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精選8篇)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精選8篇)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及風俗。

身爲土家族的我,就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與風俗。

土家族自稱華茲卡,歷史上被稱爲武陵蠻或五溪蠻,爲古代巴人後裔。

土家族人民熱愛藝術的魔力,是所有人都無法抗拒的力量。村裏過喜事,都要請村裏的藝術團唱歌跳舞。土家歌舞有山歌、蓑秧歌、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茅古斯、肉蓮花等歌舞,並特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樂器伴奏。這些歌舞要演到深夜才結束。在哪家表演哪家就要弄宵夜招待表演的人們,旁觀者與長者也要起吃宵夜。整個寨子沉浸在那高聲激昂的歌聲與人們大笑聲和震耳欲聾的掌聲中。

土家族食品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土家族的食物卻有着香濃、地道的味道。土家族以大米、包穀爲主食,以小麥、紅薯、土豆爲副食,飲食普遍喜酸好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茶文化、酒文化異彩紛呈,飲食器具和烹飪器具中鐵器具具有鐵鏽的味道而不影響主菜的味道;木器具有木香的味道,吃着有一種大自然的美味;竹器煮的竹筒飯,甚是好吃乾燥、香濃的米飯吸收竹子的味道特香。烹飪的方法靈活多樣有煎的、煮的、熬的、蒸的、炒的,生活在土家族這個寨子裏簡直像到了美食倉庫裏任你吃任你選。

土家族手工藝品各式各樣,種類很多。土家族的工藝美術包括土家織錦、挑花刺繡。製陶、印染、雕刻。編織等各種門類。在土家寨裏可以欣賞到各種工藝品時常讓人流連忘返。它們既爲世世代代土家族人所創造,又爲其所享用。從而深深植根於土家族風俗習貫之中,默默地與土家族人的生活常在,真真切切地表現自己着爲土家族人的審美觀和藝術魅力。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2

今天我來爲大家介紹土家族的幾個節日。第一個是過春節,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爲“趕年”。

“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爲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

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牀。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蔔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第二個是趕年,“趕年”,或曰“提前過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動最豐富,民族特色最濃厚的一個節日。漢族過年,是臘月三十。土家族過年比漢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臘月大,爲29天;月小,爲28天。

若家裏有亡人還要再提前一天過年,人們稱之爲過“趕年”。關於提前過年的來歷,土家人有幾種傳說,但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土家將士奉命出征到江漸沿海,參加抗倭,爲不耽誤戰事,土家人提前一天過年,後取得“東南戰線第一功”凱旋。過趕年便是從那時沿襲下來,讓土家後人不忘記先輩的赫赫戰功。

土家人過年時,要在堂屋神龕下襬祭品、敬家神、祭祖先。我們土家族的節日還有許多我就不一一介紹。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3

暑假到湖南旅遊時,由於唐導是土家族的族人,所以給我們講了不少土家族奇特的習俗。

第一是“踩腳Y”。大家認爲就是生氣地狠狠地踩人家的小腳Y,或者是鞋子。在土家族可不是要決鬥的意思,這裏可隱喻着愛情呢。究竟什麼意思呢?請聽我細細道來:土家族的男孩十分直率,喜歡誰就直接告白或“踩腳Y”,踩得越疼就說明你越喜歡她。如果女生也喜歡對方的話,那她也會踩一下男孩的腳Y。在此,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感人的故事。在一個村子裏,有一位姑娘叫“翠翠”,她花容月貌,有很多男孩子喜歡她。經過層層挑戰,一對兄弟成了候選人。翠翠就讓他們唱山歌,誰唱得好聽,她就嫁給誰。第一個晚上,哥哥唱起子山歌,不知是哥哥嗓子好還是聲音圓潤,博得陣陣掌聲和句句讚美。弟弟起了嫉妒心,跳江自殺了。哥哥不敢相信,於是,便追尋弟弟去了,生死未卜。翠翠就一直去小溪邊,等,等哥哥來娶她……;男孩子告白方式還有就是“攀高樓”。在土家族有一種建築是上面一間屋子,下面八排竹子。女孩子站在屋裏,男孩比攀高樓,誰先攀上去,誰就可能被接受,如果女孩不喜歡這個男孩子,就把他狠狠地推下去。

第二是“哭嫁”。當女孩子到了該嫁的年齡時,婆婆就會將她許配給一個男人。在出嫁前的兩個月,也是十分有講究的,第一個月要接受祝福,從哥哥嫂嫂,叔叔嬸嬸,阿姨姑姑那兒“要”點兒手鍊、掛墜、項鍊等之類的貴重物品。怎麼“要”呢?當然就是在他們來跟姑娘告別的時候,哭哭啼啼地抓住他們的手臂、衣襟、脖子,死活不肯放手。然後長輩們就會拿出銀項鍊或者手鍊等貴重物品安慰姑娘……第二個月,姑娘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日日哭,夜夜哭……

看了這麼多土家族習俗,大家是不是十分驚奇呢?你是否也知道不少民族的一此習俗呢?那就一起來分享吧!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4

小時候,我們家每次過年都會去鄉下我外婆那兒。外婆是土家族,於是漢族的我過的.卻是土家族的年。

臘月中旬,外婆便會同媽媽一起去集市買殺好了的年豬,回來做“刨湯”吃。“刨湯”就是用年豬肉做的一桌豐盛的菜,一家人圍成一桌,有時還請周圍的鄉親。男人們坐到一堆,爲喝酒的事情“吵架”,不醉不歸;女人們則慌着給自己的孩子夾菜;孩子們一個個都吃得滿臉紅彤彤的,嘴邊偶爾還會粘有一兩顆飯粒,引人發笑。

臘月下旬就該吃餈粑了。這是小孩子們很喜歡的食物。大人們把餈粑一個個堆放在火爐旁邊,呈圓形。烤過一會兒後,原來硬梆梆的餈粑變成軟綿綿、脹鼓鼓的了。孩子們顧不上去洗那雙髒兮兮的小手,爭先恐後地將手伸向火爐旁,用胖乎乎的小手用力扯開,然後把撕成兩半的餈粑往裝滿糖的大碗裏蘸一下,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

土家人有一個習俗,就是要提前一天過年,土家人叫做過“趕年”。爲什麼過“趕年”呢,聽大人說,土家人的先輩爲了躲避戰亂,還有的說是爲抗擊外來侵略,提前吃年飯以迎戰,於是就提前到陰曆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過年,直到現在土家族還保留着這個習俗。過“趕年”時,外婆會早早地做好一盤盤與臘肉、豆腐和蘿蔔有關的菜擺在桌上,等着我們回家團年。

到了大年三十夜,一家老少圍坐在火爐旁邊吃邊聊,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些坐不住的小孩子就跑出去,找一塊空地燃放爆竹。

七年級到初五在吃每頓飯前,都要把碗筷放好,並往酒杯裏倒上酒,舉行“叫亡人”儀式,那是爲了祭祀先人,不忘祖宗的恩德。“叫亡人”通常是讓當家的晚輩主持,小孩子們不能站在旁邊,也不能讓人堵住路,應退讓在一旁給亡人“讓道”。這體現出土家族人民善良、有愛心、繼承先輩優良傳統的良好品質。

土家人過年是美好的、快樂的。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5

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哦,我可是土家族人哦。想知道我們土家族的民俗嗎?那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我們土家族心靈手巧,媽媽、嬸嬸她們能繡各種各樣的繡花鞋墊,叔叔們能用柳條、竹編編一些揹簍、笸籮、撮箕等等。我們大家合作還做了一件西南卡普呢!

我們土家族的特色小吃有又香又可口的扣肉、臘肉、渣廣椒、合渣等等。

土家族百姓喜歡住木房、瓦房、土房。

土家族有一年一度的“女兒會”,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認識,自由結交的盛會,大家喜歡跳擺手舞。

土家族還有一個風俗:哭嫁,哭嫁就有陪十姊妹、十弟兄。有女兒出嫁時,常有陪十姊妹的節目。用幾張大桌子拼成一長條,桌上擺有瓜子、花生、糖果等東西。旁邊坐着男女老少,正上席坐着新娘,邊唱歌邊吃東西。陪十弟兄也是這樣。哭嫁就是媽媽捨不得女兒走,女兒哭捨不得媽媽的意思。

雖然我們土家族人口比較少,但是我們土家族最大的民俗習慣就是熱情好客。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6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中國的美食極爲豐富,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的食品都各有特色。

我的老家在永順縣列夕鄉昔車村,是一個典型的土家族村寨。那兒每年都有做糖散的習俗。

團撒是土家族人的傳統特色美食,團撒質地脆,易碎,所以稱“團撒”。它最主要的成份就是糯米。要做糖散,首先得選出優質的糯米,在水中浸泡一夜,待米泡脹後,洗淨,把糯米裝在蒸籠裏,放在竈上用旺火蒸,過不了多久,就變成了又香又綿的糯米飯。接下來,純樸的土家人便拿着抹了水的(免得糯米粘住)篩子,把糯米飯捏成一個個糯米糰,放在篩子上,用竹篾做的大竹圈子(有碗口大)罩住糯米糰,輕輕壓一下,雙手靈巧地用竹圈在篩子上帶動着糯米糰旋轉……不一會,一塊塊不薄不厚,大小適中的糯米餅便大功告成,最後,把這些餅放在乾淨的稻草鋪成的墊子上,待它們晾乾後用茶油炸,炸熟後再曬乾,這樣氣味芳香、美味無比的團撒就做好了。做好後的團撒,吃起來十分脆、酥,越吃越好吃,越吃越有滋味,吃起來“喀吱喀吱”響。

團撒既可以幹着吃,還可以泡着吃,吃起來那一個香啊,比徐福記的薩其馬都好吃!

團撒不僅吃起來香、酥、脆,而且它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的。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列夕鄉昔車村環境惡劣,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造就了土家族人飲食崇尚儉樸的特點。因爲團撒是糯米做的,耐餓,先輩們在耕種之餘,吃個團撒,又可以接着勞作,漸漸地就有了做團撒的這個習俗。團撒是圓形的,象徵着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每到逢年過節時,團撒就成了每家每戶的必需品,每家每戶都絕對做。要是遇上娶妻嫁女這樣喜慶的日子,那團撒更是一筐筐地送給親朋好友。次日早上新媳婦給長輩敬的茶,也是用團撒敲碎後做成的點心茶。

如今這團撒已深受當地人民喜愛,這象徵着團圓、美滿的團撒也給我們土家族人帶來了美好的寓意和無盡的歡樂!它那種獨特的香味永遠印在我的記憶裏!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得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得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得當上這個家族中得一員。

土家族是跟着漢族一起過春節得,但是過年得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

⒈過年得時候要打餈粑,餈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是富與貧之間得差距啊!);

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得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得主要目得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得新得一年裏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得守歲;

⒊大年七年級得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因爲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七年級徹徹底底得打掃一次;

⒋在新得一年之前,必須把欠得債還清。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土家族過年得風俗還有很多,在這裏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得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得地方!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8

中國有56個民族,我是一名土家少年,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民族的習俗吧。

最著名的就要屬土家吊腳樓了。吊腳樓半爲陸地,半爲水,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爲最佳屋場。而吊腳樓最大的優點就是防潮防雨,冬暖夏涼,防範野獸、蛇蠍的入侵。它同時也是土家族民風民俗、藝術審美等多種文化取向的具體實物載體。

其次就是土家族的服飾了。土家族的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纏請絲頭帕。婦女差右襟大褂,滾兩三道花邊,衣袖寬大,男女老少皆穿無領滾邊右衽開襟衣,衣邊衣領會繡上花紋,繡工精彩,色彩豔麗,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飾物做工精緻,落落大方,十分漂亮。

然後就是飲食了,土家族在平時吃三餐,閒時吃兩餐,忙的時候就要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湯圓潔白如玉,香氣撲鼻,看着就有一種想咬一口的慾望。據說早餐吃湯圓有着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而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鹽、花椒、五香粉醃製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燻而成。有的戶臘肉存放兩三年。切成塊狀的臘肉,肉質緊湊,呈殷紅色,噴香誘人。

而最具有特點的,就是土家族的哭嫁了。謂之哭嫁,要哭的動聽,哭得感人,一泣一訴,哀惋動人才能算是聰明伶俐的好媳婦。土家女子出嫁時不會哭或哭得不動人,還會被人恥笑。而現在,土家族姑娘在結婚時卻極少有人再哭了,真是太可惜了。

啊!這就是我的民族,它就是那麼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