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誕生後,因其獨特的情感內涵、鮮明的時代精神、優美的意境和出色的藝術表現引起了教育教學界的廣泛重視。故都的秋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的故都的秋教案資料,歡迎閱讀。

故都的秋教案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教案篇1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體會作者對北方秋景的讚美之情。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

二、能力目標:

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物”與“我”之間完美融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課前預習,並佈置預習題

1 熟讀課文,查閱有關作者郁達夫的生平資料,初步瞭解其散文寫作的風格特點。

2 思考:本文寫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

本文題爲“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爲什麼?

二、回憶學過的有關寫秋的詩文,概述這些詩文“寫景”“抒情”的特點,導入新課。

劉禹錫《秋詞》

(一)(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淨夜來霜,

我言秋日勝春朝。數樹深紅出淺黃。

晴空一鶴排雲上,試上高樓清入骨,

便引詩情到碧霄。豈如春色嗾人狂。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分析劉禹錫《秋詞》(兩首)

問:在這兩首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

明確:如“勝春朝”、“引詩情”、“山明水淨”、“清如骨”等。

問:那麼,這樣的秋天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這裏的秋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能激發人的詩情,甚至勝過春天。

分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問:這首小令寫了什麼景什麼人?

明確: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

問:同樣是寫秋天,前者清新,後者悲涼,這是什麼原因?

明確:這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決定的,也就是“情”決定了“景”的特點,即“景 隨情異”。

問: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寫秋天,那麼,這裏的秋天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明確:清、靜、悲涼。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我們就從《故都的秋》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通過對秋天的描寫抒發了自己怎樣的深情呢?

三、 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感情底蘊。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 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爲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蘊,特別是“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確指出了作者寫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點。瞭解了作者感情的特點,將有助於下面我們對本文景物特點的分析,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四、播放文章的朗誦錄音,整體感知“故都秋”的特點。

五、由景入情,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問: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那麼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確:從第3到第11自然段。

問:這些段落中寫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確:第3段主要寫了秋花(牽牛花),第4段主要寫了秋樹(槐樹),第5段主要寫了秋蟬,第6——10段主要寫了秋雨,第11段主要寫了秋樹(果樹)。

那麼,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 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其他同學要眼耳手腦並用,一是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學生討論,然後教師總結:

秋色

青天(藍綠)藍朵(藍色)秋草(黃色)

落蕊(灰白)樹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藍綠)

棗樹(淡綠微黃)

問:那麼這些色彩有什麼特點?

明確:冷色。

問:用這樣的冷色調的詞僅僅是因爲作者忠實於對客觀景物的真實描寫嗎?

明確:不僅是這樣,“一切景語皆情語”,更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我們可以從“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爲以藍色或白色者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試做陪襯。”這裏看出作者此時所欣賞的是一種蕭條,落寞,悽清的景。所以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

問:接下來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明確:“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便會用了緩慢悠閒的聲調,微嘆着互答着說”。

問: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靜”,這就是故都秋的聲音。更何況蟬聲是如此的衰弱與悽慘,更何況這聲音如影隨形讓你無處藏身(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裏的家蟲)。“悲涼”,這便是故都的秋味。看來作者對故都的秋是:痛並快樂着。

問:文中有沒有能直接體現這種感覺的句子?

明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問: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豔之色,也有繁華之景,作者爲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這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前面我們在學習本文的寫作背景時,曾提到作者寫作的心境,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本文情與景的密切關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六、分析文章結構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體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段落寫什麼。

問: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問: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 爲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 樣在結構上就形 成了前後呼應。

問:好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嚮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嚮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

問:最後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爲了突出“故都之秋”。

七、思考

文章的題目“故都的秋”能否改成“北平的秋”。

明確:如題作“北平的秋”,意味就不同,與作者所表達的憂時傷國的深沉情感不相吻合。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戰爭相繼發生之後;用“故都”一詞更能折射作者的悲涼思緒,表達對國家的深深的隱憂,表達他“位卑不敢忘憂國”的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且“故都”含有更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八、能力遷移訓練

1、練習:

有人說:“真正好的散文並不在乎寫了什麼,告訴了讀者多少東西,而在於讓讀者想到了什麼;有多少喚醒。”高二的你們已經經歷了人生的十六個春夏秋冬,除去孩提時代的懵懂無知,對四季輪迴你應該有自己的獨到感觸吧。用你擅長的手法將它們記錄下來。

2、拓展閱讀

郁達夫《北平的四季》

歐陽修《秋聲賦》

  故都的秋教案篇2

郁達夫

課程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 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 品味文章優美雋永,清新雅緻的語言。

4、 學習美文,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鑑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瞭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 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

與統一。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及點撥法

五、課前預習

1、自主學習本文的文學常識,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把握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4、給各段景物描寫添加一個小標題

5、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2、 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圖

3、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淒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衆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 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3、 解題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瞭描寫地點,“秋”點明瞭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麼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4、 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有何特點呢?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麼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通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爲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5、集中欣賞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麼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明確:1)冷暖色調的判斷。(視覺)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爲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爲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裏,明豔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爲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於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麼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2)聲音的體現。(聽覺)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3)環境的描繪。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裏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說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後,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齊讀描寫秋院的這段文字,體會其中的韻味

6、總結: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我們可以發現作者並沒有直接的表露心跡,沒有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蘊含在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爲“情景交融”,達到了“不著一字而盡顯風流”的效果。

7、作業:

剩下的四種景物--秋槐、秋蟬、秋雨和秋果,同學們下去互相討論。下節課派代表發言,分析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的特點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分析其他四幅圖,更加明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藝術手法。

2、學習對比、前後呼應的寫法

二、教學過程

1、賞析秋景圖

1)秋蟬圖

明確:“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及柔軟的觸覺”。--作者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寫出了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作者細心的看到了掃帚的留下來的'絲紋,它們孤零零的躺在街上,顯得清冷而落寞。既寫出了作者的清閒,又寫出了環境的落寞,顯示出一種悲涼之氣。

2)秋蟬圖

明確:蟬鳴吹響了秋的號角,同時也唱響了生命的輓歌。柳永有“寒蟬悽切,對長亭晚”的句子,可見秋天的蟬鳴並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將終的悽婉,沒落。蟬到了秋天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那麼聯想到人,人生的短暫,自然有種悲涼的感覺。

3)賞析秋雨圖

明確: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以及“緩慢悠閒”的語調都會給人一種涼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氣就會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淒涼和無奈是難以言表的。就像辛棄疾在詞中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裏的天涼好個秋是不是與那聲“哎,天可真涼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4)賞析秋果圖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重點寫棗樹,目的在表達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但是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結束了,坐看年華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學習對比、前後呼應的寫法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爲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2)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爲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後呼應。

3、情感探討

郁達夫對於故都的秋是怎麼樣的情感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爲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爲這秋色寧願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情感:嚮往、迷戀、眷戀

確定了情感,下面請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說“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的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那麼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爲什麼作者喜歡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會有這樣悲涼的情緒產生?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蕭索落寞的景象。

主觀方面:1)社會環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2)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鬱煩悶,把複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3)文人的“悲秋情結”。

4、小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渾然一體。大家在以後的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5、作業:

1)、完成《學海導航》配套練習

2)、寫一篇欣賞季節的散文

三、板書設計

1、秋院

2、秋槐

3、秋蟬

4、秋雨

5、秋果

(形)

  故都的秋教案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瞭解《故都的秋》的藝術特色。

3.誦讀,積累語言材料。

二、過程與方法

1.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並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2.領會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

3.培養和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繫,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於現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

重點、難點

《故都的秋》也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它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個性氣質和獨特的生活感受、興趣愛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寫了故都的哪些風物?抓住了這些風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從這些故都風物中折射了作者什麼樣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鑑賞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學生活動

誦讀、鑑賞

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文章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自然風物的客觀色彩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主觀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體會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馭景的藝術風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可選取傳統教材中峻青《秋色賦》若干段進行朗讀。讀後問:這段秋景有什麼特點?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答案:豐收,色彩絢麗,喜悅熱烈)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同樣描寫秋天景物的文章,我們看了郁達夫所描寫的故都秋景與峻青筆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根據文意的需要來夾帶介紹)

郁達夫(1896-1945)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是“創造社”的重要成員。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家庭的變故、國家的現狀,激起了作者無限憤慨,後流亡蘇門答臘,堅持抗日戰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8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遊記。

三、範讀、感知

播放課文朗讀,學生看書默讀,感知課文。

四、誦讀、感悟

(選擇重點章節學生和老師比較閱讀,爲什麼老師和學生讀的有差別?因爲對課文的感情把握深淺有區別。)

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懷。要注意課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更要認真領會,循此線索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再讓學生誦讀、感悟。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

五、理清結構,把握思路。

讓學生髮言,討論。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風物,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①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嚮往

1.總起

②江南之秋不能讓人滿足

①清晨所見、牽牛花

②槐樹落蕊

故 記敘 ③秋蟬殘聲 前

都 2.分寫 ④秋雨話秋涼 後

的 ⑤棗樹奇景 呼

秋 議論:凡是有情趣的人,對於秋 應

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

①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總寫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

六、佈置作業

誦讀課文,深切感悟。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讀

引導學生朗讀,力求聲情並茂,抑揚頓挫。可用多種形式。

二、鑑賞

1.情景交融

讓學生結合課文語句談理解、感悟,教師點撥。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爲我,何者爲物。

--王國維《人間詞話》

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在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爲這樣,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籠罩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本文能表現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所選取的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而不是分別描寫的。

作者將苦澀的“品味”與生動的景物描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神韻。他不寫故都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衆多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緻雖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都籠罩着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例如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從尋常景象甚至破敗景象中看出、體驗出美來。寫“北國的槐樹”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寫“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細膩而獨特的感受、憂鬱而優美的情懷,恐怕只有郁達夫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能體驗得到,才能表現得細膩而深刻。最能表現情景一體的是“清”“靜”“悲涼”的描述。“清”“靜”,既是對客觀景物特點的描寫和總結,又是作者內心的感受;“悲涼”,則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與景物既有聯繫又無必然聯繫(因爲感秋可生悲也生喜,悲者未必從秋景得來)。“清”“靜”是大多數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寫得出的,未必見得奇妙,而“悲涼”則屬於郁達夫一人獨有,最見奇妙。總之,本文情意濃厚。以抒發內心感受入主,寫景並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樣佔有很多篇幅。在這一點上可與《荷塘月色》對比,《荷》文寫景似用工筆,精描細繪,景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情爲景所藏所掩;本文則略於寫景,盡力抒情,文情更給人以親切感、厚重感。

(本段主要分析“清”“靜”“悲涼”,要慢,主要要用情感感染學生,讀的每一句話都要深情,可以加上自己的主觀感受,成爲自己對文章獨特的品讀)

牽牛花 藍、白色疏落的衰草 憂慮 內主

自客 槐樹落蕊 清閒、落寞 孤 心觀

然觀 極細微極柔軟 獨 世色

風色 秋蟬殘唱 衰弱 彷徨 界彩

物彩 秋雨秋風 灰沉沉、息列索落 感傷 的

的 都市鬧人 青布衫

緩慢悠閒

棗樹 葉落、西北風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本文直接描寫景物的語句不多,但都是極其精彩的,而且飽含作者的深情。例如: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採用想象聯想法讓學生體會那份對故鄉由衷的愛和深情。)

這裏寫了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景物寫得非常細緻,如“一絲-絲漏下來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也寫了觀景、賞景的心態、動作,如“細數”“靜對”,透露出悠閒、愜意。總起來說,表現了作者熱愛故都之秋的情懷。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這裏寫了視覺形象、觸覺形象。花鋪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花地,寫觸覺感受。寫觸覺,更給讀者以逼真的感受。這裏寂靜無人,斯人獨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約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未了。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

這裏的寫景不拖泥帶水,一句一景,寫出了北國清秋之雨忽來忽去的情景。雲的景象、雨的陣勢,寫得活靈活現,說明作者觀景非常細緻,也表明作者在談到尋常百姓生活時心情非常愉快。

2.對比手法

開篇提到“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結尾提到“南國之秋,當然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並作了適當的展開,以此與北國之秋作對比。對比的目的非常明確,即抑彼揚此,北國之秋勝於南國,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這種感受既來自空間的對比(南北兩地),也來自時間的積累(“已將近十餘年了”)。

3.平民意識

這裏寫的不是上流社會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爲什麼讓他們作爲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們的形象更有地方特點,而且作者覺得與他們更親近,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似乎也能覺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閒人”那樣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4.文化氛圍

本是寫景文字,爲什麼插入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說明?似乎要創造一種文化氛圍,於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文題暗合。從行文章法上看,這裏宕開文筆,縱橫議論,顯出靈氣,顯出開闊的思路。

5.精彩語句

讓學生鑑賞自己喜歡的語句。

文中有許多排比句,具有語言整飭之美朗讀起來又具有音韻之美,抒情味很濃,表現作者很強的駕御語言的能力。

詩歌的聲韻和節奏,加強了《故都的秋》的音樂美。“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上面三句,結構相同,動詞後面均輔以結構助詞“得”,形式整齊劃一,有一種整體的美感。作謂語的形容詞,“慢”“潤”“淡”,表現的都是平淡細膩的意味。它們又都是響亮的音節,讀起來聲韻鏗鏘,語勢貫通,具有很強的音樂感。“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作者把這些名勝用一個個偏正詞組整齊地排列起來,迴旋往復,像一串珠璣那樣,有着明麗輕快的韻律和節奏。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畫線句子可讓學生仿寫。(仿寫句子穿插進行訓練)

這裏最好總結一下, 和寫作聯繫一下,會使得課有廣度和深度。

三、作業

讓學生在“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中選幾個詞語組成一個對偶句,要求有一定意境。

附:板書設計

文眼 清 靜 悲涼

牽牛花 碧綠的天色 馴鴿的飛聲 疏疏落落的衰草

故 靜對着

都 槐花落蕊 掃街…清閒 極細微 落寞

風 極柔軟

物 秋蟬殘聲 啼鳴 衰弱

秋雨涼風 都市閒人 息列索落 涼

悠閒緩慢

教學反思

文學性作品除了具有一般作品的知性因素外,還具有獨特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把握其個性特徵,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品足作品的韻味,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美育功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運用了“感--悟--析”三步教學法,充分激發了學生欣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由景味情,緣情入理,“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情悅志”步步深入涵育語文素養。前兩步是“入”--進入意象之中,觸摸作者的心跳,與作者同喜同悲,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進入廬山之內,感受廬山的氤氳之氣;後一步則是“出”拉出審美距離,進行理性觀照,跳出廬山之外,跳山雲端,俯視廬山,才能看清廬山的峯峯嶺嶺,看請廬山的真面目。

《故都的秋》習題精選

一、基礎知識題

1.下列各句中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B.“可不是麼?一層秋雨一層涼啦!”

C.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2.下列句中的劃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切的一項是( )

①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着幾根 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②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 ,蕭索的 來的。

A.稀稀落落 嚴厲 感慨 B.疏疏朗朗 嚴厲 感觸

C.疏疏落落 嚴厲 感觸 D.疏疏落落 嚴肅 感嘆

3.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項是(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B.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D.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裏的家蟲。

4.下列有關郁達夫的文學常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郁達夫,原名鬱文,浙江省富陽縣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

B.1922年,他從日本回國,參與組織“創造社”。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5.“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爲以藍色或白色者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對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項是( )

A.藍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現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景物特點。

B.藍色或白色的牽牛花切合作者當時那種落寞的情懷。

C.這是一種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

D.色調的選擇表現了作者獨特的審美觀。

二、課文語段閱讀題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着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

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爲藍色或白色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爲北平處處全長着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裏的家蟲。

1.這三段文字寫到了三種景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選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詞,如________、_______等,它們都屬於________色,顯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徵。

3.作者爲什麼要“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賞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認爲“藍色或白色者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理由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一句從_________覺、__________覺和_____________覺上寫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點。

6.爲什麼說“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從文中畫線的句子你聯想到了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你對這三段文字的寫景特點作簡單的評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題

1.C 2.C 3.C(其餘表比較) 4.D(《茫茫夜》是短篇小說) 5.D(分析遊離原文語境)

二、課文語段閱讀題

1.清晨靜觀 落蕊輕掃 秋蟬殘鳴 2.青、藍、灰、白(任選二個);冷;深沉、淡泊。 3.爲了感受清淡中略帶一點“野味”的情調,體會故都秋的質樸美。 4.秋的特徵應是清淡。 5.聽、嗅、觸;靜。 6.因爲北平處處全長着樹,屋面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7.金燦燦的陽光和枯黃的小草。 8.圍繞“描寫細膩,情景交融”來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