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永恆主題,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應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那麼,如何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如何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創新意識

一、營造創新氛圍,激發創新活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能夠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慾望,無顧忌地充分表達自己的創意和“心理自由”的情感,爲其創造性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探索未知的慾望,誘發創新意識。

1、提倡教學民主,發揮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真誠地尊重、熱愛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創設情感交流的氣氛。當學生取得成績時 ,及時給予表揚,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強烈慾望和激情。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設計教學過程,創設自覺參與的課堂教學環境。在課堂上開展小競賽、小操作、小表演等活動,使學生在觀察、操作、分析、討論、交流、整理、概括等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形成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趨向。第三,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及時有效地給予引導,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增強敢於創新、勇於創新的勇氣和毅力。

2、開展小組合作,創設創新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對每節課的重、難點和知識點都要展開小組討論,讓小組內每個人都充分參與,積極發表見解,直至達成共識。教師要參與到小組討論之中,把握學生思維的動態,監控教學過程。對學生的作業採取自改、互改,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敢於爭議。讓學生始終

保持着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獲得成功的強烈願望。啓迪學生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思考、解決問題,形成創新的氛圍。

二、發展個性品質,培養創新精神。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爲學生創設一種積極思考探索的心理環境,真正做到思學生所疑,想學生所想,以嫺熟的教育技巧靈活自如地帶領學生暢遊在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構成的思考天地。用自己的智慧啓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愛護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小組學習,組間辯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教學圓柱的側面積公式時 ,先讓學生嘗試操作,把圓柱的側面展開,看看是什麼圖形,大多數同學像課本那樣沿圓柱的一條高線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而有個同學卻爭議說:“這樣的方法不帶有普遍性,我在圓柱的兩底面圓周上各任取一點,沿着這兩點作直線,展開就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我熱情表揚了這位同學不迷信書本,敢於創新的精神,他高興極了,其他的同學也情緒高漲。這時,又有一位同學說:“老師,我展開得到一個正方形。”我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那麼什麼樣的圓柱體側面展開得到一個正方形呢?”學生頓時思維活躍,把學習活動又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最後,同學們又發現,不論展開後得到的是什麼圖形,圓柱的側面積都等於底面周長乘以高。這樣教學,使學生充分動手、動口、動腦,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爲自覺地、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且通過小組交流,使學生的創新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培養了創新精神。

三、更新教學方法,培養創新意識。

傳統的國小數學教學最大的弊端是教師講授多,學生思維少;機械記憶多,智能開發少;強求一致多,發展個性少等。因此要培養學

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就要敢於向傳統的教學方法挑戰,徹底改變將學生作爲知識“容器”的舊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積極採用啓發式和討論式教學,通過激趣、啓思、猜想、設疑、解惑和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大膽改革課堂教學組織模式,採用討論式、座談式、遊戲式、質疑問難式等多種形式,變“一言堂”爲“羣言堂”。這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可以使每個學生真正置身其中,在與教師、同學的交往中做到經驗共享,學會合作和發現自我。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國小數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國小數學教育改革的方向。廣大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正確的啓發、引導、不斷探索,把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各個具體環節之中,從而達到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如何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創新意識》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