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一、國中數學的教學內容

如何進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數學課按教學內容可分爲概念課、定理(包括公式)、法規及其應用課、習題課與複習課。數學課的目的是在知識的教學和技能的訓練過程中,通過數學思想的形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來培養、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

二、如何在國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1.利用一題多解,培養髮散性思維。數學中的一題多解現象很多,對此教師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引導,指導學生尋找不同的解題思路,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使學生在今後的的學習過程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歸納法、類比法、分析法、綜合法等方法都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很好途徑,這樣的訓練能擴展學生的數學解題思路,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2.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創設問題情境可激發學生求知慾,課堂上教師要多創設問題情境,以激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使學生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獲得積極的心理滿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例如,在對“矩形的判別”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創設出如下的問題情境:用刻度尺度量矩形的對角線的長度,從而引出課題,引導學生分析畫法的實質,並用幾何語言概括出這個實質。接着,再引導學生根據上述實際問題的啓示,思考證明方法。除創設問題情境外,還可以創設新穎、驚愕、幽默、議論等各種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並昇華爲自己精神的需要。這已經成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3.加強數學能力的培養,形成創新技能。數學能力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技能,能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其中,數學技能在解題中體現爲幾個探索階段,即觀察、實驗、想像,推理、運算、表述,抽象、概括、推廣。這幾個過程包括了創新技能的全部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加強解題的教學,在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的同時,進行有意識的強化訓練:自學例題、圖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數學符號、歸類鑑別等,使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數學技能,形成創新能力。

4.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創新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若能對數學教材巧安排,對問題妙引導,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非常有益的。尤其在新課程教學中,不能只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常規教學,要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探索,主動去挖掘知識、獲取知識。尤其是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引題,會使學生一下進人積極的思維狀態,表現出對知識的渴求,此時教師再即時引申,不斷歸納總結,學生就會積極反思,尋求知識規律。例如,在九年級幾何“圓周角定理”的教學中,筆者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①比較圓心角與圓周角的圖形,通過由一般到特殊的觀察方法,發現當弧相同時,一條弧所對的圓心角只有一個,而同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有無數個。②運用數學對應的思想,猜測同弧所對圓心角與圓周角之間存在某種數量上的關係。③遷移圓心角度數等於它所對的弧的度數來幫助分析圓周角的數量關係。④運用無限多個向有限多個轉化的思想以及按二分法的分類方法,經過兩次分類,把圖中的圓周角分成三類:圓心在圓周角上;圓心在圓周角內;圓心在圓周角外。⑤再根據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規律發現:“當圓心在圓周角上時,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於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⑥在找到特殊情況下的突破口之後, 把特殊情況轉化成一般情況來分析,用特殊情況的方法得出“另外兩種一般情況下同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於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的結論。

類似這樣用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同時發展學生“創造性”數學能力的教學內容,在國中教材中還有很多。廣大教師一定要努力探索,認真研究,不斷在教學實踐中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數學能力。

如何進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篇2]

作爲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更注重學生的解題能力。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列舉多種解法,我們自己覺得講得特別好,但是在過一段時間再考這個問題,我們發現還是有很多學生不會。實際上,當我們講得津津有味時,卻忽視了學生的理解,我們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爲,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實踐證明,當學生具有提出問題能力時,那麼他們的新型能力就會大大提高,他們就會在自主學習中,去巧妙地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從而有所感悟,有所創新。下面就如何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談一些看法。

一、鼓勵學生“敢問”

《如何進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