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總結

培養祖國小花朵的科學探索精神有利於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爲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國小科學課教學反思總結

  國小科學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總結

新課程標準下的科學課堂教學形成了新的預設與生成關係,一方面生成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過程,具有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另一方面對一定的生成(結果)來說,一定的預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學習的起點,也是教師覈驗反饋信息和促進學生下一步學習的一個重要依據。

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教師預設爲主的,但有時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意外生成問題。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教師是置之不理呢還是隨之改變教學策略?我覺得只要課前功夫到,準備充分,加上教師的教學機智,課前的預設可以爲課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

  一、課前要精心預設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因爲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但同時這種預設是有彈性的、有留白的預設。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

我在執教《比較水的多少》時,爲了能靈活應對生成問題,我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作了探究。如何比較水的多少,我試教了好幾次。第一次我是請學生說了兩種常見的方法,請學生選其中的一種進行實驗,這樣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發展。第二次我是請學生把所有的方法都說出來,然後比較那一種最簡單,讓全班同學用同一種方法來實驗,這樣扼殺了學生的意願,不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個性。第三種我請學生把各種方法都說出來,爲了讓學生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又尊重學生學習的意願,就請學生選取最喜歡的一種進行探究。可想而之,第三次的教學效果最佳。

  二、尊重學生的生成

如果每次學生有了創造的火花,有了有價值的生成,而教師給他的則是失望和不能滿足的信息,學生的主動、積極思維就是磨滅,這樣的學生培養顯然也是一句空話。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也是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是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在研究。比如有個同學說比較水的多少可以用稱來稱,我沒有打斷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在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學生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我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學生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智慧潛能會火山爆發般的吐露出來。

  三、及時調整預設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教師顯然沒有預見到學生的這個生成,所以一旦學生提出來之後,沒有及時調整好自己的預設,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這是不行的。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課堂實踐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這樣的出預設的現象也會合理的去處理了,所以,要給學生騰出空間,爲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生成。我在上《比較水的多少》時,用什麼方法來證明水的多少時,有一個學生用眼睛來觀察的方法來證明,而且說得有板有眼。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機械地照搬“預設”。而要根據教學進程和學生需要的實際,不斷地進行調整,從而使師生在互動過程中真實的精彩的動態生成。

  國小科學《跳動起來會怎樣》教學反思總結

我執教的這節課是教科版國小《科學》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前面已經提及,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發現運動對呼吸和心跳的影響,難點是如何採集比較準確的數據。本節課由於實驗難度大,內容多,因此我在設計時只上了前一個部分的內容“測量呼吸和心跳”,把“呼吸爲什麼會加快”放在下一課去上。

導課時,我提出問題:“運動時,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說出了很多身體的變化,其中,有的學生談到呼吸和心跳的變化。我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緊接着問:“人在運動時,呼吸和心跳比平靜時快多少?怎麼知道?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引導學生,要準確測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數,首先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接着就提出怎麼測量呼吸和心跳?測量時應該注意什麼呢?教師先讓學生說自己的想法,然後再給予補充。

在本節課中,學生能否發現呼吸和心的變化規律,取決於對數據的分析,而如何科學、準確地採集數據,又將直接影響學生對數據的分析,所以,準確地採集數據成爲擺在師生面前的一道難題,而難題當中還有一個難點,即學生要採集的數據必須是同一時間段的,也就是說,呼吸和心跳的次數必須是相同一分鐘裏的,否則,測量一分鐘的呼吸次數,再測量一分鐘心跳的次數,這兩個數據顯然是不科學的。但是,讓學生一個人既要測呼吸,又要測心跳,是無法完成的,於是,我把學生分成兩大組,一部分學生測量呼吸,一部分學生測量心跳,老師則幫助學生計時。測量時要求學生都把眼睛閉上,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分散注意力。從測量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採集的數據接近實際情況。只有一組同學的數據不夠科學。

由於學生採集的數據比較科學、準確,所以,在接下來對三組數據的分析中,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呼吸和心跳變化的規律,它們之間是有聯繫的。

應該說,本節課基本突破了難點,所以學生在對數據的分析上就顯得非常輕鬆,很好地突出了重點,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但在分析哪個運動後呼吸和心跳恢復得快這個問題時,老師反覆強調了一個個數據,顯得太羅嗦了。

上完課之後,我回憶了一下,覺得在對難點的突破時,教師還是說的過多,教師的語言不是十分的精練。另外,在學生測量記錄後就馬上把記錄表貼到黑板上了,在這個環節時本來應該讓學生先在各自的小組裏對照測量到的數據先進行一個分析對比,這樣在後來的全班交流時效果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