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簫默作文

何以笙簫默作文1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孤獨的。有時候我覺得,愈是孤獨的人,愈是情深。我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我喜歡那種自小孤苦,用情至深的男子。小白是,小顧是,以琛也是。

何以笙簫默作文

我是個不怎麼看網絡小說的人,原因很簡單——我懶得在網上看大段大段的文字。我自嘲,這是沒知識沒文化的表現。看《何以》,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一位朋友。她跟我推薦了好久,我也早就聽說過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翻看,後來有一次和她去書店,正巧有顧漫的《微微一笑很傾城》,於是順手買了回來。覺得很好看。後來纔在網上搜的《何以》,一個人看起來。

其實,對於《微微》裏的肖奈,感覺不是很強烈。反倒是很喜歡微微這個美豔動人卻爽朗俠氣的女孩。她的個性不強也不弱,懂得體諒後退,懂得硬挺前進,我很欣賞。

《何以》裏,說真心話,不是很喜歡默笙,也不討厭,完全是很一般的感覺吧。我向來對天真爛漫型的不感冒,所以實際上,更偏愛七年後的她。

而以琛……於我,卻孤獨、癡情的讓人心疼。

沒有什麼情緒,比心疼加迷戀更讓人沉醉淪陷吧。

一如我對以琛。

擔着沉沉的仇恨和孤獨成長着、奮鬥着、生存着,有時候是種催淚的辛酸。而以琛不會想到,他的孤獨就在那個明媚女孩明媚的笑靨裏,不知不覺、輕輕緩緩地融化着。他想抓緊她,他想守護她,他想把他們兩人的生命合成一個完美的交集,卻在命運的不經意裏,遺失了心中最深的渴望。

鮮有人,可以在漫漫無期的絕望裏漫漫無期地等待……有時候我覺得,意志力愈強的男子,內心愈是掙扎與痛苦。

愛恨交織,在此之下誕生,原是如此自然。

每一次艱難,都是一個人咬牙默默渡過;

每一次成功,都是在喝彩和祝福裏反襯着深入骨髓的寂寞;

每一次酒醉,都是在迷迷惘惘間外泄着深壓的情愛;

每一次夢迴,都是在絕望裏、溫柔裏、寂寞裏、瘋狂裏,思戀着心上那唯一一抹陽光……

人總是愛自苦嗎?呵~你淺笑,忘記她,是那麼一件不願實現又不能實現的奢侈。

年復一年,外表,波瀾不驚;內心,痛如刀絞。

沒有料到的重逢,真的發生了。你蹙眉,七年已矣。

患得患失,或愛或恨,撕心裂肺,淡若雲煙。

你又糾纏在這樣的情緒裏。

一直糾纏着。

你看着她亮閃閃的眸子和微揚的嘴角,一瞬間迷離在昔日的陽光裏,痛徹心扉;

你看着她的躲避和不安,嘴脣緊咬,那抹仇恨撕扯着已然支離破碎的心。

明明,想要恨的,卻爲何,痛苦地眷戀着。

有太多太多東西,你想不開。父母雙亡的家仇嗎?她一聲不響的飄然遠去嗎?她的婚姻還有決絕的拒絕嗎?你曾經熠熠生輝不可褻瀆的信仰嗎?…………

然而,還是崩潰了……在那樣明媚依舊的笑靨裏,你彷彿看到了重生的火花。

你太累了,你只想要你認定了的生命裏的唯一的溫暖。

“我分得清什麼最重要……”你淡淡地說,望着心裏那個女孩予你一世的烙印。

以琛,你便如此定奪了自己的一生。

這麼死心眼的男子,這麼孤獨、執拗、情深如許的男子……

放棄那些刻骨銘心的恨與糾葛,傷痕累累卻心甘情願,迷醉在她陽光般的笑靨裏。因爲,只有你們,可以互相溫暖着對方。

以琛,惟願你,幸福。

何以笙簫默作文2

看了《何以》,我有種想哭又有點想笑的感覺。趙默笙和何以琛在一起,確實是個圓滿的結局啊。僅僅只有十一萬字的小說,能把這個故事描繪到這麼動人的程度,不得不說顧漫是個很有實力的女作家,嗯,就是更文速度慢了點兒。

《何以》這麼一篇十一萬字的文章居然連載了七年。記得六年級的時候,不到一年我就寫了八萬多字然後結局,可是那和漫漫不能比,人家是用自身的感情慢慢醞釀這篇小說的,所以我很佩服烏龜漫。可是當我看見何以玫的番外篇,她自己的心理時,卻覺得比正篇更加震撼人心。

她自己的哥哥,何以琛,居然是和她不是親生的,而自己也喜歡這自己的這個鄰家過來的男孩,卻不敢說。她慶幸的是,何以琛的眼界很高,沒有看中哪個女生。可是到後來趙默笙站在她面前,微笑着對她說“你好,我是趙默笙,是你哥哥的.女朋友”的時候,我想何以玫已經覺得有種崩潰的感覺了,因爲何以玫和何以琛根本就不是兄妹關係。後來當我回顧結局的時候,心中想的不是默笙,而是何以玫——這個可憐的姑娘。或許這就是何以玫的命吧。

如果《何以》會出第二部,我希望看見以玫會有一個幸福的結局。

何以笙簫默作文3

等待。

安靜的夜。

在寂靜的有些可怕的校園裏漫無目的的散步歸來之後,終於讀完了顧漫的這本《何以笙簫默》。

何以琛在等待了七年之後終於還是等到了趙默笙,這個讓他一輩子難以忘卻,難以釋懷的女人。故事的結局單卻又真實,沒有留給我們太多的想象空間,讀完似乎仍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或許,這就是愛?

他一直在等,只是誰都沒有料到等待的時間竟如此漫長。“等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何時是個盡頭。”當何以琛在決定選擇等待的那一剎那,他或許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餘地。沒有了默笙,他留給自己的唯有永遠都無法縫合的傷口。於是,他也只能等待,也許今生今世都無法等的到,那就給自己柔弱的心一個堅硬的外殼,掩飾住這一切,花開花落,我們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消逝,伴隨着那些曾經的往事,也一併消失不在。或許等到那一天,我們才都會釋然,才都會忘卻。

何以琛是幸運的,因爲他還是等到了,固然等待的這些年讓他亦痛苦不堪。他變得殘酷,對自己,也對那些一直默默陪在他身邊的人,這種傷害,我們不需要知道是否能夠得到彌補,因爲愛,肯定會有傷害,這是必須承受的,既然如此,那就坦然接受吧。

趙默笙,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來描寫她。我只知道,她在慢慢成熟起來,她沒有放棄追求那份屬於自己的幸福,雖然當那份期待已久的幸福不期而至時,她也在與自己苦苦掙扎,可她終究還是把握住了,故事的結局,令人欣慰。

何以玫,站在局外,我們或許會不禁感嘆:既生瑜,何生亮!顧漫顯然也對這個人物有些同情甚至可憐,在故事的最後又把她單獨拿出來另成篇章,不僅沒有任何多餘之感,反而更加讓我們深深的陷入對現實愛情的思考。她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以琛,失去了自己同樣彌足珍貴的等待中的青春,失去了自己對真正愛情的那份奢望,雖然這份愛在一開始就註定不屬於自己。她學會了一個人慢慢的去習慣,慣一些人,習慣一些事。“一人花開,一人花落,這些年從頭到尾,無人問詢。”小屋裏,陽臺上的那盆花何時盛開過?又在何時花落?花兒的確是開過,爲了他,雖然也許那人並不知道,但是當年彼時的那陣芬芳已經證明了那一切。可是現實往往是帶着幾分殘忍,漫長的歲月終究留不住她期待永恆的花香。回過頭,再看去,只剩一抹殘紅在空中搖曳,證明着那裏曾經發生過的一切。何以玫會很“幸福”,傻傻的幸福着過一輩子,因爲那個人也得到了自己的幸福,而這不就是她一直想要的?只是,這份幸福並不是她所能給的。

其實,還有一個人---應暉。他的命運與何以玫竟有幾分相似。“不是每個人都似何以琛能守得漫長寂寞。笙,我已變心。”這是他給默笙的最後一封信,遺憾的是默笙沒有在關閉信箱的那一瞬間明白過來,這句話裏面寄託了應暉太多太多的無奈,或許這也是件幸事,沒有讓趙默笙在未來的日子裏增添更多的愧疚,她已經很累了。有些事,就是如此,彷彿冥冥之中註定一般,沒有給我們任何挽回的機會。應暉,你是否後悔過放默笙回國呢?你以爲這樣會讓她對那個人徹底絕望,卻最終沒有想到那個絕望的人竟是你自己,這多少是上帝與你開了一個玩笑。別怪她,因爲她的心從頭至尾都未曾放到過你這裏,難道不是麼?

這個故事,一次又一次的讓我想起了《圍城》裏的故事情節,一樣的話題,不一樣的結局,到底哪種纔是我們所想要的呢?

勇敢去愛吧,不要因爲怕受傷害就將自己的心緊緊的包裹,我會永遠相信,付出的是愛,你得到的也將會是愛。

書桌前擺着一盆翠綠色的鬱林仙草,嫩綠的葉子煥發着勃勃的生機,傳說它的枝頭會在春天長出紅色的小小果實,雖然冬天已經漸漸來臨,但是這涼意絲毫沒有阻擋它生命的脈搏。在這個夜裏,我彷彿能聽到它靜靜的言語,在對我——這個守候者,訴說着明年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