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縣旅遊扶貧工作情況彙報

2016年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區、市旅發委的關心支持和正確指導下,馬山縣認真貫徹落實區、市有關部門的各項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旅遊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全縣實現旅遊脫貧人數5491人,旅遊扶貧取得豐碩成果。

馬山縣旅遊扶貧工作情況彙報

一、旅遊扶貧工作的具體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視,落實旅遊扶貧工作責任。

制定了《馬山縣脫貧攻堅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方案》,明確了馬山縣2016年到2018年的旅遊脫貧攻堅工作的目標、任務及要求,將旅遊脫貧攻堅的任務已分解到各鄉鎮,由各鄉鎮根據各村的'具體情況把任務分解到各村,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的工作任務和責任。

(二)加強規劃,夯實旅遊扶貧工作基礎。

籌措150多萬元聘請高資質的旅遊規劃公司開展15個重點旅遊扶貧村的編制規劃工作。規劃按照國家旅遊局扶貧規劃編制導則技術標準和廣西旅發委“三圖兩表一說明”的具體要求,對旅遊扶貧村的自然景觀資源、歷史人文環境、硬件設施、經濟狀況等各方面進行了深入考查,並分析扶貧對象、致貧原因,發現存在的問題,找準脫貧突破口,提出資源利用和旅遊扶貧發展模式,引導旅遊扶貧村脫貧致富。

(三)落實資金,加強重點旅遊扶貧村建設。

安排中央資金100萬元用於我縣古零羊山村旅遊富民工程建設項目,目前該項目總工程進度已完成92%;安排自治區扶貧資金200萬元用於古寨鄉本立村古奔屯建設旅遊扶貧示範村屯,目前該項目總工程進度已完成95%。此外,各鄉鎮積極整合上級資金用於重點旅遊扶貧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各重點旅遊扶貧村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提升。

(四)招商引資,發展壯大旅遊扶貧產業。

推薦上報馬山縣永州革命老區紅色旅遊開發項目、馬山縣紅水河旅遊帶旅遊開發項目、大弄拉石漠化國家公園項目、中國玄河-永州暗河旅遊開發項目、馬山金釵石林旅遊景區項目等11個項目爲全區旅遊扶貧招商項目,引進新奧集團參與旅遊開發建設工作,目前楊圩四季花谷小鎮、永州暗河開發規劃正在積極編制當中。

(五)摸清底數,打牢旅遊精準扶貧基礎

由各鄉鎮摸底造冊登記全縣從事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以及在縣內外的景區、鄉村旅遊區、農家樂、酒店、賓館、旅行社、旅遊產品手工作坊和加工廠等就業的人員名單,完成全縣旅遊脫貧人口登記表。在此基礎上,各鄉(鎮)及涉及到通過旅遊脫貧的各村完成填寫了旅遊脫貧認定表,2016年全縣通過旅遊脫貧5491人,目前2016年通過旅遊脫貧的人口數已完成錄入到旅遊精準脫貧統計系統。

(六)多措並舉,擴大旅遊扶貧渠道。

我縣通過實施“五個一批”旅遊脫貧工程(即通過已有旅遊企業就業安排脫貧一批、通過重點貧困村發展旅遊產業脫貧一批、通過旅遊技能培訓與就業指導脫貧一批、通過重大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帶動脫貧一批、通過扶持旅遊自我創業和自主就業脫貧一批)。旅遊脫貧途徑有以下幾點:一是抓好“兩個示範”建設。在抓好市級“兩個示範”建設的基礎上,按照“產村互動,農旅融合”的思路在全縣11鄉鎮開展縣級生態綜合示範村和鄉鎮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建成縣級生態綜合示範村11個,這些示範點已經成爲我縣鄉村旅遊熱點和脫貧致富示範點。二是抓好旅遊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水錦·順莊、西山莊園和金倫洞景區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及以開發“中國玄河生態旅遊區”爲發展引擎的永州全域旅遊項目和以建設紅水河百掌沙灘景區、百龍灘紅水河景區爲着力點的紅水河旅遊帶旅遊開發項目。加快推進投資額達10億元的四季花谷小鎮旅遊扶貧項目、2.86億元的中國·馬山蛙鳴谷國際生態旅遊區、1億元的龍玩民俗生態旅遊度假區及5億元的西南出海大通道(馬山)旅遊集散中心等項目建設,通過項目帶動旅遊產業發展,促進農戶增收。三是召開旅遊扶貧就業專題招聘會。2016年3月在馬山通過旅遊扶貧就業專題招聘會的舉辦,進場招聘企業158家,提供就業崗位5682人,達成簽約1384人,進場應聘11000多人次,和用工企業達成用工協議1384人。四是策劃開展南寧馬山月月生態旅遊活動,由11個鄉鎮結合各自的實際和特色,依次舉辦形式不同的活動,宣傳推介當地旅遊資源,吸引更多遊客到馬山觀光,全年共吸納遊客55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1.1億元。五是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建設專業化的旅遊隊伍。成功舉辦了2016旅遊人才隊伍建設第一期(導遊講解員)、第二、第三期(旅遊經營者)培訓班,進一步壯大我縣旅遊人才隊伍,提高貧困戶的勞動技能,爲我縣旅遊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做好規劃編制,推動旅遊扶貧工作發展

持續抓好15個重點旅遊扶貧村的規劃編制工作,以規劃引領項目,以項目帶動產業,以產業推動旅遊扶貧工作發展。繼續推進2016年8個重點旅遊扶貧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扶持親愛、新聯、福蘭、龍塘等4個貧困村發展旅遊業。

(二)推進項目建設,擴大旅遊扶貧產業規模。

以推進“三區一帶一中心”開發和建設爲核心,加快推進大弄拉石漠化國家公園、中國玄河景區、紅水河景區、中國弄拉景區、水錦順莊景區、弄堯生態康養高級度假區、西南出海大通道馬山旅遊集散中心和四星級以上酒店等重大旅遊項目的建設步伐,全力打造一批4A級景區、3A級景區和星級鄉村旅遊區,不斷提升旅遊扶貧產業的規模與實力。

(三)發展鄉村旅遊,助推貧困羣衆增收脫貧。

堅持將旅遊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度整合的原則,充分利用“弄拉模式”、“小都百模式”、“古朗模式”“空店模式”“農家飯票”等模式的輻射帶動作用,以打造本立村、立星村、羊山等一批縣旅遊扶貧示範村爲重點,以示範引領其它旅遊扶貧村的開發建設爲工作思路,通過不斷完善旅遊扶貧村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挖掘旅遊資源、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旅遊產品,策劃設計融民俗體驗、鄉村度假、農事參與、鄉村娛樂爲一體的鄉村旅遊項目,形成一村一品的旅遊發展格局,不斷創新宣傳營銷模式,增加貧困村民就業機會,提高村民收入,實現通過旅遊脫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