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韓愈的詩句作品介紹

韓愈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地位崇高。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韓愈的詩句作品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瞭解!

文學家韓愈的詩句作品介紹
  韓愈的詩句作品

韓愈,中唐時期的文學巨匠,擅長以文爲詩,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爲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唐代詩人韓愈贈與好友張籍的兩首七言絕句,被後世廣爲流傳,尤其是第一首,筆法細緻入微,情感鋪排得當,將摯友情誼融入到長安初春小雨之中,盡顯情意綿綿之態。

《晚春》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作,爲《遊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時韓愈已年近半百,描寫晚春之景無半點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傷感之情,卻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現出萬紫千紅的生機畫面。

《春雪》,這首詩的創作背景爲元和十年,韓愈在朝中擔任史館修撰,知制誥一職,身處北方,思念春雪早至的南方,便將自己的盼春之情付諸筆端。或許對於北方人來說,正值春節,無處尋花的現象是正常的,但對於遊歷過嶺南春色的韓愈而言,這真是一件憾事,感嘆北方春色晚至,直至二月纔有草芽拔尖而出,甚爲惋惜。

  韓愈的散文

韓愈的散文,內容複雜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他的"雜著"或"雜文",發揮了散文的戰鬥性的功能,不少作品達到了思想藝術完整的統一。

《原毀》,通過對當時社會現象的精闢分析,揭露了當時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詆譭後進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責當時社會人情的惡薄,自鳴不平,併發出了主張公正用人的呼籲。作品立論鮮明,語言平易,雖多闡述孔子、顏淵、子路、孟子等人的意見,而不引經據典,這是散文創作中的一種新的形式。他不顧流俗的誹謗,大膽地爲人師,作《師說》,指出師的作用及相師的重要。他認爲“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都可以爲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此而已”。這種見解打破了封建傳統的師道觀念,對於我們今天也還有參考價值。文章感情充沛,說服力也很強。他的《雜說四》,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比喻賢才難遇知己,“只辱於奴隸人之手”,寄寓了他對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

韓愈在散文中傳達的對社會弊病的剖析,極爲深刻,正是如此,韓愈的思想才能影響唐宋時期的一代文人,被推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韓愈的原道

韓愈所在的唐朝中期,經過了安史之亂後變一蹶不振,不見了以往恢弘大氣,一向避世的佛老學說成爲當時學術界的主體,而儒學思想卻是日漸衰微。韓愈有感於當時社會的各種弊端,寫出了《原道》一文,通過強勁有力的辯證和言辭來維護儒學的地位。

《原道》的開篇,韓愈給出了自己對於仁義道德的看法。韓愈認爲堅持“仁”就是“義”,堅持仁義就是“道”。但是老子卻是輕視這些,韓愈認爲老子並非詆譭仁義,而是他過於狹隘,以至於有了井底之蛙的觀念。因此韓愈大膽地批評了道家捨去仁義空談道德的虛僞觀念。但是韓愈還是爲儒學的式微深感憂慮,倘若社會一如既往的輕視仁義,那麼綱常將會混亂。

《原道》最爲重要的是韓愈總結出了一種“道統”的思想體系。韓愈認爲,儒家的道,是由先賢聖人傳授給黎民,讓百姓們得以生存繁衍。而聖人手上的“道統”有藉着傳承給了下一位聖人。就這樣,“道統”經三皇五帝傳到孔子,再由孔子傳給了孟子。但是孟子之後卻沒有了人來傳承,因爲漢朝盛行了黃老學說,西晉之後到隋朝又是佛學的風行。這中“道統”思想爲後世宋儒們所重視,認爲正統的王朝就是傳承“道統”,王朝纔是名正言順的。

《原道》中還提到了君臣之間的關係。韓愈指明瞭子在上的皇帝是下達命令,在下的臣子就必須執行命令,維護“道統”。其實這也是影射了當時權力強盛的藩鎮,對中央構成的威脅。藩鎮的權力過大,不聽朝廷就是對正統的藐視,是對君臣關係的違逆。但是由於當時藩鎮實力過大,韓愈也只能以曲筆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