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任何時代的進步,任何創造的開始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我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也說過:做學問,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學生做學問,就是要邊學邊問,只學着怎樣去回答教師的問題並不是真正的學習。當今的社會需要的是知識面廣、具有主見、且富有創新意識的人才。不會提問,不敢提問的學生,則不是創新型的學生。所以教學中,教師要把課堂上的問題下放給學生,讓學生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提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數學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敢問”。

我國長期以來的封建社會中倡導的師道尊嚴,“師雲亦云”,教師在學生中間是高高在上的,絕對的權威。這樣的師生關係產生過不少的負面影響,學生害怕教師,對教師是絕對的服從,這可能造成師生關係的緊張或對立,更不要說是學生敢於向教師提出些要求、建議或問題。而當今要培養的是新世紀的合格人才,所以教師要更新觀念,努力建構新型的師生關係,那就是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教師要作爲一個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教師要縮短與學生物理和心理上的距離。時常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一同去學習、探索,有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請教學習,能者爲師嘛,讓學生覺得教師是他們的朋友,是學習的合作者、好幫手。這樣他們就會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就敢於向老師、向教材、向未知世界提出問題、提出挑戰。

二、創設主動參與的情境,使學生“想問”。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任何知識的獲取只有通過學生主動的參與、自主的探索,才能轉化爲學生自己的知識。也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的探索,才能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索中發現問題、找出問題,併產生想要急於弄清問題的慾望,這時,學生就急於想將自己的疑惑提出來。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踐經驗,積極創設主動參與的情境。

例如:我在教學2---4的乘法口訣時,先師生合作編出了2、3的乘法口訣,接着就讓學生同桌合作編出4的乘法口訣。這時有位學生向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師,乘法口訣用中文的漢字書寫,太麻煩了,爲什麼不用阿拉伯數字寫呢?”的確,乘法口訣用中文書寫,確實麻煩,但自古教材就是這樣安排的,我作爲一個教師也從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教材怎樣安排就怎樣進行教學。學生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由於他參與了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在書寫中覺得比較麻煩,於是就自然而然地提出了這樣一個有創見、有水準的問題。課後,我查了有關的資料,表明乘法口訣表產生於我國2000多年以前,而那時,阿拉伯數字還沒有傳入我們中國,所以是用漢字表述的。後來,經過不斷的演變,由“大九九”發展爲現在的“小九九”(即由81句變爲45句)。用數字表述乘法口訣表的三大優點:1、形式上,突出了數學之“數”的特徵;2、在認讀上更直觀;3、與教材的有關內容相統一,有利於學生學習。如口訣“34 12”與算式3×4=12更容易聯繫在一起。

三、提供內容和機會,使學生“可問”。

課堂上教師問,學生答是天經地義的。學生只需去思考要回答什麼問題,而無需去考慮還有什麼問題自己沒搞清。此外,對不同的學生來說,教師的問題有時過於簡單,有時特別枯燥,有時又深奧難以回答,有時又含糊不清而捉摸不定。這樣學生總處於被動的狀態,不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爲這種狀態下的學生,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沒有問題可提。所以,教師要提供學生機會,提供學生材料,給予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問的機會,使他們有問題可問,哪怕是比較簡單的、有趣的、甚至是幼稚的、可笑的。

例如:課堂上根據教材內容可開展一些小老師教學活動。在教學10的認識時,教師事先佈置學生課後找一找跟10有關的事物,想好些跟10有關的問題到時課上與小朋友們交流。在課上教師先讓學生做老師來考考班內學生,學生們的問題還真是不少。10怎樣寫?10比哪些數大,比哪些數小?9只蘋果再添1只蘋果是幾隻蘋果?10只蘋果吃掉1只還剩幾隻蘋果?……甚至有個學生說:“0----9都是用一個數字來表示的,爲什麼10用兩個數字來表示?學生提了那麼多的問題,中間不乏有些可笑的,愚鈍的,但學生能提出問題說明他在思考,在探索。同樣有的問題教師可能一時回答不上,要查些資料,但你不要覺的`難堪,師生可共同探討,有的問題可告訴學生到那裏去找答案,有的可暫時不作答留給學生思考。我們的教學不正是要培養敢於質疑,會學習、會思考的標新立異的創造型人才嗎?

《在數學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