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對國小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

淺談如何對國小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1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核心,建立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體系是樞紐,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是學校素質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以學生的發展狀態與水平爲評價對象的教育評價活動,是對學生素質的各個方面,各個過程進行多渠道認證的教育評價活動,那麼如何對國小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呢?

淺談如何對國小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

一、注重評價的客觀性。

國小生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充滿激勵的氛圍,只有在那樣的氛圍中,他們才能成長,不斷進取,成爲永不氣餒的人才。從前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是一切圍繞“應試”的需要。考什麼教什麼的 封閉式教學,不僅舒服了學生的手腳,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採用這樣教學模式教出來的學生一旦走出校門,就會感到書本上所學來的知識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很難適應極速變革的現代社會。因此,教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學生個性特點與知識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根據學生的成長記錄袋,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從而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二、注重評價的可操作性。

作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必須被教師接納,如果給教師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自然就會沒有生長的沃土。爲此,在實驗初始,我們應該先取之於民,讓每位教師就學校實驗方案提出適合本班實際情況的班級方案,在運行中,教師提出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用漢字記載有困難,針對這個情況就應該專門召開研討會,可用小紅花、小粘貼等國小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記載他們所取得的成績。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也鍛鍊了學生的能力,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基本上由學生自主管理,教師主要起督促指導作用。整個實驗過程既是一個評價的過程,也是一個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過程。教師沒有絲毫的負擔,這也

是這一實驗能夠得以迅速完善、羽翼豐滿的主要原因。通過實驗,課堂上的氣氛、學生的積極性、精神風貌均有明顯改變。後進的學生在迅速轉變。但在運行過程中,我們也應注意到需要完善的地方:如長期加分學生會不會麻木不仁,會不會失去興趣。家長的觀念轉變等,在家長會上我們要對全過程評價進行宣傳,因爲有一些家長還是滔滔不絕的大談學習分數,不理解習慣的培養,採取一些非常強硬的手段逼孩子學習。這些都需要進一步實驗探索。

三、注重評價的實效性

以往的教學評價是把優異成績給予極少數的學生,能夠獲得的只是鳳毛麟角,把評價無形中變成了一種甄別過程,而我們所實施的評價是爲了讓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謀求實實在在的發展,我們說,不要吝嗇表現,不要把表揚看成是給學生的賞賜,而是真誠的送一份讚許,這裏我們提出在課堂上評價要研究學生的差異,分層加以鼓勵。這就如同摘一棵樹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可夠到,有的跳腳才能夠到,有的需要踩高凳子。教師分層鼓勵就是在教給學生跳腳,搬矮凳子,換高凳子,堅持每個學生都得分,獲得小紅花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這樣既重視了課堂的評價,使學生總處於“我能行”的積極狀態中學習,又能在期末時對學習狀態給予科學的評價,始終讓學生處於喜悅的競爭狀態中。

四、注重評價的科學性

新的《課標》對教學目標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所以在課堂上,我們對學生的評價除了重視學生對認知任務的完成,而且還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的評價,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等評價,全面評價學生。如課堂上學生學習積極性、發言的次數,聲音的洪亮程度、作業書寫情況等都可以加以評價,使學生由某一點的肯定評價循序漸進走向全面肯定的評價,使學生在不斷肯定中學習能力得到全方位發展,進步就是100分。

五、注重評價的“人文”性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行,素質教育的緊抓不放,現在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也越來越系統了,

越來越公平了。不僅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體現了人文性,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更加體現了“以人爲本”,現在我校實行了綜合素質評價,也就不再簡單的拿成績來衡量學生了,而是看學生在德、智、體等多方面的表現,在綜合評價過程中充分利用《國小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這也是對學生實行綜合評價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素質手冊的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唯有學生能夠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矯正,才能實現根本性的提高和發展,因此,要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尤其是班級裏面後進生的各方面表現,尊重學生的主觀願望,但是“尊重”不等於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自主”也不等於完全拒絕有益的忠告與幫助,所以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時,教師應該適當作出引導,這樣纔有助於學生明確方向,不斷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調整與自我提高。

六、注重評價的廣泛性。

一般說來,評價主體是能根據評價結果,爲達到改善教育活動及其成果的目的,而採取相應措施的人與組織,包括教師、學生、學校領導、教育管理部門、家長和其他與學校教育有關聯的社會成員和組織。教師、學校領導和家長成爲綜合素質評價的主體,是毫無疑問的。家長居於教育評價主體地位也是客觀存在,因爲他們既是教育活動的重要責任者,他們不僅關心子女各方面的`發展狀況,還十分關注學校及教師的威望、水平與質量,並作出自己的評價和調整的建議。而學生是被評價的對象,是所有評價者唯一的內容,是學校、家庭的核心。因此國小生在主體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地對自己的發展狀況進行各方面的評估,以追先進,而教師要發揮對學生評價的主體性,充分利用評價目標、意義、標準方式和進程等。組織學生對照目標檢查自己的進步狀況,並能根據自查結果調整自己的努力目標與行爲,教師應向學生解釋各種評價結果,並與每位學生一起分別制定今後的努力發展方向,使他們的綜合素質提高,提高,再提高。

淺談如何對國小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2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質,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爲目的的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單純通過書面測試、考試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轉變爲運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幾年來對國小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使我感受頗多,下面,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是個人評定製度的先進理念。爲了讓每一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個人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方法,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在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自信,在評價中享受快樂,享受成功。綜合評價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評價內容要全面

新的《課標》對教學目標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所以在課堂上我們對學生的評價除了重視學生對認知任務的完成,而且還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的評價,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的評價,全面評價學生。如課堂上,學生學習積極性、發言的次數、聲音的洪亮程度、作業書寫情況等都可以加以評價,使學生由某一點的肯定評價循序漸進走向全面肯定的評價,使學生在不斷肯定中學習能力得到全方位發展。進步就是100分。

二、評價形式要多樣

《課標》要求我們要採取多樣化的方式。評價方式應多種多樣,口試、筆試、作業等結合起來。因此,我們還把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結合起來。在一、二年級取消分數,平時作業用“紅旗”、“紅花”、“小火炬”表示並加上簡單的批語。單元練習、期末考試則用等級制進行模糊評價。其他年級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制,並改一張試卷定乾坤爲化整爲零,分項、分階段考試。比如,教師發現學生的字寫得很工整了,發現他組了一個很特別的詞語、表演很精彩……一句讚賞、加上幾分,讓學生高興很多天,甚至回味很多年!我們憑着極平凡的發現,憑着極爲平常的一句讚語,憑着用不完的分數點燃孩子自尊、自信的熱情,點亮指引他們前進的燈塔。想一想,我們的平凡舉動在孩子一生中卻是多麼偉大。慷慨些,讓每個學生都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評價要有實效性

以往的教學評價是把優異成績給予極少數的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只是鳳毛麟角,把評價無形中變成了一種甄別過程,而我們所實施的評價是爲了讓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謀求實實在在的發展。我們指出,不要吝嗇表揚,不要把表揚看成是給學生的多大的賞賜,而要真誠的送一份讚許。這裏我們提出在課堂上評價要研究學生的差異,分層加以鼓勵。這就如同摘一棵樹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夠到,有的跳腳才能夠到,有的需要踩矮凳子,有的則需要踩高凳子。教師分層鼓勵就是在教給學生跳腳、搬矮凳子、換高凳子。堅持每個學生都有得分、獲得小紅花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我班有個學生語文基礎很差,在一節語文課上學習《回鄉偶書》這首詩時,我叫到他讀時,不是讀錯音,就是不認識字,一節課下來,其他學生大部分都能流利地背誦,只有他一人連讀都讀不下來,於是我針對這個孩子的情況,降低對他的要求,要求會背的課文,他能讀就和別人一樣獲得一顆紅星,在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幫助,自己的努力下,他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學習興趣,增加了自信心,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評價要有可操作性

評價作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必須被教師接納,如果給教師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自然就會沒有生長的沃土。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小組長管理、記錄組員表現情況,班長管理、

記錄組長表現情況,可以用小紅花、小粘貼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記載他們所取得的成績。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基本上是由學生自主管理,教師主要是督促、指導作用。整個過程既是一個評價的過程,也是一個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過程。教師沒有絲毫的負擔。總之,國小生素質綜合評價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內容,如何搞好評價,將關係到學校教育改革的成敗,因此讓我們共同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搞好素質綜合評價工作貢獻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