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世紀的突出特點是創新。對於我們二十一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國小科學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何在科學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一直是廣大科學課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重視科學啓蒙

美國著名學者喬治·奧威爾指出:“科學不只是發生在實驗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種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們觀察世紀的一種方式。”如果國小科學教育只重視知識傳授,而忽視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及科學方法的培養,那將會使受教育者在處理問題方面缺乏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很難有創新的意識。因此,我們應十分重視學生的科學啓蒙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引入最新科學信息,激發學生對現代科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鼓勵他們關注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在教學中除書本科學知識外,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要結合科學知識教學及時向他們講解各門類科技發展最新動態。

二、保護好奇意識

“好奇”是創新意識的潛能,是創新意識的萌芽。瓦特由水開時壺蓋掀動而成功地發明了蒸汽機;阿基米德洗澡時因身體感到水的浮力而發現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這些發明創造均與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意識有關。“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他們的頭腦中有着許多新奇的想法和見解。因此,老師要多給學生介紹創新的榜樣,以啓發學生的好奇意識。同時,要放手讓學生實踐,解除學生對錯誤的恐懼心理,強調從錯誤中學習,鼓勵學生異想天開,敢於幻想,大膽實驗。在引導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活動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髮現和思考問題,瞭解科學創造的思維方法。要設法讓學生與有成就的創造者、發明家接觸,儘早路上科學研究、創新的道路。

三、營造創新氛圍

有利於創造的風氣,不僅會促進求知慾滋長旺盛,激發探索異常解決辦法的強烈興趣,而且還會刺激新思路的開拓。因此,科學教學要積極營造創新氛圍,搞好校園環境佈置,讓學生置身於良好的創新環境中。並感受到整個校園都滲透着濃濃的科技創新氛圍。例如,在教室長廊上掛中外科學家畫像和名言,利用黑板報等定期摘錄科學家的名言,引導學生將科學家的名言摘錄在自己的日記本扉頁上,可激發起他們獻身科學、追求科學的熱情。結合科學教學開展有關科技知識小講座、開展科普知識競賽、撰寫科普小文章、組織科技製作比賽等等,消除學生對創造發明的.神祕感,使之產生濃厚的探索興趣。增強創新的意識。特別是科學教學的實驗課,讓學生各自身邊的簡易材料證明結論的科學性。

四、激發創造動機

創造動機即直接推動人們從事創造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它對人的創造行爲起着導向、激勵和強化的作用、創造動機源於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是由學生的內部需要而引發的動機,如學生認識到創新活動的意義或對之有興趣而積極參與創造性活動,外在動機在學校教育中主要表現爲學生爲了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或獎勵而進行創造性活動。成就動機是學生創新的動力源泉。有成就動機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毅力,富於挑戰性。在科學教學中我們積極讓學生從學習的成就中體驗出快樂,要讓學生從答對一個問題、完成好一次作業、一次實驗成功,完成一件作品、參加一次比賽、取得一個較好的學習成績中獲得滿足感。因此,我們在教學中用鼓勵的語言、信任的表情及時地肯定與表揚學生,以激發他們的各種創造動機,啓迪他們的創新精神。

五、更新學生觀念

心理學理論認爲:“創造過程是一個自我控制的自發的釋放過程,適宜創造力發展和表現的條件是要實現和保障學生的心理環境。”因此,我們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消極的聽衆,學生是主動的求知者,而不是灌輸知識的容器。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自覺實踐,努力營造創新的教學氛圍。

(一)積極思考。我們認爲創新的基礎是理解.在科學教學中最大的弊病是“學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思考時,教師不要急於提供幫助,要有意給學生造成暫時失敗感和短時焦慮,使學生的心理處於不平衡狀態。這種不平衡狀態會促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激勵學生運用內在潛能去自主探索、自主解決。所以在科學實驗探索中有意設置一些小的失敗演示實驗,發動學生提出解決方法,得出在實驗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幾點,這樣做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得到更加發揮。

(二)學會“解難”。在教學中,當學生“解難”時,老師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對學生提出的觀點不要急於下結論,應主動接納學生的錯誤與失敗,幫助學生了解錯在哪裏,讓學生在關心和支持的氛圍中,不斷獲得學習機會。同時,對敢於設想創新、標新立異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科學教學中要學生經常用因爲所以讓學生自己對自然發表的觀點。根據已學過的和自己知道的科學知識來解釋科學中的一些現象。

《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