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教學方案

爲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着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課教學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樂課教學方案

音樂課教學方案1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題,啓動情感。

1. 謎語導入,師談話: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呢?(集體猜謎語)。給大家一個驚喜喔。

2. 大家真聰明,原來這個謎語說的就是美麗的蝴蝶。看(點擊電腦動畫)美麗的蝴蝶仙子飛來了。它給我帶來了一首優美的曲子。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設計意圖: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而謎語式的導入方式針對大班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由此製造的懸念更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爲此,活動一開始,我就用謎語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體溫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生動形象的電腦動畫啓發幼兒的情感。從而使幼兒自覺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中。

二、初步欣賞,幼兒結合。

1. 聽完曲子後提問:聽這首《化蝶》,你感覺到了什麼?(幼兒自由表述)

 2. 談話:這是一首非常優美,抒情的樂曲。我們再來聽聽樂曲中蝴蝶在幹什麼?(邀請個別幼兒講述)

 3. 師談話:聽這首樂曲,除了能感覺到蝴蝶飛來飛去,還說了什麼事呢?

(播放電腦動畫)

 4. 師生談話:你感覺到了什麼?蝴蝶在幹什麼?(幼兒自由討論,表達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爲學習的.主人”已成爲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如何讓音樂欣賞活動真正成爲幼兒的精神創造活動,使技術含量高。

爲抽象的音樂欣賞變得形象生動、富有童趣,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爲此,我設計了電腦動畫,在欣賞——設問——再欣賞——再設問——電腦動畫結合這一環環相扣的過程中,使幼兒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欣賞活動中,主動地去感受,去體驗,去接納,去欣賞音樂《化蝶》的美。

三、動作表達,分辨樂句。

1. 師設問:我們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幾次?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示。

(播放音樂,伸出食指,手劃節奏,由此感知樂曲有四句。)

2. 師談話:我們聽出來了,這首樂曲共有四個樂句,那除了用剛纔的方法,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已經是一個停頓的地方呢?(幼兒探索、嘗試)

3. 依據個別幼兒的介紹,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可真多,把掌聲送給你。

 4. 師生談話:爲什麼大家用的動作,到樂句末都是慢慢的,或是停下來的動作?(幼兒自由討論,瞭解樂句句末用停止動作表示較爲恰當。)

設計意圖:幼兒是天生的藝術家,音樂的興奮的語言,對幼兒有較大的感染力。他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會強烈地需要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動作與音樂的結合一方面增加了音樂欣賞活動的趣味性,動靜結合;另一方面,幼兒能較形象直觀地掌握樂曲四個樂句的結構特點,自由發揮,互通信息,這種開放性的形式給幼兒的自我表達提供了豐富的廣闊天地。

四. 創編動作,感悟音樂。

1. 師談話:蝴蝶仙子說,它要成立一個舞蹈隊,專門表演《化蝶》這個舞蹈,誰願意參加?

2. 集體創編蝴蝶飛舞動作,並隨音樂表現,師觀察幼兒表現。

3 老師:我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結束的時候就用一個非常優美的造型來表示。(個別幼兒示範,擺出靜止造型動作)

4. 點擊電腦,師談話:讓我們看看蝴蝶仙子是怎麼跳舞的?

5. 提供盆花(自制紙花),邀請四名幼兒表演。師談話: 讓我們看看,誰會被蝴蝶仙子選中呢?(根據大多數幼兒的評判,爲表演的幼兒佩帶紅、藍標牌)

6. 師談話:祝賀被選中的小朋友,沒有選上的小朋友也別泄氣,繼續努力哦。

設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一環節我創設了一個輕鬆自由寬鬆的體驗環境,採用雙主體湖動模式,只要不影響同伴,幼兒可以用各種動作,隨着音樂旋律釋放表演激情,而教師始終飽含熱情,不斷髮現孩子的閃光點,並給予鼓勵,讓幼兒獲得成功感。

五. 扮演角色,充分體現。

1. 出示蝴蝶,花朵頭飾,師談話:看,蝴蝶仙子送來了什麼?

2. 要求幼兒兩兩相對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頭飾聽音樂,按樂句做蝴蝶或花動作。

3. 師觀察幼兒表現,見解介入表演,提醒“蝴蝶”與“花朵”的目光交流。

4. 在愉快的遊戲中結束活動。

音樂課教學方案2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及課標要求,培養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發展孩子想象力。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能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2.發揮想象大膽用手指頭變魔術,感受手指遊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兒歌內容,能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

 活動準備

自制教具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一樣東西人人有,一隻左來一隻右,吃飯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們來猜猜,這是什麼呀?

幼:手。

二、引導幼兒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有幾個手指頭?左手有幾個?右手有幾個?一共有幾個?

三、結合多媒體課件,分段學習兒歌。

1、教師伸出一共手指:讓小朋友想一想一共手指頭可以變什麼?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一個手指頭呀,就像毛毛蟲呀,爬爬爬)

2、師:兩個手指頭又可以變成什麼呢?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兩個手指頭呀,就像小白兔呀,跳跳跳。)

3、三個手指頭又變成什麼呢?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4、總結前三句兒歌,帶小朋友練習仿編兒歌。

四、完整欣賞學習兒歌《手指兒歌》

師:手指頭伸出來,我們一起來變魔術吧,兒歌《手指兒歌》。。。。。。。(帶幼兒邊做動作邊完整的念兒歌2遍)

五、鞏固提升

1、分組表演

2、創編兒歌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如果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整個教學會處於混亂中,於是我以猜謎的形式導入,吸引幼兒的眼球。接下來,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聽音樂邊學習兒歌,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動手動腦,在愉悅的氛圍中學會兒歌。

最後環節,仿編部分,我讓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探索手還可以變出什麼,創編兒歌。滿足孩子的表現慾望。

音樂課教學方案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角色創編情節、動作、歌詞,探索音樂遊戲的玩法。

2、在遊戲過程中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五隻小老鼠和大黑貓的圖片。 2、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創編歌詞。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拍拍手請它出來吧!(幼兒拍手)

2、從背後出示小老鼠,原來是“小老鼠”來了(加表情),小老鼠它長得是什麼樣子的?(眼睛小小的、圓圓的,還有個本領,會骨碌骨碌轉;嘴巴尖尖的,幼兒學學,尾巴細細的、長長的.)

3、小老鼠還帶來了幾個好朋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哦,一共有五隻小老鼠,五隻小老鼠在一起玩,他們會幹些什麼事情呢?(偷吃米來偷吃油,咬破了許多小人書,偷吃餅乾偷吃肉……教師加以整理)

5、你們喜歡小老鼠嗎?爲什麼?

(大家流露對小老鼠的憎恨)

6、老鼠玩得正開心的時候,誰來了?(出示大黑貓)教師叫:喵 喵 喵喵 喵。

7、你們想想,大黑貓看到小老鼠會怎麼做呢?(教師情緒表現爲緊張)會把小老鼠吃掉(教師學貓吃:啊嗚 啊嗚 啊嗚啊嗚 啊嗚(幼兒學學)吃掉了五隻小老鼠。

8、剛纔發生的這個故事呀,我們一起把它編成簡短的兒歌吧。(以問答的形式編)

(二)配樂唱歌。

1、我們給這首兒歌配上了好聽的音樂吧!(聽一聽)。

2、幼兒講講最喜歡歌曲中的句子?(根據幼兒的喜好師彈彈,幼兒唱唱。)

3、這首歌曲又有趣又好玩,我們一起來輕聲地唱唱,也可以學學做做自己喜歡的動作。(教師彈音樂,表揚個別小朋友)

4、賞識孩子,使其他小朋友也大膽地表現出來。

(三)探索音樂遊戲玩法,分角色(用胸飾)進行表演。

1、部分幼兒表演(探索表演規則)。

*大黑貓很厲害的,誰做大黑貓,該怎麼表現厲害呢?

*小老鼠比較壞,誰會表演,打算怎麼表演?

*根據幼兒講述,師幼共同總結遊戲玩法。(如果小老鼠被吃掉了,就回到座位上。其他小朋友 就爲他們演唱。) 2、集體表演。(及時捕捉信息進行評價)

(四)延伸活動:大黑貓休息了。

1、大黑貓今天吃掉了五隻小老鼠,肚子可飽了,接下來他要去幹什麼呀?(休息了,睡覺了) 2、放音樂天亮了,小貓要出去鍛鍊身體,練本領!

音樂課教學方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領唱齊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詞的格式和內容創編新歌詞。

3、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對農場(村)的動物及叫聲有一定的認知經驗(經驗)

2、幼兒已學過歌曲《小豬睡覺》(經驗)。

3、農場背景圖一張,以及小雞、小鴨、小豬等小動物的實物圖片,和節奏卡兩張(×○×○,×××—)。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表演《小豬睡覺》

1、 幼兒複習歌表演《小豬睡覺》。提問:小豬住在那裏?(引出歌詞:小豬在農場裏,同時出示農場背景圖,以及小豬)

2、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豬的叫聲:嚕嚕。

二、學唱新歌。

(1)幼兒學唱小豬的叫聲。(出示節奏卡)

1、小豬吃飽了就睡,睡着了還要打呼嚕,問:打呼嚕時的`叫聲應該怎麼樣?引出節奏卡(×○×○),讓幼兒學念其中的歌詞:嚕嚕。

2、用同樣的方法引出小豬找食吃時的叫聲,同時出示節奏卡(×××—),幼兒學念嚕嚕嚕。

3、幼兒跟隨教師學說其中的歌詞,注意掌握休止節奏。

(2)通過領唱齊唱等方式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1、幼兒邊看圖,邊聽教師完整範唱歌曲。

2、用領唱齊唱方法幼兒學唱歌曲,並模仿相應的動作。

3、引出歌曲名稱《在農場裏》,同時出示“在農場裏”四個字寶寶。

三、創編新歌詞。

1、幼兒遷移經驗,說出在農場的其他動物及其叫聲,並編進歌曲裏唱一唱。

2、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歌詞唱出來,大家跟着學唱。

3、用新編的歌詞進行領唱、齊唱。

四、結束談話。

表揚幼兒能積極動腦,並給創編歌曲的幼兒將一朵小紅花,鼓勵幼兒回家把歌曲編給爸爸媽媽聽。

音樂課教學方案5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情感薰陶和感染下,豐富大自然當中各種聲音的情感體驗。

【過程與方法】

採用演唱和表演的方式,熟悉三部分的音樂旋律,提高音樂的記憶能力和創新能力。

【知識與技能

能辨別各段旋律的順序,瞭解曲式結構。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用不同的情緒演唱三段音樂旋律。

【難點】

根據音樂旋律配音效。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小動物的叫聲(小鳥、蟈蟈、大象等),由學生猜並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或聲音。

二、新課教學

1、初次欣賞音樂片段,聆聽音樂中的聲音

師:從音樂中同學們聽到了那些聲音?能模仿它的聲音嗎?

學生自由回答並模仿聽到的小動物的叫聲(小鳥、蟈蟈、青蛙、流水等很多的聲音)。

2、再次欣賞音樂片段。

(1)爲音樂配伴奏

拿着樂器的學生跟隨音樂敲擊樂器,表演一種自然界的聲音。

沒有樂器的學生跟隨音樂做身體律動,表演一種自然界的物體。

(2)簡單介紹樂曲。

3、完整的欣賞音樂

(1)完整的.感受音樂的情緒(輕鬆、愉快的心情)

(2)熟悉三段音樂主題。

①聆聽音樂,分辨三段音樂主題。

②老師彈奏音樂主題A、B、C,學生學唱

老師示範並引導:演唱音樂主題A、B時用輕快、短促、高位置、彈性的聲音演唱,注意旋律中的換氣記號。演唱音樂主題C時速度稍慢,旋律要清晰,注意弱起和換氣記號。

③學生再次跟琴學唱。

④整體演唱三段主題。

(3)學生根據旋律主題A,加入自己喜歡的聲音。(加入音效)

三、鞏固提高,瞭解曲式結構。

1、學生根據圖表,聆聽音樂,判斷音樂的主題旋律

2、學生根據圖表討論分析曲式結構

師:請同學們給你們的小腦袋插上翅膀,以小組爲單位討論:歌曲分爲幾段呀?(全曲共由三個主題交替構成,是一個多段體結構的樂曲)

3、瞭解音效(開頭、中間、結尾處是很多自然界的聲音,我們把它叫做音效)

4、完整的演奏音樂作品

(1)學生分三組分別模仿開頭、中間、結尾的三個音效部分,並歌唱音樂主題、爲音樂主題部分配伴奏。

(2)師生評價。

四、課堂小節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希望同學們以後能夠欣賞到更多更美的大自然音樂,再見。

音樂課教學方案6

一、 什麼是教學目標?它與《課程標準》、教學任務是一種什麼關係? 教學目標是怎樣分類的?

二、 爲什麼說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當前在確定教學目標上還 存在哪些問題?

三、《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三維目標,其中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你是怎樣理解的?

目標是人類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什麼是教學目標?所謂教學目標就是教學中師生所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

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有所不同。教學任務是以教師爲主體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觀期望。教學目標是將教學任務進行量化的規定,可觀察、測量。教學任務僅限教師所用,而教學目標是師生共用的。

教學目標的分類:黨的`教育方針

課程目標 總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

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目標的編制建議

1 教學編制目標存在的問題

(1)盲目性

許多教師平時注重對教材的鑽研,而忽略對《課標》的學習,它是教育工作的“小憲法”,它具有法律效力。而教材是《課標》的具體化,有些教師缺乏對《課標》的學習和掌握,把握不住教學的重、難點,導致教學偏離方向,如;不依據課標教材和學生實際而是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隨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誇誇其談,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講或不講,

2)缺少獨立思考機械照搬

有些老師圖省事,不是通過自己勞動編制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把教科書、教案上的設計目標照抄下來,比較籠統空乏。

(3)不確切

有的教師由於不能系統、全面的掌握教材,制定目標存在要求偏低或過高情況,偏低--對學生已掌握了的東西,還要反覆講解,偏高--隨意拔高要求追求難度學生難以接受,沒有抓住重點。

(4)不全面

三維目標不能完整全面體現

如何做好編制教學目標工作

需要做以下四個層面的工作:

(1) 領會《課標》(指導方針)

(2) 弄懂吃透教材(加工材料)

(3) 瞭解分析學生(編制依據)

(4) 掌握編制方法(操作技術)

學習領悟《課標》的方法和策略

(1) 精讀:通過通讀、精讀原文,作必要的圈點,重點地方應背記。

(2) 結合:以《課標》爲出發點,到教材中找落腳點,融爲一體。

(3) 提醒:一是在自己牀頭常放一本《課標》,自然無意的翻着,一是在教案空頁上抄寫《課標》。

(4) 對比:與過去《大綱》進行對照,思考爲什麼這樣變化。

(5) 取經:向別人請教,向有經驗教師請教,在報紙雜誌聽講座看觀摩來學習。

3、教師在編寫教學目標時應掌握的要點:

教學目標包括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是在單元教學目標基礎上編制出來的。

(1)全面-----體現多元化------案例

在教學目標編制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三維目標是整體不能分開,雖然從編制上可以分開列舉,但實際在教學中是很難分開的,它是在教學同一過程中實現三個目標,而不是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完成。尤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體現滲透。

第二,陳述的語言要體現“學”的結果,而不是教的任務,就是說教學目標應表述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之後的知識技能,情感變化。

音樂課教學方案7

 活動目的:

1、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

2、辨別不同的聲音。

3、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4、感謝大自然對人類的幫助。

 活動準備:

小青蛙、小魚的布偶。

課前帶幼兒觀察瞭解下雨、小溪流水的'聲音特徵。

各種雨具、洗浴噴頭、水盆、扎眼的礦泉瓶、扎眼的塑料袋、噴壺、砂紙、塑料紙等材料。

有關下雨、小溪流水圖片及音像製品。

活動過程:

1、淅瀝瀝下雨了,小青蛙(布偶)說:“我最喜歡下雨天了,我要到雨中散步去!”於是小青蛙興高采烈地打着雨傘出門了。(播放音帶)

2、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我們來學學春天下雨聲音吧。你能用桌上的材料製造出春雨“沙 沙 沙”的聲音嗎?

3、小青蛙走着走着,雨停了。咦,這是什麼聲音?(播放音帶,並讓幼兒討論)一條小魚游過來說:“這是小溪流水的聲音!”小青蛙說:“真是清脆好聽呀!”

4、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你能用這些材料製造出小溪流水的聲音嗎?

 總結分享:

請幼兒想想,爲什麼這些東西能製造出春雨沙沙、小溪潺潺流水的聲音。

 活動評價:

1、這幾天還不錯,春雨多了起來,於是我們馬上組織孩子在陽臺上或室內隔着門、窗進行觀察、傾聽,利用各種感官來感受沙沙的春雨。孩子們積極性很高,爭着搶着往前擠,伸手用手接,還有的說:“春雨落到地上,地上全是泡泡呢。”“沙沙的,真好聽!”……通過多個活動孩子們對水有了極大的興趣。我們緊接着進行第二個活動《水會唱歌》。使他們對各種聲音充滿了好奇。

2、活動中,由於幼兒非常興奮,水撒到衣服上的居多。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要引導幼兒儘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灑到地面上,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活動結束:

請幼兒回家找找哪些東西也能發出類似春雨、小溪流水的聲音。

音樂課教學方案8

摘要:音樂課是國中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對於一位音樂教師來說,教好音樂課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只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深入瞭解學生,用愛心感化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用自身音樂素質帶動學生,做到言傳身教,才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使課堂教師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幾點粗淺體會。

關鍵詞:國中;音樂教學;策略

音樂可以愉悅心靈,可以提升品位。國中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音樂課堂上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聆聽音樂,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的審美品格。縱觀傳統的國中音樂教學,大多數的音樂教師只會採用一般的教學方法,即不斷地傳授音樂知識,營造出傳統課堂的嚴肅氣氛,使用灌輸性方式來講解音樂知識,強迫性地注入學生的頭腦;有的教師的方法雖然會精細一些,採用一對一的,口口相傳的模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讓人想起民間藝人授徒;有的教師像專業音樂學校的教學,只強調某些技能的訓練;還有的教師在課上只是爲了教會學生唱一首歌,只要音調大體不錯就算過關。如今,作爲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國中學校對音樂課堂的重視近年來有一定的提升,國中音樂教學需要改變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新型課堂教學思考,打造全新國中音樂課堂。

1.構建全新音樂教學理念

衆所周知,傳統的音樂教學主要是講解三種唱法,即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以往的國中音樂課堂,教師的教學思路基本上是從概念人手,欣賞爲輔,所有的學生整堂課都在被動接受灌輸式的音樂教育。這種傳統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畢竟單一的音樂理論對於國中學生的接受力而言,過於枯燥,何況學生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也是千差萬別。因此,改變傳統教育模式,構建全新音樂教育理念,提升國中音樂教學水平和效果迫在眉睫。

2.建立科學發聲教學體系

事實上,人的嗓音就是天然的樂器,這件樂器的奇妙之處就是能夠超越國界和語言的界限,完美融合成優美的樂曲。科學、正確的發聲是保證歌唱者完美展現音樂的基礎,同樣也是國中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的重點。我們一般講到的發聲原理是說聲帶在氣的衝擊下發生振動,聲帶因爲振動而發出聲音,經過人體的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頭腔,因而發生共鳴,最後發出響亮而和諧的聲音。長期的音樂教學,都是以傳統意義上的三種唱法爲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學生限定在某種唱法之內,將教學引入誤區。其實,正確的發聲要依照科學,摒棄傳統意義上教學的主觀性。

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嗓音條件和發聲特點,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去修飾學生的聲音,揚長避短,因材施教。在學習的過程中,千萬要在科學的基礎上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更加不可刻意模仿。在學唱的過程中,要以聽人家如何運用嗓音,如何演繹作品,如何使用技巧爲主,切不可單純刻板地一味還原。作爲一名音樂教師,要有靈敏的耳朵,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並且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使學生在不斷的訓練過程中提升音樂感知能力。

3.運用有效合理訓練方法

國中音樂教學,最難的環節莫過於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教師想要對學生進行培養,就一定要有“伯樂”之能,全面瞭解學生聲音能力、特點、發聲習慣、發聲特點、存在的問題等,整合之後制定出系統的教學方案。音樂的學習需要持續的訓練,不能追求一蹴而就,國中音樂課堂要着重訓練學生的基礎。一是要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的樂理知識,培養正確的聲樂審美和音樂感覺,這種感覺既是聽覺上的,又是心靈上的。二是要發現學生唱的最好的那個音,從那個音人手,學細學精,然後再拓展學習其它音,在這個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音樂習慣。三是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要着重提升音樂的實際掌握能力,可以是感覺上的,也可以是歌唱方面的,更加可以是有關音樂的其他方面的。

課堂之上,教師還是要以課本爲主,結合課本內容進行靈活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往國中音樂課堂不活躍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學生將音樂課當成了“學歌課”,如今的音樂課堂主要是以音樂鑑賞爲主,開發學生音樂潛力爲輔,教會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音樂感受力。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合理有效的訓練方法進行教學實踐,瞭解學生,發現學生,讓音樂的課堂變成情感式的課堂,讓學生接受並且熱愛音樂,將音樂課當成拓展知識,互動交流的載體。

4.用愛心感化學生,提高教學實效性

國中生大多都喜歡上音樂課,但就是有一少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過於“活躍”,不聽老師指導,搞得課堂亂哄哄的,導致教學目標不能順利達成。

親其師,則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爲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因此,我就發揮青年教師與學生交往上的年齡優勢,努力成爲學生的知心朋友,向他們學習,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我悉心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於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讚語等來縮短師生間的差距,以提升學生對我的信任度。特別是對“潛能生”,我加倍關愛、細心呵護,保護其自尊心,培養其自信心,逐步讓其喜歡音樂,跟大家融爲一體,進而使他們喜歡音樂課。經過我們一段時間的交往,漸漸地,他們上課的紀律比以往好多了,就連平時非常調皮,經常故意搗亂,唱歌時一人成調,胡亂喊唱的學生也願意聽從我指揮,和我成了好朋友。我開始感到心情愉快,上課得心應手,課堂教學實效性也隨之顯著提高。

5.用自身音樂素質帶動學生,做到言傳身教

教學中值得學生信賴和崇拜的還是教師個人所具有的音樂素質,教師要在課堂中時不時地展示自己的專長給學生,不但會讓學生覺得很現實,而且也會樹立教師的威信,因爲你的形象值得學生去學習和借鑑,學生喜歡能歌善舞、多才多藝、和藹可親的老師,這樣他們纔會崇拜你,進而受你的薰陶和感染,並自覺主動地向老師學習。比如有的音樂教師,特別擅長聲樂,尤其是上唱歌課的時候,聽他唱一首歌曲,學生對音樂就親近了許多。有的老師擅長鍵盤樂器,有的學生就是因爲喜歡老師那嫺熟流暢的範奏而喜歡上音樂課的。有着某種專業特長的音樂教師,往往沒有過多的環節,過多的招式,就能直接把學生領到音樂裏面,和他們一起感受音樂之美,音樂之妙,並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此可見,音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能力,來充實課堂教學。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這都是很有道理的,關鍵是這個水我們怎麼呈現。我們應該用我們的知識之水去滋潤學生的心田,而不是一股腦兒把水潑在學生身上。

音樂課教學方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旋律,運用創編的動作參與表演。

2.隨樂曲合拍地做螞蟻走路、打招呼等動作。

3.願意在集體面前表現和與同伴交流,享受表演遊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材料準備:螞蟻頭飾(頭箍與毛根條自制而成),圖譜,記號筆,音樂《螞蟻搬豆》(原曲爲《不倒翁詼諧曲》)。

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的特徵和生活習慣有初步的瞭解。

環境空間:幼兒圍坐成半圓形或馬蹄形。

活動過程:

1.出示"神筆",師畫小螞蟻,引出主題。

(1)師:瞧,今天老師又帶來了神筆。看,這次它能變出什麼小動物?(師當場畫小螞蟻。)師:我們和小螞蟻打個招呼吧!在幼兒隨意打招呼後,師嘗試啓發幼兒用這樣的節奏進行打招呼。(拍拍拍拍拍,嗨,你好。)(自我評析:這樣做的目的是將主要節奏前置,以降低學習的難度。)(2)藉助提問與表述,鞏固幼兒對小螞蟻特徵的認識師:小朋友喜歡小螞蟻嗎?那誰來說說小螞蟻長得什麼樣?幼兒表述後師簡要總結。(六條腿、一對觸角,頭,身體,尾部。)師:小螞蟻長得那麼可愛,怪不得小朋友都喜歡。現在,我們也把自己變成小螞蟻吧(提示幼兒戴上頭飾)。

(自我評析:這一環節主要是幫助幼兒重溫螞蟻的特徵與習性。)2.創設情境,感受樂曲,自主表演(1)創編、表演螞蟻走路、打招呼的動作。

師:小朋友們都變成了可愛的小螞蟻,老師就來做你們的螞蟻媽媽吧。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公園走走吧!呀,我們小螞蟻是怎麼走路的?(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然後師將幼兒動作巧妙組合,形成固定節奏。)集體練習螞蟻走路動作(跑跳步)(走走走走走走)。

師:喲,這不是我們的好朋友紅螞蟻嗎?孩子們,打個招呼吧!怎麼打呢?

(個別演示,後優化組合: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繼續向前走,看見小花,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繼續向前走,看見小樹,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繼續向前走,看見小蝸牛,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自我評析:這裏藉助情境創設,看見小花、小蝸牛等,使走路與打招呼練習變得有趣味性。)師:我們走得有點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下吧!

師:我們剛纔來的時候,都看見誰啦?隨幼兒回答出示圖譜,師幼一起理解圖譜。

師:休息好了,寶寶們,我們把剛纔的打招呼遊戲連起來表演一下吧!

(走走走走走走,打招呼。)師:寶寶們,配上音樂一定會更好玩兒!我們先聽聽看,再來試試看。

播放音樂(幼兒聽,師隨圖譜指示)。

再次播放,幼兒隨樂曲逐步合拍地做螞蟻走路、打招呼動作(二到三遍)。

(自我評析:圖譜的運用,目的是幫助幼兒清楚地區分與掌握A段音樂的四個樂句,爲合拍練習降低難度。)(2)發現豆子,創編表演螞蟻傳遞信息的動作。

師:寶寶們,又有點累了,我們坐下來喝點水吧!

師:喲,寶寶別動,媽媽發現那邊有個東西。哦,原來是顆大豆子,比媽媽的身體都要大好多倍。媽媽來試試看,能不能搬起來?(師示範,搬不起。)師:媽媽搬不起來,怎麼辦?(請別的螞蟻來幫忙)那我們怎麼告訴其他螞蟻呢?(用觸角傳遞信息,碰碰身體、屁股、觸角、肩膀……)聽音樂來一次(將消息告訴別的同伴)(走走走走走走、碰觸角;走走走走走走,碰碰肩:走走走走走走,碰碰手;走走走走走走,碰身體。)出示圖譜,聽音樂完整演示一次(傳遞信息)。

(自我評析:這是A段音樂的重放。設計螞蟻傳遞信息這一遊戲情節的.目的是: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幫助幼兒學習合拍地表演。另外,藉助圖譜使幼兒對樂曲理解的難度降低。)(3)創編、表演搬豆動作師:這麼大的豆子我們該怎麼搬呢?(幼兒演示,然後師請幼兒聽音樂演示:或聯手推、或聯手擡……)出示圖譜,幼兒完整表演。

(自我評析:這是B段音樂。圖譜的運用,使幼兒一下子區分出A、B兩段音樂的不同,這也爲螞蟻搬豆動作的創編增加了想象的空間。)3.完整表演,並嘗試進行邀請舞遊戲師:豆子終於搬到家裏了,我們都累了,休息一下吧!(幼兒回座位)寶寶們,今天我們去公園玩的路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遇到好朋友,打招呼:豆子搬不動,告訴夥伴;最後大家一起把豆子擡回家。)師:聽着音樂,我們來完整地表演吧(整體練習一到二遍)。

師:請個別幼兒進行表演:A段第一遍音樂個別表演,A段第二遍音樂進行邀請遊戲(一請二、二請四、四請八、八請十六);B段音樂聯手搬豆,直至搬回家(表演遊戲二到三遍)。

音樂課教學方案10

一、課程改革與教學設計有什麼關係?

二、按照《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應樹立哪些新理念?應探索哪些新方法和新策略?

三、當前課堂教學上存在大量高耗低效的教學浪費現象,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優化教學設計角度去思考,應該怎樣加以克服和解決?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課堂上是否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教學設計的好壞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大多數教學水平高,課上得比較好總是有一定的教學設計能力。而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差,水平低,表現在課堂上就是他們不會做課堂教學設計。因此,教學設計在教師教學能力中居於核心地位,它既是教師的一種綜合能力,也是一種創新能力,因爲設計教學的過程,既可體現教師的教育思想、理念,又涉及教師駕馭教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它反映的是教師的創新思想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教學才能上層次、上水平,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研究表明,今天的教學設計和以往的備課(教案)是不相同的。

首先從着眼點上看,以往備課教師關注的是“課”,忽略的是“人”。教師爲如何“講”而做準備。而教學設計則不同,它關注的是“學”的研究,探究的是“以學定教”問題,這是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的。

其次,從發揮教師作用看,以往備課教師是在執行貫徹教學大綱,教師研究如何去原封不動地傳授好教材的知識。我們的教師無異成了二傳手。因此教師的個人的教學創造性,教學個性無法得到發揮。而教學設計則要求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執行者,更是課程的.開發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提倡創造性使用教材,需要教師具有優化組合教材的能力,要求教師高了。

俗話說得好,凡是預測立,不預則廢。

什麼是教學設計?所謂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在課前爲完成教學目標,預測教學內容、學習環境、學生行爲、教師行爲所引起的結果,並籌劃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爲的總體構想。

那麼教學設計與課改有何關係哪?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頒佈預示着基礎教育改革是一次從教育思想到教學內容,從教學組織形式到教學評價的深刻的變革。這是一次帶有文化轉變意義並改變教師角色整體系統的深刻的改革。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整體設計上加以突破。沒有整體教學設計上的轉變和突破,就不可能貫徹精神,完成不了教學任務。例如:傳統教學模式六步法-師生問好-發生訓練-複習歌曲-新授課-歌曲處理-綜合表現。可以看出來這樣的模式是以教師爲中心,把學生封閉在教師劃定的圈子裏,與新課改相違背。按新課程理念我們構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活動體驗-師生探索-拓展延伸。這樣才能真正給學生更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空間,使他們積極主動發展。

課改實施以來,大多數教師在備課時已用新教學設計替代傳統的“教案”有的教師把教學設計分爲“設計理念”“設計特點”“教學過程中設計意圖”後附“課後反思”。

有的教師教師教學設計含有“分析教材”“分析學生”“設計理念”“設計思路”“教學過程”後附有“教學手記”。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和寫法。可以看出課改後教學設計從淺層次的編寫教案進入深層次的教學設計。

但目前我們課堂教學嚴重存在高耗低效的教學浪費現象.表現如下:

1、教學目標意識不強

教師備課時間不充分.弄不清教學目標,上課抓不住重點,難點,課堂隨意性大,東扯葫蘆西扯瓢,教學完全處於盲目狀態.

2.教材處理不當

由於教師不做總體設計。教材沒能很好處理。重點不突出,主次不分明。由於不善於教學設計,內容不連接,缺乏整體感,沒有教學主線,缺乏條理性。

3.教學方法單一枯燥

教師講的多,不給學生思考、交流時間。更沒有活動自由的空間。造成學生沒有興趣,失去學習的慾望。

4.追求形式,不重實效

不重實效,只是追求形式上的熱熱鬧鬧,學生自由放任,輕輕點水,缺乏內涵。導致教學時間精力上的浪費。

要解決以上的問題,必須靠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抓住課堂教學設計的優化。 教師在新的教學設計中應轉變六種意識。

—.樹立課程意識。

傳統教學教師有的是大綱意識,教材意識,教參意識,而缺少的是課程意識。按照新課程理念,強調課程是由教科書,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一種生態系統——也就是我們要樹立大的課程觀。

那麼樹立課程意識,意味着什麼?

首先,發揮課程的整體功能。教學過程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環境五種因素整合而成的。它是一個系統。只有孤立的每個因素都集中整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揮課程功能。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組織形式、環境五個因素的整合。就決定了它是獨特的且永遠變化的。課程不再只是載體,而是教師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

其次,教學組織形式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轉變。

傳統式課程觀,教學組織形式主要以“講授法”爲主的單項信息交流。新課程課堂上教師變“講師”爲“導師”師生信息反饋,成了多層次、多通道、多方向的立體信息交流網絡“多功能協調”、“立體化”滲透。

第三、教師要由被動地執行和施授課程,變爲主動開發創新課程。

以往的教學理念中,課程是國家的事,教學大綱、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都是專家編織出來的,與教師沒有什麼關係。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不是被動的執行課程者而是課程創造者,師生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教學過程成爲課程內容維持生成和轉化的過程。

二、樹立過程意識

傳統教學的教師缺少過程意識,重結果、輕過程。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增加過程意識,不僅要重教學結果更要注重教學過程的本身價值。

案例

增強過程意識,教師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過去是清一色答案。沒有問題。知識的價值就在於它爲問題而存在。可見我們的過去課堂教學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問題”清一色的標準答案,相同的回答,相同的動作,整齊劃一,而新課程強調的是給學生留下問題,讓學生達到課雖盡,餘味卻無窮。

新課程中,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模式。教師帶着一個問題走進課堂,學生帶着無數問題走出課堂。

三、樹立導學意識

所謂導學意識是指教師對學生學習動力、方法、交往方式、學習過程、學習效果、評估的關注、組織和指導。

樹立導學意識首先教師要有“以學定教”的思想。教學設計要以學習者爲出發點,關注和挖掘學習者的內部潛能、突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與快樂。

其次,樹立導學意識、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的指導。陶行知說:世界上的先生有三種。第一種是隻會教書,把學生當成書架子字紙簍。第二種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他注意的重心從書上移到學生身上了,不象從前拿學生配書本、而是拿書本來配學生了。而學生還是處於被動地位。第三種先生是好的先生,他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生學。把教與學聯繫起來,讓學生學會學習,爲學生一輩子負責,是本次課改的重要任務。

影響學生學習活動有兩大系統:即動力系統和操作系統,但作用不同。

四、樹立開放意識

傳統教學設計一般把學生封閉在以課本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的教學活動裏。新的課堂教學設計要突破這三個中心,實行開放式教學。

如何去突破三個中心?首先,突破課本爲中心,改變過去講“課本課本、

一課之本”,提倡開發課程資源,即在學好用好教材基礎上,還要超越教材,教材只不過是例子。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突破教師爲中心,課堂不在是由教師壟斷的一統天下。教師角色和責任,在於引領和點化,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質疑,最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突破教師爲中心,課堂教學用大量靜態化轉變爲大量的動態分解分樣的教學組織形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創設各種情景。)

再次,突破課堂爲中心,可以在教室內還可以到室外。(看劇、聽音樂會、專業教師訓練、網絡)

五、把握整合意識

傳統強調學科獨立,學科本位,科目過多,課改整合基礎教育把各種知識分成若干的學科來進行教學。許多分解的知識本身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聯繫十分緊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就需要教師在開發和利用資源時,必須具有整合意識,以本教學知識爲主。儘可能去吸收各學科知識的素材和營養。(城四 整合教研組)

六、樹立創新意識

課改突出特點是爲教材的編寫,爲教師開發處理教材,爲教師組織教學選擇教學方法,爲學生評價學習有一定的空間。奧托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只不過都埋藏在人的較爲深層的自我裏,只有付出辛苦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寶。”希望每位教師做一個創造型的教師。不斷的挖掘自身的創造力,從而去發現自我、創造自我、超越自我、優化教學設計,形成“與衆不同”的教學風格。一級一級的登上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

音樂課教學方案11

教學內容

1、歌曲“上學歌”學唱;

2、綜合訓練

3、欣賞:快樂的一天

教學目標

1、鞏固課堂常規。

2、通過學唱《上學歌》和欣賞《快樂的一天》,培養學生聽音樂與唱歌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指導學生聽着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並能自編簡單的動作,表現《上學歌》活潑愉快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並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緒,能通過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感受樂曲情緒,能自編動作表現出音樂的情緒。

教學手段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培訓(歡迎同學們來到音樂世界學習音樂)

1、老師先講今後上音樂課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兩腳平放在地上,不要亂動,背要挺直,有利於正確的發聲。書放在樂椅的扶手上,今後帶一隻筆一塊橡皮,不要在帶其他東西。要愛護音樂書這個朋友。再請學生自己說一說今後應怎樣表現。(調動積極性,自己感受到應遵守的紀律和要求)

2、發聲動作應怎樣做纔是正確的。

全體起立,跟老師找到雙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師體會吸氣和呼氣的變化,引導學生自己找到腹部變化的規律。

跟教師練唱小樂段,感受正確發聲方法的運用。

3、進教室的要求:聽音樂並根據音樂節奏自編動作邊做邊走到自己的位置。

聽音樂練習

將學生帶到教室外練習,看誰做的'好。

二、新授

1、導入:“同學們,今天大家每天都來上學,高興嗎?那誰能說一說你的這一天是怎樣過的,你都經歷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們來聽一首“快樂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聽音樂的第一段“早早起”

請生說一說這一段聽過後有何感受

看圖,這一段表現了小朋友早晨起來的情景,請生根據音樂表現的內容,邊聽邊用動作表現。

“早晨起牀後應該做什麼?”“上學去”“這時你的心情怎樣?路上看到什麼景色?”

3、直接聽第二段,請生邊聽邊做動作表現。

“那麼在上學途中,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4、學唱《上學歌》

①教師範唱歌曲,請學生模唱歌曲。

②讀歌詞,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唱歌詞,注意情緒,要活潑歡快。

④歌曲處理:

中速、充滿朝氣地演唱。

“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 連貫舒展

“小鳥說:早早早” 輕鬆、親切、富有彈性

“我去上學校??愛勞動” 情緒飽滿、富有激情、節奏明快。

“長大要爲人民立功勞” 堅實有力,表現出決心

注意以上幾點,教師範唱後,學生練唱。

⑤請同學根據歌詞給歌曲編舞蹈,

邊唱邊跳,看誰表演的好。

5、分別聽“來學習”、“做遊戲”、“放學了”、“靜靜睡”,並請生邊聽邊根據樂曲情緒、表現的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聽後,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段的情緒是怎樣。

6、完整復聽樂曲,並做動作。演奏到“上學歌”處齊唱,做動作。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上學歌”,也欣賞了“快樂的一天”,同學們有什麼收穫?

(好好學習;長大立功勞;養成良好習慣;熱愛學習等)

希望同學們今後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快快樂樂。

音樂課教學方案12

活動目標:

1 、感受4|4拍的音樂節奏;

2 、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併合拍;

3 、激發幼兒對歌唱表現的興趣。

重點難點:

在聽音樂打節奏時示範和指導,在表演合唱中要將“一閃一閃”的跳躍感唱出來,在用手作“閃”的動作時注意合拍和跟節奏。

活動準備:

小星星粘貼及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

《小星星》磁帶、歌曲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及感受4|4拍音樂節奏,欣賞《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師一起隨着節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節奏。

二、圖片引入主題,欣賞歌曲:每當天黑了,天空中就會出現許多許多的小星星,你們見過他們嗎?

1、你覺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麼?

2、欣賞歌曲《小星星》;“星星寶寶快樂的唱起了歌。聽——”

3、歌曲裏的小星星像什麼?爲什麼說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第二次欣賞歌曲《小星星》:“聽聽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樣的?”

小結:一閃一閃、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進一步熟悉歌詞。

2、“怎樣唱出小星星一閃一閃的?”

教師示範,引導幼兒唱出“一閃一閃”的跳躍的感覺;運用手勢配合唱出“一閃一閃”的跳躍感;

四、和老師一起運用跟着錄音帶學唱;

1、運用歌曲圖譜,結合手勢動作,提示幼兒說歌詞;

2、運用歌曲圖譜,結合手勢動作,鼓勵幼兒大膽的跟着錄音唱;

3、看着圖譜和老師一起唱;

4、請個別幼兒唱,老師和其他幼兒隨着節奏做動作;

5、請幼兒來當星星寶寶唱歌,老師當月亮媽媽表演動作;

6老師扮演月亮媽媽,幼兒扮演星星寶寶一起邊唱邊隨歌曲有節奏的做動作;結束。

節奏——角落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樂曲、表現樂曲

1.角落活動中熟悉樂曲、感受樂曲節奏、嘗試表現樂曲。

(1)聽賞樂曲,感受樂曲的優美,激發幼兒對樂曲的興趣。

說明:在角落活動中引導幼兒花幾分鐘的時間聽一聽樂曲,感受樂曲的優美。此內容可延續4-5天。

(2)聽賞樂曲、感受樂曲,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方法嘗試表現樂曲。如幼兒可以用舞蹈動作表現樂曲,幼兒也可以藉助各種打擊樂器表現樂曲。

說明:這一階段幼兒在角落裏玩的時間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師指導的重點是不斷挖掘幼兒的閃光點,譬如幼兒用不同的樂器表現樂曲、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樂曲等。最主要的是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以及幼兒初步的4/4節奏感。這裏要提醒的是4/4節奏也可以有不同的節奏型,如X — — — | X — — | ;如:— X — | X — X —| ;如:X X X X | X X X X | ;又如_ _ _ _ | _ _ X_X_|。教師可通過每次角落遊戲的講評讓幼兒體會角落活動中的成功和愉悅。

(3)注意生活中引導幼兒多感受不同4/4節奏,

如X X X X |如X X X X | _ _ _ X |又如:_ _ X | X X _ X |

請你過來!我們都是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呀長大了,你也長大了!

集體活動中大膽表現音樂、表現音樂節奏

2.集體活動中大膽表現音樂、表現音樂節奏

老師和幼兒共同聽賞樂曲,感受樂曲優美,知道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講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遊戲“快樂大轉盤”。

遊戲玩法:老師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滿天的星星。星星圍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樂前奏起月亮姐姐轉圈;星星跟着音樂拍手。前奏結束前月亮姐姐要點到一顆小星星,小星星就馬上起來,跟着音樂做動作(如眨眼、睡覺、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須馬上跟着他(她)一起有節奏地動作,直至樂曲結束。待到間奏起,

月亮姐姐再次轉圈去另一顆小星星,遊戲如此循環反覆。

遊戲規則:小星星必須跟着音樂節奏做動作。別人做過的動作就不能再做,否則算輸。

說明:這個遊戲能夠充分激發幼兒興趣和積極性。在鼓勵幼兒大膽地模仿別人動作並表現音樂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放在讓幼兒按音樂節奏活動,並不重複別人的動作,更應放在幼兒會用動作展現不同的節奏型。如有幼兒用X X X X X X |應該表揚

點頭點頭拍手拍手拍手拍手

而有幼兒用X — X — | X X X X |也該好好鼓勵。

扭屁股扭屁股拍手拍手拍手拍手

B.引導幼兒聽一段新的音樂(同一旋律的不同樂器演奏)鼓勵聽到不同樂器演奏表現不同動作、玩法、規則。指導重點同前。

說明:不同樂器表現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較爲流暢優美,幼兒的動作應該較爲舒展、柔美;而由鋁板琴演奏的旋律則感覺更多的是有節奏、有彈性。不同的樂器應該引導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

3.在角落遊戲中進一步體會歌曲。

表現角中讓每一個幼兒能有機會參加活動,進一步表現樂曲,感受節奏。此內容可在表演角里再延續10天左右。

繼續在角落裏引導幼兒大膽地用各種動作表現不同的節奏型,在角落活動的講評中展現幼兒的遊戲,以此讓幼兒體會成功體會愉悅。

音樂課教學方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培養節奏感,激發幼兒對音樂課的興趣。

2、幼兒能夠聽辨聲音的長短,能感知四分音符的節奏。

3、初步培養初步的音樂能力。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教師彈鋼琴《來了一羣小鴨子》進教室,

幼兒模仿小鴨子的動作,坐在小椅子上,準備上課。

(二)基本部分:

1、發生練習:

1 2 3 4 5 6 5—/ 5 4 3 2 1 3 1—//

小鴨子們起得早,太陽公公咪咪笑。

2、出示玩具下鴨子,“今天我要上幼兒園去了,真開心。”

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小朋友們,你們學學我的聲音叫好嗎?”幼兒隨下鴨子按節拍邊走動,邊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3、小鴨子看見老師有禮貌的問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老師你好

“小朋友們你們也是有禮貌的'好孩子,問老師好,好嗎?”

X X X X X X X X

老師你好老師你好

4、小鴨子玩汽車:聽,小鴨子說什麼?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我玩汽車嘎嘎嘎嘎我真開心

“小朋友,和小鴨子一起把小鴨子說過的話告訴老師好嗎?”幼兒隨下鴨子按節拍說出。

5、用此方法,下鴨子可以換不同的玩具,如皮球,積木,風車……幼兒隨下鴨一起練習四分音符的語言節奏。

6、同時,也可以把小鴨替換魏小狗,小貓等其他動物代替,練習四分音符。

(三)、結束部分:

幼兒一起齊唱《來了一羣小鴨子》離開小椅子。

音樂課教學方案14

一、課前遊戲——讀RUAPO(引導學生用普通話讀,用方言讀)

(生描述,師補充):舒柏特:十九世紀偉大的奧地利作曲家(1797——1828),出生於維也納附近國小教師家庭。幼時在教堂唱詩班受音樂教育並任歌童,8歲隨同父親和哥哥學習提琴、鋼琴14歲開始創作歌曲,16歲開始創作交響曲,17歲爲歌德的詩篇譜曲。18歲完成第二、三交響曲,五部歌劇及一百四十多首歌曲。

舒柏特曾在本地國小任教三年,以後失業終生。他的一生非常貧窮受進了折磨,於1828年死於傷寒病。他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共寫了十四部歌劇,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九部交響曲,其中很有名氣的有“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鱒魚五重奏”歌曲“美麗的磨坊姑娘”等,他的歌流行七大洲,並且有很多首成爲世界名曲。尤其是他創作的歌曲,有時一個早晨能寫五、六首,並把遇見的每一件事都變成歌曲。他的歌曲常常被稱爲浪漫主義的'“藝術歌曲”被世界人民稱爲“歌曲之王”。其中他創作的“搖籃曲”流傳滲廣。體現了一種舒緩安詳柔美的意境。

說到了搖籃曲,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兩首不同國家的“搖籃曲”,一首是舒柏特創作的,一首是我國東北民歌的,互相對比一下,歌曲在情緒、意境和音色上有什麼特點?

1、播放東北民歌“搖籃曲”與舒柏特的“搖籃曲”的錄音。

(聆聽感受歌曲舒緩、安逸的情緒,安詳柔美的意境;柔和甜美的音色,引起學生關注,激發學生興趣。)

2、個別提問聽後感

二、學習新歌

1、教師範唱。(集體哼唱)

2、出示歌曲(幾拍子、幾段歌詞)

3、個別提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引入:關於這首歌曲的來歷,有這麼一個故事,你們想聽不想聽?

舒柏特19歲那年,有一天他十分飢餓,下意識地走進一家飯店,當服務員向他出示菜單時,他身無分文感到十分尷尬,他四下張望希望遇到一位熟人或朋友,可飯店裏全是陌生人。當他低頭失望時,忽然看到報紙上刊登的克勞蒂烏斯的一首小詩,立即把這首詩譜成歌曲交給了店主,才換來一份土豆充飢,可是在他死後三十年,這首“搖籃曲”的手稿竟以四萬法郎高價賣了出去。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講這個故事就是向你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希望你們刻苦學習,將來用自己的智慧創造更多的財富來報效祖國,報答養育你的媽媽。

4、學生視唱,教師伴奏

導言:爲了更好地理解、學習這首歌曲,請大家想象自己小時侯媽媽哄你入睡時的情景,心裏怎麼想?試着唱一唱(有表情的演唱)

5、分析歌曲,指出重點難點

6、教師伴奏,集體有感情地演唱

根據歌曲的旋律,分成小組自編歌詞。(個別小組演唱)

7、教師指揮,學生集體用口琴吹奏。

8、好了,同學們,通過剛纔歌曲的演唱與吹奏,我們瞭解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所以接下來在優美音樂聲下,爲自己的母親寫下一段話,來感謝母親對你們的養育之恩,同時你也可以做爲母親節的禮物送給媽媽。

三、教師小結:

音樂課教學方案15

一、選題的意義

新一輪中國小音樂課程改革,對我國普通音樂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建立“以人爲本的音樂發展觀”的音樂教育科研項目最近在全國正式啓動。針對當前音樂教學現狀,許多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九年基礎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是極爲重要的,如果在此階段學生就已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最大的變革就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改善教與學的方式,倡導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使我們課改得以進行的重要前提。根據綱要精神出臺的《音樂課程標難》,又在音樂學科範圍內做了更具體的要求。強調了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興趣爲動力;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的綜合;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完善評價機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現行的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這種狀況影響着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有效發揮,制約着我國中國小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鑑於我區是這次國家課程改革試驗區,本文特選題爲“國小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思動和主票觀點

(一)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驗證性研究

1.驗證音樂學科課程標準。學習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實驗及時瞭解課程標準的適切性,根據實驗情況,分年度形成對課程標準的修改建議。

2.檢驗實驗教材是否達到“標準”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教材內容的選擇是否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3.檢驗實驗教材在試驗區的可行性。教材是否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是否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要求,教材內容的組織是否多樣、生動,有利於學生探究,並提出體驗、模仿、討論的建議。

4.實驗教材與學生的適切性研究。實驗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現實和社會現實、學生個性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發展的適切性研究j實驗教材主題式的課程體系、語體風格、呈現方式與學生的適切性研究。

(二)教師培訓與提高研究

1.培訓內容:設置以問題、專題爲中心的結構體系。分解爲理論與技能、考察與實踐、課題研究三大板塊。具體內容包括(回)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2)新課程的教與學;(3)新課程與學生髮展;(4)新課程與教師教育;(5)新課程與教學評價;(6)新《課程標準》的特點、實施與評價;(7)教學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學習與研究。

2.培訓模式:分解爲專題培訓、反思實踐培訓、案例式培訓、觀摩研討培訓、課題研究培訓、導師指導培訓、學術沙龍培訓、網絡交*培訓。

3.培訓目的:(l)被培訓者對新課程有着思想上的共鳴與理念上的認同;(2)被培訓者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得以提高;(3)建立一支熱心並勝任基礎教育課程研究與開發的音樂教師骨幹隊伍;(4)營造有利於課程改革的良好氛圍。

(三)教學改革與課程評價研究

1.評價內容:(1)學生方面: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2)教師方面:評價教師的教育思想、業務素養、教學態度、教學方法和效果、教學業績及在師生的交往與溝通中是否愛護和尊重學生。

2評價方法:(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2)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3)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

3.評價流程:檔案紀實、分項積累:發揮特長、強項評價:鼓勵爲主、綜合評定。

(四)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1.學校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1)提供必要的音樂教學設施,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2)開發、利用信息技術,拓寬音樂教學容量;(3)加強學科整合,構建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聯繫。

2.家庭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3.社區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三、本課題創新程度、理論意義、應用價值

(一)創新程度

1.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發展,爲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基礎,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2.鼓勵探究式學習。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探索性,強調學生的體驗、探究、實踐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注重培養創新精神,使學習成爲獲得積極、愉快、成功體驗的過程。

3.提倡發展性教學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力求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提倡學生、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的評價方式。

4.本課題第一次提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目的中從四個層面強調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做法。

5.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並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

6.體現了學科功能即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具有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功能、有陶冶情操培植學生品質的功能、有健身育心的功能、具有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的功能。

7.本課題具有審美體驗價值、創造性發展價值、社會交往價值、文化傳承價值。

(二)理論意義

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是全面實施素質的必然要求,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緊迫任務和歷史使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關係重大、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涉及培養目標的變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課程結構的調整、課堂教學的改革以及考試評價制度的改革,是一個由課程改革所牽動的整個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

(三)應用價值

1.從學生的經驗和發展需要出發,對多門學科進行綜合,注重知識的關聯性、整體性和開放性,幫助學生獲得對社會生活和音樂的整體性認識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強調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繫,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提倡體驗、探究、參與、合作、討論、調查、社會實踐等多種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3.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廣提供經驗,培養和鍛鍊教師,爲課程改革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四、確保完成任務的基礎、條件、措施

(一)基礎

課程改革工作涉及範圍很廣,政策性、業務性都很強,必須由行政部門宏觀調控,統一指揮。統一調動,統一安排。爲此,我區成立了由區教委主任、副主任、普教科科長、進修學校校長、各業務部主任以及部分中國小校長組成的課政領導小組。教委主任親自參與聽課、研討、例會等活動,瞭解實驗工作的進程;同時我們還成立了由區教委、區教師進修學校、基層骨幹教師組成的工作小組,及時反映基層學校的問題,及時與進修學校各部門溝通,及時反饋區教委,共同研討,商榷解決途徑。這種行政、業務、基層三維度組建起來的組織機構,爲課改的實施提供了保障,使我們的課改實施得以順利進行。

(二)條件

1.教師提高自我的願望強烈,參與課改的熱情高漲。

2.有多位一體的組織保證。

3.課題項目負責人是西崗區音樂教研員和科研室人員,國小高級教師,曾在《大連教育》《遼寧教育研究》等雜誌發表多篇文章,獲得過遼寧省優秀音樂教師稱號,所寫的論文在省、市多次獲獎,多次上過國家、省、市、區觀摩課,有實際教學經驗,指導教師的課在國家、省、市獲獎。

(三)措施

1.建立工作例會制度。我們課改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工作會議,工作小組每週召開一次工作會議,彙報實驗情況,總結出現的問題,確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強化了實驗過程的監控。

2.建立課題研究制度。成立由科研室、小教部、骨幹學校、骨幹教師組成的新課程實施研究中心組,定期組織全區範圍內的研討,發揮中心組的輻射作用。

3.建立教研製度。我們改變了過去各校獨立教研的方式,採取全區統一教研,分片教研,及時交流,共同研究,切實把握教育改革方向。

4.建立檔案管理制度。每位實驗教師將自己的教學札記、教材小議、課後小結、教案、教學隨想等分期上交教研員,及時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以便對新課程的驗證積累實證。

5.建立經費保障制。區教委設立了“課改”專項經費,確保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研究程序與預用效果

(一)研究程序

第一週期預定爲3年(20xx.7~20xx.9),大體劃分爲三個階段進行。

1.啓動階段(20xx.7~20xx.9)

啓動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爲開展研究做好充分的準備,創設必備的條件。

2.研究階段(20xx.9~20xx.7)

(1)研究前期主要任務是運用培訓、示範等手段,迅速將教師送入實施實驗的軌道。

(2)研究中期主要任務是運用培訓、交流等手段,有效地將骨幹學校和骨幹教師引入研究實驗的層面。

(3)研究後期主要任務是適時建立規範,使學校在沒有外來特定支持條件下能獨立實施課程,使學校、教師研究課程改革活動持續化。

3.總結階段(200.7~20xx.9)

全面總結實施課程改革實驗,提煉研究成果。

(二)預期效果

1.階段及週期實驗報告。

2.新課程教學改革經驗總結。

3.全員培訓經驗總結。

4.課題評價經驗總結。

5.新課程資源開發成果。

6.對國小音樂學科實驗教材的修改意見和建議。

7.國小音樂課程標準與課程實施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