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民俗(通用23篇)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節的民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的民俗(通用23篇)

春節的民俗 篇1

一、選題目的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

小年,即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竈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到除夕再把竈王迎回來,供在廚房。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爲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爲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

爲了讓人們瞭解海南春節各地過年的民俗風俗,我們確定了具體的活動目標:

①通過從一些農村的老人嘴裏瞭解海南過年習俗的狀況,向有關部門提供參考依據。

②爲了保護和繼承海南民間好的民俗風俗,加強同學們保護非物質遺產的意識,同時呼籲全社會都參加到保護繼承和發揚海南民間的風俗行列中來。

二、活動計劃

(1)前期準備

制定活動計劃,確定活動的地點、時間和經費,準備好調查所需要的用品。

(2)第一次調查(1月~~1月中旬)

我們上網和到圖書館查找資料,瞭解文昌、海口鄉村、陵水、三亞的過年習俗,並做好有關資料的登記。

(3)第二次調查(1月下旬至二月)

我們實地去調查了一下各地的民俗風情,收集了有關過年風俗的資料,訪問當地居民,親身體驗了當地的民俗。

(4)總結調查

整理收集的資料,對各地過年的民俗風俗進行了分析,寫出調查報告。

三、實施過程

(1)收集資料:(1月~~1月10號)到圖書館、翻閱報紙或者通過網絡瞭解各地過年風俗。

(2)問卷調查:(1月~~1月15號)製作一些問題,從各地人們手裏得到一些關於過年風俗的資料,有利於我們進一步的進行實地調查,減少了我們調查的時間。

(3)調查分析:根據從網絡、圖書上和各地人們問卷調查的情況,確定了我們此次調查的目標,做好有關登記,開始實地調查

(4)實地調查:(1月20號~~2月)

四、結果展示

(1)文昌春節民俗——“送燈”

文昌元宵送燈是當地農村傳統項目,大年九年級過後,在各個城鎮,按照各地不同的吉日,開始“送燈”。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殺雞、殺羊,做好多的當地美食,擺宴席,請各路親朋好友來家中做客。

村民們撐着花燈(花燈整個可見72個大小紅"喜"字和36個"壽"字。在燈的正面還印有"招財進寶","連生貴子"等吉利的詞),由一個"燈主"領隊,排成長龍,敲鑼打鼓,燃放炮竹沿村遊行,然後到離村不遠的公廟去,把燈掛在廟的內外,燈一掛好,人們便蜂擁而上去搶採花燈,據說,搶到了花燈便能發財,人丁興旺。

在送燈過程中,跳盅盤舞、演木偶紅、瓊戲等活動。

(2)海口鄉村——採屋圍爐吃齋菜

海口農村的春節風俗很熱鬧,說起過年,首先要提到“採屋”(海南話)了。採屋,簡單說就是在家裏進行大掃除。一般要用青竹枝葉捆成的大掃帚,把屋頂、屋檐及牆壁上堆積的灰塵、蜘蛛網等髒物清掃乾淨,除大清掃屋宅的灰塵髒物外,還包括清洗傢俱、衣被等。這種習俗在海口鄉下很講究,代代相傳。

年夜飯總是過年中不可少的,海口的鄉村當然也不例外。傳統上,海口人把除夕的年夜飯稱爲“吃圍爐”。全家人圍着一個火爐,家人就圍在旁邊吃飯。雞肉是必不可少的了。鍋湯滾開,用筷子夾着切好的肉和菜往湯裏煮,滾熟了就可以吃。

吃齋菜,是流傳於海口民間的傳統習俗。海口齋菜煲的製作方法非常講究,先將腐竹、粉絲、黃花菜、冬菇、黑木耳等乾菜分別浸髮漂洗乾淨,在開水中過一下,濾幹,再分別用熱油炒勻,入味煨熟待用;把黑豆芽、甜菜、水芹等分別洗淨切好,煸炒入半味;黃豆腐乾切成長條狀,熱油略炸成黃色,再加味料至入半味。接着淨鍋燒熱,油熱後將全部菜料放入,下清水,調入適量生抽、味精、麻油,慢火煮透。然後將煮好的齋菜分別按其原料的顏色間隔擺放入砂鍋中,用中火煮開即可上席了。

(3)陵水——接香搬年貨拿檳榔拜年

大年三十晚上,新年鐘聲敲過,家中最重要的男丁就要恭恭敬敬地點上幾柱香。這些香就是用來迎接神仙的。負責點香的男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接香”。從大年三十的12點到大年初五,家裏的香火一定要延續不滅,也代表着這戶人家子孫興旺。

“搬年貨”。海南很多地方大年七年級早上都會吃一頓齋菜,陵水也有同樣的風俗。在陵水,人們管吃齋菜叫“搬年貨”。金針菇、粉絲、茄子、腐竹等各種素食材料主婦們親自烹製,等全家人起牀,團團圍坐,一人一碗米飯,一起吃着香噴噴的齋菜。大人們總會招呼孩子“多吃一點”,這一年就會財源廣進、生活富足。

拿檳榔拜年。陵水人愛吃檳榔,像春節這樣重要的日子更是少不了檳榔。在過年之前,陵水人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許多檳榔。大年七年級,每見到一位長輩,晚輩就會拿出兩小瓣檳榔配上一個“小三角”放在手心,然後雙手捧着,一邊說“新年好”一邊恭恭敬敬的遞過去。長輩笑着接過檳榔,就等於接受了晚輩的祝福。

(4)三亞——除夕做年糕姑爺拜年買鞭炮

除夕趕製紅糖年糕。說到過年,在海南許多市縣都有做年糕的風俗,三亞也不例外。三亞紅糖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先把糯米粉放入盆中用水調勻,然後摻入些椰子粉末、花生等再調勻,然後將細碎的紅糖拌入水中融化,加入盆中,用力攪拌,直到混合物成爲均勻的糊狀物。之後將其放入鍋中蒸幾個小時。吃起來口感像軟糖一樣,味道極好。

在三亞,姑爺大年八年級隨同妻子回孃家拜年必須購買一掛鞭炮。這是多年來的風俗。每年陪妻子回外家拜年都必須準備鞭炮,來到岳父母家門口後,將鞭炮交給其他親屬,鞭炮放完以後才能進門向老人和其他親屬拜年。帶鞭炮到岳父、岳母家拜年,不僅是一種禮節性的需要,同樣也是對長輩和其他親屬的祝福。

五、收穫和體會

本次調查活動從20xx年1月開始至20xx年2月結束,我們對海南各地過年的民俗風俗進行了調查。我們進行此次調查活動,是爲了讓大家更加明白自己家鄉各地的過年習俗,同時也向大家倡導我們“保護繼承和發揚民間良好的風俗習慣”的主題,相信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家鄉的優秀傳統文化將發揚光大,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春節的民俗 篇2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過年!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且“規矩”太多!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爲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結尾:今天我的收穫太大,知道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的民俗 篇3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儀式。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爲“迎春日”。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爲“洗福祿”。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北方在正月八年級 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與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這日的其他習俗主要有送窮,開市貿易,南方在這日祭財神。

春節的民俗 篇4

今天晚上,我來到鴻運商城觀看民俗表演。

第一個節目是《鬥雞》。舞臺上早已站着兩隻公雞。一隻全身黑毛,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氣。另一隻尾羽零星有幾片羽毛,看上去很有戰鬥經驗。音樂聲剛剛響起,鬥雞就開始了。兩隻雞脖子上的羽毛突然張開,看上去好像怒髮衝冠的感覺。只見黑雞撲棱着翅膀,想從上方壓制紅雞。紅雞的嘴巴直往黑雞的脖子上叼,一叼一個準。主持人在旁邊打趣道:”今兒誰輸了,晚上燉着吃。“兩隻雞一聽,更賣命的打了。十分鐘之後,兩隻雞似乎已經累了。原地打轉,開始跳交誼舞了。這真是化干戈爲玉帛呀。鬥雞表演至此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最令人興奮的打鐵花了。我們站得遠遠的。師傅把滾燙的鐵水往天上一潑,一道炫麗的“煙花”綻放在眼前。每一滴鐵水都在燃燒,像一個個小火球。落在地上又變成了“火星”,轉眼間便沒了。鐵花在空中競相開放,似乎在比美。“這個潑得大,這潑得高。”我們議論紛紛。看完精彩的打鐵花表演,我們又看了齊天大聖孫悟空的表演和川劇變臉的精彩演出。個個都煙的十分精彩,獲得滿堂喝彩。

今天的民俗表演可真精彩,真令人難忘啊!

春節的民俗 篇5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爲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爲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爲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爲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春節的民俗 篇6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當然,吃年飯總忘不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在看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該坐下來休息休息,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午夜煙花快燃放!“轟!”一個禮炮打響,天空頓時蒙上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屋頂上都掛上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你們也聽說!

結尾:這天,是七年級,纔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啊!”“哎!來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不。”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春節的民俗 篇7

逛廟會,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春節情結,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節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願、還願、求福。廟會期間,也少不了商販叫賣、民間藝術表演。廟會上有許多歷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比如,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

春節的民風民俗資料5:正月九年級“羊日"

正月九年級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裏,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着這一年裏,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舊時九年級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民間以爲正月九年級爲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九年級日爲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春節的民俗 篇8

過春節的時候有許多習俗,比如拜年、守歲、放鞭炮、吃年夜飯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餃子。

過春節的時候,我吃着美味的餃子,便躍躍欲試,想自己做一回餃子。因是第一次做餃子,媽媽幫我減少了一些難度,餃子的餡兒幫我做好了,餃子皮也扞好了,用皮來包餡兒的任務就交給我了。我自以爲包餃子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細做,結果剛剛做好第一個,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餃子皮裏放一大塊餡兒,心裏想:餡兒多放一些,吃起來才過癮。可是餃子皮小,不能把餡兒全都包起來,我沒有把餡兒取出一些,而是繼續用勁壓餃子皮。接着那餃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壓力,皮破了,餡兒一起都露了出來,然後我也沒有多想,就將錯就錯,又拿來兩張餃子皮,把餃子上的大洞補起來,最後包出來了一個“巨無霸”餃子,它的大小一個抵三個。第一個餃子失敗!

第二個餃子在包的時候,我吸取了第一個餃子的失敗經驗,只放了一點點兒餡兒,後來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開,往裏面繼續放餡兒,只是拆皮的時候用力過猛,餃子皮居然不爭氣地又破了。第二個餃子再次失敗!

第三個餃子,大小適中,終於勉強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餃子爲基礎,又飽了許多成功地餃子。吃着自己包的餃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餃子最好吃。包餃子就是我最喜歡的春節習俗。

春節的民俗 篇9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非常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爲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與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非常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就是火鍋,一就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非常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就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就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的民俗 篇10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春節的民俗 篇11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羣”,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羣”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羣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着,據說這是爲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着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廈門歲次民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着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爲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七年級,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九年級,爲喪家清新愁(即燒新牀)之日。凡在七年級、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爲不敬。有諺語曰“七年級早,八年級早,九年級困甲飽”,意思是九年級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九年級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弔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九年級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爲忌日,久而久之,成爲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植樹民俗文化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爲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踏青民俗文化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蹴鞠民俗文化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盪鞦韆民俗文化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 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民俗文化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據說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爲漢文帝。因爲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爲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另有一說是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春節的民俗 篇12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爲竈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爲“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爲“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壓歲錢/祭祖/送財神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爲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爲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春節的民俗 篇13

寒假開始了,轉眼間就要過年了,大人們都忙忙碌碌的準備年貨,而孩子們也盼望過年。可大家知道過年有哪些習俗嗎?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在全國各地,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有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被子等,這種習俗被稱爲“掃塵”因爲“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上一幅大紅春聯,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聽說這一習俗從宋代就開始了,一直傳到今天。在民間的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人們還喜歡在門、牆、窗花等地方倒貼“福”字。大家知道爲什麼要把“福”字倒着貼嗎?因爲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到了”,“福氣倒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飯,圍坐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

孩子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放禮炮和拜年。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牀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孩子們能收到好多的壓歲錢,不過在此提醒孩子們:壓歲錢可不能亂花哦!要用在學習上!

春節的民俗 篇14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爲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曆的正月七年級爲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七年級正式定名爲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竈,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竈,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着貼在門裏、衣櫃、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擡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爲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爲人準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爲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七年級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着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一交豐年子時,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起源於魏晉南北朝,自宋代中國人開始用紙裹火藥製成鞭炮。京城百姓纔開始有了燃放鞭炮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老北京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最早起源於晉代。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年青人守歲則有爲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再搞些娛樂活動。年長的打麻將,婦女們打索胡鬥紙牌。年輕的推“牌九”,小孩們則點燈籠、放鞭炮,玩“升官圖”。

除夕子時接神後,全家要進行團拜,團拜最早出現在漢代爲官方朝拜皇帝之禮。老北京的團拜從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頭拜年,然後晚輩再給長輩磕頭拜年,這時長輩要給未成年的小輩壓歲錢。給壓歲錢的習俗起於清代。爲的是體現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也有驅邪取吉之意,團拜後,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

七年級到初五北京人則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稱“破五”,百姓“送窮”、商人“開市”(初六正式開業)。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爲“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內不犯“小人”順順當當。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實際上是一種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蘊含着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輕鬆和期望,這是一個充滿歡樂和美好理想的古老傳統節日,已紮根於人民心目之中,所以才能延續二千多年至今。

春節的民俗 篇15

我家鄉在河南虞城縣,我我家鄉的春節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話,那就跟我來吧!

春節的時候,各家的窗戶上都貼上了窗花,大門上也貼着各種各樣的對聯和門神。看着門神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別說是妖怪,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對視。這時,我的家人們也在辦年貨,看見大家在汗流浹背地幹,我也去幫忙,我的任務是陪奶奶一起買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們全家一起吃餃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顆牙齒就是被包在餃子裏的硬幣給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正在想着,笑着,只聽“咯噔”一聲,錢從奶奶嘴裏掉了出來。看來今年我是當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

我我家鄉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過年的話,那就請到我家鄉來吧!

春節的民俗 篇16

民俗之一――貼春聯。

帖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着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着:“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着:“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

聽爺爺說,春聯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中的新桃和舊符便是春聯的原型了。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其作爲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時期還在明清兩代。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一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除夕夜,他親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一次他發現一家未貼春聯,問後方知是一閹豬者,不知該怎麼將自己的經營內容寫進聯句。朱元璋聽後,尋思片刻,爲閹豬者題聯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此可見,朱元璋這位馬上皇帝,在弘揚和發展春聯事業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了康乾盛世,春聯藝術日見完美。不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聯的高手,他題的鎮江金山七峯閣聯,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聯:“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春聯發展到今天,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春聯這一古老的長青之樹,必將在新的世紀中展示誘人的姿容。

民俗之二――貼門神。

門神也是和春聯有着同樣地位的一件春節必備品,但是隨着文化的發展,它已經不多見了。我個人認爲它的衰弱應該是因爲現代建築對於大門的改革,門神的畫像很難在這裏找到一席之地,便逐漸消散了。經過多方尋找,我終於看到了它。聽賣畫人介紹,這是神茶及鬱壘的畫像,他們一個手執鋼鞭,一個腰帶鐵鐗,大有怒髮衝冠之勢。通過資料,我瞭解到,在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採摘野果,摘種桃樹生活。在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一天,鬼王想在這裏偷些桃吃,便叫小鬼去摘,但卻被兩兄弟打了一頓,鬼王一氣之下,現出原形,在晚上闖進了兩兄弟的住所。兩兄弟沉着冷靜,制伏了鬼王,把他扔去餵了老虎,衆鬼便對他們俯首聽命。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桃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爲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

民俗之三――貼窗花。

中國剪紙藝術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也是我國一種優美的民間藝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根植於廣大人民羣衆之中,歷來爲人們所喜聞樂見,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剪紙藝術作爲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正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發展着,時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極大的顯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把剪刀,一張小紙,就能裁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如小狗、小羊等十二生肖之中的動物,它們各個惟妙惟肖,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裏,我們就能在各家各戶的窗戶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紙作品――窗花。

民俗之四――年畫。

除了在門口貼春聯、掛門神,在窗戶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爲家家戶戶增添了幾分和諧安詳的氣息。舊時,家家戶戶在春節裏,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年畫起了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較富貴人家,在廳房總喜歡懸掛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等。梅蘭竹菊等花鳥圖,自然亦在歡迎之列。現在街市上較常見的就有《子魚臥蓮》(一個胖娃娃,手抱着一個大金魚,臥在連花上嬉戲)、《鳳凰來儀》(圖畫左側有一岩石,上立以五彩風,右兩少年,互相談論附圖)、《年年有餘》了,或是描寫《白蛇傳》、《西遊記》、《水滸傳》裏的故事情節的年畫。

民俗之五――壓歲錢。

說來說去,還是得回到春節孩子們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那就是發壓歲錢了。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着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着燈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爲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着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着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爲“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爲“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爲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爲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裏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爲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給壓歲錢雖好,沿襲了傳統,也表現了長輩們對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但是,現在的家長往往很大方,出手就是個一百兩百,甚至於上千,這樣不但會讓孩子將其花在不正當的地方,更會使他們那養成大手大腳、浪費錢財的習慣。所以說,家長在給孩子壓歲錢時一不要給太多,二要引導他們將錢用在正確的地方。

民俗之六――中國結。

遍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中國結的身影,傳說中國結是由一個和尚在閒暇之餘用一根繩編出一個整結,然後串上名貴的佛飾品,在按上編出“王”字的穗,流傳至今。當時的和尚,爲了體現他“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線編出來的,穗上爲了體現他“至高無上”的信仰故編出“王”字。後來,逐漸流入社會,中國結的意義也從信仰改變爲中國人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心一意”及擁有者“至高無上”身份的象徵。從大致小,從粗到細,大紅色的中國結透露出中國文化的深邃。

春節的民俗 篇17

在中國,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節,一年一度,規模浩大,習俗盛多,在其中的一個月裏,大家都要享受這節日的歡樂。這個對中國人最爲重要的節日,就是中國年。

從農曆的臘月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了,準備着過年的東西。人們似乎忘記了一年來的勞累,只管全身心投入到年的節日之中。其實,在中國人心裏,過年並不是春節,應該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元宵節幾乎一個月的時間裏,都屬於中國人的年。

臘月二十三號,俗稱的小年,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不過,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只限於男子。祭竈,預示着過年的開始,從這一天起,人們就要在歡樂中忙碌起來了。

在傳統的中國年裏,有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習俗,在民間,更有從小年到春節的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這些順口溜,在民間家喻戶曉,流傳千年,是中國年節日的象徵與傳統。

經過七天的忙碌,人們就要迎接真正的新年了。從除夕開始,到大年七年級,這是最高興和熱鬧的時間段。到了新年,家家戶戶要團圓,在外漂泊的遊子也要回家過個團圓年。除夕晚上,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個年夜飯,也是團圓飯。傳統的年夜飯就是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餘頭。水餃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竈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爲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吃完了歡樂的年夜飯,接着就是守歲了。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除夕的一夜,家長還要向孩子發壓歲錢。守歲,或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大年七年級,互相拜年,祝賀平安度過了一年。到了八年級,就是看望朋友和親人的時間。這一天,人們要拿着大包小包的禮品,去朋友或親人家拜年。

到了正月九年級“歸寧”節,女婿看老丈人、媳婦回孃家;

正月初四竈神節,恭迎竈神回民間;

正月初五財神節,接財神回民間;

正月初六窮神節,送走窮神;

大年初七“人日節”,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正月初八習俗穀日節,

傳說初八是穀子麥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正月初九的習俗天日節,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

正月初十地生日:石頭生日老鼠嫁女。

過完了這些習俗,年就基本上完了。接下來就是元宵節,像是年的補充,在回味淡去的年味。

春節的民俗 篇18

春節在中國民間是非常熱鬧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

春節,也就是農曆新年,是民間最古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把過春節叫“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春節很可能是起源於商代的“臘祭”。“臘”是古代一種祭祀的名稱,這是勞動人民辛勤耕作,喜獲豐收,到年底舉行的一種對天神、地神和祖先的答謝祭。祭祀時,人們歡快起舞,氣氛非常熱烈。

中國古時候,沒有“春節”這個名稱,人們把農曆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或“元日”。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採用了公曆(陽曆)紀年,稱公曆正月1日爲元旦,這樣,就把處在“立春”這個節氣前後的農曆新年改稱春節了,民間俗稱“大年七年級”。

爲了迎接這個節日,家家戶戶常在春節前的很多天就開始做過年的準備工作,如進行衛生大掃除,貼春聯、年畫和窗花,購買和製作豐美的食品等等,人們都忙極了。在中國北方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歌謠:“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四掃房日,臘月二十五磨豆腐,臘月二十六燉大肉,臘月二十七宰公雞,臘月二十八白麪發,臘月二十九貼門口(貼春聯),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拜親友。”這首歌謠形象地反映了民間過年的熱鬧情景。

春節是全家團聚的日子。春節前一天的晚上叫“除夕”,這是除舊佈新的意思,在這一年的最後時刻,一家人要團聚在家中,吃一頓年夜飯,說說笑笑,盡情歡樂。很多人整夜不睡覺,等候新年的到來,這種習俗叫“守歲”。守歲的傳統說明了中國人對時間的珍惜。除夕,孩子們還會得到長輩們的壓歲錢。壓歲錢用紅紙包好,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孩子清晨醒來,自然是一陣狂喜。長輩越多,孩子得到的壓歲錢就越多。除夕零點,也就是子時,人們要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餃子,這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交子”就是舊的一年的子時與新的一年的子時相交的時刻。“餃子”的名稱就是由此得來的。“爆竹一聲辭舊歲”。除夕夜最盛行的活動是放鞭炮,放鞭炮是爲了驅散邪魔,祈求全年吉祥。到了子時時刻,全國的農村、城市鞭炮齊鳴,煙花騰飛,巨大的聲浪震耳欲聾,景象十分壯觀。近年來,除夕的夜晚,家家戶戶都要看電視播映的春節聯歡晚會,這場晚會長達五六個小時,節目精彩紛呈,非常受人歡迎。現在,春節聯歡晚會已成爲除夕的一項重要內容。

春節的早晨,人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走親訪友,相互拜年,說些“過年好!”“恭喜發財”一類的吉利話。親朋好友利用這個機會歡聚敘談,加深感情和友誼。近年來,出現了一種集體拜年的活動,叫“團拜’”,團拜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所以很盛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打電話拜年,這就更省時間了。

春節的拜年和歡慶活動要持續半個月,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又形成一個歡慶的高潮,那就是歡度元宵節。

春節的民俗 篇19

倒貼福字的傳說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樑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爲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雖有出售。但是一個手寫的“福”字,會讓年味更濃。

春節的民俗 篇20

萬年創曆法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啓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啓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爲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爲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爲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爲感動,爲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爲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爲紀念他,就把七年級定爲“年”。

春節的民俗 篇21

臘八粥的故事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看見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鉢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傳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爲“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

還有一個臘八粥的傳說,朱元璋小時候家庭窮困,常有斷炊之患。一日,他放牛歸來飢餓難捱,忽見牆角有一個鼠洞,想逮鼠充飢,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黃豆、紅豆、麥粒、花生等物。他把這些雜糧洗淨後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頓飽飯。後來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膩心煩,忽然想起了小時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羣臣共嘗,無不稱妙。因這一天正是臘月八日,朱元璋就稱此粥爲臘八粥。後來,傳至民間,就沿襲成俗。

春節的民俗 篇22

熬年守歲的傳說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爲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zhi,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

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

因爲這頓晚餐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裏竄了出來,摸進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着芝麻桿,街上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又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便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

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兒童,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爲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在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這種現象逐漸變成了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

春節的民俗 篇23

一、泡臘八蒜

在北方,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就會一天賽過一天,臘八可以說是過年序曲的一個開頭。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

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與大蒜瓣兒。雖然簡單,卻有講究!

蒜得用紫皮蒜,因爲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實,泡出的蒜脆香;醋要選米醋,因爲米醋色淡,泡過蒜色澤如初,橙黃翠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微甜。那老醋薰醋泡過蒜色澤發黑,蒜瓣也不夠綠,口感較差,尤其是薰醋,略帶糊味。

醃製的時候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啓封,那蒜瓣湛青翠綠,如同翡翠碧玉。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不僅味道獨特,爽口味美,而且營養價值也很高。

臘八蒜的起源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與“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臘八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與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後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迴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衚衕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爲什麼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麼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臘八算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裏咯噔一下,怎麼街上還有喊着催債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

二、臘八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並不是東北地區春節特有的習俗。臘八粥傳說來自印度天竺,但現在臘八粥的習俗,已非佛門所有,而是作爲一種民間風俗,農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臘八粥”以穀類作爲主要原料,又以豆類、果仁等作爲配料,不僅是習俗與美食,更是養生佳品。

三、殺豬菜

在農村,過了臘八之後,人們開始殺豬宰雞,把豬肉切成塊,放在大缸中送到倉房裏凍起來以備節日期間用。誰家殺豬都要用酸菜與肥肉、血腸放在大鍋裏燉,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殺豬菜”。

殺豬菜,原本是東北農村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吃的一種燉菜。

過去,在農村殺年豬是一件大事,無論哪家殺年豬都必定要把親朋好友請到家裏來吃殺豬菜,這後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麼吃?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醃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裏煮了過油,然後與酸菜、血腸一起燉。那時,人們沒有條件講究什麼配料、調料,只是把剛殺好的豬肉斬成大塊放進鍋裏,加入水,放上鹽,然後邊煮邊往裏面切酸菜,等到肉爛菜熟後,再把灌好的血腸倒進鍋內煮熟。上菜時,一盤肉,一盤酸菜,一盤血腸,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來。這種菜不是剛做的好吃。而是多做。以後吃的時候一熱,那纔是最好吃的。

四、辦年貨

過年之前要作很多準備,要買很多東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乾的、鮮的、生的、熟的,統名之日“年貨”。過年之前採購工作稱爲“辦年貨”。有些地方的人會買糖果瓜子,親戚朋友來拜年時,就請他們吃糖果與瓜子等。還有拜年時送的禮物,到親戚朋友家拜年時,傳統習俗是要帶一些禮物。

年貨一般包括鞭炮、對子(春聯)、燈籠、凍梨、凍柿子等。家裏有小孩的還要給小孩買件新衣服,這是規矩。

在農村置辦年貨多選擇趕集,就是大家約定俗成地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進行的貿易活動的俗稱,年集是一年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一般在舊曆新年前臘月二十五。年貨的品種有香蠟、紙碼、鞭炮、年畫、紅紙、白糖、煙茶、糖果、佐料等。

五、祭祖上墳

年前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祭祖上墳,紙錢與紙元寶可以在街邊買到現成的,也可以買來金箔紙自己疊元寶,一般家裏老人都會自己疊元寶。等到上墳時候,帶上紙錢與一些水果點心,離得近的,要到祖墳地去祭掃,離得遠去不了的,要在十字路口燒紙祭祖。

六、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三是東北的“小年”,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爲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竈節爲小年。

小年也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

在東北,小年這天要祭竈。竈神,也稱竈王、竈君、竈王爺、竈公竈母、東廚司命、竈司爺爺(浙江衢州稱),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後則列爲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

祭竈時要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祭竈糖如糖瓜(錦州又稱小鍋白糖)、關東糖供着,希望竈神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以糖粘上竈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有一句歇後語:“竈王爺昇天---好話多講”。

七、其他準備

“二十四掃房子”。臘月二十四這一天要掃房。過去的農村住平房的時候要用報紙把室內牆面與頂棚裱糊一遍,現在不需要糊牆則用雞毛撣子或掃帚掃掉房頂的蜘蛛網與灰塵,屋裏屋外全面進行大掃除,這就是辭舊迎新。

節前還要蒸饅頭、蒸黏豆包、蒸好以後放到外面凍起來,過年時只要放在鍋裏熱一下就可以慢慢享用了。舊時爲了春節期間來客人做飯鍋不夠之備,所以要提前蒸幾鍋饅頭備用,也爲春節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即指此,也有稱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炸食品。

粘豆包是一種滿洲食品粘豆包,滿洲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等。目前在東北地區仍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天然冰箱)中保存過冬。

製作方法是將紅小豆或大芸豆煮熟,搗成豆沙醬,放入細沙糖,攥成核頭大的餡團。用揉好的黃米麪將豆餡團包入裏面,團成豆包狀,放入波羅葉(蘇子葉)的屜中大火蒸二十分鐘,即可出鍋。

吃的時候可蘸白糖,吃其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圓餅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

八、貼春聯、貼窗花、掛年畫

過年家家都要貼對子(春聯),村裏誰的毛筆字寫得好,人們就會帶着筆墨與紅紙,請人幫忙寫副對子。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養豬的要在豬圈上貼上“肥豬滿圈”,糧囤子上要貼上“糧食滿倉”,馬車與拖拉機上要貼上“出入平安”的字樣。貼春聯時間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與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氣”、“福運”。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與祝願,都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到)了”。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每家爲了來年財源廣進,春節都要請財神,有的是送上門的,說是請都要花錢買,但是絕對不能說買。

九、年夜飯

東北人過年最爲講究的要數大年三十(除夕夜)的年夜飯了,這可能是年邁父母一年最大的盼頭——家人團圓,歡聚一堂,有說有笑。東北人非常重視年夜飯的質量,通常這頓飯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兒”,這四樣菜即雞、魚、排骨與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樣,這頓飯就顯得非常不“地道”、不“東北”。

吃完年夜飯,開始吃凍梨、凍柿子。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與凍柿子,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凍秋梨是將普通白梨冰凍變成烏黑色,硬邦邦的,砸到地上,也不會有絲毫損傷。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十、餃子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衆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餃子包好煮好,吃之前要放煙花鞭炮,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目了。之後七年級、初五、十五的早晨飯前也要要放爆竹。

十一、正月不剪頭

東北人一般都在大年七年級到農曆二月七年級之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克(死)舅舅,所以東北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裏剪頭。“二月二,龍擡頭”這表示着二月八年級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

十二、拜年

年夜飯吃完後孩子要給長輩拜年,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伯伯磕頭,然後大人準備紅包,成年人也要給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長壽、健康。然後就是從七年級開始要帶上禮物給親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戶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攜全家除夕、七年級要在父母家過年,八年級要到岳父家拜年。九年級以後一直到二月二,是走親訪友,朋友間相互請客拜年的時間,過了二月二,纔算過完了年。

十三、高蹺與秧歌

高蹺與秧歌向來都是東北人的摯愛,雖然城市中的表演已不再像往日那樣紅紅火火,但一到過年還是會讓這一傳統項目得到最大頻率的曝光,生長在黑土地的人們那熱辣豪爽的性格全都在這熱情洋溢的大秧歌中揮灑出來,讓你體驗到的不只是過年的喜慶,更多的還是來年的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