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大學聯考醫學綜合消化系統考點

要想在成考考試中脫穎而出,首先還得複習好成考醫學綜合相應的考點。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醫學綜合消化系統考點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醫學綜合消化系統考點,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醫學綜合消化系統考點

  成人大學聯考醫學綜合消化系統考點

第一節 總論

一、消化系統的組成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

消化管是由口腔至肛門粗細不等的彎曲管道,長約9m,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又分爲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和大腸等部分。臨牀上通常把從口腔到十二指腸的一段,稱爲上消化道,空腸到肛門的一段,稱爲下消化道。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體,包括大、小兩種。大消化腺有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位於消化管壁內,如食管腺、胃腺和腸腺。

第二節 消化管

一、口腔

(一)口腔的分部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前壁爲脣藉口裂與外界相通,後經咽峽與咽相連。兩側壁爲頰;底爲軟 組織和舌;頂爲齶(前2/3爲硬齶,後1/3軟齶)。

(二)齶扁桃體的位置

齶爲固有口腔的頂壁,可分爲前2/3的硬齶和後1/3的軟齶。軟齶的後緣遊離,其中部有垂向下方的突起稱齶垂或懸雍垂。齶垂的兩側各有一對弓狀的黏膜皺襞。前方的稱齶舌弓,後方的稱齶咽弓。兩弓間的三角形凹陷稱齶扁桃體窩,窩內容納齶扁桃體。

齶垂、齶帆遊離緣、兩側的齶舌弓和舌根共同圍成咽峽。咽峽是口腔和咽之間的狹窄部.是口腔與咽的分界。

(三)牙的形態構造和牙式

1.牙的形成構造 牙分3部分,露於口腔的部分爲牙冠,嵌於牙槽骨內的爲牙根,兩者問稍細的部分爲牙頸。牙魁由牙質、釉質和粘合質(牙骨質)構成。牙質構成牙的主體,釉質包在牙冠部的牙質表面,粘合質包在牙根和牙頸的牙質表面。牙內部的腔隙爲牙髓腔,腔內容納牙髓。牙髓由神經、血管、淋巴管及結締組織組成,牙髓通過根尖孔與牙槽相通。牙髓炎時町致劇烈疼痛。

2.牙式人的一生有兩套牙,即幼兒期的乳牙和乳習脫落後萌生的恆牙。乳牙20個,上、下頜的左、右側各5個。恆牙32個,上、下頜的左、右側各8個。現將乳牙和恆牙的名稱、排列和符號表示出來。

  成考醫學必備知識點

(一)大腸的分部及形態學上的特點

大腸是消化管的末段,長約1.5m,起自右髂窩的迴腸末端,止於肛門。按其位置、構造不同又分爲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5部分。結腸分爲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4部;到肝右葉下方彎向左形成結腸右曲,在脾的下方形成結腸左曲。盲腸和結腸在形態上有3個特點:(1)結腸帶:由縱行的平滑肌增厚而成,與腸的縱軸平行,共3條。(2)結腸袋:是由於結腸帶較腸管短,因而使腸管形成的許多囊狀突出部。(3)腸脂垂:爲結腸帶附近含脂肪組織的漿膜突起。

(二)盲腸的位置

盲腸位於右髂窩內,是大腸的起始段,長約6~8cm,下端爲盲端,上續升結腸,左側與迴腸相連接。迴腸末端向盲腸的開口,稱回盲口。回盲口上、下方,各有一半月形的黏膜皺襞稱迴盲瓣,是由迴腸末端的環形平滑肌增厚並覆有黏膜所構成,其作用,既可控制迴腸內容物進入盲腸的速度,又可防止盲腸內容物逆流回小腸。

(三)闌尾的位置及根部的體表投影

闌尾爲一蚓狀盲管,又稱蚓突,長約6~8cm,根部附於盲腸後的內側壁。闌尾全部被腹膜包被,並具有三角形的闌尾系膜。闌尾根部是三條結腸帶的匯集點,故手術時沿結腸帶追蹤是尋找闌尾的可靠方法。闌尾根部在體表的投影位置,通常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此點稱麥氏(McBurney)點,急性闌尾炎時該處有明顯壓痛。

(四)結腸的分部

結腸介於盲腸與直腸之間,呈“M”形,環繞於空、迴腸周圍,結腸分爲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4部分。

(五)直腸的形態、位置和構造

直腸位於骨盆腔內,長約10~14cm,直腸在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狀結腸,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過盆膈移行於肛管。直腸並不直,在矢狀面上有兩個彎曲,上部的彎曲凸向後,與骶骨的彎曲一致,稱直腸骶曲。下部的彎曲,繞尾骨尖,凸向前,稱直腸會陰曲。當臨牀進行直腸鏡、乙狀結腸鏡檢查時,應注意這些彎曲部位,以免損傷腸壁。直腸的下部腸腔膨大,稱直腸壺腹,腔內有2~3個由環形肌和黏膜形成的半月形皺襞,稱直腸橫襞,有滯留糞便的作用。

(六)肛管的形態、位置和構造

肛管是指盆膈以下的消化管,長約3~4cm,其上段有6~10條縱行的粘膜皺襞,稱肛柱。相鄰兩肛柱下端連有半月形的粘膜皺襞,稱肛瓣。肛瓣與肛柱下端共同圍成開口向上的袋狀陷凹,稱肛竇,此竇深3~5cm,如竇內積存糞便,可引發肛竇炎。肛瓣的'邊緣與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鋸齒狀的環狀線,稱爲齒狀線,是粘膜和皮膚的分界線。齒狀線上、下兩個區域內的動脈供應、靜脈迴流和神經支配等方面均不相同。齒狀線下方有寬約1cm的環行區,光滑且有光澤,稱肛梳或痔環。肛梳下緣有一不明顯的環行線稱白線,是肛門內、外括約肌的分界處.在肛柱粘膜下和肛梳皮下組織中含有豐富的靜脈叢,當靜脈迴流受阻時可發生靜脈曲張,形成痔。齒狀線是內、外痔的分界處。

  成考醫學綜合高頻考點

(一)膽囊的形態、位髓及膽囊底的體表投影

膽囊位於右季肋區,肝下面的膽囊窩內,具有貯存和濃縮膽汁的功能。膽囊呈梨形,容量40~60m1,由前向後可分爲膽囊底、膽囊體、膽囊頸和膽囊管4部。膽囊底的體表投影在右鎖骨中線與右肋弓交點的稍下方。膽囊炎時此處有壓痛。

(二)輸膽管道

輸膽管道是將肝細胞分泌的膽汁輸送到是十二直腸腔內的管道。肝內的膽小管匯入小葉間膽管,逐步匯合爲肝右管和肝左管出肝門,合成肝總管。肝總管再與膽囊管合成膽總管,在肝卜二直腸韌帶內下降,經十二指腸上部的後方,在胰頭和十二指腸降部之問下降,末端與胰管合併,形成肝胰壺腹,開口於十二指腸大乳頭。在膽總管和胰管末端及壺腹周圍,環行平滑肌增厚形成肝胰壺腹括約肌(()ddi氏括約肌)。平時該括約肌保持收縮狀態,由肝分泌的肝汁經肝左、右管、肝總管進入膽囊貯存和濃縮。進食開始後,在神經體液因素的調節下,引起膽囊收縮和肝胰壺腹括約肌舒張,膽囊內的膽汁與肝總管來的膽汁一起經膽總管排入十二指腸。

三、胰

(一)胰的位置

胰位於胃的後方,在第1、2腰椎水乎橫臥於腹後壁,前面被覆腹膜。

(二)胰的分部

胰分爲頭、體、尾三部分,各部之問無明顯界限。胰頭爲右端膨大部分,被十二指腸“C”形凹槽所包繞。在胰頭後方與十二指腸降部之問常有膽總管經過,有時膽總管可部分或全部被胰頭實質所包埋。當胰頭腫大時(如胰頭癌),可壓迫膽總管影響膽汁排出,產生阻塞性黃疸。胰尾是左端較細部分,末端抵達脾門。

胰分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兩部分。外分泌腺的排泄管稱胰管,在胰腺實質內自胰尾走向胰頭,末端與膽總管合併成肝胰壺腹,共同開口與十二指腸大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