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習慣作文(合集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風俗習慣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風俗習慣作文(合集15篇)

風俗習慣作文1

談起春節,我也想起了打鞭炮,我又聯想起它的由來﹑特點﹑你們想不想聽呀!就讓我來爲你們介紹介紹吧!

先說說它的由來吧!從前,有一個怪獸,它住在河裏,每年都會上來吃人。有一年,人們在逃跑之中遇到一個老神仙,他看到人們慌亂的逃跑,就找了一位人問,他疑惑不解的問:“你們爲什麼要逃跑啊?”

那位人說:“這位老年人啊!您可是萬萬不知道啊!我們村子裏有一個怪獸,它可是每年都會吃很多人呢!您老人家還不逃啊!”老神仙聽了聽,說道:“那你們爲什麼不用放火柴的方法把它趕走呢?”

那位人想了想,笑着說道:“謝謝您老人家,我們當時咋沒有想到呢!”那位老神仙笑了笑,說道:“不用謝!”慢慢地人們用火柴趕走了怪獸,隨着科技的發達,人們採用了打鞭炮的方法又一次成功的趕走了怪獸。這就是打鞭炮的由來。

再說說它的特點吧!那一次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坐在長沙發上看春節聯歡晚會,看着看着,我們便睡着了,差不多到了12點鐘左右的時候,我被噼裏啪啦的聲音給吵醒了,到了外面,好像我的鼓膜都快被震破了。

現在的鞭炮叫做“關門炮”,早上起來打鞭炮的時候叫做“開門炮”。那鞭炮有些是綠色的;有些是紅色的;有些是黃色的,真是五彩繽紛啊!

小朋友,你們覺得很新奇吧?

風俗習慣作文2

在我房間的牆上,有一個黃綠相間的手套,雖然它有些老舊了,但我們不願扔掉它。每次經過這副手套的時候,眼前總浮現出媽媽那雙發紫的雙手……這得從那個冬天說起。

我家,離學校很遠,現又入冬至,天上總會飄些小雪,出門時必須佩戴一副手套,不然手肯定會被凍僵。

今日不如以往的雪那樣小,早晨,外面就開始紛紛揚揚地落下晶瑩剔透的雪花,他們像小精靈一樣,一個個地乘着風來到人間。風也不似乎平日的涼爽,變得寒冷起來。

剛下樓,迎面就撲來一陣風,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我習慣性地準備從口袋裏掏出手套,咦,怎麼沒有?再往裏一伸,呀,不好!這裏有個洞,手套肯定是從口袋裏丟了,我立刻變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這時,媽媽推着車走了出來,見到我這副模樣,便立馬明白了什麼。媽媽一邊摘下自己的手套給我戴上,一邊用手指輕彈我的腦門,說:“就知道你這個小馬虎肯定會弄丟,還好我準備了兩副,來,先把媽這副戴上。”手被風吹得有些冷了,我便迫不及待地戴上了手套,手套裏還有媽媽的餘溫。

路上,雪下得更大了,風颳得更猛烈了,我蜷縮在媽媽懷裏,到達學校後,正當我準備和媽媽說:“再見!”時,忽瞥見媽媽那雙早已凍得發紫的雙手,心裏頓時百感交集。寒風中,媽媽的白髮似乎比平時多了許多,臉似乎也比昨日蒼老了許多,平時挺直的腰背也彎了許多。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禁溼潤了,想起之前對媽媽的勞動指手指腳的樣子,心裏頓時充滿愧疚和自責:我當時怎能那樣說媽媽呢?媽媽做這個也不容易,我竟還挑三揀四的……

從這裏,我能品味出濃濃的母愛,母愛真似水那般輕柔,那副手套一直陪伴我成長。

風俗習慣作文3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們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紹一隻美麗的“花”——傣族。

在傣族的衆多的風俗習慣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傣族的飲食。

傣族以大米爲主食,尤其喜歡吃糯米。以竹筒飯爲代表。傣族把一節竹子一端挖通後裝米。這些米要洗乾淨泡水後才能裝。再用竹葉把竹筒口塞緊,要使米掉不出 來,但同時也要留些空隙,才能使米更柔軟。裝好以後,放溫火上燒烤,待竹筒表面燒焦後飯也就熟了。剖開後是香噴噴的竹筒飯。用酸菜、酸筍配上這帶有竹子香 味的米飯,百吃不厭,令人滿口留香。

除了主食竹筒飯以外,傣族人的副食酸味兒食品、水產和昆蟲菜也是別有風味。

酸味食品是傣族人的最愛,像什麼酸筍、酸菜、酸螞蟻……這些幾乎每家每戶都有。

而水產,如魚類、青苔、蛙類也是傣族人無法割捨的食品。

最特別的是昆蟲菜。這一特色符合傣族人的一句話:“只要是靜的都是菜,只要是動的都是肉。”無論是較小的田鱉、蜘蛛、螞蟻蛋,還是較大的竹蟲、蟬、沙蛆、竹蛆只要一加佐料就能立刻變爲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

傣族的食品還有苦瓜、苦筍,甜米酒,檳榔、酸肉、狗肉……而且個個美味無比。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呢?那趕快去傣家的竹樓中好好過癮一番吧!

風俗習慣作文4

春節即將來臨,意味着春天將來臨,萬象將恢復生機,樹木將更新,新一輪的播種和收穫季節將重新開始。人們剛剛度過了冰雪中植物和樹木枯萎的漫長冬天。他們一直盼望着春天裏鮮花盛開的日子。當新年來臨時,人們自然會歡欣鼓舞,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幾千年來,人們使慶祝新年的習俗極其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到新年三十日,人們稱這一時期爲“迎春節”,也稱爲“掃塵日”。春節前打掃灰塵和衛生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

然後每個家庭都準備新年產品。大約在節日前十天,人們忙着購買商品。新年產品包括雞肉、鴨肉和魚肉、茶酒和油醬油、南北油炸食品、糖餌和水果。他們應該買足夠的。他們還應該在新年期間爲探親訪友準備一些禮物。孩子們應該爲新年買新衣服和帽子。

春節前,用紅紙和黃字寫的新年賀詞應該貼在房子的門上,即用紅紙寫的春聯。房子裏貼着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聰明的女孩剪下漂亮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財神、門神。祝福字也可以倒貼。當路人讀到祝福時,那是幸運的。所有這些活動都是爲了給節日增添足夠的節日氣氛。

春節的另一個名稱是中國新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給人們帶來厄運的虛構動物。一年。樹木枯萎,草不長,萬物生長,到處都是花。一年怎麼過?燃放鞭炮是必要的,所以有燃放鞭炮的習俗,這實際上是另一種激發熱鬧場面的方式。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充滿了家庭,而且到處都是大街小巷。在一些當地市場,有舞獅、龍燈、羣火、花市和廟會等習俗。在這段時間裏,城裏到處都是燈籠,街上到處都是遊客。春節真的結束了,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之後。

風俗習慣作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是個“大家庭”。

對於蒙古族,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那麼,對於蒙古族的禮節,大家又瞭解多少呢?

當你來到蒙古的大草原時,你會不由得陶醉在其中,有種愜意的感覺。不久後,你就會看見路邊出現一位蒙古族人,你不用奇怪,這是蒙古族主人來迎接你們來啦!接着會不斷有蒙古族主人來迎接,他們會在你車子的前後左右圍成一個圈給你們帶路。

當你來到蒙古包時,你肯定會由衷地讚歎起來:“這裏真是一塊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你要是用臨時學的蒙古語“賽怒!賽怒!”來讚歎的話,蒙古族人會更加高興的。

接着,主人會給你倒上自己釀製而成的香甜的奶酒,醇香的奶酒會使你更加喜歡這個民族,甚至會深深愛上這個民族。這也是對主人的尊重和親密。

品嚐完了香甜的奶酒,主人會帶你到美麗無邊的大草原上游覽一番,觀賞那美麗的風景。既然,生活在大草原上,馬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主人會給你挑上一批上等的好馬。有主人帶路,先熟悉一下蒙古的地理。接下來,主人會目視你在綠色的海洋裏自由馳騁。

蒙古族,是不是很特別呢,有這麼多的特色。五十六個民族,有着如此多不同的風俗,真是令人讚歎不已啊!

風俗習慣作文6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桑植縣等地也均有分佈。

火把節,於每年夏曆六月十五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杆,上捆麥稈,松枝,頂一面旗。旗杆用竹竿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爲連升三級。

大理白族地區的日常飲食,隨當地物產不同而有所差異。白族人民喜歡吃酸、冷、辣等口味。平壩地區的百姓以稻米、小麥爲主食,住在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爲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蔔、茄子、瓜類、豆類及辣椒等。在白族飲食習俗中,“白皮”“海水煮海魚”“下關砂鍋魚”“燉梅”“雕梅”“鉺塊”“乳扇”等較具名族特色。白族人民還喜歡喝燒茶。

白族的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着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着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着藍色寬褲,腰繫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繡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戒指。白族,雖然人數不夠漢族的多,衣服不夠漢族的漂亮,節日不夠漢族的多;但是,白族的人民都過得很開心,過得舒舒服服。

風俗習慣作文7

如果有人問你,你最喜歡春節的那些風俗,你也許會回答:守歲、發壓歲錢、放鞭炮、吃竈糖……而我則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吃餃子。並且我在這一天會吃很多餃子,不錯我就是爲了錢餃而吃的,因爲吃到錢餃就寓意着這個來年會發財,所以我要多吃些餃子。

餃子裏包的錢都是消過毒的一元、五角硬幣,雖然錢餃爲數不多,不過我幾乎年年吃到,想知道我的祕訣嗎?其實當包好錢餃之後,我會在其中一個做上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記號,到了盛餃子時再找到做記號的餃子盛到自己的碗裏,如果盛到別人的碗裏,就找藉口和他換一下腕。

可是,到了今年,我失算了。當我正準備找到在別人碗裏的我做記號的餃子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它了,可能是一煮,記號被煮沒了。於是,我決定碰一碰運氣,然後用筷子在我碗裏每個餃子上都扎一下,看有沒有扎到硬東西,可我一無所獲,剛開始吃餃子,爸爸便得意地說:“我吃到了錢餃!”我和媽媽便祝福爸爸,我祝福之後,又加快了吃餃子的速度,希望下一盤能吃到錢餃。正當我要消滅碗裏最後一個餃子時,突然,我的牙被咯了一下,我一吐,吐出了一個五角硬幣,我一蹦三尺高:“我吃到錢餃啦!”過了一會兒,媽媽也吃到了一個。

過年吃餃子可真是一個有趣的春節風俗啊!

風俗習慣作文8

每個人的家鄉都會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我也不例外。我的家就在水秀山青的寶清,這裏的風俗習慣可是非常有趣的呢!讓我帶你去感受一下吧。

冬天到來之時,東北的農家菜就可以大顯身手了——殺豬菜。提到殺豬菜,必不可少的是酸菜,它是由白菜醃製而成,這又是東北的一大特色。殺豬菜的製作過程也是很複雜的,酸菜切得越細越好,而且還需要血腸,血腸也是東北人的口福。殺豬菜可謂是東北特色的融合啊。經過一番辛苦製作,—大盤美味殺豬菜就大功告成了。在這裏,不管哪家做了殺豬菜,大家都會去幫忙,然後大家坐在一起,笑談之間,酒足飯飽。

深冬時節,遍地白茫茫一片,河面上結了很厚的冰,足足有一米深。這時是最適合滑雪和冰釣的時候了,冰釣就是在冰上釣魚,首先要把冰鑽開,鑽冰需要專業的工具,鑽好以後還要把帳篷支在冰洞處,再把小爐子放在冰洞旁,以防冰洞被凍住,而且需要足夠的耐心纔可能有收穫,但冰釣不是爲了釣魚,而是等待時跟朋友說說話,增進友情,重在享受。滑雪則是一種刺激又略顯危險的運動,滑雪時摔跤是不可避免的,—不注意就有可能人仰馬翻了。

我家鄉的風俗習慣十分有趣,而且可以增進感情,並不是爲了得到什麼,而是重在參與和享受。你是不是也想到我的家鄉來感受一下這裏的風土人情呢?

風俗習慣作文9

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就是在除夕那天開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大人們要上街買很多菜和零食回來,還要打掃衛生,而且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對聯和紅豔豔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問媽媽:“爲什麼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媽媽笑眯眯地說:“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代表福氣來到了。”媽媽又對我說:“除夕要守歲,不到十二點是不能睡的。守歲,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誠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點整,家家戶戶都放起鞭炮和煙花,頓時,整個城鎮響聲四處,真是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呀!

到了正月七年級,爺爺.奶奶會煮我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龍蝦.蝦菇.螃蟹.海蟄皮.蝦.跳魚等。吃過了飯,小孩子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拜了年,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有的孩子會拿錢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拜完了年,大人們就要上寺廟去進香。在我們老家有很多寺廟,每個寺廟都要進香。等大人們進完了香就會帶着小孩子去遊樂園.公園等。正月七年級就這樣過了。到了元宵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歡喜的時刻到來了,因爲家家戶戶都擺上了年貨,每家都要殺雞來拜神,桌子上堆滿了糖果點心等之類的東西,小孩子都喜歡吃的,有一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一個吃呢!讓孩子們開心的不止這個,是在公廟上,擺着許多各色的旗子,讓人來拿着,幹什麼呢?

對了,就是遊村,還有醒師,每逢家節,都有機會的,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風俗習慣。春節過後,小孩子們要上學了,大人們也去做平時該做的事了。我真是難忘家鄉的春節呀!

風俗習慣作文10

我的家鄉在茂名,我們茂名有一個獨特的節日——年例。顧名思義,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來由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的地方誌就有記載,光緒《茂名縣誌·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也就是說,在年例那一天要進行遊神,用於驅鬼。

“遊神”就是把神像擡起來,繞着村子走一圈,據說這樣做可以驅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體健康,五穀豐登。說起遊神,這裏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說在光緒時期,有一個地方出現罕見的大旱災,當地的縣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便開倉救人。誰知縣官因爲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員上奏將他斬首示衆。在他行刑前的一個晚上,他夢見了一位神仙,神仙對他說:“你是個好人,你不應該死的,當你重新生活後,要把我擡出來繞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穀豐登。”第二天,他果然沒死,他再三回憶着夢,發現夢中神仙與小廟裏的安濟聖王長得一模一樣。於是這個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遊神這樣一個習俗。當然,每個地方擡的神像不一樣,我們茂名所擡的神像是觀音菩薩像。

年例不僅要遊神,還要在家中擺上十幾圍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雞、鴨、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戶都要趕回家鄉,準備酒席、食物、飲料等東西。年例一定要吃雞、鴨、鵝,這樣可以保佑自家的雞鴨鵝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養越多。

年例是我們家鄉一個獨特的節日,它擁有獨特的習俗,所以我們一直保留着這個節日。

風俗習慣作文11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糉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裏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戶人家都擡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着這麼個大鐵鍋,都張大着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裏忙裏忙外的,廚房的竈放着幾個大圓盆,裏面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糉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糉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的時候,裹蒸糉就會散掉,走失了裏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糉,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糉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着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裏面剛裹蒸糉,每個人都從屋裏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爲溫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裏倒水,以免幹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說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着這些裹蒸糉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糉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充滿了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糉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風俗習慣作文12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反映民族特色和風格的民族文化,它是由中國人的禮貌演變和融合而來的。它是國家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和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中華民族及其生活在中國的先民創造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悠久歷史的文化,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和發展的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內涵和優良傳統。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禮貌的結晶。在這個少雪多暖的季節,春節不知不覺地掩埋了平淡的日子,匆匆向前。看着牆上新買的掛曆,數着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即將來臨的日子,我不禁感嘆歲月匆匆,又一個安靜忙碌的年份已經過去。

每年春節,街上都熙熙攘攘。每個人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一家人一起吃餃子。我們的孩子也能收到很多壓歲錢。你明白爲什麼叫“壓歲錢”嗎?那裏有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叫“鬼鬼祟祟”的怪物。每次孩子睡覺時,它會在他的頭上放一點,第二天孩子就會變傻。有一次,一個孩子把用紅紙包着的錢放在枕頭旁邊,嚇得“鬼鬼祟祟”地走開了。因爲“鬼鬼祟祟”和“老”是諧音,所以有“壓歲錢”的說法。這就是“壓歲錢”的由來。

除夕夜,每家每戶都掛上彩燈爲新年做準備。我父親也給我買了很多煙火。除夕晚餐後,我會和父親一起去玩。當我開始燃放煙火時,我看到父親小心地點燃了它。帶着一個顫振,煙花飛向天空。有些像盛開的花朵,有些像我

風俗習慣作文13

56個人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民居,不同的飲食,不同的服飾……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滿族裏的所有鞋子,上面都繡着花朵,當一縷縷微絲的風吹過去,那美麗的花,在搖曳的擺動着。在他們的民族裏看了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我看來,那可是嘖嘖讚歎啊!滿族的婦女的服飾原爲寬鬆肥大型,鑲嵌着不同的花紋大花邊。在布料上,貴人和新婦女先用硃紅、大紅的顏色,中年的婦女喜歡藕荷色,青年少女喜歡粉色、綠色、月白色,長輩一般用深紫色,婆婦惟蘭灰素色。旗袍布料多爲綢緞,比較貧窮、農家婦女多用棉麻布料。

滿族男人騎馬時穿白褂子,這樣不僅顯出他們的帥氣,而且還……

滿族男子的帽子,夏天的時候戴着涼帽,戴着不僅涼爽,冬天的時候,戴着又厚又舒服帽子,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滿族人是非常注重禮節。平時滿族人互相見面時都要行請安禮,如果遇到長輩的時候,要先行禮請安才能說話,以表示尊敬。

滿族人最隆重的禮節是抱見禮,也就是抱腰接面禮。掛族也是滿族的一種盛行的一種風俗,旗也叫門箋,窗箋。在春節的時候每家都要在門楣上,窗戶上掛旗,有的還貼上對聯,增加了節日的喜氣的氣氛。

滿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它是—朵鮮豔的花,它有其它民族沒有的不同風俗,不同的特色!

風俗習慣作文14

在青藏高原上,居住着藏族人民,他們以從事畜牧業爲主,兼農業。

藏族人民最喜愛白色,這與他們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有着密切的關係。天祝草原四周爲白茫茫的雪山環繞,看上去一片銀白;地上的羊羣和犛牛,三五成羣地聚集在一起,遠遠望去,像一張白毛毯;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襖、戴的氈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區人民喜愛白色,並視白色爲吉祥、勝利的象徵。

酥油茶你知道嗎?這可是藏族人民最愛喝的飲料呢!它具有極高的熱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頓爽。甜甜鹹鹹的,有濃濃的奶香味,是美味可口的飲料。有趣的是,喝酥油茶還有個規矩呢!一般是邊喝邊添,不一口氣喝完,但對客人的茶杯總要添滿;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動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裏的茶添滿,客人就擺着,告辭時再一飲而盡。這就是藏族的喝茶規矩,你也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西藏的酥油茶的確好喝,因此你可別忘記它的原產地——犛牛啊!犛牛是一種渾身是寶的牛類,它的“臉皮”可厚了!聽說連子彈都打不進去呢!話說這個頭較粗重,額寬平,面稍凹,眼圓有神,嘴方大,脣薄的大傢伙,還是藏族人民的“寵物”呢!別看笨拙的樣子,它還有識路的本領,也難怪西藏族人民總是牽着它去草原上散步。

這就是藏族,一個暗藏着寶貝的少數民族。

風俗習慣作文15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及風俗。

身爲土家族的我,就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與風俗。

早在20xx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在貴州等武陵地區一帶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單一的民族。土家族自稱華茲卡,歷史上被稱爲武陵蠻或五溪蠻,爲古代巴人後裔。

土家族人民熱愛藝術的魔力,是所有人都無法抗拒的力量。村裏過喜事,都要請村裏的藝術團唱歌跳舞。土家歌舞有山歌、蓑秧歌、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茅古斯、肉蓮花等歌舞,並特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樂器伴奏。這些歌舞要演到深夜才結束。在哪家表演哪家就要弄宵夜招待表演的人們,旁觀者與長者也要起吃宵夜。整個寨子沉浸在那高聲激昂的歌聲與人們大笑聲和震耳欲聾的掌聲中。

土家族食品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土家族的食物卻有着香濃、地道的味道。土家族以大米、包穀爲主食,以小麥、紅薯、土豆爲副食,飲食普遍喜酸好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茶文化、酒文化異彩紛呈,飲食器具和烹飪器具中鐵器具具有鐵鏽的味道而不影響主菜的味道;木器具有木香的味道,吃着有一種大自然的美味;竹器煮的竹筒飯,甚是好吃乾燥、香濃的米飯吸收竹子的味道特香。烹飪的方法靈活多樣有煎的、煮的、熬的、蒸的、炒的,生活在土家族這個寨子裏簡直像到了美食倉庫裏任你吃任你選。

土家族手工藝品各式各樣,種類很多。土家族的工藝美術包括土家織錦、挑花刺繡。製陶、印染、雕刻。編織等各種門類。在土家寨裏可以欣賞到各種工藝品時常讓人流連忘返。它們既爲世世代代土家族人所創造,又爲其所享用。從而深深植根於土家族風俗習貫之中,默默地與土家族人的生活常在,真真切切地表現自己着爲土家族人的審美觀和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