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魯人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

瑙魯國小人少,沒有城市,只在海濱低地佈設居民點。儘管是這樣,瑙魯國也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下面小編推薦瑙魯人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瑙魯人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
  瑙魯人當地有的風俗習慣

瑙魯人一般住在政府建造的住宅裏, 歐洲人住在山邊修建的新住宅裏,住宅裏的設施基本都是現代化的,傢俱齊全,既美觀又舒 適。由於天氣比較炎熱,人們穿着比較簡單。在正式場合,男子着西裝,女子着連衣裙。主食是大米和麪包,副食是肉和魚,這些食物都是進口的。

瑙魯人具有波利尼西亞人的特徵,體格健壯,頭髮濃黑,皮膚爲棕色,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種,男子身高平均在1.7 米以上,女子稍矮一些。他們熱情好客,擅長捕捉和訓練“導航鳥”。

瑙魯人是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海員的後裔,其祖先信奉名爲Eijebong的女神,並以一個名爲Buitani的島嶼作爲精神聖地。瑙魯的12個原住民部落中有2個已在20世紀滅絕。每年的10月26日是返鄉日(Angam Day),用以慶祝兩次世界大戰後瑙魯的土著人口從不足1500人的情況下恢復。瑙魯的土著文化受到了殖民地和當代西方文化的顯著影響,舊的習俗多數被取代,只有部分傳統音樂、藝術、工藝和捕魚等技藝得以保留並仍在被使用。

瑙魯並沒有每日出刊的新聞,但有兩週出版一次的“Mwinen Ko”,意即“來談論吧”。瑙魯電視臺由國家經營,播放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電視節目。另有非盈利的國有瑙魯電臺,播放BBC和ABC節目。

澳式足球是瑙魯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有一個由7支隊伍組成的聯賽。瑙魯共有兩個球場,所有澳式足球比賽僅在Linkbelt Oval舉行。其它體育項目如排球、籃網球、舉重、網球和捕魚,均是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瑙魯有參與英聯邦運動會和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並在舉重項目取得成績。馬庫斯·史蒂芬便是其中一位獎牌得主,在2003年進入國會,並在2007年當選爲總統。

瑙魯其中一個傳統活動是捕捉從海上覓食回來的玄燕鷗。在日落時份,男士在海灘上向玄燕鷗投擲套索。瑙魯的套索是柔繩,在繩的尾部負載。當鳥飛過來時,便投擲套索,被擊中的鳥便倒地,經過採摘、清洗和煮熟後便進食。

  瑙魯人(Nauruans)的簡單介紹

在語言和文化上亦爲三者結合,但以密克羅尼西亞爲主。使用瑙魯語,屬南島語系密克羅尼西亞語族;大多通用英語。現多信天主教。1888年德國侵入,爾後又受英國和日本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興起,於1968年1月31日獲得獨立,建立瑙魯共和國。經濟原以漁業和熱帶農業爲主。1906年大規模開採磷酸鹽礦後,國民收入主要依靠磷肥出口。人民收入較高,生活多已現代化。當殖民者侵入前,社會以母系氏族(見母系氏族制)爲基礎,分爲12個氏族集團;原始公社制已開始解體,出現階級分化。19世紀40年代曾有女王統治。由於殖民者的挑撥,1878年爆發內戰,一直延續10年。1888年德國乘機侵入,爾後又受英國和日本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興起,於1968年1月31日獲得獨立, 建立瑙魯共和國。 經濟原以漁業和熱帶農業爲主。1906年大規模開採磷酸鹽礦後,國民收入主要依靠磷肥出口;機械、食品、布匹和雜貨依靠進口。人民收入較高,生活多已現代化。傳統文化已經消失,部分人保留飼養軍艦鳥的愛好。全國實行免費教育,人民文化程度日益提高,已經有一支人數較多的知識分子隊伍。

  世界各地有趣的風俗習慣

中國人喜歡豪飲

中國古代有月下獨酌;有“醉裏挑燈看劍”;有酒後狂草等不勝枚舉的事情。古人對酒的愛好與今人相同———飲一世還不夠,下世還要努力。中國人喜歡豪飲,酒必大杯,否則不過癮。所以纔有武松式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之說。有英雄美人式的喝法;有“竹林七賢”式的喝法。

俄羅斯人喜飲伏特加

俄羅斯以生產“伏特加”著名。伏特加是烈酒,飲時令喉嚨“燃燒”。俄羅斯人飲酒習慣也是大杯,而且要乾杯,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一瓶酒打開後就沒有機會再蓋起來了。俄羅斯人在喝“伏特加”時,必先從喉嚨裏發出“咕嚕”聲,相傳這是幾百年前彼得大帝留下來的傳統。

彼得大帝可說是酒國之君,自己愛喝不說,犒賞得力部下,就是請他免費喝酒。彼得大帝的辦法是:在他的下巴蓋一個官印,只要在官印還沒有洗掉之前,仰起下巴,發幾響濃重喉音,就可免費出入任何一家酒店。俄羅斯人這種豪情,別國的人不一定學得好,中國人也比不上。俄國人爲了享受飲酒,什麼也不顧。

法國人喜細品慢飲

相比之下法國人飲酒喜歡細品慢飲,他們一定要把酒從舌尖慢慢滑到喉頭,因爲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嘗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飲。法國的香檳、葡萄酒是世界聞名的。香檳是爲喜慶準備的,只要遇到喜慶之日,法國人就打開香檳,共同舉杯慶祝。香檳是任何場合都可用的酒,但不要與烤肉同用。否則煙味奪走酒味,就浪費了。 在美食之國的法國,飲酒素有講究。歷來有“白酒配魚,紅酒配肉”的不成文法。這裏的白酒、紅酒,當然是指法國的白葡萄酒,紅葡萄酒,這種配法只爲顏色與盤中菜相配,而且白酒不宜過冰,紅酒不宜太溫,這是通則。另外,酒杯也有學問,高腳杯可使手掌與酒保持距離,也就是不升高酒溫。想做“酒博士”很不容易,法國有幾個學校專門培養這種學生。可見法國人是享受情調的.高手。

英國人調酒上佳

英國“威士忌”,在1839年才正式投廠生產,但在1494年英國已正式用大麥配酒,可能釀酒不得方法,飲多了除了發福外,脾氣還很怪異。今日的威士忌加黑麥、燕麥、玉米……“混合是一種藝術。”英國人說。最有效仿力的日本,一直想知道英國人的“混合”是什麼藝術,因爲英國人在調酒方面非常有創意,令人望塵莫及。

日本人把喝酒當成工作

日本人每天下班,必到酒吧報到,重大決定不在辦公室裏,而在黃湯下肚的酒店裏。同時誰升誰遷,一概是要喝酒的,酒吧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下班後都要盡情在裏面享受夠了,才拖着醉態的步子回家。以這種方式飲酒的日本人是爲了從工作壓力下解脫出來,從中享受酒中的輕鬆灑脫。

德國人變着戲法享用啤酒

德國以啤酒著名,德國啤酒是大麥製成的,大麥吃多了人容易發胖,德國人因爲飲多了啤酒,啤酒肚、啤酒杯、啤酒節、啤酒園、啤酒香腸、啤酒地下屋……莫不與“大”有關。啤酒杯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有一升!此外還有“啤酒冷”與“啤酒屍”的說法,洋洋大觀,“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屍”指那些喝得太多躺在路邊的人。可見德國人是變着戲法在享用啤酒。

墨西哥人拿啤酒當食料

墨西哥人也愛喝啤酒,啤酒不但是他們的飲料也是食料。墨西哥啤酒別具一格,他們的啤酒是龍舌蘭做的,呈乳膠狀,而且釀好後當天就要喝掉。如果有一天你能坐上飛機飛到墨西哥,飲上一大杯龍舌蘭做的啤酒,這將是多麼開心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