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供銷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供銷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供銷社是一家集農資配送、農資連鎖經營、農業科技服務、專業合作社爲一體的綜合性基層社。現有在冊職工111人,其中:在崗職工68人、不在崗職工43人,離休職工1人、退休職工15人。20xx年4月,該基層社領辦了市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20xx年4月,成立了市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該社的股本總額241.4萬元,爲供銷社成立之初的註冊資本。

1)資產狀況。截止20xx年6月底,供銷社有資產總額2796.8萬元,其中:流動資產300.5萬元、固定資產淨值2433.9萬元、在建工程62.4萬元。負債總額20xx.6萬元,其中:流動負債1432.8萬元、長期負債628.8萬元。資產負債率73.7%。所有者權益735.2萬元,其中:實收資本241.4萬元、資本公積24.9萬元、未分配利潤468.9萬元。

2)經營情況。多年來,供銷社以農資經營爲重點,狠抓農資流通網絡建設,大力發展農資連鎖經營,形成覆蓋全區、輻射周邊城鄉的農資流通經營網絡。到目前爲止,建立農資配送中心1個,發展農資連鎖店487家(加盟店485家、直營店2家)、村級綜合服務部13家。近年來,該社銷售、利潤穩步增長,20xx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5286.2萬元、利潤總額83.9萬元。

3)組織結構情況。目前,該社設有理事會、監事會、供銷社黨支部和工會等組織機構,併成立了金橋農資經營配送中心、農資經營協會、意利達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以及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該專業社是一個集土地流轉、土地託管、社會化服務、農民技能培訓、農業信息服務、農資連鎖經營爲一體的綜合性合作社。現發展社員581戶,帶動農戶1658戶。該專業社的股本總額爲332萬元,其中:市新合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市社)57萬元、安徽省市第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埇橋區社)60萬元,個人資本215萬元(43人、每人等股5萬元)。

該專業社下設農機作業服務部(機耕、機播、機收)、農資經營服務部(種子、化肥、農藥)、植保作業服務部(田間管理、防蟲治病、抗旱排澇)、農業技術指導服務部(測土配方施肥、現場技術指導、信息諮詢、病蟲害預測)及綜合辦公室。有專業植保隊員180人、季節性植保隊員580人,擁有農業機械63臺套,植保機械6臺套。

1)資產狀況。截止20xx年6月底,意利達專業社有資產總額590.6萬元,其中:流動資產275.5萬元、固定資產淨值315.1萬元。負債總額85.6萬元,全部爲流動負債。資產負債率14.5%。所有者權益505萬元,其中:實收資本332萬元,未分配利潤98.9萬元。

2)經營情況。目前,該專業社承包經營土地2515畝,託管(保姆式)土地1.6萬畝,社會化服務(菜單式)面積3萬畝,入股土地3050畝,承包荒山1800畝。農資業務經營主要是從供銷社購入農資商品,再用於土地流轉和土地託管農戶。20xx年上半年,該專業社實現銷售收入總額1098.3萬元,實現利潤總額45.1萬元。

該聯合社是在意利達專業社基礎上創立和組建的一個鬆散型合作經濟組織,入社成員有18個植保、農機、種植類專業社和18個家庭農場、1個農資配送中心。主要開展農業科技培訓、農產品研發和社會化服務等活動。各成員社通過互通信息、互相合作,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增強服務功能。

近年來,供銷社對全市農資連鎖店實行網格化管理、網絡化服務,在全市及周邊地區建立了487家農資連鎖店,埇橋區農資網點覆蓋率100%,並創立了“意利達社”商標農資經營品牌。經營模式實行“五統一、兩標準、一配送”(五統一:統一在門頭店面體現“中國供銷合作社”店面標識,統一採購配送,統一銷售價格,統一服務上門,統一意利達標識。兩標準:農資質量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服務水平達到用戶滿意標準。一配送:所有農資連鎖店配貨率達到80%以上)。

爲更好地服務農民羣衆,供銷社構建了三大綜合服務平臺,即農資配送平臺、信息諮詢平臺、科技培訓平臺。農資配送平臺採用統一採購及配送的連鎖經營模式。通過“配送中心+直營店(加盟店)+村級綜合服務部+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模式提供服務。信息諮詢平臺是以農資連鎖終端爲信息點,廣泛蒐集反饋信息,爲農民提供市場諮詢服務;科技培訓平臺是爲農民提供義務測土配方施肥、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開展科技種田等服務。20xx~20xx年共開展科技下鄉活動150多次,培訓農民1萬餘人次。

20xx年,專業社開展了土地流轉經營,當年流轉土地2515畝,隨後由於出現了受倉儲、曬場、烘乾設備制約和土地流轉費用太高、自然災害、市場風險等因素影響,農民增收和土地流轉速度緩慢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理事會在土地流轉的基礎上開展了土地託管,爲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社會化服務。具體做法是:

1)與農戶簽訂土地託管協議書。通過簽訂《土地託管協議書》,明確土地託管雙方權利、責任和義務。農戶可根據自願的原則,把種植過程中的某一環節或全部環節交給專業社託管。

2)分類開展託管服務。一是全託管服務。該社主要實行“五統一,兩分散,三不變”的土地託管模式。五統一:即統一種子供應,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機耕、機播,統一田間管理,包括除草、殺蟲、治病,統一機收,即按標準回收良種。兩分散:分散晾曬,分散貯存。三不變:土地用途不變,即原來種糧食作物依然不變,大局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土地所有權不變;產品歸屬權不變,即誰家種的糧食依然歸誰所有,這種託管方式實現了“農民放心外出務工掙錢,我社在家幫你種田”。二是菜單式託管服務。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主要採取全程

社會化低價有償服務或“菜單式”服務(生產環節中的一項或多項服務),點什麼服務,提供什麼服務。土地託管後,專業社農技人員全程跟蹤,免費服務。配送的化肥、種子、農藥一律從廠家直供到田間地頭,配送的產品一律印有“意利達社”商標,實現了質量可追溯。

供銷社於20xx年在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了聯合社。聯合社吸收了同行業(種植)和不同行業(農機、植保等)的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融種植、農機、植保、科技培訓、農資供應、信息交流等服務爲一體,爲農民提供了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目前,聯合社成爲埇橋區較大的種植產業聯合體。

1)在市場中求合作。供銷社一是與廠家合作。通過廠家實行測土配方肥料“訂單”生產,形成廠家直供供銷社,供銷社直供用戶。二是與商家合作。每到銷售旺季來臨前,主動邀請一些商家共同商談價格、商談市場,共同抵制哄擡,打擊假冒僞劣。

2)加強與大型企業合作。多年來,供銷社在農資經營中,與安徽輝隆集團、江蘇新港、天津博克、鄭州益田等大型企業建立長期營銷合作關係。意利達專業社在不斷擴大土地託管和社會化服務的同時,積極拓寬發展思路,爲託管土地尋找增收途徑。20xx年以來,理事會一班人多次外出招商,通過與10多家國有企業洽談對接,終於和馬鋼集團、蒙牛集團對接成功。20xx年蒙牛集團委託馬鋼集團與意利達專業社合作,投資200多萬元,在已託管的20xx畝土地上種植青稞玉米青儲飼料,目前玉米長勢良好、豐收在望。20xx年的初步合作成功,20xx年的合作意向正在洽談,預計20xx年可望擴大玉米青儲2萬畝和優質大豆3萬畝。

近幾年來,供銷社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目前,供銷社形成了基層供銷社搭臺、專業合作社唱戲、農民及下崗職工獲利的良好局面。

農業部,省、市、區有關部門多次進行了專門考察,並對供銷社的工作和發展作出了充分肯定。青島農大還把意利達專業社作爲現代農業試驗基地。

通過多年的艱苦創業,供銷社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資產不斷增加,現已購置了大型農業機械和植保機械等資產。供銷社組織機構、人員隊伍不斷擴大,人員素質明顯提高,供銷社發展前景廣闊。

供銷社以專業社爲平臺,通過開展土地託管,探索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一是土地託管模式促進了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有利於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有利於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在目前土地租賃和股份合作越來越難的情況下,土地託管模式得到了大部分農民的認可,已經顯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可喜的發展前景。二是土地託管模式加快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專業社採用了先進的科技和生產手段,增加了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了“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的發展。三是土地託管模式有利於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三不變”的方法沒有改變土地承包關係、沒有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沒有損害農民承包土地權益。

一是定期對農戶開展農技培訓,提高了農民素質。二是及時測報病蟲害,提高了農民抗病蟲害能力。三是及時提供優質農資服務,滿足了農民生產需求。四是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據測算,託管土地可使農民每畝節本增收300多元,其中:每畝節本131元(具體測算見附件1)、增收200元,一是提高科技含量增收。小麥增收110斤/畝左右,玉米增收105斤/畝左右,全年至少增收110元/畝。二是小麥良種繁育增收,託管後良種高出市場價0.08元~0.1元/斤,至少增收90元。

近年來,供銷社共吸納了6名大學生和16名下崗職工成爲正式經營管理者,扶持了160名失地農民實現二次就業,他們珍惜崗位,工作業績突出,爲供銷社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供銷社在發展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歷史包袱問題。供銷社現有不在崗職工43人,過去以來一直未進行改制,供銷社目前若要進行改制,依靠自身沒有足夠的改制成本。

2、專業社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一是資金制約。目前,土地承包成本加大,土地流轉費由初期500元/畝提升到1000元/畝,每承包1000畝土地需先投入140多萬元,資金不足影響了土地流轉進程。二是倉儲容積和曬場面積不足。收穫季節如果出現較長時間的陰雨天氣,現有的倉儲、烘乾設備不能緩解烘乾壓力,容易發生黴變。三是難以迴避的'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若遇較大的自然災害,就會造成大面積減產,租金難以支付,專業社也面臨倒閉風險。

供銷社通過多年的努力,從傳統經營轉變成依靠現代科技,實行“網格化”經營、“網絡化”管理的新型經營模式,摸索出一條自我經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路子。總結供銷社的發展經驗,給我們以下幾點啓示:

1、堅持宗旨、紮根農村是供銷社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供銷社正是在深深地紮根在農村這塊肥沃的土壤上,才能生根發芽開花。

2、聯合合作是供銷社加快發展的關鍵。通過開展廣泛深入的聯合合作,擴大生產經營能力,實現規模效益,達到雙贏多贏,供銷社就能不斷髮展壯大。供銷社正是做活了聯合合作的大文章,才呈現出勃勃生機。

3、黨委政府部門重視、村組織支持是供銷社加快發展的保證。供銷社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供銷社從事“三農”工作,接觸的是千家萬戶的農民,更離不開農村基層組織的鼎力相助。供銷社土地託管工作的風生水起,正是得益於此。

4、供銷社加快發展需要有一個優秀的領頭人和精幹的團隊。優秀的領頭人具有責任意識、擔當精神,能夠帶領一班人敢於不懼困難、迎接挑戰,能夠善於用人、發揮團隊力量。供銷社和意利達專業社正是有了這樣的領頭人和團隊纔有今天。

5、供銷社加快發展需要勇於創新、大膽探索。創新就是解決問題。供銷社在農資經營模式、土地流轉模式、社會服務模式等方面實行了一系列創新的舉措,並取得了巨大成績,充分說明了供銷社的改革發展需要勇於探索、不斷創新。

6、供銷社加快發展需要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供銷社在實踐中建立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建立完善了理事會制度、成員(代表)大會制度和專業社、聯合社章程等制度,良好的體制機制爲供銷社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