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閱讀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語文閱讀練習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語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語文閱讀練習題(一)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響,徽派建築的最大特點是規範化、系統化,具體表現爲:一、聚族而居,雜姓不得混居。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二、無論宗族人丁多寡,象徵宗法勢力的祠堂,展現宗族榮耀的水口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三、講究羣體佈局,即以封建“風水”術爲理論依據,在封建族權的制約下強調宗族建築整體輪廓必須像模像樣。如不符合要求,則須設法修改或彌補。

站遠了看,徽派建築總體佈局與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轍:以祠堂爲中心放射狀散開的民居羣類似於拱衛內城的外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水口類似於護城河,具有抵禦外族入侵的防衛功能;被民居衆星拱月般團團簇擁着的祠堂則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宗法勢力的至高無上,不容侵犯,也便於在此召集宗族成員議事、祠祭,公佈村規民約,行使族權。祠堂在徽派建築中的地位也體現在其建築規模上。祠堂的外觀形象、內部設施直接反映了一個宗族的社會地位、文化素質、經濟實力,是宗族間相互攀比爭雄的首要內容。各族各姓對祠堂建設毫不含糊,盡力而爲,從族產收入,挨家攤派到主動捐贈,族人有錢出錢,沒錢交糧賣力,將祠堂修得高大雄偉,壯觀亮堂。

囿於族權的約束,徽派民居的地勢、規模均不得超過祠堂,且不能遮擋與其遙相輝映的山峯河流,影響風水,妨礙宗族的繁榮昌盛。民居外廓大,住房多,卻井然有序,有迴廊彼此連通,按男女長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主人住正(廂)房,佃僕散居四周,縝密繁雜,等級森嚴,堪稱封建王室寢宮位序結構的翻版。

水口是走官道進村的必經之地。學子趕考,高官歸省,巨賈還鄉,族人在此迎來送往,舉行歡慶儀式。在顯示族威榮耀、宗族凝聚力的同時,教育族中晚輩篤學敬業,勤勉執著,將來光宗耀祖。宗族的榮譽和蔭護使族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對水口建設熱情洋溢,不遺餘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賈更是慷慨解囊,一擲千金,支持家鄉的水口建設:育林、砌橋、修亭、刻碑、撰聯……大力弘揚水口文化,以協調宗族內部關係,淡化階級矛盾。值得一提的是,水口砌有專供祭祀孤寡的墳臺(不葬靈樞),厚實的石碑上書:孤墳總祭。清明節家家戶戶競相祭拜,一時紙錢紛飛,香火嫋嫋,給剝削與被剝削、壓迫與被壓迫的階級關係蒙上了溫情脈脈的面紗。

散佈在徽州大地各交通要道上(旁)的牌坊巋然挺立,引人注目,也是封建統治者強化封建功名意識,宣揚封建道義禮教的產物。在宗族攀比競爭意識的誘使下,各族對樹牌坊投以巨大熱情。他們以封建國法禮教爲準繩,制定了謹嚴繁縟的族規家訓,鼓勵敦促族人前赴後繼建功立業,循規蹈矩爲人處世,持之以恆盡孝守節。在這種封建思潮的教導下,一座座因功勳、科甲、忠孝、貞節而建的牌坊沖天而起。徽州大地牌坊數量之多,分佈之密集,舉世無雙,可見程朱理學宗法制度對徽州人思想奴役範圍之廣、程度之深。

徽派建築的宗法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會垂直結構的階級對立轉變爲橫向結構的宗族之間的內部矛盾,是統治者淡化、消解被統治者反抗意識,鞏固政權、族權的外在表現。

l.從原文看,下列關於“徽派建築”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徽派建築系統化、規範化,表現爲徽州百姓聚族而居,雜姓不混居,基礎設施全面以及講究羣體佈局。

B.徽派建築中,象徵着至高無上的宗法勢力的祠堂位於村落的正中央,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宗族成員議事、祠祭,公佈村規民約,行使族權的重要場所。

C.按男女長幼、房系嫡庶標準有序排列的徽派民居雖然外廓大,住房多,但可通過迴廊,彼此連通,仍顯得井然有序。

D.水口是走官道進村的必經之地。水口建設有育林、砌橋、修亭、刻碑、撰聯等,族人對此不遺餘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賈更是一擲千金。

2、下列各項與原文內容相符的一項是

A.徽派建築在封建族權的制約下強調整體輪廓必須像模像樣,以封建“風水”術爲理論依據,講究羣體佈局,如不符合要求,有時需要修改或彌補。

B.各族各姓對祠堂建設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宗族使用族產收入;有的'宗族採用挨家攤派的方式;有的宗族採取主動捐贈的方式,族人有錢出錢,沒錢出力。

C.民居羣以祠堂爲中心放射狀散開,像封建城池中拱衛內城的外廓。水口類似於護城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具有防衛功能。

D.間接反映一個宗族社會地位、文化素質、經濟實力的祠堂的外觀形象、內部設施,是宗族間相互攀比爭雄的首要內容。

3.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徽派民居不能遮擋與祠堂遙相輝映的山峯河流,其地勢和規模不得超過祠堂,妨礙宗族的繁榮昌盛,這從根本上來說,是受封建宗法族權制約。

B.清明節家家戶戶在水口競相祭拜祖宗神靈,一時紙錢紛飛,香火嫋嫋,給剝削與被剝削、壓迫與被壓迫的階級關係蒙上了溫情脈脈的面紗。

C.徽州各族對樹牌坊投以巨大熱情,一座座因功勳、科甲、忠孝、貞節而建的牌坊沖天而起,這是因爲徽州人深受程朱理學宗法制度的影響。

D.徽派建築的宗法意識,是統治者鞏固政權、族權的外在表現,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會垂直結構的階級對立向橫向結構的宗族之間的內部矛盾轉變。

語文閱讀練習題答案

1.B(“祠堂位於村落的正中央”無中生有。)

2.C(A與原文“則須設法修改或彌補”不符,B曲解文意,D原文爲“直接反應”。)

3.B(“在水口競相祭拜祖宗神靈”與原文在水口進行孤墳總祭不符。)

語文閱讀練習題(二)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英語的“China”既是瓷器的意思,又指中國,可見瓷器與中國的關係何其密切。現在,瓷器不單是使用得最廣泛、最受歡迎的用具,其精湛的工藝與藝術成就已成爲一門世界性的學問——深藏其中的藝術內涵、工藝技巧、科學知識、各朝代的歷史情況,以及意識形態與信仰特徵等,均是饒有趣味的研究題材。

瓷器是用瓷石或高嶺土做胎,在1200°C左右的高溫中燒成,胎體較陶器堅固,是經久耐用的器皿。瓷器表面施有一層高溫釉,不僅使器物具有美觀效果,而且便於清洗。

瓷器的胎體可塑性極強,可以製作成各種形狀的器物,便於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要。由於制瓷原料成本低,瓷器可以大量生產,與金、銀、銅等金屬器物相比,瓷器既經濟又實用,所以一經問世,就深得世人喜愛。

瓷器不僅是可供使用的物質器皿,而且在造型、色澤和裝飾工藝等方面,具有極高的藝術性、美學鑑賞性和收藏價值,堪稱實用與觀賞相結合,技術與藝術相交融的產物。中國既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瓷器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產國。

瓷器成熟於東漢晚期,後經魏晉南北朝400多年的發展,形成中國陶瓷史上的第一個發展期,這時期以青瓷獨盛爲主要特徵,且歷久不衰。

唐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峯期,當時除南方越窯青瓷與北方邢窯白瓷相互媲美,形成所謂“南青北白”的格局外,其它如三彩陶器、黑釉、花釉、絞胎以及釉下彩繪也盡顯風采。

宋代是中國製瓷業極其輝煌的歷史時期,各地新興窯場不斷,涌現出不少馳名中外的瓷窯。所謂“五大名窯——定、汝、官、哥、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除此五大名窯外,宋代還形成了八大瓷窯體系。

宋代,與宋王朝並存的還有遼、金、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這些地區的瓷器,以鮮明的遊牧民族風格和地域特徵著稱於世。元朝,當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後,不僅迅速發展爲明清瓷器生產的主流,同時也是行銷海外的主要品種。紅釉、藍釉等高溫顏色釉的燒製成功,也是中國製瓷工藝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明清時期景德鎮成爲全國制瓷業中心,中國瓷器在這個時期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其主要特徵是形成了五彩繽紛的彩瓷世界,各種高溫及低溫顏色釉瓷的燒製技術,也達到相當成熟的程度。

5、下列對“中國瓷器藝術”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瓷器精湛的工藝與藝術成就在世界上有着深遠的影響。

B.中國瓷器的胎體可塑性極強,可以製作成各種形狀的器物,由於制瓷原料成本低,經濟實用,所以一經問世,就深受世人喜愛。

C.中國瓷器在造型、色澤和裝飾工藝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美學鑑賞性。

D.中國瓷器堪稱實用與觀賞相結合,技術與藝術相交融的產物。

6、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瓷器是用瓷石和高嶺土做胎,在1200°C的高溫中燒成的,胎體較陶器堅固,經久耐用。

B.瓷器成熟於東漢,後經魏晉南北朝400多年的發展,形成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發展期,這時期的瓷器以青花瓷爲代表。

C.唐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峯期,當時南方越窯青瓷與北方邢窯白瓷相互媲美,其他如三彩陶器、黑釉、花釉、絞胎以及釉下彩繪盡顯風采。

D.宋朝出現的成熟的青花瓷,迅速發展爲元明清瓷器生產的主流,同時也是瓷器行銷海外的主要品種。

7、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一詞在英語中用“China”表示,而“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這可能與“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瓷器與中國關係密切有關。

B.研究中國瓷器,不僅涉及各朝代的歷史情況,而且還觸及到意識形態與信仰特徵。

C.“五大名窯——定、汝、官、哥、鈞”的涌現,和“八大瓷窯體系”的形成,標誌着宋代中國製瓷業的輝煌。

D.明清時期景德鎮能夠成爲全國制瓷業中心,是因爲各種燒製技術相當成熟。紅釉、藍釉等高溫顏色釉剛剛燒製成功,可以大量生產。與金、銀、銅器物相比,瓷器既經濟又實用。

語文閱讀練習題答案

5.B

6.C

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