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駱駝教學反思

《找駱駝》這篇課文是人教課標版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組的一篇課文。故事改編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關於《找駱駝》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找駱駝教學反思

  找駱駝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因此重點是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自主感悟,而字詞的訓練退居其次。儘管如此,我仍然對一些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字詞和句式進行了訓練,在本課教學中,我首先以分角色朗讀課文來創設情境,將學生引入找駱駝的現場,充分融入文本,激發起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並通過恰當的“導”、“引”較好地啓發學生,使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學習,在寬鬆、愉悅的氛圍中達成學習目標。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注重朗讀的外化要求與內化要求,引導學生品味語言,不斷揣摩,學生從中感悟,培養語言感知能力。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以學生爲本的教學思想,整節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的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代替整體劃一的理解和指導。

閱讀是讀者個性化的行爲,閱讀的過程是富有創造性的過程。閱讀教學是爲了引導和幫助學生閱讀,老師對課文的解讀,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與理解。同樣閱讀一個句子、一段課文,學生和教師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別。教師一眼帶過的詞語,在學生眼裏或許很難記住;教師不厭其煩地分析的句子,學生也可能“不屑一顧”,不以爲然。這一課就是要讓學生讀,分角色讀、小組讀、全班讀。在讀中就會體會課文中所用的語氣詞,體會老人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

《找駱駝》這篇課文以“找駱駝”爲線索,起因、經過、結果十分清楚。課文在敘述中巧設懸念,引人入勝。開頭並不急於講明老人是根據什麼知道駱駝特點的,而是講老人詳盡地描述駱駝的特徵,激起讀者往下讀的慾望。教學重點是瞭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麼發現這些特點的。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情節簡單,對話較多,學生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能夠運用方法讀通順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同時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這篇課文,我首先以“破案子”導入,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做一回警察,當一回偵查官,在破案子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對“認真觀察,仔細分析”這一點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後,引出今天的課題——-“找駱駝”,和一個老人去幫一個商人尋找一隻駱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重點是學生自我學習。首先是學生對這篇課文的認識和熟悉。在初讀課文之後,我讓學生簡單地講述課文主要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引出課文的主角“商人、老人、駱駝”。此後,我將這課的幾個重點的字詞以小黑板的形式展出,三年級的學生字詞教學仍是重點,注意其中幾個字的讀音和寫法如“忿忿、跛、馱”等。

簡單的字詞教學後,進入文章的品讀過程。和學生的一段對話引出故事的起因——-商人的駱駝丟了很着急。這段對話重點在於朗讀指導。商人的着急,老人的穩重,不緊不慢等等情感的表現。隨後,我以一個問題引出老人的發現————“老人沒有見過駱駝這麼會知道駱駝的去向呢?”學生思考交流。黑板出示相關句子“老人看見什麼了”“老人知道什麼了”。在熟悉老人的觀察和發現後,用“因爲...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爲”兩種句式進行轉換,如:因爲老人看見了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所以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之所以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是因爲老人看見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再進行句式的轉化過程中,學生已經充分熟悉了駱駝的特點,也感受到了,老人“觀察——思考——發現”的過程。經過老人的分析,商人果然找到了丟失的駱駝,這裏穿插一個小練筆“商人找到駱駝在回來的路上又遇見了老人,他會對老人說些什麼?”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總結出老人是一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分析的人。結合板書和導課時的案子,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要做細心的人。此後進行角色的扮演,朗讀課文,將課文的重點進一步的鞏固。

在此次教學中,我也發現了幾點不足,如:導課的過程,語言過於繁瑣,沒能抓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指導“因爲...所以”“之所以...是因爲”的句式轉換過程中,學生在一開始沒能很好的進入這個狀態,難度太大,可以以簡單的生活中的句子進行鋪墊,從而使學生對這種句式有更清楚的認識。

每一次教學的深思,都是一次改進的起點。不斷地發現和完善自己!

  找駱駝教學反思2

《找駱駝》是一篇自讀課文,同時,又是一篇傳統經典的課文,主要情節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聽,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僅憑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準確判斷,使商人找回駱駝。文章告訴我們:遇事要仔細觀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本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駱駝的相關圖片導入,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緊接着讓學生彙報了課前查找的有關駱駝的資料,讓學生對不經常看到的駱駝有個大致的瞭解。隨後,引出今天的課題——-“找駱駝”。

二、以讀爲主,讀中感悟。

老人和商人的對話是重點,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商人的感情變化是越來越高興,當老人告訴他不知道駱駝的去向時,他又非常生氣。老人解釋的原因的地方,我儘量讓學生去讀,讀出老人不慌不忙、沉着、冷靜的特點。還變換方式讓學生去充分地讀,比如,男生讀商人,女生讀老人;分小組讀等方式。這一課,我就採用讓學生讀,分角色讀、小組讀、全班讀。在讀中體會課文中所用的語氣詞,體會老人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充分體現了以讀爲主,在讀中感悟的特點。

三、注重學生說的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中規定:“中年級的學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說話是寫話基礎,而三年級又是從說到寫一個承前啓後的過渡時期,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很注重學生說的訓練。在這一課時中,我重點抓住老人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之間這個因果關係來進行說話訓練。通過“因爲……所以……”的句式讓學生練習說話:因爲老人看見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所以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因爲老人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所以說駱駝左邊馱着蜜右邊馱着米。因爲老人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齒印,所以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這樣的訓練。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積累了語言。

在解決“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麼啓發?”時,我先讓學生討論,老人和商人的區別是什麼?你想對老人和商人說些什麼?有了這兩道題做鋪墊,再談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啓發,就容易的多了。

四、續寫故事,向課外延伸

商人聽了老人的話,順着駱駝的腳印去找,他看見路上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走着走着,商人看見___________,他____地說:“___________。”

不足之處;對學生的激勵評價欠佳。

總之,本課教學我努力地體現“以讀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精神,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將語文課上的知識、語言、思維等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和訓練。

  找駱駝教學反思3

《找駱駝》是人教版三年級上第四單元略讀課文,課前我讓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課文。《花鐘》講對植物有趣觀察和發現,根據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可以組成花鐘。《蜜蜂》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得出蜜蜂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玩出了名堂》講在玩耍中對物體的觀察與發現,講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發明了顯微鏡,從而發現了微生物。那麼《找駱駝》一課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

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找駱駝》改編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人物有兩個,商人和老人。讓學生初讀文用填空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一位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指點(商人)找駱駝的事。

再讀爲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讓學生提出問題合作交流。重點是瞭解商人駱駝的特點,難點是理解老人爲什麼能夠指點商人找回駱駝。把重點和難點作爲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自主讀文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爲此進行語言訓練,語言訓練在這一課時中,重點抓住老人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之間這個因果關係來進行說話訓練。如:

因爲老人看見了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所以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因爲老人看見了路的左邊有蜜,右邊有米,所以知道駱駝馱的就是蜜和米。

因爲老人看見了駱駝啃過的樹葉有深有淺,所以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通過“因爲……所以……”的形式按照“老人看見了什麼,知道了什麼”填表完成。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積累了語言。

本節課從效果來看,學生能把老人的判斷和觀察到的現象一一對應,從中受到啓發。但由於課前學生預習不到位,阻礙了學習內容的順利進行,老師怕時間不夠,組織讀書的形式太單一了。這一課情節簡單,對話較多,就應該組織學生不同形式的讀,分角色讀、小組讀、全班讀……。在讀中理解詞語的意思,在讀中體會課文中所用的語氣詞,體會老人的性格特點,在讀中體會老人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在讀中明白本課告訴我們的是:遇到問題只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作出正確判斷,纔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