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元宵節的故事教案

作爲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繪本元宵節的故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繪本元宵節的故事教案

  繪本元宵節的故事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自主選擇適宜的工具製作彩色元宵。

2.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動手操作,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解決。

3.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區:幼兒已製作成的各種彩色水、米粉。

2.工具區:各種餐具(碗、調羹、盤子等),抹布。

3.遊戲區:大地毯上灑滿藍色小縐紋紙條。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共同回憶製作彩色水的過程。

2.教師出示米粉和彩色水,討論如何製作彩色的元宵。

師:今天我們要來做彩色元宵,需要什麼材料呢?

幼:彩色水,米粉。

師:有了彩色的水,米粉。我們怎樣製作彩色的元宵呢?

幼A:米粉裏放點紅色的水。

幼B:攪拌米粉。揉成米粉團,再搓成彩色元宵。

3.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

教師巡迴引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提醒幼兒之間互相幫助,注意衛生。對能力不強的幼兒給予引導和幫助。

幼A:一邊和着米粉,一邊數着數:“1、2、3、4、5,夠了。”然後用調羹攪拌着米粉和紅色的草莓汁,“變了,變了,米粉變成紅色了。”興奮的她不斷的探索着米粉、米粉糊、米粉團……

幼B:不時地看看自己的操作,又偷偷地瞧老師。原來是他的桔子米粉糊太稀了。面對他的困惑,教師給予及時的旁敲側擊的引導。

4.幼兒互相交流製作過程,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

5.遊戲:元宵樂

幼兒扮成元宵在地毯上自由滾動。(有的幼兒側着滾、有的幼兒抱着腳翻滾、有的幼兒頭頂着地一個接着一個的滾、還有的幼兒兩人抱成一團翻滾……滾成一團,笑成一團。)

活動延伸:

品嚐彩色元宵,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1.彩色元宵是預成活動中的一個生成活動,它建立在幼兒的需要與興趣上,建立在幼兒已有經驗上,它是一個現有經驗與新經驗的整合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操作、主動探索。

2.每時每刻,不論在任何一個地方,一種愛的力量總在激勵着幼兒積極地觀察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的奧祕,作爲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教師應抓住教育契機,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機智,爲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創設探索活動的機會和自由發展的舞臺,激活幼兒的思維、挖掘智慧,尊重、支持、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促進幼兒在現有水平上不斷地發展。3、幼兒天生是個探索家,在探究如何使自己變成元宵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表現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體驗成功的快樂中,他們的情感得到了更一步的昇華。

  繪本元宵節的故事教案2

活動目標

知道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感受元宵節喜慶的氛圍。

認識元宵的外形特徵。

嘗試用顏料拓印、添畫的方法表現元宵。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元宵習俗”組圖;“元宵”組圖;“手工材料”組圖;“手工成品”圖片。

紙面教具:《湯碗》。

材料準備:顏料、不同大小的海綿印章、油畫棒。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元宵習俗”,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元宵習俗。

1.出示組圖“元宵習俗”。

——你看到了什麼?

——人們在做什麼呢?

小結: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在這天人們會掛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吃元宵來慶祝。

2.師幼談話,喚起幼兒對元宵的經驗。

——你們吃過元宵嗎?

——元宵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今天我們來認識好吃的元宵。

出示組圖“元宵”,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元宵。

1.出示圖片“元宵-外觀”。

——元宵是什麼形狀的呢?

2.出示圖片“元宵-顏色”。

——元宵是什麼顏色的呢?

——還有什麼顏色的元宵呢?

小結:元宵的身體圓圓的,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顏色。咬開元宵,裏面還包着不同的餡料,味道好極了。

3.出示圖片“元宵-做法”。

——元宵有很多好吃的'做法,你們吃到的元宵是怎麼做的呢?

小結:有水煮元宵、油炸元宵,還可以在元宵的湯里加上紅豆、水果等等,都非常好吃。

出示組圖“元宵”、“手工材料”,通過對比豐富幼兒的繪畫經驗。

1.出示圖片“元宵-外觀”及“海綿印章”,引導幼兒瞭解表現元宵外形的方法。

——元宵圓圓的外形,我們可以怎麼漂亮地畫出來呢?

小結:可以用圓形的海綿印章印壓出元宵的形狀。

2.出示圖片“元宵-外觀”及“油畫棒塗畫”,引導幼兒瞭解表現元宵顏色的方法。

——元宵可以用什麼顏色表示呢?

小結:等顏料幹了,可以用油畫棒畫上餡料,或者旁邊不同的食物哦。

3.出示紙面教具《湯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你想創作一碗什麼樣的元宵?

——它們是什麼顏色的?

——你想給碗畫些什麼花紋呢?

出示手工成品圖,發放材料鼓勵幼兒用拓印、添畫的方法制作元宵。

——我們可以用不同大小的海綿印章沾一沾顏料,在“湯碗”上印出大大小小的元宵,還可以用油畫棒在元宵旁畫上其他好吃的食物哦。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元宵節時,組織幼兒品嚐元宵,感受元宵的美味。

家園共育

1.有條件的家庭可在元宵前後與幼兒一起製作元宵,豐富生活經驗。

2.元宵節時,可帶幼兒外出賞花燈、猜燈謎、看舞龍舞獅,感受元宵節的氛圍。

  繪本元宵節的故事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習俗。(難點)

2.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重點)

3.品嚐元宵的不同味道,體驗勞動的快樂。

4.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準備:

1.有關元宵節的錄像。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燈。

4.黑芝麻,豆沙,五仁餡若干分別盛在小碗內。和好的糯米粉並分成小團,幹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檯布,盛元宵的容器。

6.歡快的慶新年樂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元宵節”錄像,並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們從錄像中看到了什麼?

幼:(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放煙花)引出元宵節的習俗。

二、學做元宵。

師:小朋友們吃過元宵嗎?

幼:吃過。師:吃過什麼餡的呢?

幼:有五仁,豆沙,黑芝麻,花生等,小朋友們真厲害吃過這麼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這有什麼口味的元宵,請小朋友來嘗一嘗(幼兒挨個品嚐不同口味的元宵,並說出它的口味)。

2.師:院校是什麼形狀的啊?

幼:圓形的。師: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動手做元宵呢?

幼:想

3.認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團,幹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餡。

4.觀察教師做元宵:現將小團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團圓,再挖坑,然後把餡放在中央幷包起來,最後再把它團圓。

5.讓幼兒自己動手做元宵,根據教師講解的做元宵時的重要細節:揉,搓,團圓,挖坑,包餡。並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餡料,最後將做好的元宵整齊的排列在容器中。

小結:讓幼兒瞭解元宵的形狀,顏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時能運用揉,搓,團圓,挖坑,包餡等技能製作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