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範文

  【範文一】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範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轉變角色,在課堂教學中充當學生學習的夥伴、合作者、指導者以及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選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

  一、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目標。

1、指導預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預習是學生的主動性的學習行爲。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預習,有充足時間讓學生預習,掌握最基本的預習方法。首先,藉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掃清學習的障礙,再選用自己喜歡的一種讀書方法,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利用課前預習導讀提綱和課後思考題認真讀書思考,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課文的主要意思;第三,將自己喜歡的片段多讀幾遍,讀好、讀美,讀出感情並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第四,畫出不懂的地方,準備向老師、同學請教;第五,課前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同時,老師要進行預習檢查,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彙報,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交流蒐集到的資料。讓課堂滿足學生渴望瞭解未知生活的需求感,又爲學生提供了展示才幹的舞臺,成就感得到滿足,學生當然樂於去預習。

2、激發興趣,引導選擇學習目標。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通過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課堂,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而以輕鬆愉快的情緒,進入到語文學習中來,達到最佳學習效果。例如,教學《陶罐和鐵罐》這課,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有趣的動畫邊聽我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情節。這樣,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然後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充分感知課文內容後,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再讓各小組的同學分析、討論、尋找夥伴編成課本劇表演。最後讓學生對錶演情況進行評價,提出優缺點。這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主動閱讀。目標是學習的嚮導,是思維的起點。學生的能力有大小,對於同一篇課文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應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發展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例如教學《鳥的天堂》,我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說說要達到什麼目標,歸納後提出幾個初讀目標讓學生選擇,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了閱讀目標,努力方向,在閱讀中各盡所能,也各有所獲。

  二、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1、引導選擇課內的學習內容。

課後的“思考·練習”給學生提供了選擇空間,如“把你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幾遍,試着提問題”、“讀完後摘抄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等等。這些都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鳥的天堂》課後有一個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我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選擇:(1)選擇描寫大榕樹長得茂盛的段落來背誦;(2)選擇描寫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的段落來背誦;(3)選擇描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喜愛、讚美的有關語句來背誦。這樣讓學生自主選擇,激發了學生內驅力,調動了積極性,他們主動地去讀、抄、背,積累了知識。

2、引導選擇課外的學習內容。

語文能力的提高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教師應引導學生課外學習。教師要作好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薦工作,教他們如何選擇閱讀材料。學習了一篇文章後,爲學生推薦與之相關的這位作家的另一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類作品,以進行比較性閱讀,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例如教學《獄中聯歡》,我介紹學生去閱讀《紅巖》;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我讓學生去閱讀《一夜的工作》、《周總理,您在哪裏?》。同時,我積極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記下閱讀作品的題目、作者、主要內容,摘抄好詞好句、精彩片段或寫下一些感受等。過一段時間在班裏組織一次課外讀書讀報的彙報會,使學生能夠檢驗自己課外學習的效果。這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學習。

  三、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

由於學生的個性差異,自主學習的習慣不同,採用的學習方式也不盡相同。教師應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讓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我讓學生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來學習:喜歡朗讀的學生採用“讀讀,說說”的方法,通過語言生動地再現了桂林山水的美景;愛好畫畫的學生採用“讀讀,畫畫”的方法,畫出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學生的閱讀熱情高,紛紛發揮特長自主去學習,學習的效果好。

  四、引導學生自主評價。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教師的講解代替不了學生的自主閱讀。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去學,去讀,去悟,獲得個性化的理解。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善於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加以讚賞,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消除畏懼心理。對於學生所提的有價值的問題,進一步指導、點撥,讓學生讀書釋疑,自行解決。在學生彙報時,鼓勵他們談體會,說真話、實話,充分肯定欣賞學生獨特的感悟和個性化的理解。同時,當學生回答問題或談感受時,我總是讓學生自主評價。例如當學生朗讀課文後,我總是說:“他朗讀得好不好?談談你的理由。”、“有沒有朗讀得更好的,誰來試一試?”這樣,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得的理解、觀點得到了老師的尊重、讚賞、肯定。學生嚐到了甜頭,體驗到成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當然更願意去閱讀、去探究。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爲學生創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使學生互相欣賞、互相悅納、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範文二】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生動有趣,情節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國王御廚裏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代後,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爲兩部分:第一主要講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們的對話;第二部分主要講許多年代過去後,人們發現了陶罐,鐵罐卻早已消失。作者告訴人們“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已的短處,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樣一個道理。這則寓言故事語言樸素卻富有童趣。初讀教材時,我感覺對話應該是重點,以對話貫穿全文,給學生呈現一個傲慢自大的鐵罐和一個謙虛善良的陶罐。但多讀幾遍後才發現,作者的這篇童話目的不是給我們呈現兩個罐子,而是以兩個罐子的形象來說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我們應如何正確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價值,以何種形式來貫穿全文呢?經過深深思索與課堂實驗,經過全校教師的同研,我們找到了以“提示語”貫穿對話的朗讀,從而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爲了讓課堂更加明晰、教學思路更加精細,我們全體語文教師進行了深深的思考。通過這節課,我也有許多的感悟與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過課文,我都會着急的'去思考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才能想出新點子,讓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設計,但每次都沒有預想的效果。仔細想想,我忽略了課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學生,他們纔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興趣纔是課堂的源泉。因此,我認真聽取了嶽校長的意思,課堂上放手,讓學生隨便談,隨便說,隨着學生的興趣愛好走。沒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學生的表達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與我的預設也完全一樣。仔細想想,原來站在學生的立場,想想他們對什麼感興趣,他們最想了解什麼?會給我帶來那麼多的驚喜。

  感悟二:走進文本,走進學生,達到師生、文本對話之效。

記得李家棟老師說過:語文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課堂上。因此,以學生文本、關注學生纔是我們上課的最終目的。課堂伊始,我可能沒有走進學生、走進課文,因此不知其功效。當我投入的與學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鐵罐的性格,探究其價值時,我和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學生爲本,和他們同感悟、同體驗。這時我們的思想相互碰撞,心靈相互交流,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真正的課堂。

  感悟三:拋開設計,以生爲本。

通過這節課,讓我深深領悟到:課堂是隨機的,課堂也是學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着學生的發言進行教學。處處體現學生自主性,當然,這也需要教師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過這節課也讓我深深的明白:知識的儲備對一個教師來講是多麼的重要。

這節課,我也深深的反思過,對於我個人來說缺乏一定的鍛鍊,聽的少,練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通過這次教學,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閱讀教學方面的不足。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更加虛心地向老師們請教,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