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嘉餚》教學反思

引導語:《雖有嘉餚》文章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承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後人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雖有嘉餚》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雖有嘉餚》教學反思

《禮記.學記》上說: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我說:教後知困,學知不足。

我上08酒旅班《旅遊文學作品欣賞》課時,是比較注意上好並加以教後反思的。課後幾天,一般都會與學生談談學習收穫,就會發覺,學習好的同學,還可以津津樂道,尤其是語文學科基礎較好的同學興趣倍增,但基礎稍差或無心向學的則有點不以爲然。儘管自己也很自信,學生對我仍然是很尊敬的,但仍有困惑。下面就以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課文爲例,談談自己的一些淺見。

首先,或許起點高了。優生添趣,差生茫然,或說明起點可能高了。我們的學生來自國中的下層生,他們中許多或是無心向學的,或是偏科的,有的科目學業基礎稍好,有的根本就不想學。因此,在除了要上好一節課外,還得抓住學生的心,使他們把心思轉向學習方可。如從培養興趣入手,利用詩詞教學中詩教的微言大義發揮出來,提高思想認識,達到學習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我也試圖這樣做,但其結果仍是優生添趣,差生茫然,或者是起點高了?

其次,講授重於閱讀,未能以新的教學理論指導新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譬如,此次學習了陳建森教授開設的《中國古代詩文鑑賞方法》課,其中“言、象、意”的鑑賞方法,就有很大的啓發性。現在若再教《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文,就可從意象入手。詞的上片有好些意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呼嘯且徐行”。有隱含意象是人,明寫意象是風聲雨聲及人在急風暴雨中的想法。“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裏就出現眼前的意象有竹杖芒鞋和想象中的意象馬,且是兩相對比的,還有由此引發的意象——人的想法,就是“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並由“一蓑煙雨任平生”而引出柳宗元的《江雪》詩的意境和作者藉此所表達得想法。然後,把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去探究,再結合下片的.話,就會得出作者“坦蕩行天地”襟懷“曲筆蘊心聲”意蘊的結論。這樣學生在理解課文時就不至於只是藉助老師的講解來理解課文,而變得有物象可循,然後從中悟出道理,對蘇軾的在詞中的所思所想就變得有理有據了。這就是“緣文釋道”。同時,還應該認真地把老師主動的教轉變爲學生主動的學,以學生的“讀”代替老師的“講”,老師在其中只起着主導作用的新的教學理念貫徹其中,方能提高教學效果。

再次,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基本特點的統一未能融於自然而然的教學氛圍中。人們說的:“緣文釋道,因道悟文”,其實正是語文課語言教養和人文陶冶兩種功能辯證統一的具體表現。以往許多老師在教學中往往喜歡貼標籤的方法把文本立意顯示給學生,自己當然亦難免俗。儘管自己對文道的理解還是比較深刻的,但在教學中卻容易把之撕裂開來,未能融合一起讓學生“緣文釋道,因道悟文”。陳建偉教授在主編手記《閱讀教學教閱讀》上說:“現代語文教學是不能像古代讀文教學那樣只教課文而不教閱讀的,因爲現代語文教學的任務已經不再是令學生飽讀經書以求得“滿腹經綸”,而是像葉聖陶先生說的那樣,把教材當作一個例子,“舉一反三”,令學生從中積累語言,學會閱讀乃至掌握寫作,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就提示我們今後在教學中應該要引起注意並且要努力實踐的。

教後知困,學知不足。暑期參加研究生課程班學習,來個臨老學吹,受益匪淺。此次開設的課程有《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的案例解讀》《語文教學與考試研究》《語言文字學專題研究》《寫作原理與中國小作文訓練方法》《閱讀原理與文本解讀》《語文課程與教材研究》《中國古代詩文鑑賞方法》《語文教學與中國文化傳承》等。這些課程中如“言、象、意”的鑑賞原理、閱讀教學的細讀方法、有效教學、反思教學、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基本特點統一的再認識,以及作文教學中的“三化”“四體”的認識等結合到教學實踐中,應大有好處。

今後,我們還應該秉承師古不泥,師意不跡;學無止境,達者爲師的從業理念,把教學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