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史典故

關於唐朝歷史典故有哪些呢?故事總比單純的知識更生動更容易理解,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能夠發揮很好的輔助作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調節課堂氣氛,讓教學變得更加的趣味化,同時,因爲學生對於歷史故事會比較感興趣,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致。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唐朝歷史典故,歡迎閱讀借鑑!

唐朝歷史典故
  唐朝歷史典故篇一:永泰公主之死

永泰公主(684年-701)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韋皇后所生嫡出第三女,初封永泰郡主。李仙蕙在其父李顯復位東宮之後,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長子武延基。永泰公主死時僅有十七歲,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爲“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關於她的有衆多說法,那麼永泰公主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永泰公主,香魂依依;衆說紛紜,撲朔迷離。生於帝王之家,唐中宗李顯之女,武則天之孫女;喜榮華正好,年僅妙齡十之有七;恨無常早降,禍起蕭牆一命歸西。生之尊貴,葬之顯赫,死因神祕。

關於永泰公主的死因,文獻記載,唐大足元年九月,永泰郡主(時李顯爲廬陵王)因參與議論張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宮中”,爲武則天所殺害。一千多年來史學家無有異議,1982年在永泰公主墓中出土了《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銘》墓石後,遂引起對永泰公主死因的爭論,有三種說法:

一說永泰公主被武則天處死。《新唐書·則天順聖武皇后紀》中說:大足元年“九月壬申,殺邵王重潤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資治通鑑·則天順聖皇后》中說:“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於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殺。”。

史書記載,均爲懿德太子李重潤與永泰公主,因議論武則天私生活而被其賜死。據兩唐書、《資治通鑑》記載,永泰公主與其夫武延基(武則天之侄孫)及其兄懿德太子李重潤等,由於不滿得幸於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的胡作非爲,私下議論,觸怒了武則天,所以招致殺身之禍,於大足元年(701)九月壬申被逼令自殺。

其兄李重潤和夫武延基忤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爲武后所殺。張易之垂涎於仙蕙的美色,奈何仙蕙不從,後來張易之在武則天面前屢次詆譭仙蕙,終於致使武則天下令賜死仙蕙,由張易之負責執行,本來皇家美眷完全可以自盡,但是張易之確下令活捉了仙蕙,將其斬首,把玩其螓首良久方纔泄恨,可憐年僅17歲的美貌公主腦袋被掛在屋檐下數日。

中宗復位後追贈爲公主,以禮改葬,號墓爲陵,1960年9月,永泰公主墓誌銘出土,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爲“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

一說永泰公主死於難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掘永泰公主之墓,墓室得《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銘》碑。有人考釋1960年9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誌銘》後,竟發現永泰公主的死因與史書所說全然不同。

  唐朝歷史典故篇二:李世明爲何怒砸魏徵碑

魏徵輔佐唐太宗17年,先後上書200餘次。在魏徵的嚴密監控下,唐太宗的日子過得很不舒坦。面對魏徵一再觸逆鱗,唐太宗每次都是虛心接受,甚至像男人欣賞女人一樣,覺得魏徵嫵媚可愛。甚至還爲這種君臣關係總結了一套套理論,比如說自己是金屬的話,魏徵就是那鍛造的良匠;比如說魏徵是鏡子的話,他就是那照鏡子的人。

貞觀17年,魏徵病重,唐太宗多次親臨魏徵府看他,給他送藥,將公主許給魏徵做兒媳。魏徵死後,唐太宗罷朝五天致哀,昭以一品官的'禮節送葬,親自撰寫碑文,刻於石碑上。這種榮耀,前所未有。一代君臣之間的知音佳話,如果演繹到此結束,應該是劃上一個相當完美的句號了。

哪曾想,就在魏徵死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謀反。魏徵極力舉薦的兩個人,吏部尚書侯君集、中書侍郎杜正倫都被牽扯進來。唐太宗很生氣,你魏徵說他們有宰相之才,竟然串在一起害我。於是唐太宗自賤天子金口玉言的名聲,解除了公主與魏徵之子的婚約,還推倒了親手爲魏徵撰寫的墓碑。

這個細節讓人深思,唐太宗爲什麼發這麼大的火?原來,唐太宗對魏徵早有不滿,這次不過是借題發揮。

有一次,唐太宗生病,想搬到一箇舊閣子裏住,打算將舊閣子裝修一下。然而,外面都在議論,說皇上要用十車銅建造一個望陵臺。唐太宗下令追查,發現竟然是魏徵造的謠。他與魏徵當場對質,魏徵辯解說:“這種誇張只是爲了諍諫的需要,危言聳聽也是爲了大唐的江山啊!”

面對魏徵的狡辯,唐太宗非常惱火,大發牢騷,一向態度強硬的魏徵不得不服軟,老老實實承認錯誤,還向唐太宗感謝不殺之恩。

魏徵對諍諫這項工作似乎上了癮,將多年諍諫內容都作了記錄,曾將這種記錄拿給史官褚遂良看,明擺着是希望褚遂良給他記上一筆,好留名青史。

唐太宗聽說這事以後,也相當生氣。

先前唐太宗已經同意把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書玉,這時也後悔了,下旨解除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惱火,就砸了魏徵的墓碑。

在砸了魏徵的墓碑不久,唐太宗親征高麗,勞民傷財,最終撤回中原。唐太宗長嘆道:“如果有魏徵在,不使朕此行也!”他突然想起了魏徵的好,又派人到魏徵墓前悼念了一番,並且將當初推到的墓碑立了起來。

  唐朝歷史典故篇三:尉遲恭毆打李道宗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的陰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來到慶善宮舉行宴會,而且還在宴會上吟詩作賦,有娛樂節目,參與宴會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慶善宮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選擇這樣的宅子舉辦宴會,也可以說是比較隨和的私人宴會。

當然,氣氛隨和不等於隨便,排座次就有講究。當時參與宴會的有同州刺史尉遲敬德,就是隋唐名將尉遲恭。尉遲將軍的分量大家是知道的,在唐太宗開創江山的武將當中,尉遲恭和秦叔寶、程咬金等都是位置居前的大功臣,李世民當年被單雄信追殺的時候,是尉遲恭及時出馬救主,將單雄信打下馬,讓李世民免了一難。這個不僅“說唐”裏有,正史裏也有。

然而,這天居然有人坐在尉遲恭位置的上頭,老尉遲將軍講話很不講客氣,衝着那人吼:“你立了什麼功勞,居然敢坐在老子上面。”

坐在尉遲恭下頭的任城王李道宗出來好意勸解,沒想到尉遲恭不領情,掄起拳頭對着李道宗一頓狂扁,尉遲將軍一手好拳棒,李道宗不一會就滿臉烏青,最嚴重的是,眼睛都幾乎被揍瞎了。

李道宗是唐太宗堂弟,也是大唐的開國功臣,李世民看着自己的老部下毆打自己的堂弟,那滋味不好受,於是宴席也不開了,很不高興地打道回府。

李世民沒有公開處分尉遲老將軍,而是私下裏給他上了一堂歷史課:“我過去對漢高祖誅殺功臣的事,是持否定態度的,我誠心誠意地希望和你們這幫文武功臣一起保守這富貴美好的生活,子子孫孫綿延不絕。不過,今天你是鬧得過分了點,你任職以來,不良記錄也不少,看老兄你的表現,我才明白漢高祖殺韓信,將彭越剁成肉末,也不能說全是漢高祖的錯。咱們大唐立國,講究法度,其實就是賞與罰。你該有什麼待遇和恩寵都給你了,非分的你就不要去癡心妄想了。希望老兄你好好自勉,努力加強修養,不要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尉遲恭天不怕地不怕,但還是怕老大,從此,他就收斂了很多。史載他後來天天在家裏練仙丹打坐,安享晚年。

唐太宗這番話多少帶點威脅,然而他對待老下屬的方法還是很得體的,他沒有選擇在公共場合批評,照顧了尉遲恭的面子,選擇在私下裏進行教育,讓他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也沒有直接說要如何處理,而是引用歷史上的往事進行旁敲側擊,可以說仁至義盡,對得起尉遲恭的功勞,也對得起大唐的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