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大學聯考地理可持續發展複習講義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社會的主流問題之一,也是大學聯考地理考試中的高頻考點,下面本站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廣東大學聯考地理可持續發展複習講義,希望大家喜歡。

2017廣東大學聯考地理可持續發展複習講義

  廣東大學聯考地理可持續發展複習講義

環境問題的表現,以及環境問題的全球性和地域性

環境問題的表現: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環境問題的地域性:

城市——交通、工業、人口過於密集造成了環境污染嚴重(四大類)

鄉村——資源利用不當或強度過大造成了生態破壞嚴重

例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鹽鹼化、植被破壞、物種減少

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更嚴重(要了解原因)

環境問題的全球性

全球性環境問題如:酸雨、國際性河流污染、熱帶雨林的破壞、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

對環境的破壞程度以及對人類生存的嚴重危害(見以前各種環境問題的分析)

環境問題的本質以及產生的主要原因

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人口壓力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長,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人口增長過快,對物質資料的需求的增長超出環境供給資源和消化廢物的能力,進而出現種種資源和環境問題

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經濟迅速發展超過了自然資源補給、再生和增殖的週期,加劇了資源的耗竭速度;掠奪式開發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自然生產力下降,導致惡性循環。如盲目擴大耕地面積、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

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

傳統發展模式只關注經濟本身,目標是產值和利潤的增長,甚至損害環境效益以追求經濟效益。先污染後治理,實質沒有充分考慮污染給整個社會造成的實際代價,生活質量並不與經濟效益成正比。

環境問題的本質:

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環境問題與人口問題、資源問題及發展的相互關係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環境問題是伴隨人口問題、資源問題和發展問題而出現的,四者之間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的。

環境問題以及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環境問題的產生:

人與環境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

如果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速度,或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原始社會採獵文明時期崇拜自然環境問題沒有威脅人類本身

農業文明時期改造自然生態破壞

工業文明時期征服自然環境污染

20世紀60年代以來謀求人地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生態問題開始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大學聯考地理城市區位因素複習資料

(1)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

② 氣候:城市多分佈於中低緯度的沿海(氣候溫暖溼潤)

③地形:

平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利於交通聯繫,節省建築投資

高原:熱帶地區平原氣候溼熱,城市多位於高原(氣候涼爽),如巴西利亞、墨西哥城

山區:城市多位於地形相對平坦開闊的河谷地帶

④河流:提供水源;

提供水運:水運起點——貨物在此中轉

河流交匯處——具有三個方向上的水運優勢,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河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連接海運和河運

過河點——連接水運和陸路運輸

(2)社會經濟因素

①自然資源:

煤炭——大同、鶴崗、撫順、伯明翰、曼徹斯特

鋼鐵——鞍山、攀枝花、馬鞍山

石油——大慶、克拉瑪依、玉門、阿伯丁

黃金——約翰內斯堡

有色金屬——金昌

②交通運輸:河運——宜賓、重慶、武漢、上海等

鐵路樞紐——石家莊、鄭州、株洲

海運——大連、連雲港、上海、青島、紐約

政治:政治中心——省會、首都(巴西利亞、華盛頓、堪培拉)等

政策:深圳得益於改革開放政策

④軍事

⑤宗教:耶路撒冷、麥加、麥地那、拉薩

⑥科技:日本科技城筑波

⑦旅遊:張家界、桂林、黃山

  大學聯考地理水土流失複習講義

在距今6 000~7 000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谷地,即今伊拉克境內.孕育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稱蘇美爾文明)。依靠充足的灌溉水源和犁的發明,農民生產了超出他們家庭所需要的食物.剩餘的穀物開啓了城市發展的大門。但是,他們的灌溉技術並不是可持續的,水壩和運河漸漸淤塞,河水漫灌和鹽分累積使土壤逐漸失去肥力。美索不達米亞人沒有機會來阻止環境的退化。由於技術不足以

及頻繁受到入侵者的襲擾,他們忍受着巨大的生態災難的煎熬.文明因而走向衰亡。

希臘人和羅馬人同樣沒有擺脫這種命運。當文明在東端新月形區域湮滅時,地中海盆地大部分地區森林茂密.喬木由松樹、橡樹以及其他葉厚而抗乾旱的樹種組成,植物生態學家稱之爲硬葉林,水分條件也較好。據記載,當第一批定居者到達科西嘉時,那裏的海岸還是樹木參天,船隻的桅杆甚至被伸向海中的巨大樹幹擊壞。在地中海森林蔭護下,這一地區土壤肥沃,後來一度成爲羅馬帝國的穀倉。古希臘人首次改變了這一景觀。迫於人口增長的壓力.很多森林被砍伐以滿足對木材、薪木及木炭(用於製陶等生產過程)的.需求。森林的更新又爲土壤侵蝕和山羊所阻礙。山羊被稱爲“有角的蝗蟲’’,它們能夠適應極其惡劣的生態環境,啃食一切可吃的東西。柏拉圖曾這樣描述雅典周圍地區:“現在剩下的和過去存在過的相比,就像一個骨瘦如柴的病人,所有土地上的脂肪和肉都消耗盡了,剩下的只是赤裸的土地骨架。”

羅馬人對地球則持有一種佔有觀。他們認爲地球是智人的財產,可以按人們所希望的任何方式來開發利用。在羅馬帝國時期。受羅馬農業生產系統的推動,森林砍伐從東部土耳其的加利利山地和陶魯斯山脈,一直蔓延到西班牙的內華達山脈。在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的鬥獸遊戲中,成千上萬的動物死去,一些大型動物如獅子在希臘和埃及絕跡。在羅馬人的思想中,美和功利緊緊維繫在一起,羅馬的社會倫理中絲毫沒有“保護"二字,他們以通過努力創造的“第二自然"爲驕傲。老普林尼曾寫道,人類有時濫用他們的母親——地球。但他和大多數羅馬人一樣,僅僅將這種濫用看作是使用智慧的一個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