒,街道變得相當冷清。快走後,我突然找到了一個吃飯的地方。鹽烤雞的“局”字被寫成“局”。發現玩具店寫着“紫苑商店”。爲什麼會犯這麼多低級錯誤?

四、結論

我認爲打字錯誤有以下原因:

1.商家文化知識水平低或態度不認真,容易造成混淆。

2.用同音字來吸引顧客。爲了給顧客留下深刻印象,不負責任地寫作。

我相信只要我們改掉以上的習慣,錯別字就會大大減少,我們應該立即改變它們,因爲它們會導致語言水平低的學生走上錯誤的道路,所以我們應該儘快改掉它們。

關於調研報告3

一、調查背景:

本次調查時通過問卷方式進行調查的,通過對我的朋友、同學、家人,以及住在同一小區的居民的問卷填寫或者口頭述說而進行綜合進行的。

對於現代百姓對於春節的感受和思考,通過親到身感受而得的結果。從金錢、交通、飲食等方面來對春節這個傳統節日的調查,還從學生、非學生這兩個方面的着手,得出人們是否感受到春節在人們心中的認識,包括傳承弘揚中華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等方面,其中具有深遠的意義和良好的教育意義。

二、調查方法及調查問卷說明:

1.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一部分運用網絡將問卷傳給其他人來完成,一部分是通過打印出來,現場答題,剩下的是口頭問答來完成的。

2. 調查問卷情況說明:問卷中包含單選題和多選題兩種方式,一共10道題目。內容包括:生活各個方面。

3. 調查報告樣板:見最後一頁。

4. 調查時間:20xx年1月10日-20xx年2月12日

5. 調查對象:城市普通大衆(不分男女)

6. 調查數量:40人左右

三、問卷的單題統計及分析

1. 過春節回家與父母團聚的情況

對於學生幾乎每年都在家和父母一起過春節,因爲還沒有自己成家立業等方面原因。但是成家了的人們少部分是每年回家陪父母一起過年,佔40%;隔一、二年回一次的佔55%;隔幾年或者更多年的佔5%。

2. 不太願意回老家過春節的原因

春節時中華民族最大的一個全民節日,春運每年都很緊張,今年更是,很多人因爲買不到票,或者覺得太疲勞,放棄回家過年,這部分的人佔10%;認爲過年開支過多,經濟上比較困難,就沒有回家過年,這部分佔40%;因爲工作不能脫身的其他方面不能回家的佔50%,這是大概情況。

3. 回老家過春節金錢開支情況

在過春節期間,對於學生沒有太大的開支,佔30%;對於已成家的人開支很大,在生活各方面都花費很多,飲食佔很大部分。開支在幾千元佔40%,上萬元的開支佔30%。春節確實是消費的黃金時段。

4. 過春節是否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情況

很多人在最近幾年都在抱怨春晚太枯燥、乏味,與此同時,其他電視臺很多咋春節期間有很多聯歡晚會或者其他吸引人的節目,,喜歡看春晚的人數驟減。其中,每年都會全程觀看的佔30%;會看,但不一定看完整佔45%;一般不看佔25%。

5. 關於過春節貼春聯習俗的情況

作爲古代傳承下來的春節習俗之一,貼春聯很凸顯年味,很多人過春節都要買精美的對聯貼在自己門旁。每年都貼佔60%;會貼,但不是每年都貼佔30%;一般不貼佔10%。

6. 關於過春節放鞭炮、禮花的情況

鞭炮和禮花在過春節作爲渲染氣氛和表達喜悅之情,都是很好的方式,由於在城市限定鞭炮燃放地點等方面,並不是每家都要放。每年都放佔50%;偶爾放佔40%;一般都沒放佔10%。

7. 關於通過哪種方式過春節的情況

春節,是個吉祥和美好的象徵,在過春節期間,人們在匆忙的一年中暫時停下腳步,對前一年的總結和感悟,以及對新一年的希望和祝願。人們很多願意去寺廟燒香拜佛,佔70%;進行打牌等各種娛樂活動佔60%;遊覽名勝風景佔30%;其他活動的佔10%。

8. 對於對春節的文化氣息感覺情況

現代因爲經濟發展很快,人們不得不把時間用在工作上爲在社會中立足,對於一些文化方面的習俗某種程度淡忘,感覺氣息漸濃佔10%;氣息漸淡佔85%;沒什麼感覺佔5%。

9. 對於傳統節日傳承的情況

對於傳承傳統節日的情況,不太樂觀。覺得傳承地很好的佔5%;不是很好,還過得去佔20%:很不好佔75%。

10. 對於傳承傳統節日的必要性的情況

對於傳承傳統節日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能體會到,覺得很重要的佔90%;一般重要佔10%;不太重要的幾乎沒有。

四、調查問題的綜合分析

以上均爲對於調查的數據統計、整理及分析,對調查問卷行詳細論述。

1. 春節期間交通問題

春節是我國人民生活中的一個大節日。人們的習慣,總想在假期回家或出門探親。因此,春節期間的旅行問題就成爲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了。

根據近幾年的資料統計,春節前後的一個月,全國鐵路的旅客比平常增加30%,長江航線和寧波以北海上航線的旅客比平常增加20%至35%,全國公路的旅客比平常增加40%至50%。特別是去年春節過後,旅客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持續上升,出現了旅客運輸的擁擠狀況。去年11月份鐵路的旅客數量,就比去年春節前後的一個月增加了四百多萬人。春節前十天鐵路平均每天運送一百三十萬至一百四十萬人。大城市、新工業區旅客數量更多。最近北京市調查了二百一十六個高等學校、中等技術學校和普通中學,六十五個機關,四十二個建築工地,六十二個大商店,在今年春節前十天需要搭火車回家的,平均每天將達四萬八千人,比平常的旅客數量增加四倍。

要把這麼多的旅客,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運送到他們的家裏去過春節,節後再把他們運回工作崗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春運期間車票供不應求造成車票價格上漲,符合市場

價值規律,是無可厚非的,但有些人卻藉此大發其財,所謂的黃牛黨,他們通過其特殊的社會關係,或者通過僱傭大量人員打電話,排隊等方式一次性取得大量車票,囤積居奇,高價出售,從而加劇了春運矛盾。在春運期間,車站的附近總有這些人神神祕祕的拉住過往的行人,問其要不要票,他們利用乘客急於回家的心理高價兜售,而乘客卻也不得已接受。在筆者與周圍要回家的民工聊天時,筆者瞭解到,他們爲了能早日回家過年,許多人是轉了幾天沒買到票的兒從黃牛那裏高價買到票的,雖然貴了很多,但他們說,買到票就不錯了,貴點總比沒有的好,回家,再苦再累,心也是甜的……看到他們疲憊的面龐,真希望他們一下子就可以飛到家裏和親人團聚。

春運是個嚴肅的社會問題,它不僅事關公共利益,更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因此筆者想說的就是有關部門應該多一些公平理念,多一些民生關懷,讓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們,儘快告別有家難回的痛苦與不安。

2. 春節消費問題

春節還沒開始,家裏就忙着買年貨,一回家就看見一大堆各種各樣的食品。其中,食品消費佔的比重最大,基本上佔了45%。由此可見,對於春節人們還是比較傳統的。勞動了一年,人們都希望在年尾時好好享受一下犒勞犒勞自己,大部分認爲,在年尾時就應該吃好。從食品消費中看,零食方面的東西少了,水果類的東西多了,最多的就是吃的肉和蔬菜,這部分支出又佔了食品消費支出的30%。

在我們家裏,春節走訪親戚,給小孩壓歲錢,佔了春節費用支出的第二位。佔消費總額的30%。今天這家,明天那家,不知不覺,錢就出去了。而且春節走親戚,也得送禮,也得花錢。別人家裏有小孩的,壓歲錢也時免不了的。

從某些方面看,春節走親戚,送禮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親戚之間的聯繫,同時也加深了感情.這樣的消費也時值得的.但是,另一方面看,春節走親戚,有時只成了一種純粹的社交,時一種生存的手段。這大家認爲“送禮”往往會讓人在人情往來上有點累,這“累”需要精力的付出,更需要人民幣的“支持”。 這是一個弊端。

現在的人越來越懂的玩,過年更是該放鬆的時候,於是娛樂消費的比列便直線上升,大人們就愛打打麻將什麼的,青年們也喜歡三五成羣到處去玩例如KTV,逛街等,小孩們則喜歡買些零食吃和小東西玩。我們家的娛樂消費佔了總消費的15%,也算合理。

3. 春節習俗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七年級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閒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時整放鞭炮也是一種特殊的習俗,它寓意着"辭舊歲,迎新春".對於迎接新春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守歲"這麼說吧,"守歲"其實就是指從大年三十到七年級期間不睡覺.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這是玩的最好時間.當然這也不是盡然的,有些老當益壯的老年人也會和着年輕人們一起鬧新年呢!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4. 傳統節日的傳承問題

社會物質的極大豐富湮沒了平常日子與節假日的區別,我們已經不必等到過年添新衣、過年宰牛羊,天天都是好日子,天天都像過新年,真正到了年根兒底下,“年味兒”反而淡了。

“年味兒”、“節味兒”越來越淡,不但過節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變化,甚至人們內心曾經擁有過的那種憧憬與期盼也無從撿拾了。情人節、感恩節、愚人節和聖誕節等洋節日漸盛行,而且大有將我們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取而代之之勢。許多青年對過聖誕節、情人節樂此不疲,而對中國節日,除了熟悉的“春節”、“元宵”、“中秋”等節日外,對“端午”、“七夕”、“重陽”等傳統節日知之甚少,能記得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就算是有心人了。而對其中的節日文化似乎一概不知。

如今,傳統節日的舞臺上最活躍的、最能充分發揮節日文化功能的當屬商家了,但大多是隻求熱鬧,只問經濟,只看效益。商場“血拼”,飯店折扣,來就有獎,買就贈送,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文化內涵卻少有人問津。很少有人在節日氣氛上、文化品位上、精神享受上做文章,更很少有人在傳承和發展、發揚和豐富上下功夫。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傳統節日已經蛻變爲“吃喝玩樂”的假日,那份美好的節慶記憶在逐漸消失。

傳統節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它承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因此傳承與建設同樣重要。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追求更高生活品位和多樣化的精神愉悅方式的今天,傳統節日也應隨時代不斷髮展,吐故納新,賦予傳統節日更多的現代意義和時代氣息,讓我們的節日也時尚起來,年輕起來,豐富和創新慶祝活動的形式,真正成爲中國人越過越新的節日,實現傳統與現代的自然銜接。

一個國家的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對一個民族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傳統節日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民族在世界上得以存在,得以和其他民族相區別,就在於她日積月累所形成的獨有傳統文化。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正是她幾千年歲月的沉積而形成的中國固有的文化。中國的傳統節日,不但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充分發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重視傳統節日應從政府做起,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加強傳統文化宣傳與教育,年輕人應重新去認識傳統文化,增強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

關於調研報告4

一、低保福利捆綁問題

目前,社會救助標準普遍偏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低保救助根本不足以使受助者能夠完全依賴救助金而生活。對大多數低保戶而言,低保救助金只是其家庭收入的一個方面。低收入和貧困戶爭相進入低保,一旦進入,即使收入有改善也不願意退出。這一事實與福利依賴看起來相矛盾。主要原因是低保資格附帶着很多連帶利益,例如,很多輔助性的社會救助制度如醫療、教育和住房保障等都是優先甚至完全針對低保戶的。如果失去低保資格,就會自動失去這些利益,而這些幫助對很多低保戶來說更爲重要。這也是衆多有勞動能力的低保戶並不是不願意工作,他們爲保持其低保資格,要麼隱瞞工作或收入,要麼對找工作採取消極的態度,甚至在工作與低保資格發生衝突時,寧願放棄工作也不願放棄低保資格。

現行社會救助制度強調生存,忽視發展,只能“保肚皮”,不能“保臉面”。低保制度本質上是收入維持制度,意在保障受助者的基本生活,政策目標是提供最低層次的保障和最低限度的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項制度本身是“被動的”和“消極的”,並不能幫助受助者脫貧,卻導致一批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長期依賴福利爲生。

(一)福利依賴造成的影響

社會福利原本是使窮人與低收入階層免於生存危機,國家的福利可以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可以爲貧困人員公平參與社會競爭提供保障,通過各種措施來滿足他們在生活服務、保健、教育等方面的福利需求。但是低保對象的福利依賴、不願勞動的問題卻日益加重,如果這樣的情況不採取措施加以制止,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1.會增加政府長期的負擔,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隨着社會福利覆蓋面和服務深度的發展,社會福利支出佔GDP的比列也明顯上升。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處於上升發展的狀態,當具有剛性的社會福利依賴的增加會造成過重的財政負擔,影響人民的生活水平。

2.影響勞動者就業積極性,造成人際效仿。具體的低保制度中能給低保對象家庭帶來的福利收入。當工作收入增加多少時,低保金相應減少多少而總體收入基本不變。那麼,部分社會成員當然缺乏動力和就業意願。同時,社會福利使得部分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而無後顧之憂。人們不用勞動照樣可以生活,甚至有的能工作的家庭還不如低保家庭依靠國家低保生活得自在悠閒。這樣就會形成更多的社會福利依賴。

3.造成道德責任的缺失。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以及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要求社會福利政策和制度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科學性,既要對貧困社會成員進行有效的福利救助,體現社會公平,滿足社會成員的基本需求,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又要有助於促進被救助者能夠在自助和他助的基礎上,尋找自我發展的道路,努力參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爲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既要體現社會公平又要促進發展效率;既要保障社會成員的公民權利又要履行社會成員的基本義務;既要增進社會福利又要強調道德責任。

(二) 對策及建議

首先,要積極探索實施適度普惠型福利的可能性。除了“三無”人員之外,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的貧困率值得社會關注,雖然人數佔“低保”總數不大(4%左右),但卻反映了社會保障程度偏低的現象和一定程度的歷史“欠賬”問題。一方面,勞動工資制度有無得到嚴格地執行,“低工資”所帶來的貧困問題還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在我國,由於普惠型福利基本上是一個空白,需要社會救助的人羣非常龐大,沒有保險保障的高風險人羣大量存在,導致貧困家庭爲了享受到和低保資格捆綁到的一起的保險保障而被困在其中;對於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家庭,要把低保福利和其他捆綁福利拆開。就是說低保戶並不當然享受與之捆綁在一起的其他福利,比如醫療保險、教育救助等。這樣有助於減少低保福利的替代率和對勞動積極性的削弱。

其次,堅定不移地深化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是解決福利依賴的根本出路。下崗失業人員在就業競爭中往往處於弱勢地位,尤其是“4050”人員。應該通過專項措施促進下崗失業再就業,

第三、改進社會救助的實施程序,尤其是對低保動態管理程序。改進方向包括專職人員的配備、資產和收入覈查的程序、各部門的信息共享、喪失勞動能力鑑定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申請障礙以及使隱性收入顯性化。對於參加工作的低保戶、在計算其救助金時,應當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或者免除一定的收入額。以上問題制約低保政策的調節作用,必須很好地加以解決,提出以下建議:

1、推行“低保”人員重新就業申報制度。要告知申請低保的人員,自覺履行再就業申報條例,一旦再就業就應當及時向社區、街道或區民政部門申報經濟收入,自覺要求相關部門根據收入狀況扣減或停發低保費。與此配套建立對低保違規行爲的處罰制度。對享受低保的人員如果謀求到新的工作崗位或獲得了新經濟來源必須及時申報,否則一經查實,不僅追回發放的低保費,還要對其進行罰款。當然光平社區、街道及民政部門追回發放的低保費任然有太多困難,應該賦予一定法律效應,與其他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共同執行。

2、救助漸退時間應當適當延長。目前,實施救助漸退政策的城市,從開始工作到低保金全部不發的太短。因爲有些不正規企業錄取員工之後往往在三個月後就無故辭退員工,這樣義得重新申請低保。而從申請低保到確定成爲低保對象往往又需要一兩個月時問審查,這期間既沒有工資,也沒有低保,生活便沒有了保障。所以,救助漸退的時間最好延長。

3、建議對有勞動能力的部分低保對象規定救助期限。規定救助期限的目的,主要是明確身體健康的福利享受者應當承擔社會責任和履行相應義務,避免產生長期的福利依賴者。

二、社會救助制度“碎片化”問題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一系列重大問題和尖銳矛盾逐步浮出水面,制約着經濟社會發展。就社會救助工作來說,建立一套打破“碎片化”、逐步實現“一體化”的救助制度勢在必行。

(一)成因分析

現階段,我國社會救助制度主要分爲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共8類,並由多個部門分頭負責。其中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臨時救助這5類由民政部門負責(其中的醫療保險又由人社、計生衛生部門負責);教育救助由教育部門負責;住房救助由住卡部門負責;就業救助由人社部門負責。一些地方還建立了司法救助、取暖救助等制度。單從民政內部來看,又分散在多個處室。可以說,社會救助不僅體系“碎”,而且分支“碎”;不僅面上“碎”,而且點上“碎”。其次,“碎片化”矛盾突出。社會救助“碎片化”問題,是隨着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和社會救助分類越來越細、覆蓋面越來越寬、受助人羣越來越多而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社會救助的“碎片化”,必然導致九龍治水、政出多門,難以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困難羣衆生活實際的雙重角度來考慮與實施救助工作,救助的對象、標準、程序、目標等諸多方面也難以有效銜接,多頭救助、遺漏救助、重複救助等現象不可避免,“託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救助原則也受到了衝擊和影響。第三,“碎片化”不能迴避。破解社會救助“碎片化”問題,涉及到多個管理部門和一些深層次問題,推進過程中必將遇到諸多困難和阻力。但問題不能迴避,發展瓶頸早晚要破解。我們應站在適應改革發展形勢、順應困難羣衆生活需要的角度來面對這一矛盾。當前,要全面破解“碎片化”問題還爲時過早,因此應從“破冰”的角度,先打開“一扇窗”,而後持續給力、循序漸進、逐步解決。

(二)對策及建議

1.破冰“碎片化”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破冰“碎片化”、推動“一體化”的基礎是實現救助信息“一體化”,即搭建一個互聯互通、公開透明、資源共享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平臺,切實把各類“信息孤島”有機連接起來,形成一套全面系統、互通共享的“信息體系”,爲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科學施救提供基本依據。一要健全覈對機構。成立各級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覈對機構,是確保有人覈對、有機構覈對、有可能實現信息互通的基礎環節。去年來,我省積極推動在各級成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覈對機構,已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目前,急需健全這一機構。首先應通過內部調劑、政府購買服務、設置公益性崗位等多種形式,切實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其次應及時設立辦公場所,配備電腦、打印機等必要的工作設施;第三應想方設法解決工作經費問題,使覈對機構儘快運轉起來,真正發揮其作用。二要強化覈對合力。要變各類“信息孤島”爲“一體化信息庫”,僅靠各級覈對機構是遠遠不夠的。作爲主管覈對工作的民政部門,應按照相關規定,牽頭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攜手監察、統計、金融等相關部門,儘快建立分類別、跨部門、多層次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覈對機制,不斷強化覈對合力、增強覈對實效,爲實現社會救助信息互通共享奠定基礎。三要建立信息系統。《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統一規劃建立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社會救助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爲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提早謀劃建立覆蓋各救助類別的信息系統。民政部門應按照政府的統籌謀劃,積極開發信息系統;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應主動配合完善信息數據。力爭儘快建成橫向互聯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縱向互通社會救助各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四要堅持動態管理。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信息管理也應採取動態的方式進行。一方面,要按程序、按要求全面覈對初次申請救助家庭的經濟狀況,並及時錄入他們的相關信息。另一方面,要定期複查、複覈、復對已經接受救助家庭的經濟狀況,適時更新相關數據。再一方面,要圍繞“救急難”的原則,對因各種突發性、臨時性原因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家庭,要及時收集和補充他們的信息。總之,信息管理要動態化,要有進有出、隨進隨出,努力提高救助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和權威性。

2.破冰“碎片化”當理順機制、務實推進。破冰“碎片化”的關鍵在於理順機制。各級應着眼在現行體制內不斷建立和完善打破“碎片化”的運行機制,逐步推動體制改革,最終實現社會救助“一體化”。當前,至少應理順“五個機制”。一是政策聯動機制。《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出臺和實施,爲推動社會救助“一體化”提供了機遇。同時,社會救助橫向各管理部門應儘快出臺配套措施、縱向各業務部門應儘快出臺相應的方案或細則,不斷強化“一體化”意識,凝聚“一體化”合力,努力使社會救助在政策上、對象上、程序上、目標上、措施上相互銜接,逐步達到宏觀統、微觀分,面上統、點上分,主體統、個體分。二是工作協調機制。《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救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着力健全這一機制,定期組織聯席會議、通報有關情況、協調工作矛盾、研究解決棘手問題,不斷把社會救助“一體化”推向前進。民政部門應全力做好相關基礎和服務保障工作,努力發揮牽頭作用。三是急難救助機制。救急難,是《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重點內容,政策上涉及到救助工作的方方面面,對象上既包括低保對象,也包括非低保對象,需統籌規劃,合力施救,持續推進。救急難,主要通過臨時救助來實施。以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爲依託,充分利用各級政務大廳、綜合服務窗口等平臺,儘快建立健全“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切實暢通救助申請和受理渠道,優化工作流程,及時受理、轉辦申請救助事項,確保困難羣衆求救有門、受助及時。四是分類整合機制。當前,首先需要解決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內部“碎”的問題。比如,民政涉及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由社會救助處負責;受災人員救助、冬令春荒救助由救災處負責;孤兒、孤殘救助由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負責;流浪乞討救助由社會事務處負責。應採取科學有效的辦法,逐步進行整合,努力化“大碎”爲“小碎”、化“多片”爲“少片”,不斷推進內部救助“一體化”。五是監督管理機制。《社會救助暫行辦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社會救助工作的監督檢查,完善相關監督管理制度。”爲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按照這一要求,儘快建立統籌監管機制,適時組織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依法對社會救助資金、物資籌集、分配、管理使用等情況進行監督;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應分類建立監管機制,適時對職能內救助情況進行監管。同時,還應將救助條件、標準、程序以及受助對象等公佈於衆,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促進社會救助陽光透明、公平公正,切實爲推動“一體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圍。

關於調研報告5

有關數據表明,近幾年來,燕郊地區農民收入持續不斷增加,年勝一年,對數據深入分析發現,村民們推陳出新,一改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傳統農業模式,發展多項經營的商品農業,另外農民思想也發生轉變,不再固守土地,離鄉務工也推動了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自從鎮政府提出農民增加收入一個主要途徑是調整 農業 產業結構以來,鄉黨委、 政府 帶領燕郊村民緊緊圍繞 糧食 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抓調整,突出本地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訂單農業、大棚農業。在種植小麥,玉米的基礎上,建設大棚生產基地,種植綠色生態食品,憑藉燕郊是北京郊區的良好區位,大棚種植漸漸成爲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相比前幾年來看,20xx年農業的比較收益大幅提高提高,農民的人均收入由2500上升到3200。

農民增加收入的另一個主要途徑是外出務工收入據20xx年 統計 ,()全鄉總勞力8206人,其中長年外出務工 勞動 力2966人,約佔總人口20.4%。從調研情況來看,外出務工勞動力按每年最低純收入2400元來算,全鄉僅外出務工一項可帶回資金712萬元,人均498元。

在燕郊人民取得驕人的成績同時,也存在着中國底層勞動人民的普遍弱勢。

當前農民的消費開支負但仍然過重,據調研,農民的收入主要支出於農業生產、 醫療 費、學費等。由於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有較大程度的增長,農業生產的費用仍然要佔農民收入相當大的比例;另外是醫療費用支出,農民一旦生病住院,醫療費用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勞動力生病後,致使該家庭勞動力缺乏,常常很快就會返貧。

另外,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不高,雖然鄉黨委,政府加大了對農民的培訓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農民的素質有所提高,但是農民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主要體現在生產 經營 管 理 技能、 文化 科學素質和觀念意識等方面,既影響了農業的生產,也影響了勞動力的移,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只能做苦力和勞動密度高的行業,未能以勞動力產生勞動價值,造成了人力資源的優勢不能顯現。

農民經營生產方式粗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產規模過於狹小,規模經營還只是少數;二是 科技 含量低,農戶缺少農作物新品種的應用、種植、病蟲害有效預防等技術,新種一種家作物要花上三年五年的時間去培育;三是管理粗放,缺少精細耕種的田間管理以及精確的經濟覈算,造成了生產資料的極大浪費和生產成本的增加。

農民的信息來源渠道單一。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戶從真正意義上相對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成爲相對獨立的經營者和決策者,改革把農民推向市場經濟的前臺,農產品以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正確地掌握信息,指導生產經營成爲在市場中取勝的必要條件,但從目前來看農民的信息來源渠道單一,農民信息不靈是農村的一大普遍現象,這就造成了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困難加大。

關於調研報告6

、策克口岸情況

1、 慶華公司每天進口煤碳約5000噸左右,給酒鋼一半鐵路運輸,自己一半汽車運輸。

2、 在策克口岸邊上新建兩個貨物監管庫,酒鋼、慶華各1個,可以對外開放,所有進出口貨物都要經由這兩個監管庫通過,才能進出關。

3、 汽運車輛每車都有慶華公司與蒙古當地政府辦理的運管單,車輛不用掛兩地牌照,只掛國內的即可。

4、 酒鋼鐵路貨運站,目前只由酒鋼一家用,不對外,如果我們有需要,要直接與酒鋼接觸。國家修的一條鐵路附線計劃08年底通車(呼鐵局、首鋼、包鋼、慶華企業都有投資),由策克關口至額濟納旗,通車後應該可以對外。

5、 加拿大艾文豪公司、蒙古國的.馬克公司,目前都在額濟納旗口岸辦辦手續。

6、 中國策克口岸距蒙古國西伯庫倫口岸約500米左右,慶華公司的煤礦距策克口岸約80公里左右,每噸約27元。策克口岸至烏斯太鎮約750公里左右,每噸約159元。烏斯太鎮至烏海約20公里。

7、 拉煤車每車應裝35噸,實裝50噸,每超載1噸罰款60元,每車罰款900元,由司機繳納。

8、 策克口岸國家今日剛剛驗收完成,以後可以常年通關。現開通一條24米寬運煤通道,

關於調研報告7

手機在我國從貴族向平民的轉變實在太快了。截止到20xx年底,我國手機擁有量達到1.44億戶,位居世界第一,並且一直在以每月新增500萬用戶的高速度在增長。

中國手機市場正成爲全球手機廠商必爭之地。各種性能、各種品牌、各種價格的廣告讓我們眼花繚亂,本期調查的目的便是爲了幫助業內人士及消費者認清手機市場發展特點與趨勢。

調查時間:20xx年1月28日

調查主題:手機消費

調查執行:北京鷹之健企業形象策劃中心

文字整理:劉增禾

調查說明:

本次調查使用網上調查、入戶訪問、媒體問卷回收的方式進行。整個調查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以廣大消費者參與調查的形式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本次調查共採集樣本245205個,有效樣本243260個,問卷來自全國各地,參加活動的包括國家公務員、在校學生、公司員工、個體勞動者等各行各業的從業者。

調查結果:

被調查對象電話費節約方式

不知道6.8%

話費套餐44.7%

給對方發短信73.3%

撥打IP電話75.6%

被調查對象手機更換的頻率

半年左右3.4%

半年至一年12.8%

一年至兩年24.4%

兩年以上7.2%

沒有換過52.2%七成多的被調查對象把短信作爲節約話費的一種方式;五成多的被調查對象從未換過手機,由於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早期應用的都是GSM網絡,聯通新建的CDMA網絡在20xx年1月8日剛剛開始試商用,原電信長城發展的CDMA用戶僅爲60萬用戶。因此,現中國大部分手機用戶選擇的都是GSM制式的手機。本次調查顯示,97.4%的用戶使用GSM手機,1.4%的人選擇CDMA手機,選擇GPRS手機的被調查對象最少,只有1.2%。

本次調查中,68.6%的用戶選擇中國移動,31.4%的用戶選擇中國聯通。調查顯示的用戶比例與中國移動與聯通的實際用戶比例大致相符。

此次調查顯示,中國的手機市場仍以國外品牌爲主,中國國內品牌手機份額依舊很小,市場佔有率不足7%,仍無法與國外廠商抗衡。

此次調查中,半年左右換一次手機的用戶比例爲3.4%,這部分基本爲高收入或對手機時尚比較敏感的客戶;半年至一年換手機的用戶比例爲12.8%,一年至兩年換手機的用戶比例爲24.4%,在換手機的用戶中,一至兩年換一次手機的用戶的比例爲最高;兩年以上換手機的用戶比例爲7.2%。從未換過手機的用戶比例爲52.2%。

爲了更好地節約電話費,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方式。IP電話是消費者的首選方式,它被絕大多數手機用戶認爲是節約長途電話費的最佳方法;其次,短信作爲節約話費的一種方式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部分比例爲73.3%;除此之外,44.7%的被調查對象認爲話費套餐是節約話費的一種方式,這部分用戶大體上是一些高端用戶羣體。二成半的被調查對象認爲上網價格太高;四成多的人認爲如果解決了上網速度、上網資費、網絡內容等問題,一定會用手機上網

手機若想在市場上被消費者認可,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功能的實用性,本次調查顯示,用戶認爲最實用的功能是來電/接聽時間顯示,選擇這部分比例的用戶佔63.9%,其次是多種鈴聲,佔50.8%,這也反映了用戶對手機個性化的要求。同時,選擇中文輸入的用戶比例爲47.9%,由於短消息方便易用和可以節約話費,42.9%的被調查對象認爲羣發短信也是比較實用的功能。

隨着數據業務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服務內容逐多樣化,手機傳遞移動圖像或多媒體方面的應用將成爲可能。因此,彩屏手機將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本次調查顯示,61.4%的被調查者認爲手機應用彩色顯示屏非常有必要,25.3%的人認爲無所謂手機是否是彩色顯示屏,只有13.3%的人認爲沒有必要。這說明在手機的功能性逐漸完善的情況下,在色彩方面給人以不同的感受的彩屏手機將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獲得消費者的喜愛。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程度尚在研究之中,目前尚未有全面、權威的科學結論。但與手機帶給人們溝通上的方便相比,大部分用戶對手機輻射表現出了較爲包容的態度,本次調查顯示,28.6%的被調查對象能接受手機輻射,48.3%的人選擇無所謂,不能接受的人相對較少,比例爲23.1%。

雖然認爲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但至今,手機上網在速度、價格、內容提供、費用等方面仍不能令消費者滿意,這其中,上網速度是制約用戶上網的最主要因素,沒有了速度,手機上網的快捷便無從談起,其次上網價格太高也是一條重要的原因,手機上網收費包括通信費和信息費,如果按照現行收費標準,手機上網查詢一條新聞信息,最少也要支付一分鐘四毛錢的話費,因此有25.4%的被調查對象選擇這一因素,同時,現在移動互聯網內容還不夠豐富,同時屏幕太小也是制約用戶上網的重要原因,這使得瀏覽一些內容非常不方便,15.1%的被調查對象選擇此因素,最後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沒有形成一個合理的運營商、ICP、ISP的價值鏈體系,許多移動ICP對移動互聯網內容建設持謹慎的態度,內容太少,用戶自然提不起興趣。

雖然應用手機上網現在還存在諸多缺點,但它隨時隨地可以得到有用的資訊這一點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所以現在消費者對於是否應用手機上網還持觀望態度。本次調查中,非常明確表示會用手機上網的人與不會用手機上網的被調查用戶比例都是27.2%,另外45.6%的人說不定,這說明在解決了上網速度、上網資費、網絡內容等問題的情況下,手機上網一定會得到較爲廣泛的應用。近四成的消費者認爲時尚是影響購買行爲的因素;四成多的人選擇互聯網來了解的手機信息;三成多的被調查對象被價格因素左右

由於價格的不斷下調,手機現已不再是奢侈品,當各個品牌的手機功能相差無幾時,手機的外觀設計與時尚品位就成爲左右人們購買行爲的第一要素;同時,品牌對人的影響也深入人心,對購買行爲的`影響不可小視。本次調查顯示,39%的消費者認爲時尚是影響購買行爲的因素,認爲品牌是影響購買行爲因素的用戶比例爲30%,人們十分看重的價格與功能現已退居其次,分別佔被調查者20%與11%的比例。

生活在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對於手機信息的獲取方式人們更傾向於可以全面充分獲取信息的媒體。本次調查顯示,可以快捷、全面地收集到手機各種信息的互聯網在手機宣傳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40.3%的人選擇互聯網來了解的手機信息,這說明互聯網正在對傳統媒體形成有力的衝擊;人們瞭解手機的第二個途徑是報紙,佔32.7%,選擇電視的比例爲14.5%,僅居第三位?這可能是因爲電視廣告主要是應用於品牌推廣或某種型號的廣告宣傳,它時間較短,不可能全面介紹某種手機價格、性能等諸多方面。其他廣告方式,如雜誌與廣播與它們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選擇雜誌的被調查比例爲10.3%,選擇廣播的被調查者最少,僅爲2.1%。

爲了取得更好的市場佔有率,獲取更多利潤,手機銷售商在促銷方面煞費苦心,花樣繁多。本次調查顯示,在所有促銷手段中,價格上的實惠仍然是讓消費者最爲動心的方式,有38.8%的被調查對象選擇這一方式,在所有促銷方式中居於首位;其次送禮品也頗得消費者青睞,35.4%的被調查對象選擇這一方式;再次,折價換購這一變相降價方式也得到了一部分消費者的歡迎,選擇這部分被調查對象的比例爲11.1%;與運營商捆綁銷售的比例爲8.4%,最後,抽獎的比例最低,爲6.4%。這說明,越是實實在在的優惠手段,越能打動消費者。

由於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移動電話價格不斷下調,人們對於手機的價格承受能力逐漸增強。在手機價位方面,人們並非單純強調低價格手機或追求高檔新潮手機。本次調查中,20xx至3000元價位佔到41.8%,居第一位;34.6%的人購買1000到20xx元價位的手機;除此之外各個價位的被調查者比例都低於10%,1000元以下和3000元以上的總和只有23.6%。可見,中檔手機是未來用戶選購的主要對象,1000—3000元是絕大部分消費者比較認可的價位。半數多的用戶認爲手機應具備藍牙功能;四成多的人認爲應該單向收費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用戶已不滿足於手機現有語音與網絡功能,人們希望它能具備更多的功能:51.3%的用戶認爲手機應具備藍牙功能,希望手機具備即時翻譯功能的有50%,有37.1%和24.7%的人認爲手機應具備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機功能,認爲手機可用來照明的人有20.1%,希望手機能玩遊戲的人有20.1%,看來,消費者要求手機不僅僅是一種通信工具,而應該是一種娛樂工具以作日常消遣。用戶新需求的提出,一方面給手機廠家帶來了新的商機,另一方面也給廠家的技術革新帶來挑戰。

在移動電話資費的收取方面,40.9%的人認爲應該單向收費,以秒計費的被調查者比例爲41.3%,以6秒爲時段計費的被調查比例爲11.4%,認爲應該按分鐘計費的用戶最少,僅佔6.5%。

移動互聯網應用方面使手機的多方面應用成爲可能,手機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通話終端,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終端、信用終端、娛樂終端。綜合分析,用戶希望移動互聯網可以帶來三方面應用:

首先,可以方便地接收網絡信息。一方面是E-MAIL的收發,這或許可以使人們隨時隨地接收任何圖形和文本信息,使人們生活與辦公更爲輕鬆,這部分被調查對象的比例爲61.7%,居於首位,39.4%的人們希望手機可以實現增值軟件下載,38.3%的被調查對象希望手機能查看娛樂新聞;網上購物與生活資訊的比例各爲20.6%和19.8%。

其次,實現網上支付功能,作爲一個信用終端,使人們購物更加方便、快捷,選擇部分的比例爲53.7%。

此外,人們希望手機是一個娛樂終端。23.4%的用戶希望手機可以下載音樂,14.9%的用戶希望應用手機可以進行網上游戲。

與WAP上網相比,GPRS在速度上則要快得多,隨着20xx年國內的GPRS網絡建設,通信行業內曾掀起了一陣GPRS的評述熱潮。但作爲廣大手機用戶,卻並沒有表現出十足的熱情,只有9.1%的用戶對之非常瞭解,16%的被調查對象選擇比較瞭解,大部分人?52.4%的比例?對GPRS只是一般瞭解,不瞭解的人佔22.5%,這說明受WAP應用的影響,更多的用戶對於即將到來的服務不再是一開始就對它抱以過高的期望,而是更多了一份等待的耐心。

關於調研報告8

教育培訓工作高度重視,把能否搞好乾部培訓作爲地方經濟能否振興,經濟能否快速發展的基礎工程來對待。各城市普遍有專門的幹部教育培訓管理機構和比較穩定的專職管理隊伍,機構專門化推動了工作專業化,突出表現在基礎工作更加紮實,比如組織制訂各類幹部能力知識體系框架,進行培訓有效性課題研究等,指導培訓工作,提高了管理有效性。

啓示之二,建立激勵約束的保障機制,激發幹部自身學習動力,是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幹部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教育培訓取得實效的內在動力。上述七個城市基本上都是我國改革開放較早,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由於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步伐快,客觀上使幹部產生知識不及時更新就會落伍的緊迫感,形成了幹部知識自主更新的氛圍,實現了幹部教育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幹部教育培訓的保障機制建設上,各地均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建立幹部學習積分制、考試隨機抽樣辦法、領導幹部任職資格考試製度、後備幹部培訓考試錄用制度。尤其是諸暨市在重要班次參訓人員的選擇上,堅持“選訓制”,通過考試選拔參加培訓人員,即保證了有限培訓資源的合理利用,又激發了幹部學習的內動力。

啓示之三,加強教育培訓機構的師資隊伍建設,引入競爭機制,是提高幹部教育培訓質量的基本途徑。各地在培訓工作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普遍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各地普遍實施的辦班申報制度,規範了對培訓工作的管理;佛山市針對黨校教師佔三分之一。紹興等地開展的教學質量評估及教師授課招標工作,使教學質量與教師的考覈、獎金嚴格掛勾,有效地增強了黨校教師的競爭意識,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啓示之四,充分利用各種培訓教育資源,採用靈活的辦學方式是解決因需施教、增強培訓針對性的有效措施。上述七城市在抓好乾部常規培訓的基礎上,立足本地各類培訓教育資源,瞄準國內外高等院校、培訓機構聯合辦班的方式,對地區經濟發展急需的城市經濟、城市規劃、城市工業和幹部能力提高等領域進行重點培訓,舉辦了諸如城市管理、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建設、新聞發言人、信息化管理等專題培訓班,鼓勵、支持幹部參加經濟管理研究生班、MBA和MA班等比較系統的學習,改變了大而統的政治理論培訓工作格局,滿足了幹部個性化培訓需求,大幅度的提高了辦班質量,取得了顯著的培訓效果。

啓示之五,提高幹部實踐能力,強化培訓成果轉化,是幹部教育培訓的出發點和落實腳點。注重培訓幹部的實踐能力,堅持虛實結合,學用結合,強調培訓成果轉化是所考察城市在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一個突出的共同特點。宿遷市推出“學理論,解難題,出成果”活動,就是要求受訓幹部運用所學理論,研究解決本地、本單位改革和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要形成工作報告。東莞市要求學員在培訓班結束後,專門進行爲期一週的基層調研,然後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撰寫學習心得和工作建議。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推動措施,受訓幹部的實踐能力履崗能力普遍得到增強。

啓示之六,提高經費保障的可靠性,是確保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創新與發展的根本保證。在考察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各地在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的改革探索和創新發展,離不開雄厚的資金支持,即使在財力相對薄弱的城市,在幹部教育培訓上也十分捨得投入。各地普遍將幹部教育培訓經費列入了財政預算,使各類主體班次一般都有可靠的資金來源渠道,部分地區在著名高校辦班、國外辦班,以及選派幹部參加研究生班、MBA、MA班學習等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經費,使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獲得了長足發展。

借鑑七城市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市今後三年實施幹部知識更新工程的總體要求,對我市的人事培訓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訓制度體系。一是建立全市統一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領導機構,強化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相關職能,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二是科學制定工作規劃,規劃是龍頭,制訂一個合理的培訓中長期規劃和分年度實施計劃是開展人事培訓工作的首要環節;三是健全教育培訓管理體制,制定培訓職責分工、施教機構管理以及培訓質量評估等制度。

(二)建立佈局合理的培訓網絡體系。教育培訓資源匱乏一直是制約我市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開展的瓶頸問題。借鑑外地先進經驗,樹立統籌整合、市場化和以人爲本等新的理念,通過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的有機結合,通盤考慮全社會的`教育培訓資源,在不斷強化黨校作爲幹部教育培訓主渠道的同時,滿足不同幹部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培訓實際需求,調動社會各方辦學的積極性,逐步建立黨校、社會培訓機構、區內外高校共同參與的社會化教育培訓網絡體系,通過統籌整合降低培訓成本、優化培訓投入。加強管理,通過推行培訓資質認證等途徑,逐步規範培訓市場,並引導各類培訓機構健康發展,逐步建立一個機制創新、手段齊備、功能完善的培訓市場。

(三)建立靈活高效的培訓操作體系。有效開展與實施幹部

教育培訓,需要建立靈活高效的幹部培訓操作體系,努力達到幹部教育培訓量與質的統一。一是滿足幹部對教育培訓內容的實際需要,採取自選培訓方式,由參訓者根據本人工作實際及知識結構自選課程類別及培訓時間,缺什麼,補什麼,要什麼,給什麼,找準供與需的結合點,解決教育培訓供需脫節問題,提高培訓效益,真正達到學以致用、促進工作的目的。二是探索實施網絡化培訓,面對日益突出的工學矛盾,發揮現代網絡的作用。網絡具有信息共享、可多人同時使用、不受地域時間因素限制等優點,充分依託和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幹部網上培訓學校,配套開發一個先進、高效、實用的工作系統,既爲自選培訓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也使培訓的面更廣、量更大、費用更低,方式也更靈活、便捷,可以較好地解決幹部學習與工作的矛盾。

(四)建立客觀公正的培訓評估體系。教育培訓質量評估體系保證幹部教育培訓質量的重要環節,爲加強幹部教育培訓的質量管理,應建立客觀公正的幹部教育培訓質量評估體系。評估採取分類評估、綜合質量評估、年度評估以及初次准入評估等方式,由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對各級各類施教機構和培訓承辦單位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設施、師資力量等軟硬件資源進行評估,根據綜合評估結果,對學員反映良好、培訓質量較高的施教機構,人事部門在政策和培訓任務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培訓機構的優勝劣汰,引導培訓機構在競爭中求生存,以培訓質量求發展,更好地督促培訓機構辦好培訓。

(五)建立穩定可靠的培訓保障體系。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參訓制度,通過制定幹部任職資格考試製度、幹部教育培訓考覈登記制度、領導幹部理論學習管理制度等,將幹部培訓情況作爲年終考覈和提撥任用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乾部教育培訓經費保障制度,將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按年度劃撥專項經費;在外聘高水平師資、“走出去”辦班以及培訓基地軟硬件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全市幹部教育培訓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的落實。

關於調研報告9

住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吃得最不好的還是老人……。我村總人口1070人,其中60歲到70歲的老人有73人,70歲到90歲以上的老人有33人,其中孤寡老人16人。從小到大令我耳濡目染的是老人遭受兒媳唾罵,無人養老的事件屢見不鮮,讓人心痛。老人爲子女忙碌一生,到頭來卻落得無人養老,遭人嫌棄……於是,我針對壩上老農的養老問題作了調查,調查報告如下:

一、農村養老問題現狀

無兒無女的老人怎樣養老?針對這個問題,我對本村孤寡老人周佔富進行了採訪。周佔富,男,64歲,無兒無女、雙目失明,不從事任何勞動,生活完全靠別人給養。從談話中得知他的8畝口糧田已被弟弟耕種,每年弟弟給他兩袋麥粒兒,最多300斤。除了大隊每年給的4袋麪粉,再無其他收入。當問及這些東西是否夠吃時,周老漢哽噎了,“餓不死就可以了!”這就是他隨後的回答。而她的醫療保障也只不過是撿破爛換來10塊錢的止痛片。我爲這樣的回答而心痛,但傷心存疑惑:縣裏有養老院,村支部爲什麼不將他送到那裏呢?

帶着這樣的問題,我又採訪了村支書張守玉。他說,我們縣是貧困縣,我們村是貧困村。村裏的收入甚微,全村的孤寡老人的麪粉目前就將村支部的收入花去一大半,那麼多人的養老費哪裏掏得出呀,國家頒佈了減負政策,也不敢往人頭上均攤啊,再說村民們也不同意嘛,村裏管的也只能這麼多了。

有兒有女的老人怎樣養老?針對這個問題,我又走訪了村裏的馮瑞蓮老人。馮瑞蓮,女,80歲。在農村80歲已是高齡,而她的養老問題卻成了全村人的話柄。她有5個兒子1個女兒,當她被問及關於養老問題時,老人就一個勁兒的哭,不作任何回答;當再問及關於兒女的贍養問題時,老人就開始裝聾了,回答了一些不相干的話。我想老人的兒女很是不孝順,老人受了很大的委屈,但又顧及面子或是怕子女們知道自己說他們的壞話便難以啓齒。對她的瞭解卻是從旁人口中得知的。老人的口糧地讓給二兒子種了,當她拿着口袋向二兒子要糧食的時候,遭來的總是二兒媳的一頓臭罵;再去其他的幾個兒子那裏,得到的卻是同樣的結果,還怪她把地給別人種了。老人有兩個兒子住在城裏卻很少回來看望她,沒辦法只好去了總給自己臉色看的女婿家。吃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老人每天還得幹繁重的家務活,打掃家,餵雞、豬,做飯……樣樣離不開她啊。溫飽問題好不容易纔解決,更不用提醫療費了。當然有的老人兒女好些,可是老人的醫療問題卻得不到保障,往往是病了無人管。父母爲子女操勞一輩子,到頭來無人養老,或是看臉色活着,爲什麼呢?

二、農村養老難的原因分析

首先,其實無論老人有無兒女,養老難的原因是一樣的——農村人口素質低。沒文化使得媳婦女婿們不懂得愛屋及烏,沒有愛心,也使得村民們毫無同情心,我們的禮儀之邦禮儀何在?沒有文化使得人們不知親情的可貴,不知友情、鄉情的重要,使得人們不知什麼是同情。人需要的不僅是物資的供應,還需要兒女的理解、關愛,以及心與心的交流。無知讓老人們的這點需要成爲奢求,不可得;無知也讓鄉親們變成了吝嗇鬼,捨不得掏出均攤在自己頭上的幾十塊錢……硬是變成了魯迅筆下麻木不仁的人了。人口素質低下已是農民養老難的根本原因。

其次,農村經濟落後,這是直接原因。我村以農業爲主,牧業爲輔,土地貧瘠,又沒有草坡,農業收入微乎其微,全村幾乎家家入不敷出。如果家裏再供個高中以上的學生,就得靠借貸度日了。用一位農民的話來說就是“我連自己都顧不過來,哪裏顧得上我老媽呀!”

是啊!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即使是有孝心可也無能爲力啊。難怪媳婦見了婆婆就像見了仇家似的`,是貧窮讓人變成了吝嗇鬼。

第三,國家的分配製度不公平。建國初期,爲了推進工業的發展,國家頒佈了好多有利於工人的政策,其中一條就是工人退休之後可以向國家領取退休金。我們不得不承認:最受苦、受累的是農民;經濟收入低,地位最低還是農民。農民同樣會退休,但不會領取退休金,所以靠的依舊是田地、兒子啊!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民以食爲天,農民做着最平凡但又最根本的貢獻,農民老了之後卻得不到最起碼的生活保障,這就是不公平。如果農民也可以領取退休金,那些老人就不必爲衣食而擔憂了,更不會擠在兒女屋檐下忍氣吞聲了。

三、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我們都知道教育與經濟一環緊扣一環,一環影響一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所以我們要實實在在落實物資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實踐“”創建和諧農村氛圍。我國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民已經先富起來了。現在先富的人和地區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各鄉政府的基層幹部、黨員更應該發揮領導作用,積極地爲農民拓出一條致富路。

在分配製度上,國家應儘快地做出調整。現在國家雖然也頒佈了一些有利於農民的政策,收效卻甚微。國家干預經濟,提高了農產品的價格,而工業產品的價格也相應得提高了,所以,農產品的價格相對沒有改變多少。國家連續降低了3個百分點的農業稅,農民的農業負擔減輕了,可這點負擔分攤到每個人的身上也沒幾個錢,效果也不明顯。希望國家的經濟專家們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查市場的經濟作用,探索出一條直接有效且明顯的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通道。

今年農村已在統計年過六旬的老人,據估計要給予這一部分人最低生活保障金。雖然,這制度尚未落實,但人心已是一片沸騰。希望國家儘快實施並將此制度改爲農民退休金制度,相信這一制度的落實會成爲農民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我地區現行的養老方式仍然是家庭養老,既由子女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經濟支持、日常照顧及精神上的慰藉,其存在可以從經濟和社會兩個層面上認識。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還不高,也不平衡,尤其是在我村,經濟水平極低。農村老人的經濟來源都靠中青年的兒女,在中青年的兒女中,“重小輕老”的現象還是很嚴重的,小的還沒錢照顧呢,何況老的?有些老人的兒女因生活瑣事,不履行贍養義務;有些老人的兒女惡性攀比,“你不管,我也不管!”結果誰也不管這些老人。這樣不僅老人經濟困難,同時也給老人帶來了精神方面的痛苦。

社會養老雖然初見端倪,但不是主流。社會福利體制還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框架還沒有搭建起來,加之尊老敬老、孝敬老人的中華傳統美德也在日趨喪失,老農的養老問題不容忽視。

綜觀這兩個層面,還是社會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所以我們得繼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於此次調查,雖然調查範圍有侷限性,但是對我自己而言是感受頗深。首先,我初步瞭解到“從羣衆中來,到羣衆去”的羣衆思想,自己在社會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進程中都在無形的用運馬克思主義原理,從而加深了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其次,我認識到中國的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如果任由農村的老人像現在這樣生活下去,不僅是中國人性的退化,也是社會不和諧、不穩定的重大因素。最後,我覺得自己是真正以主人翁的地位來發現問題,並絞盡腦汁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措施。雖然現在我還是一名學生,但是我將在以後的學習中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培養道德品行,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奉獻自己微薄之力。

關於調研報告10

根據市總的有關要求,區總工會於近期通過問卷調研、隨機訪談等形式對全區職工工資收入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根據抽樣的方式,共發放調研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0份,涉及餐飲、紡織、電子通訊等8個行業,其中餐飲業60人,佔調研人數的22.2%;紡織業10人,佔調研人數的3.7%;服務業52人,佔調研人數的19.3%;建材行業20人,佔調研人數的7.4%;批發零售業46人,佔調研人數的17.0%;鐵路電氣化40人,佔調研人數的14.8%;電子通訊業8人,佔調研人數的6.7%;其他行業24人,佔調研人數的8.9%。

 一、基本情況

1、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情況。其中,簽訂的92人,佔調研人數的68.1%;未簽訂的43,佔調研人數的31.9%。

2、工作崗位情況。其中,一線工人88人,佔調研人數的65.2%;輔助生產工人8人,佔調研人數的5.9%;技術工人16人,佔調研人數的11.9%;一般管理幹部7人,佔調研人數的5.2%;其他崗位16人,佔調研人數的11.9%。

3、月工資收入1500元以下的35人,佔調研人數的25.9%;1500~2300元的81人,佔調研人數的60.0%;2300~3200元的19人,佔調研人數的14.1%。

4、在調研中,132人的月工資發放沒有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佔調研人數的97.8%。

5、在所調研的人中有131人瞭解自己的月工資額度,佔調研人數的97.0%;不瞭解的4人,佔調研人數的3.0%。

6、在調研中有123人對自己目前的工資收入水平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佔調研人數的91.1%。不滿意的12人,佔調研人數的8.9%。

7、單位爲職工繳納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保險的有38人,佔調研人數的28.1%;部分繳納的54人,佔調研人數的40.0%;沒有繳納的43人佔調研人數的'31.9%。

8、關於《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涉及到勞動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的瞭解度調研種,非常瞭解的4人,佔調研人數的3.0%;知道與知道一點的爲44人和79人,分別佔調研人數的32.6%和58.5%。

9、認爲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對於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勞動報酬權益,提高企業職工的工資收入水平有很大作用與有一些作用的分別爲47人、46人,分別佔調研人數的34.8%、34.1%。

二、調研結果分析

從調研結果來看。

1、在調研者中,簽訂勞動合同的佔68.1%,說明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從比例可以看出,勞動合同簽訂率不是很高,還需我們加大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力度。

2、調研中,月工資發放有97.8%達到了最低工資標準以上,說明我們的監管力度不夠。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要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

3、繳納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保險情況,全部繳納的佔28.1%,說明社會統籌有關要求還沒有達到全覆蓋,這方面我們還需進一步加強。

4對《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涉及到勞動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的瞭解度的調研中,非常瞭解的佔3.0%、知道的佔32.6%、知道一點的佔58.5%。說明我們的宣傳還不到位,法律法規還需要繼續普及。

5在對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對於維護職工的合法勞動報酬權益,提高職工的工資收入水平的作用的調研中,認爲有很大作用的佔34.8%,認爲有一些作用的佔34.1%。說明企業職工對工資集體協商的瞭解還不到位,我們還需加強工資集體協商宣傳的深度與廣度

以上是我區對職工工資狀況調研的情況,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加強對工資集體協商,法律法規、有關政策宣傳的力度。爲全市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完善職工收入分配製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出不懈的努力。

關於調研報告11

20xx年3月至5月我們《城市容貌綜合整治過程中商戶利益保護研究》課題組就城市拆遷中商戶產生存與發展現狀,在XX市的友誼大街、中華大街、泰華街、西三莊街、北新街、中山路、和平路、休門街、四中路、槐中路、槐北路、建華大街、建設大街、二環路等多條路段通過發放針對商戶所設計的調查問卷,並進行了實地的深入訪談。調查問卷發放300份,問卷共設計10個問題,所收集的數據採用spss社會統計分析軟件處理。問卷 發放對象主要包括已拆遷商戶、正在或準備拆遷商戶和等待拆遷商戶三類。此次小規模調查顯示,62%的商戶是外來人口來石經商;23%的商戶是本市居民;15%的商戶是郊區居民。調查商戶大部分是從事鋪面經營,其中包括:飯店、服裝店、理髮店、美容店、商店、藥店、五金店、食品店等,還包括各種機構的營業廳,拆遷涉及範圍廣泛。調查對象年齡主要在20一50歲之間,在文化程度上以國中高中文化程度居多。

(一)鋪面不斷減少,鋪面租金不斷上漲,很多商戶被迫放棄經營。

從石家莊各大房屋中介 機構瞭解到,受拆遷改造的影響,房屋租賃市場中突然增大的租房需求導致各個拆遷項目附 近區域的房屋租金一路飆升,平均漲幅漲幅在20%左右。有47%的商戶由於找不到合適的 鋪面而被迫放棄經營了。石家莊從整體上都處在拆遷的過程中,商鋪變得越來越少,而且租 金在不斷上漲,合適的商鋪越來越難尋。很多商鋪的成本增加,老顧客全無,所有多年經營 的優勢蕩然無存,更多的商戶是找不到新的商鋪只好保本清倉,揮淚甩賣,從此失去了養家 餬口本錢。調查中,一位經營水果的商戶表示,她兩年前自邢臺來石家莊做小生意,家中的兩個孩子目前都在上學,全靠夫妻兩人的經營小店維持生活。由於拆遷,原本250元的房租 被炒至300元,增加了經營成本,讓他們的負擔增加了不少。

商戶意見不統一。對於城市拆遷改造,相當一部分拆遷商戶持支持態度,也有相當一部分拆遷商戶儘管表示支持,但同時認爲拆遷工作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情況。

調查中有45%的拆遷商戶對城市拆遷持支持態度,訪談中當問到“你對城市拆遷有什麼看法?”時,有的商戶講道:“拆牆透綠是好事,把我們的.城市建得更美麗

,是每個石家莊人都盼望着的事情。總要有一部分人做點犧牲的。”“現在走在街上,能感覺到石家莊的變化,確 實漂亮了很多。雖然把我們的鋪面拆了,也算是爲石家莊做了點貢獻吧!”石家莊歷來以“土”著稱,雖然寬闊的路網,拔地的高樓和飛躍的高架橋,使石家莊已有幾分現代化都市氣息,但仍然與建設現代化的大都市標準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以拆促建是石家莊提升品位,改善形象,創宜居城市的必然選擇。

調查中42%的拆遷商戶對城市拆遷儘管表示支持,但同時認爲拆遷工作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情況,對拆遷工作也存在很多不滿情緒。一拆遷商戶在訪談中談到,“俺是個體戶,政府辦的事太不周全。爲老百姓考慮的太少了,拆咱不反對。你們只管拆,拆完了我們這些商戶去哪兒呀?”“社會要發展,城市要進步,需要更好的生活環境。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阻擋城市發展,也就沒有力量阻擋,但我們需要政府考慮我們這部分老百姓的利益。”另外有13%的拆遷商戶對城市拆遷持反對態度,一理髮店老闆說,“我經營這個店快12年了,這最近剛裝修了,我的客人都是老顧客,這個店說沒就沒了,損失很大啊,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心力從新開始了。拆遷拆的人心惶惶啊!”調查中發現,現在石家莊生活水平不算高,一個不足30平米的門臉也許支撐着幾口人的日常生活,拆遷使很多人失去謀生的職業,即使沒有拆遷的很多商戶也是整天生活在惶恐不安當中,因此拆遷造成了很多不安定的社會因素。

(二)拆遷力度大,限時短。

調查顯示,30%的拆遷商戶的拆遷限時是1個月內,43%的拆遷商戶的拆遷限時是7天,27%的拆遷商戶的拆遷限時只有1—2天。在調查中我們經常看到拆遷人員一邊拆遷,拆遷商戶一邊甩賣貨物,由於時間短暫,很多商戶還沒來得及找到貨物安放地點或尋找到新的商鋪,就被迫拆遷了。有的商戶反映說,“拆遷之前他們缺少宣傳,雖然我們也是在四處打聽我們這裏要不要拆,但總是心存僥倖心理,結果還是突然就通知我們要搬遷”,“拆遷拆的太厲害了,好多門臉真是一夜之間就不見了。”

(三)商戶拆遷沒有任何經濟補償。

調查中幾乎所有的商戶都反映拆遷沒有一點補償,讓拆遷商戶心理上感到很不平衡。拆遷商戶反映他們的租金、裝修、積壓貨物的安放、拆遷安置等費用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說法,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拆遷的犧牲者,感到社會很不公平。拆

遷是一種常見的政府行爲,由於拆遷所導致的經濟損失是不可忽視的。最近在XX市拆遷工作

中,商戶對因拆遷而造成的經濟損失補償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曾多次發生民衆靜坐及上訪等情況。由大量的拆遷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是客觀存在的,對於該損失,在以往的操作過程中補償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主體建築拆遷部分,對於租用商戶並沒有適當的補償標準,對商戶經濟損失的補償很不合理。

關於調研報告12

人民調解作爲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管理制度,是化解民間糾紛的有效手段,在社會管理體系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具有50年曆史的“楓橋經驗”再一次證明了人民調解工作的強大生命力和時代活力。隨着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徵地拆遷、城市管理、企業改制等多領域的矛盾糾紛時有發生,並漸呈糾紛複雜化,主體擴大化,種類多樣化的趨勢。加強和改進人民調解工作,發揮人民調解職能優勢,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把調解優先的原則更好地貫徹在依法調節經濟社會關係中,維護好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是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xxxx區立足於創新機制、拓展平臺,探索實踐了一系列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和模式,豐富和深化了人民調解工作領域和內涵,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結合地區實際,構建了人民調解與司法訴訟銜接機制,將兩者在實踐中有機結合,提出了“訴前調解”和“委託調解”制度,實現了訴訟案件的多元化分流,更利於化解當事人之間深層次的問題,從而緩解社會矛盾和預防犯罪。着眼當前矛盾糾紛呈現的新情況、新特點,積極完善醫患糾紛、物業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價格爭議糾紛專業調委會建設,不斷推進專業化調解新模式。加強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對接聯動,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大調解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聯防聯控,形成整體工作合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目前,xxxx區共有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230個,其中,區級人民調解委員會1個,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13個,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118個,企事業單位人民調解委員會96個,專業性調解委員會2個。基本形成了以區級調委會爲主導、街道調委會爲依託、社區調委會爲基礎、專業調委會爲補充的四級調解網絡體系。

一、當前人民調解工作中存在主要問題

當前,人民調解工作在解紛息爭、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調解的質量和公信力不斷提高。但是,隨着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不斷髮展,人民調解工作在如何夯實原有基礎、適應新的形勢變化,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等方面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一)社會認知度不高。人民調解是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非雙方自願並不必然啓動調解程序,加之我們宣傳工作不到位,廣大羣衆對人民調解化解糾紛的認識不清,尤其是對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有什麼區別,認識還比較模糊,缺乏必要的瞭解。因此,多數羣衆遇到糾紛首先想到的仍然是選擇訴訟或者信訪,從而使得大量的基層糾紛得不到及時合理的疏導分流,紛紛涌向人民法院,甚至造成濫訴現象。

(二)偏面追求調解率現象。人民調解在化解民間糾紛中具有方便、快捷、經濟等不可替代的優勢,也是當前最具靈活性和人性化的化解糾紛機制,其核心是建立在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對調解案件數量定指標,對所有案件調解率規定考覈要求,並與單位年度考覈及調解員的工作補貼和獎勵相掛鉤。從而造成片面追求調解量和調解率現象的發生,對於一些不宜調解或當事人不願調解的案件,將造成不必要的調解資源浪費。

(三)調解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當前多數調解員沒有受過正規的法律教育,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相關政策法規瞭解不深、領悟不透,調解方式方法相對陳舊單一,多停留在說教和情感影響上,依法析理,定紛止息的能力較弱,不能適應新形勢下人民調解工作的需要。同時調解隊伍年齡“兩極化”突出,老齡調解員經驗豐富,但文化層次偏低,依法調解的意識不強;年輕調解員文化水平較高,但閱歷較淺,經驗不足,難以取得當事人信任,兩個“極端”都影響了矛盾糾紛化解的水平。此外,街道、社區調委會專職人民調解員配備不到位,人員不穩定,調解員往往一人身兼數職,工作疲於應付現象仍然存在。

(四)調解工作不夠規範。調解工作重結果、輕程序的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村(居)及企事業單位調解組織往往滿足於矛盾糾紛的解決,不注重立案、告知、調查、調解、回訪等一整套人民調解程序的嚴格執行,矛盾化解後沒有留下相關文書資料,或僅有調解協議而無相關的調查筆錄和調解筆錄。一些應由一般程序調解的案件簡化爲簡易程序調解,部分調解案件在適用法律、責任認定、賠償金額計算等方面不夠準確,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一旦矛盾有所反覆,則易造成被動局面,直接影響羣衆對人民調解工作的信任度,從而削弱人民調解工作的權威性。

二、發揮人民調解優勢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宣傳,提高社會知曉度。把人民調解工作納入“六五”普法大平臺,積極創新宣傳手段,廣泛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微博、短信等羣衆喜聞樂見的傳播媒介,擴展人民調解工作的宣傳渠道,加大《人民調解法》的宣傳力度,提升人民調解工作社會影響力和知曉度,增強廣大羣衆主動接受人民調解的意識和觀念,轉變過分依賴訴訟解決糾紛的觀念偏差。從羣衆身邊事入手,着力化解羣衆之困,力求把糾紛化解在基層,贏得羣衆的理解和信任,逐步形成有糾紛找調解的社會共識,積極營造人人關注人民調解工作、支持人民調解工作、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整合資源,完善調解機制。針對當前社會轉型發展時期,利益主體多元化,矛盾糾紛複雜化的`特點,人民調解不能“單打獨鬥”,而應積極融入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機制中,加強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主動對接配合。工作中要注意釐清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之間的關係,明確各自的職責邊界,形成信息共享,工作互動之勢。

通過有效整合各種調解資源,規範調解工作流程,健全績效考評和激勵保障機制,完善聯席會審和信息通報等制度,提高調解工作成效,着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三)強化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加強對人民調解員隊伍的選拔任用和培訓管理,要制定中長期培訓計劃,把集中培訓與其它多種培訓方式相融合。結合基本法律知識輔導,組織人民調解員旁聽法庭庭審,以案析法,增強培訓的效果;堅持以會代訓,定期召開調解案例點評分析會,及時交流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經驗,探討新思路、新辦法,不斷提高調解矛盾糾紛的工作水平;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選送優秀調解員進院校深造,以提高調解員參與教育培訓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改被動培訓爲主動培訓,進而提高教育培訓的質量;強化政府購買服務理念,積極引入律師、法官、公證員等法律工作者參與重大矛盾糾紛的調解,發揮其法律專業知識優勢,以彌補人民調解員在法理和法律知識方面的欠缺;加強人民調解志願者隊伍建設,引導一批熱愛人民調解工作,具有一定政策法規、社會經驗的社會人士充實調解隊伍,直接參與人民調解工作,從而提高人民調解工作的社會效果。

(四)注重規範,健全規章制度。調解工作要建章立制,規範調解工作程序,改變重結果輕程序,只有口頭調解,不製作詢問筆錄與調解文書的現象。重點完善村(居)企事業單位調委會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崗位責任制,俱全工作例會、業務學習、登記統計等制度,不斷加強組織建設和業務建設。着力規範落實以下三個制度:一是矛盾糾紛排查制度,對轄區內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進行定期排查,分析糾紛的新情況和新動向,及時制定調解預案;二是實行包案調解制度,將每起糾紛具體分配到各個調解員身上,落實相關責任人負責制,避免相互推諉現象,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健全定期檢查考評制度,建立獎懲機制,完善“以獎代補”政策,嚴格落實考評激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調委會與調解員實行表彰和獎勵,對工作不力或造成不良影響的要追究單位及責任人的責任,做到公平公正,獎懲分明,不斷鼓舞士氣,增強隊伍凝聚力。

關於調研報告13

廣告是爲了實現傳播者的目標而帶有較強自我展現特徵的說服性信息傳播活動,通過改變或強化人們的觀念和行爲,來達到其特定的傳播效果。現代廣告是與信息社會緊密相聯的一個歷史範疇,它是維持與促進現代社會生存與發展的一種大衆性的信息傳播工具和手段。

在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今天,必然伴隨着全球廣告市場發展的不平衡,據悉,美國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其次是歐洲。而今天,在全球廣告市場普遍呈下滑趨勢的情況下,中國廣告市場則呈現出勃勃生機,中國廣告業發展迅速。

據悉,近年來中國的廣告業一直保持着頑強的發展態勢。20xx年中國廣告經營額達20xx.0322億元,比20xx年增長141.4708億元,增長率爲7.45%。20xx年中國廣告市場總投放同比增長13.5%,突破5000億元大關至5075.18億元。20xx年,中國經濟開始回暖,企穩向好的基礎逐漸穩固,這一勢頭帶動了廣告業的復甦。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寒冬”,中國廣告業挺過來了,而且迎來了發展黃金期。20xx年,中國的廣告開支爲226.06億美元。預計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將繼續穩健增長,伴隨着的是十分樂觀的廣告市場前景。

但是,在樂觀的廣告市場下,中國廣告業依然存在着許多問題。我國廣告經營環境結構龐大,有跨國廣告公司、合資廣告公司、本土廣告公司,10萬餘家廣告經營單位,以及它們所呈現出的全面代理型、專業服務型、媒介購買型等不同特點。這是中國廣告業向更高目標邁進和與國際廣告業接軌的堅實基礎,也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有力見證。但,嚴重的同質化、如何服務客戶、難以把握的廣告主心態和由於獲利渠道日益趨窄等問題,成爲了我國廣告業發展的“瓶頸”。

一 日益嚴重的同質化現象

在當今社會,服務的差別化是服務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作爲服務業的我國廣告業,企業的個性正在逐漸消失。具體表現在:廣告公司爲了生存的需要,不僅圍繞廣告主的要求進行承諾,而且還按照行業約定俗成的方式去運作,這樣,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在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水準上,都缺少差別。其實,廣告業的同質化現象還不算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作爲廣告業產品的廣告同質化現象蔓延嚴重。這對於客戶來講是一種危險,對於廣告人來講是一種危機,對於消費者來講是一種危害。

二 迫不得已的轉型困惑。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廣告業進入到迷茫期。而我們的廣告公司卻不知道怎樣的服務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許多廣告主也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手段才能吸引消費者;加上激烈的行業競爭,使得廣告經營者的利潤越來越低;而效果的不確定性,使得廣告主對廣告公司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難以捉摸的消費者,又迫使廣告主不斷改變營銷策略,這樣就導致一些廣告公司向整合營銷傳播公司或顧問諮詢類公司方向轉型,但問題是許多已經轉型或準備轉型的公司,並沒有真正認識整合營銷或諮詢顧問的實質,甚至有的連如何去做都不知道,更不用說認識其和廣告的關係了。這些問題都將阻礙我國廣告業的正常發展。

三 越來越窄的獲利渠道。

造成目前的這種情況,歸結於廣告業的三大行爲主體。首先是有許多廣告主的覺悟比較低,着眼於眼前利益。其次,廣告公司是問題的關鍵,廣告主的苛刻和媒體的打壓,行業內的白熱化競爭,使廣告經營單位的獲利渠道越來越窄,迫使廣告公司爲了生存,使出最低層次的極端價格戰。這樣雖解決了廣告公司在做代理時選擇媒介上的困惑,並使得廣告主在給廣告公司支付費用時心中有數。但廣告公司付出的勞動是很難量化的,也並非是持續不斷的,因爲一些廣告主並不理解和接受這一點,當他認爲這個月或這一階段你沒有爲他做太多的事情,或所做事情的效果沒有他想像得那麼好時,付錢就成了問題。因此這條路剛一開始,就已經變得很窄了。代理費拿不到,服務費不好拿,廣告公司的生存就真的成了問題,而中國的廣告業則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上。

四 難以把握的廣告主心態。

中國的廣告主是引領着中國的廣告市場逐漸發展和成長起來的。多數廣告主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廣告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廣告是萬萬不能的。只是在廣告怎麼做、讓誰來做、如何確保廣告效果等問題上,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此外,時下的廣告界還存在一種怪現象;()越小的公司越要搞綜合化經營,這大概也是遭遇尷尬和身處夾縫的生存之道。據調研,在中國企業和廣告公司的`合作關係在l年至2年的佔半數,而合作期限能達到2年至3年的就認爲是關係比較穩定了,合作在3年以上的微乎其微。

五 不夠健全的廣告法

中國的廣告業雖有一定的規則,但需要執行和監督,修訂和完善。中國《廣告法》已出臺十年,應該說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修訂已迫在眉睫;廣告業行業協會在規範行業行爲,制定遊戲規則方面大有可爲;從去年起,中國廣告協會就出臺了廣告經營資質認證辦法,給廣告經營單位貼上了標籤,這對淨化廣告環境、培植優勢企業、杜絕惡性競爭、無疑有着積極的作用。但整個認證體系的科學性、執法的力度、數據的來源、信息的渠道等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廣告學專業就業前景

面對利弊共存的我國廣告業發展現狀,作爲廣告專業的學生來說,日後的就業成了我們最關注的問題。

廣告學專業是將廣告以學術性的方法進行研究的專業。它通過研究市場經濟、消費心理、美學,來增強人們的消費意識,產生社會心理共鳴。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現代信息社會,隨着各類媒體的發展,這種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廣告業成了不可或缺而且炙手可熱的行業。

改革開放後,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商品流通日趨頻繁。在激烈的企業競爭中,廣告戰也愈演愈烈。各企業不惜在廣告上花費巨資,這樣就促進了中國廣告業的迅速發展。

與廣告業蒸蒸日上的發展情形不相適應的是專業廣告人才的缺乏。我國目前的廣告從業人員不下 20 萬,但真正受過高等專業教育和系統培訓的不到二十分之一,許多廣告從業人員都是 “ 半路出家 ” 。當然這不是說非專業出身的就拍不出好廣告,只是從整體上看,顯得廣告製作隊伍參差不齊,且大多數水平不是很高。中國的廣告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從根本上提高廣告隊伍素質,而提高廣告隊伍素質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從高等教育的專業畢業生中選拔優秀人才。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廣告專業近三四年的畢業生分配去向表明,該專業的畢業生由於人員少,質量高,遠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分配狀況十分看好,甚至超過了其他熱門專業。

關於調研報告14

全民創業是發展之源、富民之本、和諧之基。爲引導廣大幹部羣衆積極投身到“幹部創事業、能人辦企業、百姓創家業”的創業洪流中,早日實現“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的良好局面,通過壯大縣域經濟、提升產業發展等措施,進一步帶動就業、改善民生、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富民強縣步伐,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構建和諧社會,努力實現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經濟發展現狀

1.綜合情況:____1年全縣期末從業人員10312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537人,微小企業從業人員2716人,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4059人。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7億元,較上年增長1.89億元,增長15.6%。

2.從企業行業劃分來看:農林牧漁業企業45個,期末從業人員318人,營業收入4058萬元,增加值1724萬元;工業企業80個,從業人員1663人,營業收入62869萬元,增加值22245萬元;建築企業23個,從業人員314人,營業收入3752萬元,增加值1604萬元;批發零售業企業6個,從業人員70人,營業收入1030萬元,增加值261萬元;交通運輸業企業2個,從業人員12人,營業收入141萬元,增加值63萬元;其他行業企業112個,從業人員339人,營業收入1683萬元,增加值724萬元。

3.從個體工商戶情況來看:全縣個體工商戶共2108個,期末從業人員4059人。其中:第一產業193戶,從業人員438人,營業收入3151萬元,增加值1280萬元;第二產業348戶,從業人員1022人,營業收入10685萬元,增加值3694萬元;第三產業1567戶,從業人員2599人,營業收入30120萬元,增加值7596萬元。第一、二、三產業期末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較____0年度分別增長28%、-20%、37%和19%、2.6%、63%,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拉動就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現狀

____1年底,全縣總人口爲59162人(農業人口42441人),女性27787人,其中勞動力資源29324人。據統計,在各企業中參加各類培訓的職工人數爲2553人次(其中參加主管部門培訓的職工人數爲682人次),女性從業人數爲1204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512人,中專及技校文化程度321人,擁有專業技術等級職稱54人(其中高級職稱26人,中級職稱2人,初級職稱26人)。在縣域經濟的總體規劃下、在主導產業的發展引導下,在各項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在社保制度的着力保障下,全縣____1年新增創業217戶,帶動就業1100人,期末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較上年度分別增長10%、2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4元,比上年增長19.2%,農村居民純收入4828元,比上年增長25.9%。社會保障逐步實現全覆蓋,同時增加了全縣城鄉居民的收入。現縣城內醫療衛生機構20個,專業技術人員192人。2226人蔘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6203人蔘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8547人蔘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2438人蔘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402人蔘加生育保險,1942人蔘加失業保險,3803人蔘加工傷保險。1289名城鎮居民和6616名農村居民享受了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三)資源現狀

____縣自然資源豐富,生物、礦產、水能和旅遊優勢明顯。全縣國土總面積 1503 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4 %,有各類中草藥 3 類 152 科 1026 餘種,載入《藥典》的有 420 種,其中,家種藥材 119 種,野生藥材 301 種,名貴珍稀藥材有 40 餘種。礦產資源以煤炭、瓦板石、大理石等爲主,目前已發現的礦種共34種。以自然國心、天生橋等旅遊景區6個,旅客達24.5萬人次,綜合收入9310萬元。

客觀分析當前我縣全民創業工作形勢,總體上呈現出了全民參與、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創業氛圍不夠濃厚。目前,我縣全民創業工作仍存在“三多三少”的不良現象,即:打工的人數多,自主創業的人數少;

小打小鬧的人數多,邁大步創大業的人數少;等待觀望的人數多,投身創業的人數少。現實生活中“守家戀鄉、安於現狀,小富即安、不富圖安”的思想依然存在,全縣城鄉羣衆普遍存在 “怕”的心態、“難”的情緒和“守”的觀念,儘管有少部分人也有創業的慾望,但缺乏一種創業的勇氣,尤其是那種蓬勃的創業激情體現不夠明顯。

二是創業佈局不盡合理。從目前我縣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方向來看,儘管創業隊伍逐年壯大,創業領域不斷拓寬,創業效益有所提升,但是創業的行業和創業地點發展不平衡。

三是創業層次依然偏低。傳統普通型產業多,新興高附加值產業少;爲生活服務的行業多,爲生產服務的行業少;家庭作坊式經營的`多,規模集約化經營的少;全民創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程度低,從事產品加工、中介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小企業比重偏低,私營企業發展步伐緩慢。

四是服務機制還不完善。推動全民創業的政策激勵和制度保障需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部門還應加大對創業項目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項目。充分運用部門職能,積極解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難題,創造更加有利的寬鬆環境,使我縣創業者能更加堅定信心,從而促進全民創業工作健康發展。

充分發揮全民創富促進全民創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緊緊圍繞加快發展這一要務,堅持全民創業不動搖,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建議今後重點圍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一)以典型引路推動全民創業。典型引路是對推動全民創業一種無聲而有力的號召。我縣創業致富的典型和事例很多,這些典型及他們的成功事例,是全民創業的品牌和無形資產。爲此,緊緊把握這一優勢,積極開展推薦和評選“創業之星”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創業典型的成功事例和先進事蹟,大力營造“尊重創業、尊重創造”的創業氛圍。同時,繼續開展創業培訓、創業輔導和民營企業主要管理人員的素質培訓,引導有創業意向人員的創業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業積極性,培養創業技能,提高創業本領。

(二)以產業集聚吸引全民創業。緊緊圍繞縣內生物、礦產、水能和旅遊四大產業優勢,切實搞好項目論證、儲備和推介工作,新上一批實效顯著的發展項目,壯大一批骨幹企業,發展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羣,培育一批創業有成的各類老闆,造就一批敢闖敢試的招商幹部,使全民創業早日進入左右逢源的境界。同時,儘快出臺《____縣關於扶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積極引導現有小微企業建立科技創新機構,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和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大力實施質量興企和品牌帶動戰略,提升產品品牌意識,推動生產要素向名牌產品和優勢企業流動。

(三)以發展服務業引領全民創業。現代服務業點多面廣,領域寬,機會衆多,是全民創業的重要方向,要把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作爲一個戰略重點來抓。

(四)以短平快致富項目拉動全民創業。圍繞產業開發、商貿流通、社區建設等方面的需求,精心篩選一批投入少、見效快、風險小、影響面大的短平快致富項目,諸如便利店、飲食店、維修店、洗衣店、衛生所、健身房等,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向基層羣衆推出,從而真正把政府的引導和服務落到實處,努力形成一種“家家有項目、戶戶忙賺錢、人人想創業”的生動局面。

(五)以創新金融環境支持全民創業。加大財政、信貸政策對創業人員的支持力度,將人社、財政、金融、鎮政府等部門有機結合起來,從簡化辦事程序、加大扶持資金額度、增加扶持年限等入手,努力營造“人人想創業,人人敢創業,人人會創業”的社會環境和“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政策扶持創業”的良好局面氛圍。

(六)以優化投資創業環境保障全民創業。建立健全爲全民創業服務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服務效能。加快配套城鄉基礎設施,完善城鎮功能,不斷優化創業硬環境;強化市場監管,依法保護創業者的合法權益,努力完善創業軟環境,切實讓廣大創業者在享受實惠中加大投資,在優質服務中快速發展,在更高層次上營造包容性強、親和力強、創造力強、誠信度高的全民創業環境。(

關於調研報告15

爲貫徹縣黨政聯席會關於手套行業發展問題的有關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我鎮及時組織經貿委人員對全鎮手套生產企業進行調查摸底,摸清了手套生產企業的個數、經營情況、市場情況及發展趨勢。現報告如下:

一、手套生產企業現狀

全鎮手套生產企業可以說只有濟寧三園工貿有限公司一家,其餘均爲作坊式加工,不能稱之爲企業,爲此,只能以這家公司爲例進行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

1、思想不夠解放。在全縣上下“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下,特別是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給全縣經濟注入了活力,激發了企業內部潛力。作爲三園公貿內部,還存在着發展定位不高、怕擔市場風險的錯誤認識,沒能把握住機遇,導致企業發展不快。

2、產品科技含量底。三園公貿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需要的是技術熟練的年輕工人。但隨着近幾年青島、膠東等地的快速發展,工人報酬高,大部分工人都遠赴外地打工,導致我們當地勞動力市場人員不足,使現有的設備不能全部正常運轉,影響了企業的高速度發展。

3、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現在的私營企業的管理大多還是家族式的粗放管理,企業內高素質、經營理念先進的管理人才較少,加上企業疏於對人才的培訓,導致企業不能形成一支高效的管理人才隊伍,使企業負責人大事小事一肩挑,抽不出較多的時間研究市場、充電學習,管理水平得不到快速提高。

二、下步工作的打算

1、發展思路是:用足用好縣委、縣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促進生產機制的高效運轉,提高產品數量,提升產品質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利用自主出口權的.優勢,使產品迅速打入國際市場。全力推進外貿出口,擴大出口創匯額,使三園工貿成爲疃裏鎮的知名龍頭企業,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

工作目標是:按照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發展的總體要求,預計年產品數量達到15萬打,產值突破500萬元,實現利稅80萬元,出口創匯突破20萬美元。

2、具體工作措施:

(1)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搶機遇、大發展的意識。縣委、縣政府對企業發展越來越重視,對企業制定的政策越來越優惠。各級領導對企業發展越來越關心,爲企業出謀劃策,增強了我們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給我們企業的發展、招商引資提供了一個較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經濟的大發展,增強壓力感和緊迫感,堅定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2)加大企業投入,增加企業效益,帶動經濟發展。充分利用我縣全力推動招商引資的優勢,與韓國客商積極洽談、合作,投資150萬元新上一條牛仔褲服裝生產線,把企業發展成集手套加工,服裝生產多個品種共存,互助互補的企業集團。

(3)積極推進外貿出口。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業實現了外貿出口10萬美元,但其餘的多爲代理出口。明年,將充分利用已有的自主出口權積極向國外市場進軍,打出產品品牌,使代理出口變爲自主出口,增加企業效益。

(4)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向發達地區、縣內的先進企業學習,努力探索先進的管理經驗,建立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培訓提高現有人才,引進科技人才,向管理要質量,向先進機制要產量,向科技、人才要效益。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力,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