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範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難以預料的事件,爲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應急預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應急預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範文(精選10篇)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1

爲了快速、高效、有序地做好我院防汛搶險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國家、省、市、區關於防汛預案修編的文件要求,結合我院實際,特修訂我院防汛應急預案。請按照該預案明確的職責分工,認識組織實施,確保安全渡汛。

一、指導思想及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全面規劃,統籌兼顧,預防爲主,綜合治理,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和“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防洪工程設施和依法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當出現大的洪水汛情時,要以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爲重點目標,全力抗洪搶險,力爭做到萬無一失,除承擔本院的防汛搶險任務外,按照各自的職責,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投入全區的搶險戰鬥。

二、組織機構及醫療救護隊伍

1、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院長)

副組長:(副院長)

(藥物維持治療門診)

成員:黃xxx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工作人員)

各科室負責人爲科室第一責任人,並在災情發生時負責本專業的救護工作。

2、醫療救護隊

醫療救護隊12人,主要負責本單位和防保範圍內的醫療救護工作。

三、職責及任務分工

1、防汛領導小組職責:在區衛生局防汛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負責本院內的防汛工作和防汛檢查,負責本院和轄區範圍內的抗洪救災中的醫療護救工作和災後的衛生防預工作指導。制定抗洪搶險醫療救護工作預案,按防汛要求在本單位內組織儲備搶險物資,完成區衛生局防汛領導小組臨時交辦的工作任務。

2、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傳達院防汛領導小組指令;負責具體協調、安排搶險應急隊伍和救護車輛,確保醫護人員、防疫人員及時趕到受災現場開展工作;負責信息的傳遞和情況上報等工作。

3、具體職責和人員分工

院長薛俊峯負責本院防汛工作總指揮,負總責。組織、指揮、協調本院的防汛及抗洪搶險工作。積極配合所在街道辦事處開展醫療救護工作。負責區指揮部或指揮長、副指揮長安排的其他防汛搶險工作,並就防汛及抗洪工作對指揮長負責。

副院長劉碧懷協助院長開展工作,重點負責醫療救護,藥品器械的保障,人員培訓、災後疾病預防控制處理。

藥物維持治療門診主任王建,協助院長開展工作,重點負責全院汛期安全督查、隱患排查、落實整改,物資保障、組織、聯絡工作。

四、防汛搶險工作的基本要求

1、根據防汛工作“正規化、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要求,每年汛後:一是應在整理上報資料、總結經驗的同時,針對汛期出現的問題和隱患加以認真解決,及時消除防洪隱患。二是要有計劃、分步驟地搞好防汛基礎建設,在每年5月1日前,完成本院內的排水設施的疏淘、搶險物資的籌備、防汛器材的檢修和搶險救災預案的完善等汛前準備工作。

2、組建醫療救護隊,並儲備充足的醫療救護、消殺藥品、工具、車輛。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在院內設立防汛值班室,將領導及搶險隊伍成員的電話號碼公佈上牆,保證通訊暢通,及時通報信息。主汛期,主要領導要堅守崗位和組織好24小時值班檢查,遇特殊情況外出,由指定接替人指揮。

3、一旦出現災情,抗洪救災是壓倒一切的大事,全院職工要在區衛生局防汛領導小組統一指導下,在院防汛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無條件服從安排,積極主動地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五、防汛值班

在汛期,我院必須保持24小時值班。總值班人員由每日病房值班醫生負責。值班室固定設在醫生辦公室,裝設固定值班電話。防汛負責人及防汛工作人員在汛期均處於待命狀態,聯繫電話必須保持24小時暢通。

防汛值班必須遵守如下規定:

1、準時到崗;

2、不得擅自離開值班崗位;

3、及時向有關部門、轄區、相關單位通報雨情、汛情;

4、一般事務自行處理,特殊事件或遇緊急汛情、災情在處置的同時,應立即向上級防汛部門或區防汛值班室報告;

5、認證做好值班記錄;

6、做好交接班工作。

六、應急相應程序

1、紅色汛情預警響應程序(Ⅰ級)

我院收到(包括被通知到、看到等)“紅色汛情預警(Ⅰ級)信號”半小時內,應迅速按如下程序開展工作:

⑴全面啓動我院防汛預案,按預案要求開展我院的抗洪搶險工作;

⑵即使我院沒有出現災情,也要進入警戒狀態,全力檢查,排除隱患,確保安全;

⑶配合執行由區防汛指揮部指揮的全區重要的搶險工作;

⑷無條件地按區政府命令完成防汛搶險任務;

⑸及時深入災區,瞭解災情,協助對災區和受災單位開展自救工作;

⑹做好受災地區的消殺準備工作;

⑺處置情況應在處置開始的同時電話報告區防汛辦,1小時內形成書面報告防汛指揮部;搶險救災工作的總結評估在2日內報告區防汛指揮部。

2、澄色汛情預警響應程序(Ⅱ級)

我院收到(包括被通知到、看到等)“澄色汛情預警(Ⅱ級)信號”1小時內,應迅速按如下程序開展工作:

⑴我院進入警戒狀態,院內醫療救護隊成員隨時待命,領導小組立即到崗;

⑵到轄區內的重點部位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⑶如出現災情、險情,應提前進入緊急狀態,搶險救災按預案組織實施。

⑷處置情況應在處置開始的同時電話報告區防汛辦,1小時內形成書面報告防汛指揮部;搶險救災工作的總結評估在2日內報告區防汛指揮部。

3、黃色汛情預警響應程序(Ⅲ級)

我院收到(包括被通知到、看到等)“黃色汛情預警(Ⅲ級)信號”1小時內,應按如下程序開展工作:

⑴我院進入預警值班,分管領導或代管領導上崗值班;

⑵對重要防汛排澇設施進行巡查,出現洪澇的地區迅速實施處置,並將處置情況在1小時內分先後用電話和書面兩種形式報告區防汛辦公室或區防汛值班室。

4、藍色汛情預警響應程序(Ⅳ級)

我院收到(包括被通知到、看到等)“藍色汛情預警(Ⅳ級)信號”,應按如下程序開展工作:

⑴我院防汛辦主任或其他防汛工作負責人到防汛值班室值班;

⑵出現小洪澇的地區及時組織人員實施處置,並將處置情況在1小時內分先後用電話和書面兩種形式報告區防汛辦公室或區防汛值班室。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2

爲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防汛工作指示精神,確保我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故造成的社會影響和財產損失,保障病人及職工人身、財產安全,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爲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堅持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聞訊而動、反應及時的原則,全面落實崗位責任制,健全各項防汛工作制度,保證醫療救援及時以及醫院內部安全。

二、組織機構和責任

(一)機構設置

成立防汛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院長秦鵬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孟召乾、魏莊民擔任,有關科室負責人爲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崔士嶺擔任。

(二)人員準備

汛情發生後,全院職工都是搶險隊員,在各級領導組織帶領

下,根據自己的職責範圍,充分發揮自己的搶險救災作用,醫院在適時可以進行培訓和演練工作,以提高搶險救災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

(三)物資準備

總務科應針對防澇搶險的特點,準備足夠的應急救援物資,一旦發生重大水浸安全事故,能夠迅速處理,應急搶救救災物資

要結合實際儲備,並建立應急情況下救災物資採購和調運制度。

三、緊急預案

(一)預案啓動條件

我院內部區域積水,地下室已進水,排水系統啓動後,未引起地下室內設備的運行,病人或職工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一定影響,主幹道交通基本順暢。

(二)救援預案的`啓動程序

災情發生後,救災防病工作領導小組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及縣政府報告,並及時向各防汛搶險隊、院內防汛搶險小組下達救災指示,並根據災情程序,採取一些應急措施等。

(三)應急措施

1、領導小組啓動預案後直接命令防汛搶救隊到現場救援,各隊員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同時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按各自的分工,立即組織人員營救受災人員,組織撤離或者採取措施保護災害區域的病人及職工人員。同時採取必要措施,減少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救援隊伍要密切配合,全力以赴,不得拖延、推諉救援工作。

2、若水勢繼續增長,防汛搶救隊要及時用河袋封堵地下室通道,防止地下室設備被淹,影響工作。

3、上述措施失敗,雨水繼續進入地下室,抽水設備發揮不了功能,應及時關閉地下室設備的運行,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並積極向外界請求援助。

4、災情發生後要特別注意各樓一層防汛情況,職工可以臨時向同樓道的上層遷移,辦公區域可以直接向樓上轉移病人及家屬、各種貴重器械及藥品若水勢繼續增大要重點保護配電室一樓的防護,防止全院停電。

5、若院內水勢過大,排澇受陰,防汛搶險隊可以破牆外泄積水,也可以臨時挖掘溝渠排澇,並請求上級有關部門給予支持,防止任何團體、個人阻撓。

四、其他事宜

(一)加強防汛期間值班工作,嚴格執行值班制度,保證汛情指揮命令迅速傳遞。值班人員要做到不隨意離崗、脫崗、漏崗,值班電話要做好記錄,發現情況要及時向當天帶班領導請示。凡是因值班問題導致汛情指揮命令未能貫徹落實,造成重大責任事件的,要嚴肅追究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的相關責任。醫院嚴格按照市衛生局要求,加強防汛值班與領導帶班工作,確保安全度汛。防汛領導帶班與醫院總值班領導帶班一致。

(二)保衛科應提高警惕,嚴防救災期間失資,或壞人破壞與搗亂,對不法行爲給予嚴力打擊。

(三)做好防汛救災醫療保障工作。醫務科積極安排,精心組織,抽調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醫務人員組成防汛救護隊,配備必要的急救藥品、醫療器械、救護車輛,組織開展培訓和演練,提高在防汛救災工作中的醫療救護水平。同時,按照我院制定的值班安排,落實值班責任制。

(四)開展單位內部安全自查工作。後勤科、保衛科、設備科、藥劑科、檢驗科、住院處等部門以內部防汛爲重點,開展對本院安全自查工作。重點對配電室、電線電路、危舊房屋、排水系統、重點部位(倉庫、放射源、毒麻及生化物品等)、消防器材、緊急疏散通道等進行一次摸底排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並進行整改,確保醫院安全度汛。

(五)全院職工要提高認識,必須無條件服務於搶險預案,服務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對不服從命令、玩忽職守者將追究其責任,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用場地,任何科室和個人都不得阻攔或拒絕。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3

爲確保突發汛情來臨後,能夠及時有效的組織防汛抗洪工作,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最大程度地減少洪澇災害所致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預防洪澇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市、縣、鎮政府防汛指揮部的有關精神,結合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人爲本、救死扶傷”爲指導,在市、縣、鎮、及衛生局的領導下,建立快捷靈敏的`預警應急機制,做到指揮統一,密切協作,一旦發生汛情快速應急處理,有效控制,確保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組織領導

成立我院衛生防汛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醫院急救電話:

主要職責:

1、負責領導和指揮轄區內防汛醫療救護、衛生防病體系的組建工作。

2、檢查、督促轄區醫療救護、衛生防病組織各項工

作制度的執行落實情況。

3、負責防汛期間醫療救護、衛生防病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4、負責協調、組織、供應藥物和醫療器械及其他有關設備。

5、負責向縣防汛指揮部請示、報告有關醫療救護、衛生防病工作情況。

三、應急措施

發生洪澇災害後,根據市、縣、鎮、衛生局防汛指揮部的工作安排,負責醫院的防汛搶險工作,並組織醫務人員做好災後防疫工作。

1、汛情預警期

接到汛情預警後,要按以下步驟開展工作。

(1)檢查搶險人員、車輛、物資儲備情況;要迅速將汛情警報下達到各個成員。對落實不到位要督促整改,並迅速向縣衛生局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報告。

(2)要將人員、車輛等迅速集結待命。

2、汛情發生期

(1)及時組織各科室進入搶險狀態;做到物資、人員雙到位;爲搶險隊伍提供食品、飲用水及其他後勤保障;並及時將防汛工作的進展情況對外宣傳。

(2)按防汛領導小組的要求,到達指定地點執行搶險任務;

(3)要組織人員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及時疏導被困人員。要對防汛工作高度重視,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確保搶險工作落實到位,將汛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防汛搶險醫療防疫

1、成立衛生防疫隊。落實人員、消殺物資、車輛等。主要是配合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做好轄區內災區的消殺、疾病預防控制等工作。

2、成立醫療救護小組,院長爲組長,成立醫療救護隊。救護隊至少有兩名醫生,兩名護士。落實人員、技術、車輛、設備配套。

四、應急響應行動

1、啓動應急預案,檢查落實儲備急救藥品、急救器材、消殺藥品、檢測試劑、防護用品等。

2、加強信息溝通,與市、縣、鎮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建立信息溝通制度,及時掌握洪水情況,並向相關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通報情況。

3、確保人員到位,院衛生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到位,根據水情定期召開防汛防病工作會議,研究部署衛生防病工作。

4、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的落實。

5、立即組織醫療救護隊、衛生防疫隊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護、衛生防病工作;醫院要做好院內接收和救護準備,迅速有效地救治傷病員。

6、災區人員傷亡情況和傳染病疫情要及時逐級報告。

7、對防汛搶險工作進行總結。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4

爲了認真落實遼寧省衛生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及防汛抗旱衛生應急工作的通知》(遼安委明電[20xx]18號)的通知,積極配合當地行政部門及時、有效、規範、高效地開展防訊衛生應急工作,不斷提高自然災害衛生應急能力,實現大災之後無大疫,有效保障災區公衆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體系

(一)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領導小組職責:

在上級部門領導下,全面負責醫院防訊救災衛生應急工作,採取切實有力措施,統一指揮,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認真做好防洪救災醫療救治應急準備和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工作辦公室設在醫務處

(二)領導小組下設立五個工作小組

1)應急指揮組:負責應急情況下的調度指揮,並提供所需的醫療器械、衛生材料、用品、藥品等。

組長:

成員:

2)醫療專家救援組。負責現場醫療急救、檢傷分類、傷病員轉運,指導臨牀救治。組織醫療隊開展巡迴醫療服務,確保傷病員和搶險工作人員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組長:

成員:

3)綜合組:負責日常工作信息的彙集及搞好宣傳發動,做好“防汛救災衛生應急”工作的宣傳工作。

組長:

成員:

4)後勤、安全保障組:負責衛生應急所需物質的採購、調撥、供應及相關車輛的調動。

組長:

成員:

5)消毒隔離組:嚴格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規定,組織我院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消毒隔離措施,嚴格做好院內院外感染的預防工作,和外來醫務人員到我院診治病人的防護工作,檢查消毒隔離質量防止交叉感染。

組長:

成員:

各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我院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統籌安排,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紮實做好“防汛救災醫療救治”的衛生應急工作。

二、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總體應急預案》、《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國家救災防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等預案。

三、工作原則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我院嚴格按照“平級結合、因地制宜,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統一管理、協調運轉”的原則,建立防訊救災衛生應急隊伍,成立我院防汛救災衛生應急隊伍的領導小組,並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應急辦公室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切實加強對該項目工作的領導,要明確分工,落實各級責任,做好本地區防汛救治衛生應急工作的醫療救治工作。

(二)加強管理,快速反應

要加強管理,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及規定及時、認真啓動本地區相應級別的應急救治反應。堅持按“及時、有序、規範、高效”的原則,認真做好本地區防訊救災醫療救治衛生應急醫療救治工作的各項準備、救援工作。

(三)加強培訓,規範診治

防汛救災醫療救治應急辦公室要組織開展對全體醫務人員防汛救災醫療救治應急工作知識的培訓,讓醫務人員儘快掌握現場醫療急救、檢傷分類、傷病員轉運和院內救治等工作,提高對防汛救災醫療救治應急工作的診治水平,針對自然災害的'衛生應急響應級別,做好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的演練。

(四)健全制度,確保落實。

要健全防汛救治衛生應急工作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防汛救治衛生應急隊伍的管理;配備有一定臨牀經驗、醫療急救經驗的專家對全院醫護人員做好防汛救治衛生應急工作知識的培訓;做好本單位的應急物資儲備計劃和管理工作,儲備適量的衛生應急物資,定期檢測、維護衛生應急救援設備和設施,使其處於良好備用狀態,確保正常使用。

(五)突出重點,切實做好災區衛生防疫工作。

要認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消毒管理辦法》,防治疾病交叉感染。落實各項消毒隔離措施,針對承擔的不同風險程度,加強對醫務人員的三級防護,要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切實做好醫療廢物的處理。

四、保障措施

(一)物質保障

醫院責成急診科、藥劑科,建立健全防洪救災醫療救治應急物資(救治牀位、藥品、醫療器械和設備、快速檢測設備和試劑、器械等)儲備機制。

醫院做好應急物資儲備計劃和管理工作,儲備適量的衛生應急物資,定期檢測、維護衛生應急救援設備和設施,使其處於良好備用狀態,確保正常使用。

(二)交通運輸保障

我院已配備的防汛救治衛生應急工作交通工具,要與承擔的衛生保障任務相適應。洪汛事件發生後,要主動協調有關部門,優先運輸衛生應急人員、物資和傷員。

五、應急響應

發生洪汛災害後,我院迅速組織醫療衛生救援人員趕赴事發地,開展先期處置工作,對當地災情和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及能力作出評估。按照本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根據災情、傷情、病情、疫情進行分級響應,並根據實際情況及事件發展趨勢,及時調整響應程序。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5

爲了有效提高自然災害事故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整體水平,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最大限度地減輕或消除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廣大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和醫院安全,維護醫院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則

自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是災害發生後,對醫院受災羣衆工作、生活進行救助的緊急行動方案。本預案適用於洪災、旱災、地震、火災、冰雹、雷擊及暴雪等因素造成醫院建築倒塌、淹沒、羣衆傷害、道路阻塞等的應急救助反應。

二、災害救助應急機構

成立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指導醫院救災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自然災害及預防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及各個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院幹部、職工的防災抗災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自然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醫務人員防災、抗災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備,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自然災害發生以後,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組織各個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災減災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醫療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領導小組下設通訊聯絡組、警戒保衛組、宣傳報道組、醫療救護組和後勤保障組。

1、通訊聯絡組:

組長:

成員:

負責事故的報警、報告及各方面的聯絡溝通。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及時向上級報告受災情況。

2、警戒保衛組:

組長:

成員:

負責組織應急安全隊員有序疏散人員,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交通。

3、宣傳報道組:

組長:

成員:

負責利用災害應急廣播及時調配人員、播報信息等。

4、醫療救護組:

組長:

成員:

負責對受傷害人員實施就地搶救,恢復醫療秩序。

5、後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

負責供應各類醫療急救和生活物資。

三、工作目標

(1)加強自然災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廣大醫務人員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的報告網絡,做到早預防、早報告、早處置。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不因自然災害而危及羣衆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

四、工作原則

(1)預防爲主,常備不懈。經常宣傳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知識,提高全院幹部、職工的安全保護意識。加強日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早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努力減小自然事故的損失。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於違法行爲,依法追究責任。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建立預警快速反應機制,增強人力、物力、財力儲備,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事故,快速反應,及時高效地做好處置工作。

五、組織管理

醫院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醫院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工作。其主要職責如下:

(1)嚴格制定、評估、完善、我院《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災害事故預防機制。彙總和收集醫院自然災害事故的信息情況,及時上報。

(3)根據不同季節和情況,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自然事故的知識宣傳,提幹部、職工的防護能力和意識。

(4)檢查、督促各科室(部門),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的落實情況。

(5)經常性地開展安全檢查,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的發生。

(6)根據自然災害事故的預警,切實做好就醫羣衆的安全疏散工作。

六、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自然災害事故的領導和管理。將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的工作納入醫院管理工作,並定期開展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整改措施。

(2)經常性地開展自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3)在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前做好就醫羣衆的疏散轉移工作。

(4)增加投入,切實加固好易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的基礎設施。

(5)不亂拉亂接臨時線路,不違章使用電器,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開展災害自救、惡劣天氣自救逃生知識學習活動。

(7)按規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實醫院消防責任制度。

七、自然災害事故的`報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期間,主動和相關部門建立聯繫。

(2)嚴格執行重大自然災害事故報告制度。對發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級報告,並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報告衛生局有關部門,確保信息通暢。

(3)不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4)建立自然災害事故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責任和權利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上級政府部門舉報有關醫院不履行自然災害事故應急處理規定和職責的情況。

八、自然災害事故的應急反應

根據自然災害事故的發生情況,結合我院實際,啓動相應的自然災害事故的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和處置。保證組織落實、人力落實、應急器材落實,以最快的、最高效的辦法處置事件,確保就醫羣衆和醫務人員的安全。

(1)發緊急撤離、集中信號。

(2)立即停止一切活動,所有在場領導和人員參加醫院的救援和疏導。

(3)醫院要組織各科室主任、護士長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路線有組織、迅速地疏散場所內人員,地震、火災等其他災害發生時如安全通道被破壞無法安全撤離時,要穩定人員情緒,並引導人員轉移到相應安全區等待救援。

(4)緊急撤離時,醫院應停止一切活動,不得貪戀財務,迅速離開現場,聽從科室主任、護士長指揮,互相照顧,幫助患者撤離。

(5)醫院門衛聽到信號後要打開所有大門,立即檢查應急通道是否暢通。

(6)工作時間發生火災時,發現者除撥打電話119、110報警外,要迅速報告消防控制室、醫院領導。院領導應立即指揮工作人員關閉電源;夜間發生火災時,發現者要大聲呼救,立即打119、110報警電話,並報告醫院領導。

(7)發生漏水現象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立即切斷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接到報警時,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要立即到一線進行指揮,並迅速作出反應,指揮各小組迅速到達指定位置。

(9)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災害外,人爲引起的災害應保護好現場,協助、公安、消防部門進行事故現場分析,查明原因。

(10)協助相關部門作好善後處理工作,儘快恢復災後醫院工作秩序。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6

爲保證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的進行,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項抗震救災準備,以及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自救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復醫療工作正常開展,最大限度減少地震災害,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根據《國家地震應急預案》等,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組職機構及職責

(一)、醫院地震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召開小組會議,通報震情,部署防震減災和搶險救災工作。

2、負責保持與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聯絡。

掌握地震動態,隨時向上級部門報告災情動態和防震減災措施。

3、根據上級指示宣佈臨震應急期的起止時間,並根據災情發展趨勢,決定院內羣衆避震時間和範圍。

4、檢查各科室應急反應措施的落實情況。

5、強化地震應急減災知識教育,引導輿論,防止地震謠傳,穩定秩序,組織全院做好地震應急期的各項準備工作。

6、組織醫院職工迅速做好防震準備,以及病人的疏散、安置工作和搶救傷員工作。

7、組織震災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瞭解、彙報各科室應急工作情況。

白天聯繫醫院辦公室電話:

夜間直接撥打院總值班電話:

(三)其它應急工作小組:

1、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小組,由醫務處、防疫科牽頭組成。負責開展住院患者及震後傷員的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工作,並配合治安保衛小組做好人員疏散。

2、治安保衛、消防小組,由安保處牽頭組成。負責消防器材集中管理及調配、維護院內秩序等,並牽頭組織人員疏散和搶救被埋壓人員工作。

3、能源供應保障小組,由後勤處牽頭組成。負責啓動應急供電或照明設備、關閉供氣總開關、搶修院內供電供水系統。

4、物資供應小組,由後勤處牽頭組成。負責抗震救災物資的儲備、收集、調配。

5、交通運輸小組,由辦公室牽頭組成。負責調配救護車等醫院車輛。保障病人的轉運、分流。

6、通訊保障小組,由辦公室牽頭組成。負責院內各種通訊設備聯絡通暢。

7、保衛現金小組,由財務科牽頭組成。負責財務部門現金保護。

各小組組長分別由相關科室負責人擔任。

二、震後應急對策

(一)應急指揮。地震發生後,防震抗災小組及其成員立即進入指揮一線,瞭解震情和災情,啓動抗震救災指揮系統,以及醫院突發事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各工作小組立即進入各自崗位,啓動應急方案,完成各自任務。醫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召集會議,部署、協調和開展相應的應急救援和救護工作。落實參加醫療救護工作的人員,開展現場急救、傷員護送工作。立即優先確定指揮部專用車輛,保證用車。並根據需要隨時增加交通車輛。保持醫院與上級部門及地方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通信聯繫,向有關部門瞭解地震震級、發生時間和震中位置、震情趨勢等情況。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組建專家組並立即開展救助活動,確定救治方案,負責諮詢建議、技術指導等。

(二)人員疏散、轉移。按照疏散路線,組織醫務人員和患者疏散和轉移。對於能夠自主行動的.患者,要求按確定的路線疏散、轉移,必要時還要幫助其他患者的疏散、轉移。對於不能自主行動或者由於病情嚴重不能移動的患者,分別按應急預案和病區人員疏散、轉移方案規定要求,由醫務人員負責疏散、轉移。在疏散、轉移時,應採取必要的防護、救護措施。醫院樓前停車場爲人員疏散後的集中區域。

(三)搶救和搶險。醫務人員應立即對需要救治的傷病員組織現場搶救,並幫助其迅速脫離危險環境。在專業搶險隊伍和人員未到之前,在疏散、轉移人員和搶救傷病員的同時,組織人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控制被壓埋人員險情。

(四)檢傷分類。醫院要明確劃分危險區域、安全區域和搶救區域。發生地震災害後,將疏散、轉移出的患者安置在搶救區域,其他人員安置在安全區域。醫院急救人員對搶救區域的傷病員立即組織搶救,並安排專業人員對傷病員進行檢傷分類,即按輕、重、危重、死亡分類,分別以不同顏色的傷病員卡做出標誌,置於傷病員的明顯部位,便於醫療救護人員辨認並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五)救治與病員安置。醫院急救人員以及其它醫療救治力量,對檢傷分類的傷病員立即進行後續救治工作。醫院根據上級部門及地方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安排,及時分流病人到安置醫療機構或安置區域,或接收並救治其他醫療機構轉送的傷病員

(六)信息收集、反饋。醫院在開展救援工作的同時,立即將傷病員數量、分流情況、救治情況、救援力量以及本醫院建築物倒塌、震災損失的初步估計等情況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七)應急響應終止。傷病員在醫院得到救治,醫療衛生救援及防疫工作完成後,經當地抗震救災指揮機構批准,可宣佈地震應急響應終止。

三、地震應急及人員疏散注意事項:

(一)地震時,做到不要驚慌,千萬不要跳樓,先採取就近避險,可選擇桌下、牀下、大櫥櫃旁、堅實的牆邊或洗手間,蹲下並護住頭部;

(二)強震波一過即按疏散線路撤離,下樓時儘量成一路縱隊(體弱、病重的除外)留一定的樓道,便於樓上人員撤離,以避免碰撞、擁擠、踩傷;

(三)醫務人員如遇災情,必須在崗,協助科主任、護士長及時疏散病人,不要驚慌,做好安撫和宣傳工作。在患者及家屬撤離後,就近樓梯成一路縱隊下樓,不要擁擠,避免受傷,並集中到各科室集合地點,負責保護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儘量不延誤危重病人的救護,並注意安全;

(四)工作日白天發生地震時,各科室科主任、護士長負責指揮醫務人員組織患者及其家屬疏散,不得擅離崗位,要有秩序地將人員帶到安全區域。醫技科室和門診科室由相關負責人組織科室人員幫助疏散就診病人;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7

  一、總則

1、編制目的及依據

爲保證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石家莊市欒城區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鄉實際,編制本預案。

2、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地震事件或周邊地區地震對本鄉造成影響的地震事件的應對處置。

3、地震應急響應分級及啓動條件

3.1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本鄉境內發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波及本鄉,造成人員或財產損失時,啓動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2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本鄉境內發生有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本鄉有感時,啓動有感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3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本鄉境內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啓動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流程。

二、組織機構

成立鄉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全鄉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區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成立後,鄉抗震救災先期處置工作結束。鄉抗震救災指揮部在區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領導下,繼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三、主要職責

(一)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鄉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啓動運行,召開指揮部會議,部署抗震救災任務,開展地震應急先期處置。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災情收集與上報

分管應急的鄉領導張佳琪負責災情收集與上報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田永輝、溫立斌等趕赴災區。

(1)開展人員傷亡數量、地震災區範圍、建構築物和基礎設施破壞程度等調查;

(2)開展地震宏觀異常現象、社會影響和地質災害等調查;

(3)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鄉指揮部報告一次。

2、搶險救災

黨委副書記張偉峯負責人員搶救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張保強、朱科偉等趕赴災區各村。

(1)配合救援人員搜索營救被困羣衆,發動基層幹部羣衆開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級救援隊伍開展搶救工作;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上報,並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和蔓延。

3、傷員救治

分管醫療衛生的鄉領導曹瑾負責傷員救治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蘇曉星、趙志芳等趕赴鄉衛生院和震區醫療點。

(1)組織開展傷員救治工作,視情況需要,在人員傷亡集中的村設置醫療救護點;

(2)醫療救護力量不足時,提出請求支援方案;

(3)加強衛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級衛生部門及時檢查、檢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實行重大傳染病和突發衛生事件每日報告制度。

4、治安維護

分管治安的鄉領導xxx博負責領導治安維護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張謙、檀永剛等,組織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幹民兵分組行動。

(1)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做好震區社會秩序維護工作;

(2)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

(3)做好黨政機關、水電設施、銀行等重點目標保護工作。

5、宣傳報道

分管宣傳的鄉領導郭建鋒負責,嶽澤萱、杜欣等共同參加,做好震後的宣傳報道工作。

(1)通過各種手段動員全鄉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2)迅速與區地震部門取得聯繫,瞭解震情及地震發展趨勢,按照上級統一口徑,及時向公衆發佈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3)做好輿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鄉指揮部報告一次,如有負面輿情,立即報告;

(4)配合上級做好媒體接待和社會各界來訪工作。

6、綜合保障

鄉分管政工領導王亞寧負責地震應急保障工作,宋冬琴、李卓等協助。

(1)做好全鄉應急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級救災人員的接洽工作,協助安排辦公、食宿、嚮導等相關事宜;

(3)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災民轉移安置、物資發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有感地震發生後,鄉黨委和政府主要職責是:

1、進快收集震情、社會信息,上報區政府;

2、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維護社會穩定;

3、協助地震部門開展地震科學考察等。

(三)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轄區內或鄰鄉鎮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負責宣傳報道的人員迅速收集掌握謠傳範圍、內容等基本信息,上報區政府及區地震局,協助公安、宣傳、地震等部門做好謠言傳播來源調查和宣傳闢謠工作。

四、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後果基本消除,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宣佈震後應急期結束時,我鄉地震應急結束。

五、其他事項

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鄉黨委和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發佈並報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爲提高預案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時限最長不超過3年。

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8

根據《x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編制完善鄉(鎮)學校醫院等相關地震應急預案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爲切實做好防震工作,以便出現應急情況時能夠協調,有序和高效地進行工作,保障廣大患者、陪伴家屬及醫院工作人員的安全疏散,實施抗震救災,保護所有人員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達到最大限度減輕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

組長由院長擔任,副組長由領導班子中四位副院長擔任,成員由辦公室主任和科室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內設辦公室,組成八個應急工作組,即政宣工作組、通訊保障組、安全保衛組、緊急疏散組、搶險救災組、醫療救護組、生活保障組、紀律檢查組。

二、抗震救災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負責組織實施本預案,對醫院抗震救災工作實行統一指揮;

2、負責縣人民政府對地震指令的傳達,制定地震災害時本醫院有關各種條例、規定、措施等;

3、做好本醫院地震災害的損失、人員傷亡等有關情況的上報工作和對外聯絡工作;

4、統一部署本醫院現場災情的評估和實施抗震救災工作;

5、草擬並及時向縣衛計委和縣政府彙報震情及救災工作情況;

6、統一安排、調用和分配縣政府調撥支援的資金、物資、食品、設備、器材、衣物、藥物等;

7、做好震時接待等相關工作。

三、各應急工作組的構成及職責

1、政宣工作組:組長由總支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辦公室主任擔任,人員由辦公室成員組成。職責:使用廣播、黑板報、宣傳報等多種形式宣傳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和市、縣政府的政策、法規。安撫本院患者及其家屬;鼓勵本醫院職工樹立抗震救災的信心,宣傳抗震救災知識,平息地震謠傳,穩定和維護醫院正常秩序等工作,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2、通訊保障組:組長由辦公室主任擔任,人員由辦公室成員組成。職責:保證本院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各應急工作組之間的通訊聯繫,保證本院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與市、縣防震減災部門的通訊暢通。

3、安全保衛組:組長由工會主席擔任,人員由院內保安組成。職責:負責對本醫院場地進行巡查,加強安全保衛,做好治安防範工作,嚴厲打擊“趁火打劫”者和違法犯罪行爲。

4、緊急疏散組:組長由工會主席擔任,副組長由指定科室負責人擔任,人員由醫院工會成員、雷鋒志願者及院醫務人員組成。職責:負責指揮、組織本醫院人員緊急疏散,確保疏散有條不紊、人心不亂、不慌、有序,按本院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安排的疏散路線、避震場所,把本院職工、患者及其家屬疏散到安全的避震場所,並負責儀器發放、衣物發放、醫療救助等工作。

5、搶險救災組:組長由院長擔任,成員由本院人員組成。職責:排險救人,搶救被壓、被埋、被困的受傷患者,搶救醫院貴重物品和重要的藥品、物資、設備,對本院內的有毒有害物品進行緊急妥善處理,搶修疏通醫院內進出道路,運送搶救危、重傷員、救災物資、器材、藥品、食品等工作。對被破壞的院內設施及時盡力搶修,對危險部位進行排險。對重點科室(手術室、急診科)的設施進行搶修,迅速恢復醫療搶救、護理、手術。搶修通訊、供水、供電,保證院內醫療救助、生活用水、用電的通訊暢通。

6、醫療救護組:組長由院長擔任,副組長由業務院長擔任,人員由本院醫務人員組成,職責:做好護理、治療、處理工作。迅速組織醫務人員開展搶救工作,對傷病員實施緊急救治,根據人員的傷亡情況,建立震傷醫療救護系統,進行“現場急救—治療站(中轉站)—後方醫院”的醫療體制。開展環境污染和疾病的防疾檢查,發現流行性疾病或環境污染,及時進行治療和消毒處理工作,必要時釆取措施,進行封鎖,防止擴散傳播。加強對本院水源、食品衛生的監測管理。

7、生活保障組:組長由工會主席擔任,成員由本院後勤人員組成,職責:負責震後本院職工及住院患者的生活保障工作。對各避震場所人員及時供給救濟物品、食品、飲水,保障職工、患者、家屬的基本生活,並做好轉移和安置工作。

8、紀律檢查組:組長由院長擔任,成員由本院領導班子組成,職責:負責抓好本院工作人員的紀律,對在抗震救災時本院黨員、職工違紀情況的查處。

四、震災預防

1、平時組織應急工作組成員學習和熟悉預案和應急工作程序,適時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2、制定人員疏散方案,確定疏散路線,避震場所;

3、備存好搶險救災工具、器材、設備,組織搶險救災組成員定期進行演練;

4、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強對重點部門、設施、路線的監控及巡視;

5、全體職工要樹立“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當發生地震後,各應急工作組人員儘快趕到醫院,按各自職責組織搶險救災;

6、院值班室在地震發生後要立即向醫院領導小組組長報告,並通知各應急工作組立即到達現場組織人力進行搶險救災;

7、平時備存地震應急包和搶險救災工具(防雨雨具、照明器材、架子車、醫療器材、藥品、鐵鍬、鎬、鉛絲、手電、鉗子等醫療設備),並在後勤庫房設立“救災物資專用架”。

五、臨震應急反應

接到縣政府關於我縣境內地震預報後,全院進入臨震應急期,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成員和全院醫務工作人員應迅速進入臨震應急狀態,做好地震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

一是召開醫院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緊急工作會議,通報震情,安排部署應急措施;

二是根據上級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發佈的地震動態,宣佈臨震應急期的`起止時間,根據震情發展趨勢決定避震疏散時間及場所;

三是檢查醫院各部門、各應急工作組的應急措施和抗震救災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四是強化地震知識的宣傳教育,防止地震誤傳和謠傳,穩定醫院秩序;五是排查醫院重點部位及易發生次生災害的部位,採取緊急措施和特殊保護措施,並及時檢查消防設施

六、疏散原則和措施

疏散原則:預防爲主,措施得力,堅守崗位,履行職責,患者至上,遇震不亂,減少損失,避免傷亡。

疏散措施:

1、醫院領導小組組長在本院抗震救災時行使最高領導職務,當發生地震時,立即到達指揮位置行使指揮權,確定疏散線路;

2、白天和夜間安排領導帶班,24小時安排人員值班;

3、震時各病區醫務人員堅守崗位,穩定患者情緒,讓患者遠離玻璃門窗、吊燈等頭頂上的裝飾物,保護好頭部,就近躲在牀下、桌子下或牆角,關閉空調、照明電源,保護好患者,防止發生患者跳樓摔傷、電擊傷、踩傷等意外事故;

4、手術室醫務人員停止手術,堅守崗位,按急救處理原則用無菌物品保護傷口,防止感染,並將手術患者轉移至遠離玻璃門窗、頭頂無裝飾物的安全地方,保護患者體位,使用簡易呼吸器,保證患者呼吸道暢通,地震暫停時,繼續實施手術;

5、對病房監護室的重症患者及術後患者,醫務人員應堅守崗位,穩定患者情緒,守候在患者牀前,做好患者心理護理,保證患者正常呼吸,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6、門診醫務人員立即停止各種檢查,堅守崗位,關閉各種儀器及電源,將病人就近躲避在堅固的辦公桌下、牀下及牆角處防止砸傷;

7、財務人員立即將現鈔和支票鎖在保險櫃內,帶好鑰匙,就近隱蔽在安全地帶;

8、電梯工就近樓層停機,將乘客就近疏散到堅固的房角處抱頭躲避;

9、職能科室人員立即關閉電源,到達指定位置,接受醫院領導小組組長的領導、調遣;

10、保衛人員加強對財務、變電室等要害部位的巡視,處理好容易引發次生災害的部位,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11、藥庫、藥房工作人員存放好麻毒等貴重藥品,防止丟失,然後躲避在安全區,震後及時檢查覈對,並將情況彙報醫院領導小組組長。

七、震災應急措施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立即啓動醫院地震應急預案,統一指揮全院醫生、工作人員、患者開展震後搶險救災工作。要求:

1、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成員立即進入各自崗位履行各自職責;

2、各應急工作組按照職責分工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3、根據災情,組織全院人員迅速開展自救互救,醫務人員迅速對患者實施救治;

4、醫務人員對本病區的患者逐一檢查、治療,病房主任將本院地震中受傷病人情況向領導小組彙報;

5、搶險救災組組織相關人員對本院設備全面檢修,盡力恢復正常運轉;

7、各要害部位及職能部門負責人,將本部門災後情況及時向院長彙報;

8、醫護人員除對本院受傷患者實施救治外,還要承擔本縣因地震受傷的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9、設立本院避震場所,妥善安置受傷人員;

10、及時上報災情和抗震救災情況,按上級相關部門和縣政府的指示開展工作,必要時請求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援助。

八、震後處置

1、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看望受傷員工,根據情況安排好工作生活,盡力清理本院環境衛生;

2、調查和總結,地震應急工作基本結束後,由抗震救災領導小組配合縣政府評估地震災害損失情況,向縣政府彙報本醫院抗震救災工作情況,負責寫好本醫院抗震救災工作總結。

九、附則

1、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生效。

2、印發至本院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成員和各應急工作小組負責人,報縣地震部門備案。

3、本預案由本醫院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制定,負責解釋。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9

  一、總則

(一)編制依據:根據《xx市地震應急預案》、《xx市防震減災條例》,結合我院實際,制定“xx市口腔醫院地震應急預案”。

(二)編制目的:使應急工作快速啓動,高效有序,最大限度的減少地震對醫院造成的損失,維護醫院工作秩序穩定。

(三)適用範圍:本預案適用於我院所在地發生破壞性地震時的應急工作。

(四)工作原則:地震應急工作實行以人爲本、統一指揮、整合資源、共享信息、分工協作、形成合力、的原則。

二、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一)xx市口腔醫院地震應急指揮部:

指揮長:

副指揮長:

指揮部成員:

職責:決定是否啓動地震應急預案;指揮各工作組實施搶救、疏散等工作;根據上級部門指示,部署處理方案;上報信息;決定是否終止預案,不斷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二)xx市口腔醫院地震應急現場指揮部

地震應急現場指揮部是由地震應急指揮部派出,組織指揮地震應急和救災工作。具體分組如下:

1、信息聯絡工作組

組長:李紅梅

成員:

職責:負責收集、整理、分析、發佈地震信息;建立突發事件通信網、聯絡相關人員;執行指揮部決策,協調各工作組行動。

2、人員調配工作組

組長:

成員:

職責:建立應對地震事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儲存庫;抽調專業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後勤工作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組建專家組、醫療隊,並做好人員裝備、家屬安撫等工作。

3、醫療救護工作組

組長:

成員:

職責:制定救護方案;指導醫護人員進入現場開展救護工作,併爲下一步院內救治做好人員、牀位等準備;預防控制醫院感染,對院內感染進行流行病調查;聯繫衛生等上級部門應對地震事件。

4、設備藥品供應組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儲備、供應醫療設備、藥品、防護措施;設備工作人員調試儀器設備、防護設備,保證其正常運行;藥劑工作人員負責分發藥品,指導臨牀用藥,各種藥品的劃價。

5、安全保衛工作組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保護醫院職工和患者的人身、財產安全;維持醫院診療秩序;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劃分重點防範部門;安全保存放射性物質;警戒隔離某一區域;疏散事故現場人員;聯繫公安、消防等部門應對地震事件。

6、後勤保障工作組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儲備、調集應對突發事件所需物資、交通工具;組織各工種應對突發事件,保證“水、電、氣”的“三通”安全。

三、預防和預警

《xx市地震應急預案》中將預警級別按照可能發生地震事件的嚴重性和緊迫程度,分爲三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表示。

地震臨震預警爲Ⅰ級預警(紅色):就是對未來10日內可能發生M≥5.0級地震區域作出預報。

地震短期預警爲Ⅱ級預警(橙色):就是對未來3個月內可能發生M≥5.0級地震的區域作出預報。

地震中期預警爲Ⅲ級預警(黃色):就是對未來1年或稍長時間內可能發生M≥5.0級地震的區域作出預報。

當省政府發佈預報或市政府在省政府發佈短期地震預報基礎上發佈48小時內的預報後,醫院地震應急現場指揮部宣佈醫院進入臨震應急期,醫院各科室應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主要內容包括:

1、保持醫院秩序穩定。

2、對醫院重要儀器設備採取緊急保護措施,必要時組織患者及醫務人員避震疏散。

3、做好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

四、應急處置

1、地震發生後,醫院各科室迅速組織人員覈查就診患者及醫務人員的傷亡情況,上報醫院地震應急現場指揮部;及時清點科室受損儀器設備。醫院地震應急現場指揮部根據醫院震情決定是否請求上級搶險救災隊伍救援。

2、醫院各科室人員要採取防範措施,確保安全。在配合上級搶險救災隊伍施救過程中發現異常現場,應及時撤離現場。對處置的危險品要明確其種類、數量、泄漏範圍、濃度、評估泄漏的危害性。

(3)應急結束的條件是:

第一、上級相關部門解除臨震預警;

第二、地震發生後,上級相關部門經過震情趨勢判斷,近期無發生地震的'可能;

第三、地震發生後,經過抗震救災,醫院各項工作恢復穩定;

達到上述條件,由醫院應急指揮部宣佈地震應急期結束。

五、善後處理

(1)向上級部門的地震災情報告內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壞的範圍、人員傷亡、經濟影響和社會影響等。

(2)發現因地震傷亡、失蹤或被困人員有港澳臺僑胞或外籍人士,要迅速覈實並上報區、市政府及市直各有關主管部門。

(3)對醫院地震應急工作進行總結,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六、應急保障措施

(一)應急隊伍保障

科室人員搶險隊伍:主要由醫院各科室抽調人員組成。

設備搶險隊伍:主要由總務設備科人員組成,各科室抽調人員配合。

(二)應急物資保障

總務設備科應做好救援搶險物資儲備,明確各種搶險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的位置,並建立相應的維護、保養、調用和徵用等制度,確保隨時調用。

七、監督管理

xx市口腔醫院消防管理委員會定期組織開展防震知識、技能的教育和培訓,組織防震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檢查救援搶險物資的儲備情況,對達不到要求的科室和部門進行全院通報,限期整改。

醫院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10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爲及時、科學、有序、規範地開展地震災害衛生應急工作,不斷提高地震災害衛生應急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預防和控制災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保護災區公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安徽省地震應急預案》、《安徽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安徽省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

1.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安徽省行政區域內處置地震災害和省外發生對我省造成重大影響的地震災害事件的衛生應急工作。地震災害及其衍生災害所引發的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按照《安徽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執行。

1.4工作原則

以人爲本、生命優先;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預防爲主、快速反應;依法規範、資源共享。

2、組織體系

2.1省衛生計生委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領導小組

省衛生計生委成立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領導小組,在省政府和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省內特別重大、重大地震災害的衛生應急工作;對口協調省內外、境外醫療衛生資源對災區進行緊急支援;負責向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提出醫療救援和災後防病工作的重大決策建議;完成省政府和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指令性工作。

組長:省衛生計生委主任

副組長:分管副主任

成員:委辦公室、規劃與信息處、財務處、應急辦、政法處、疾控處、醫政處、中醫藥管理處、綜合監督處、婦幼處、國合處、機關服務中心、省直醫療衛生機構、省血管中心、省疾控中心、省血防所和省衛生監督所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6個工作組:

綜合協調組:由委應急辦、辦公室、醫政處、國合處組成,應急辦牽頭。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統一調度、綜合協調和日常事務工作,地震災害信息(重點包括救治傷員數以及衛生系統的災害損失覈查統計數等)收集、整理和上報,外來救援人員的協調安排,組織會議和重要工作督辦,與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委局的聯絡協調,必要時向國家提出衛生應急支援的請求,處理涉外相關事務,承擔委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醫療救治組:由委醫政處、中醫藥管理處、婦幼處、省直屬醫療衛生機構組成,醫政處牽頭。負責組織、指導傷員現場醫療救治和轉運工作,提出傷員轉送異地和資源需求建議,根據需要組派省級醫療專家和隊伍;合理調配醫療資源,制定傷情判定標準(包括極危重、危重、重症、輕傷)、相關診療方案及出院標準;及時統計傷員救治相關信息,並及時彙總至綜合協調組。

衛生防疫組:由委疾控處、綜合監督處、食品安全監測處、衛生監督所、省疾控中心、省職防院、省血防所組成,疾控處牽頭。負責統籌協調災區衛生防疫工作,根據需要組派衛生防疫專家和隊伍,做好災區公共衛生風險評估、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和預防控制、疫苗應急接種、飲用水衛生安全監管、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事故調查、環境消殺、放射衛生、職業衛生、衛生執法監督、應急物資需求建議;及時統計災後防病工作開展情況的相關信息,並及時彙總至綜合協調組。

新聞宣傳組:由委辦公室、宣傳處組成,委辦公室牽頭。負責抗震救災衛生應急工作對外宣傳、健康教育和風險溝通,收集並保存相關影像和文字資料;組建現場宣傳報道組,第一時間宣傳報道抗震救災衛生應急工作開展情況。

物資保障組:由委規劃與信息處、財務處、辦公室、醫政處、機關服務中心組成,委規劃與信息處、財務處牽頭。負責協調救災衛生應急物資的統一調配和管理,急需物資的採購和調配。

現場協調組:由各工作組抽派人員共同組成,由一名委領導或處級領導牽頭負責。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負責指導和協助當地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統籌協調外來支援災區醫療衛生救援隊的工作,做好前後方信息聯絡溝通工作。

2.2市、縣(區)級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領導小組

市、縣(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成立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領導小組,在同級人民政府和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分別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較大、一般地震災害的衛生應急工作;根據地震災區衛生應急的需求,請求上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給與必要的協調和支持。

2.3日常管理機構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急辦(或日常應急管理科室)負責地震災害衛生應急準備和日常管理工作,如:應急預案及工作方案的制訂和管理,應急物資的儲備和管理,應急隊伍的組建、培訓和演練等。

2.4專家諮詢機構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成立的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專家諮詢委員會(或專家諮詢組),負責本級地震災害衛生應急準備和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技術指導,並提供諮詢建議。

2.5專業技術及監督機構

2.5.1醫療和採供血機構

各級急救中心(站)負責地震災害傷病人員的院前急救和轉運工作;各級醫療機構負責地震災害傷病人員的現場救治、轉運監護、收治入院和災民安置點的基本醫療服務及應急心理援助工作,同時負責傷情、病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的收集和報告。

採供血機構負責保障血液製品的採集、儲備及供給。

2.5.2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地震災區災後公共衛生風險評估,疾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報告、調查與處置,重點人羣預防接種、飲用水監測與消毒、環境衛生學評價,指導開展環境消殺滅及屍體、垃圾無害化處理等工作。

2.5.3衛生監督機構

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負責災區和臨時安置點飲用水和環境衛生監督檢查,對醫療衛生機構的疫情報告、醫療救治、傳染病防治等工作以及災後衛生防疫措施落實情況等進行衛生監督和執法檢查。

3、響應機制

3.1地震災害事件分級

《安徽省地震應急預案》將地震災害分爲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4個等級。

3.1.1特別重大地震災害

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直接經濟損失占上年全省生產總值1%以上的地震災害,當省內發生6.0級以上地震,初判爲特別重大地震災害。

3.1.2重大地震災害

造成50~300人死亡(含失蹤),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可判爲重大地震災害。

當省內發生5.0~6.0級地震,初判爲重大地震災害。

3.1.3較大地震災害

造成10~50人死亡(含失蹤),或造成較重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當省內發生4.0~5.0級地震,初判爲較大地震災害。

3.1.4一般地震災害

造成省內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本轄區內發生3.5~4.0級地震,可判爲一般地震災害。

3.2分級響應

當省內發生特別重大、重大地震災害事件時,分別啓動地震災害衛生應急Ⅰ級、Ⅱ級響應,在省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指揮、部署和協調下開展衛生應急處置工作。

發生較大地震災害事件時,啓動地震災害衛生應急Ⅲ級響應,在市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部署和協調下開展衛生應急處置工作;發生一般地震災害事件時,啓動地震災害衛生應急Ⅳ級響應,在縣(區)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部署下開展衛生應急處置工作。同時,根據災情發展變化和傷病人員情況,及時調整衛生應急響應級別。

上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根據災區衛生應急工作的實際需要,也可調高響應級別;對衛生應急能力特別薄弱的地區、敏感地區、老少邊窮地區可適當調高響應級別。

4、應急響應

4.1特別重大、重大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響應

4.1.1應急啓動

(1)當省內發生特別重大、重大級別地震災害,省衛生計生委應急辦接到省地震局的通報後,立即向委分管主任報告;

委分管主任迅速向委主任報告,同時按照本預案的相關規定提出啓動應急響應級別的建議;委主任根據震情和分管副主任的建議,決定啓動相應級別的衛生應急響應。

(2)委應急辦迅速將啓動應急響應的信息通知到委機關相關處室和各相關醫療衛生機構,同時將衛生計生部門啓動應急響應的初步情況迅速報告省政府應急辦、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應急辦。

(3)按照省政府通知要求,委主要負責人迅速趕赴指定地點,參加省人民政府組織召開的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緊急會議。

(4)委主要負責人迅速趕至指定地點集結,參加省人民政府牽頭、指揮部成員單位組成的省人民政府工作組立即赴災區;

在災區組建現場醫療衛生救援組,在現場指揮部的領導下迅速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4.1.2主要響應措施

信息收集、彙總與報送。綜合協調組負責及時收集、彙總傷員救治、災後防病等衛生應急處置情況以及醫療衛生救援需求等災情信息,並及時上報省政府應急辦、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應急辦。

地震災害發生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及時收集信息並向同級政府和上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報告,包括響應級別、衛生應急隊伍出動情況、前期救援情況、傷情、病情、疫情和衛生系統損失等情況。

參與地震衛生應急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在開展衛生應急工作的同時,迅速收集和掌握災情信息,將災情、傷情、病情和疫情等信息,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

所有救災防病信息都必須及時在“國家救災防病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絡報告。因停電等原因不能通過網絡直報系統報告信息的醫療衛生機構,可臨時改用電話或人工送卡的報告方式,向屬地疾控中心報告,由屬地疾控中心向同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上級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和當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加強信息溝通和聯繫,實時通報瞭解到的相關災情信息,以便及時調整各部門和各工作組的工作方案。

震後3天內,信息應隨時上報,後續信息可在得到基本確認後再及時上報。對於危急重症傷員情況、災區突發傳染病及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情況、藥品及器械匱乏等方面的信息,應當立即上報。3天后,實行日報制度,各工作組每日在規定的時間內向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報告相關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支持的方面等情況。

綜合協調。綜合協調組按照規定的職責和分工承擔地震衛生應急處置綜合協調工作,在協調省內醫療衛生資源有序投入救援的同時,協調省外、境外衛生應急救援力量。配合省經信委、商務廳等有關部門迅速籌集和運送災區急需藥品藥械。

醫療衛生救援。地震災害發生後,市、縣(區)衛生計生部門立即按照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預案開展前期處置工作。省衛生計生委迅速組織“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醫療衛生隊”攜帶相關裝備設備趕赴災區,參與現場急救、傷病員和受災羣衆醫療救援、衛生防疫、衛生監督以及心理援助等工作;協調外來醫療衛生救援隊伍開展醫療衛生工作;迅速組織力量對災區醫療衛生系統災害損失情況開展評估、鑑定,並儘快形成評估報告。

(1)醫療救援

現場檢傷分類:到達現場的醫療急救人員要立即按照原衛生部統一的標準對傷員進行檢傷分類,保證危、急、重傷員及有搶救價值的傷員優先得到搶救,一般傷員得到及時治療。

現場急救:醫療、急救機構要按照“先救命後治傷、先治重傷後治輕傷”的原則,對傷員進行緊急搶救。現場急救的主要措施是止血、包紮、固定和合理搬運,發現有活動性大出血、休克、呼吸心跳驟停的危重傷員要立即進行就地搶救,維持傷員生命體徵,並及時轉運至適宜的災區醫院。

傷員轉運:承擔傷員轉運的救護人員要及時將傷員合理分流轉移到醫院進行救治,轉送前應與接收醫院進行銜接溝通。必要時成立轉運小組,全面負責傷員的轉運,並設立中轉救援所,指定護送醫療隊,攜帶必要的搶救藥品、器械等,通過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對傷員進行轉運。轉運途中,要嚴密觀察傷員病情,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安全護送到目的地。

院內救治:經現場急救的傷員及時送達災區醫院救治,災區醫院主要由現場醫院和醫療點組成,負責對傷員進行清創、止血、包紮、固定、抗休克、抗感染等,對有生命危險的傷員實施緊急處理。現場醫院由災區尚能正常使用的醫療機構、當地衛生計生部門和(或)派往災區的醫療隊組成;醫療點由當地衛生計生部門和(或)派往災區的醫療隊臨時組建,對災民集中安置點開展巡迴醫療。

如地震造成大量危重傷員,爲提高救治成功率,可按照“集中傷員、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將危重傷員集中在醫療條件好、救治質量高的醫院救治。如傷病人員的數量超過本地醫療機構負荷,可根據情況將傷病員集中轉送至交通條件允許、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進行救治。

所有災區醫院和後方接收傷病員的醫院要組織專門人員做好傷病人員救治情況的統計和上報工作。

(2)災後防病

風險評估:災區衛生防疫組應及時開展災區突發事件公共衛生專項風險評估,提出防控建議和措施,上報現場應急指揮機構,科學指導開展災後衛生防病工作。響應過程中,根據需要進行適時評估、及時調整防控措施。

疾病監測:各級疾控機構負責組織災區各醫療救治點開展疾病的監測和報告,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規範》、《傳染病報告管理規範》和《國家救災防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進行報告。

災區周邊地區醫療機構要加強傳染病監測與報告,採取措施防止疫病擴散。災區醫療衛生機構要對外來人員加強疾病監測和必要的預防接種工作。

健康教育: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和傳播媒介,多種形式做好災後羣衆衛生防疫宣傳教育和動員工作。及時組織編印衛生宣傳資料,對公衆進行有針對性醫學救治、互救及衛生防病科普知識宣傳。重點宣傳災後飲用水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傳染病防治等知識。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生物媒介監測和控制,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加強病人的隔離、治療,做好疫點(疫區)的.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工作。根據受災地區可能發生疾病風險,開展適宜的應急服藥和應急接種工作。發生傳染病疫情後,做好疫情調查與處理工作。對受損住房和公共場所要及時做好消毒和衛生處理;加強災民聚集地的廁所及垃圾場的設置和管理。儘量利用尚存的儲糞設施儲存糞便,在災民聚集地選擇合適地點搭建臨時應急廁所,及時對糞便進行衛生處理或掩埋。

腸道傳染病病人的糞便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協助民政、公安、農業等部門做好人、畜屍體的處理和掩埋,對患傳染病死亡的屍體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3)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小組應及時對傷病員和受災羣衆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消除其心理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同時,協調教育、民政、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和團體,協同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4)自救與個人防護

4.1.1受災的醫療衛生機構要迅速開展自救工作,最大可能的恢復醫療和衛生防病功能。參與救災人員注意做好自身防護,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開展救災防病工作。

4.1.2新聞宣傳。新聞宣傳組配合省人民政府新聞辦、省委宣傳部、省人民政府應急辦、省地震局、省公安廳等部門(單位)適時召開新聞發佈會,向社會公告人員傷亡情況、醫療衛生救援動態信息,及時掌握社會輿情,平息謠傳、誤傳事件。

4.1.3響應終止

地震災害現場醫療衛生應急救援任務結束後,震區災情、傷情、病情和疫情平穩,經組織專家進行評估,經本級政府同意並報上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批准,宣佈終止衛生應急響應。

在應急響應終止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組織開展災區衛生應急工作總結,認真分析工作中好的做法、困難和經驗教訓,並上報本級政府和上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

4.2較大、一般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響應

發生較大地震災害時,省衛生計生委派出相關人員參加省級工作組指導和支援災區抗震救災衛生應急工作;發生一般地震災害時,視情給予必要的支持。

5、恢復重建與善後

5.1醫療衛生機構恢復與重建

災害發生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及時組織衛生計生系統災害損失情況的核查統計工作,並及時上報省衛生計生委。災區醫療衛生機構與設施的恢復和重建工作,要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納入地方政府災後重建整體計劃,統一規劃,優先安排,確保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快速恢復。

5.2災區傷病殘人員的治療與康復

派往災區的醫療隊伍在完成醫療救護任務撤離災區前,須做好與災區醫療機構的交接工作,確保災區傷病員醫療救治工作的延續性,繼續做好災區留治傷病員的治療與康復工作。對於轉送至後方醫院的傷病員,要進行系統檢查,優化治療方案;對需要長期治療的傷病員要制訂相應的治療康復計劃。根據災區恢復重建情況,後方醫院可按照地方政府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統一安排,將基本痊癒的傷員分批轉送回當地,並做好與當地醫療機構的銜接工作。

5.3衛生防疫工作

儘快恢復各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加強對傳染病監測和疫情報告各個環節的督導檢查,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廣泛開展羣衆性愛國衛生運動,努力消除傳染病可能發生或傳播的條件。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飲水衛生監督管理。有針對性的開展預防接種和預防性服藥。繼續深入開展衛生防疫防病宣傳教育,提高公衆的自我防病意識。

6、衛生應急保障

6.1隊伍保障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按照“平戰結合、因地制宜、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統一管理、協調運轉”的原則建立地震災害衛生應急專業隊伍,並加強管理、培訓和演練。

各類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隊伍根據專業特點和地震災害醫療衛生救援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配備相應技術和物資裝備,包括醫療設備、偵檢儀器、交通工具、通訊辦公、後勤和生活物資、個人防護用品、藥品及疫苗製品和工作標識等。

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應佩戴明確的標識以表明身份,應配備防護服、防護眼鏡、安全帽、應急燈等,應向救援人員提供基本的安全和危險評估指導,使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都明確警示信號和撤退流程,確保自身安全。

6.2通訊與信息保障

省、市衛生計生委負責省、市級衛生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的運行、維護與技術更新,利用移動指揮平臺,實現救援現場與省級衛生應急指揮平臺、省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應急指揮中心的互聯互通,提高衛生應急的科學性和及時性。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結合應急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立健全省、市、縣應急信息通訊保障體系和醫療救治信息網絡,確保在通訊中斷的情況下保障和維護信息暢通。

6.3裝備物資保障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制訂並落實醫療衛生救援應急藥品、醫療器械、設備、疫苗、消殺藥品、快速檢測器材和試劑、衛生防護用品等物資的儲備計劃,協調經信、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做好日常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和維護,使用後及時補充。

6.4交通運輸保障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與鐵路、郵政、交通、民航、軍隊、武警、公安等有關部門建立協作機制,保證衛生應急人員、傷病員和物資運輸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優先放行,確保運輸安全暢通。情況特別緊急時,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開設應急救援“綠色通道”,保證衛生應急工作的順利開展。

6.5醫療救援保障

各級衛生計生部門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科學規劃本轄區的戰略性醫療救援基地建設,能承擔大規模傷病員的現場救治、轉運和後方收治工作。要積極爭取專款,加強醫療救援基地的備用牀位、急救車輛、應急醫療救治設備和藥品等儲備建設。

6.6後勤保障6括

時)災後法、困難和經驗教訓,並向本級政府和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爲參加地震衛生應急工作的人員提供必備生活物資,以保障其工作能順利進行。

各醫療衛生機構要與本地電力、水務等部門加強聯繫,做好應急狀態下水電供應保障,保證正常業務工作開展。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有關單位,應爲參加地震災害衛生應急救援的衛生應急隊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並給予補助和保健津貼。

6.7經費保障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安排救災防病專項經費和應急補助經費,並按照省政府有關規定,做好專項經費的管理和使用。

6.8宣傳培訓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加強與地震、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廣播電視、新聞等相關部門的協作,開展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使公衆樹立科學的災害觀,動員社會公衆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7、責任與獎勵

7.1責任

對在地震災害衛生應急工作中的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其責任。

7.2獎勵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參加地震災害衛生應急工作並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在晉升職稱及晉級時優先安排。

8、附則

本預案由省衛生計生委發佈和解釋,並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參照本預案並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制定本地區地震災害衛生應急預案。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