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學反思

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科學教學反思

在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到了這樣一點:科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我覺得提得很好,很及時,很貼切,我是這樣做的: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遵循學生學習科學的心理規律,爲學生搭建良好的發展平臺,創造性的組織教學工作。現就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與老師們討論一下:

結合認知特點,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初涉《科學》的學習,三年級學生開始不會提問,只是感興趣,因爲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我們應注意通過教師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啓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啓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1.從科學課的課題上提問

在科學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學生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如科學第四課《蚯蚓》,出示課題後,引導學生質疑。問學生:蚯蚓是什麼們樣子的?它怎麼爬呀?它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呢?

2.從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處提問

對授課內容重點、難點的提問,既有利於國小生研究知識,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提問組織教學。如第七課《土壤的保護》一課,一個學生提到:“爲什麼說保護土壤呢?”其他學生聽後鬨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爲什麼笑,怎麼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通過和水土流失相對比的講解,這個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學生在瞭解水土流失的嚴重性之後,自然就會想到要保護土壤,防止流失。

3.從課文中的對立之處提問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對立之處,那正是編者老師們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第九課《沉與阜一課,有這麼一個學生活動:(1)、瓶子在水中上浮,用什麼辦法讓它沉下去?(2)、橡皮泥在水中下沉,用什麼辦法讓它浮起來? (用8分鐘時到10分鐘)在活動前讓同學說一說用什麼方法. 同學們只說出了一個結果 “ 要改變它們” . 我說怎麼改呀?同學們說“加水、變形狀.”我說“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說.”同學們都非好奇,認真的看和記錄.結果橡皮泥浮起來了,瓶子沉下去啦.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爲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通過科學課的教學,我覺得不僅要考慮科學本身的特點,更主要的是遵循學生學習科學的規律,讓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學會科學思考,提問,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爲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