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放風箏有什麼好處

清明節有不少獨特習俗,大家知道玩的習俗都有什麼呢,我知道一個很少人知道的習俗,是不是勾起了你的好奇心。下面由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清明節爲什麼要放風箏,希望大家希望!

清明節放風箏有什麼好處

  清明節爲什麼要放風箏

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爲對,後於鳶首以竹爲笛,風入笛管發出悅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爲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在古人眼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所以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這個習俗在《紅樓夢》中就有:當風箏放飛昇高後就有意把引線剪斷,讓風箏遠遠飄去,據說它可以帶走晦氣、煩惱、苦悶、憂患與病痛。於是有人便將自己的苦惱事寫在紙上,紮在風箏上,讓它隨着風箏一去不復返。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還常常在清明節放風箏。放風箏作爲清明習俗之一,流傳已久。從元宵節後放風箏活動一直持續到清明節,所以古時也把清明節稱爲“風箏節”。古時放風箏是一項具有意義的戶外活動,目的是爲了放掉身上的“晦氣”。

當然,隨着時光的流逝,現在放風箏早已衝去舊時的“巫術”色彩,人們只不過是藉此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而已。如今放風箏成爲了一項頗受大衆喜愛的娛樂活動,人們在戶外放風箏大大舒展了平日緊張嚴肅的氣氛,調節了忙碌的生活節奏。

  關於客家人清明節的習俗

客家人是漢民族南遷的一個民系,從中原遷徙到嶺南嶺北,甚至遷移到世界各地,一直都祈求祖先的蔭庇保護,所以厚葬和祭掃是客家人每個家庭裏的一項重要活動。

厚葬表現爲“背祖骨”和“二次葬”。“背祖骨”就是客家人在輾轉逃亡過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以免拋離祖上遺骨一任異族他人蹂躪,一旦找到了新的安居處,尋覓得風水寶地,將骸骨擦拭乾淨,置於“金斗罌”,重新安葬。

客家人的這種習俗沿襲下來,即使不再遷徙了,也會在下葬先人三至十年間,重啓墳墓,打開棺材,擦拭乾淨骸骨,貯於“金斗罌”,再擇風水寶地及良辰吉時,再來“二次葬”。葬禮也是重要而神聖的'祭拜活動。

客家人過清明必門插柳,頭戴柳,以示不忘祖先,南方柳樹稀少,即使改用插草也不能無此內容。客家人都會在掃墓時將黃色紙壓在墳頭上,因此掃墓又叫掛紙,表示子孫已回來祭拜過祖先。

客家人對中國傳統的清明掃墓這一習俗進行了改革,改爲“春秋”祭掃。“春祭”就是春天的正月,較爲富裕的家庭在正月初九開始祭掃,有時間且有財物,在正月裏去掃墓,該添土的添土,該拔草的拔草,總之,該維修的維修。另外在祭辭中亦可以向祖先稟報新一年有哪些計劃,如何實施,祈求祖先靈佑!“秋祭”是在夏收夏種大忙過後的農閒季節,一來有時間,二來有今年上半年的勞動成果可奉獻於祖宗的靈前,並祈請祖宗靈賜下半年同樣有好的收成。客家人的這一改革是非常明智的,更是從實際出發的。

清明節一大早,客家人邊帶着祭祀用品,鋤頭、鐮刀等工具出發了。按照當地習俗,親人去世後都喜歡依山而葬。到達後,大家便動手清除親人墓地上的雜草,墓地周圍的雜草也要清除乾淨。客家人認爲,雜草清除得比較乾淨,不僅是爲了更好看,主要是爲了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雜草清除乾淨後,將貢品擺上,便可以進行燒香祭拜了。每個人手持香火三鞠躬,然後將香火插在親人的墓前。如果是比較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輩,晚輩除了鞠躬之外,還需要行跪拜禮。

客家人過清明節的另外一個重要風俗就是製作艾粄。各家各戶將大米和糯米磨成粉面,用碎青艾葉與之混合,做成青色的米粄,或蒸或炸,味道十分清香可口。原本清苦的艾葉,在這時味道也變得十分溫婉,只剩下淡淡的清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艾粄,吃的不僅是美味,更是享受一家人團聚的歡樂。不少在外地的客家人走的時候,都要帶一些艾粄。

  北方清明去哪玩

景點一: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峯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爲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重慶巫山縣境內,有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小三峽。長江沿線重慶境內,有“水下碑林”白鶴梁,“東方神曲之鄉”豐都鬼城,建築風格奇特的石寶寨、“巴蜀勝境”張飛廟、蜀漢皇帝劉備的託孤堂、龍骨坡巫山文化遺址等景觀。

景點二:神農架

神農架以原始、神祕聞名於世,區內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氣候複雜多變,四季景色迷人。獨特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造就了極其豐富、珍貴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也孕育了景色宜人、鍾靈毓秀的旅遊環境。

地貌景觀:主要有紅石溝、長巖屋、紅花營、神農頂、神農谷、陰峪河大峽谷、神農架羣石槽河組地質奇觀、大寨灣大峽谷、金絲燕洞等景觀。水文景觀:神農架山體高大,植被茂密,是一個巨大的儲水庫,山間溪流密佈各條溝谷,深潭、激流湍灘、瀑布展示出別樣的水域風景。主要有坪塹水庫、麻線坪水庫、大龍潭、石槽河、九衝河、金猴嶺、三連瀑等景觀。

生物景觀:主要有神祕的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箭竹林、杜鵑林、藤本植物、古樹名木、名貴中藥材、金絲猴、白化動物等景觀。

氣象景觀:主要有云霧、日出、佛光、冬季雪景等景觀。

景點三:武當山

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

截至2013年,武當山有古建築53處,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遺址9處,佔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全山保存各類文物5035件。

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爲“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爲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

武當山是聯合國公佈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爲“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