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讓孩子喜歡上吃飯

很多媽媽發現孩子1歲半以後開始表現得越來越不聽話了。你讓他幹什麼他偏不幹,你不讓他乾的事,他卻偏偏要嘗試,尤其在吃飯問題上更是讓家長大傷腦筋:這不吃、那不吃、不愛吃菜、不愛吃肉、甚至拒絕進食,把吃飯當成一件非常痛苦而可怕的事情。家長擔心孩子因爲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於是威逼利誘使出種種招數迫使孩子吃飯,但是收效不大,家長爲此也十分苦惱。造成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很多,家長需要進行認真分析,再加以解決。

怎麼樣讓孩子喜歡上吃飯

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原因

家長的原因:

●就餐環境雜亂:不少家庭在吃飯時看電視、高談闊論,孩子好奇心強,很容易分散吃飯的注意力。

●家庭嬌生慣養:現在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過於優越,什麼好吃的都能享受得到,所以引不起吃飯的興趣。有的家長對孩子活動處處加以限制,運動量太少,能量也消耗的少,缺乏飢餓感造成食慾減退。

●家長亂給孩子進補:那些補品中可能含有激素等,令孩子的腸胃受到了傷害,影響了孩子的食慾。

●家長餵養行爲不正確:哄騙威逼或在吃飯時訓斥孩子,造成孩子情緒不佳,對吃飯產生了強烈的對抗情緒,因此厭惡吃飯。

●家長自己有偏食、挑食等問題:孩子耳濡目染進行效仿,往往家長不愛吃的食物,孩子也不喜歡吃。

●喂孩子成人的飯菜:成人的飯菜不利於嬰幼兒食用,不能喚起嬰幼兒的食慾。

孩子的原因:

●孩子飲料、零食不斷:很多孩子對可樂、冷飲、果汁、乳酸飲料情有獨鍾,零食過多,使得孩子血糖升高,終日都有飽腹感,食慾中樞受到抑制。

●偏食、挑食造成某種營養素缺乏:例如,鐵缺乏時易患缺鐵性貧血、消化道黏膜萎縮,使消化功能減弱,造成食慾不振。鋅缺乏時會影響味覺素的形成,降低味蕾功能,出現厭食或異食癖。

疾病的原因:

●任何疾病或使用的一些治療藥物都會引起孩子食慾減退。人體都有自我保護機制,在生病期間爲了保護自己,減輕消化道的負擔,消化液分泌的少了,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腸的蠕動減慢,食慾也會隨之減退。一些治療藥物,如抗生素、止痛藥、退熱藥都有可能造成孩子食慾下降。

●不恰當的補充維生素D,會造成維生素D過量,引起高鈣血癥,進而使全身乏力,食慾不振。

糾正的辦法

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生理和心理髮生的變化,孩子此時正處於“第一反抗期”。隨着幼兒活動能力的增強,獲得的知識和信息量不斷增強,孩子的心理也會發生急劇的變化,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對大人命令的否定,來強調自己的存在,向大人展示自己已經具備很強的能力。即使是平常溫順聽話的孩子到了這個時期也會變得調皮、不聽話,處處與你對着幹。其實這種表現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孩子還不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也不明白吃飯對自己的意義,所以,家長必須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髮育特點給予正確引導:

◎首先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並且合理用藥、正確使用保健品,孩子的食慾纔會逐漸恢復。

◎提供固定的、具有保護性、舒適性和安靜的餵哺或進餐場所,使孩子注意力集中。不要在進餐時斥責和教訓孩子,應營造一種輕鬆、愉快、良好的進餐氣氛。家長需要根據嬰幼兒消化吸收的生理特點,採用與年齡相適應的進餐桌椅和器皿。同時做到定時、定量、有規律地進餐。不要隨意改變孩子的進餐時間和進餐量。

◎家長需要掌握一定的食物製作技巧和營養知識。爲孩子專門加工烹製一些食物,應多采用蒸、煮、燉、煨等方式,不宜採用油炸、烤、烙等方式。口味以清淡爲宜,不用或少用調味品,不要過鹹,更不要讓孩子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多選用深綠色、紅黃色的蔬菜和水果,做到色香味俱全,從感官上就能吸引孩子的興趣。

◎根據孩子凡事都願意參與的特點,鼓勵孩子幫助大人做餐前的準備工作。進餐過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則,用語言讚美孩子不願意吃的食物,並帶頭品嚐,故意做出津津有味的樣子,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培養孩子喜歡吃各種食物。對於一些有苦味和特殊怪味的食品,不必強求孩子去吃。

◎鼓勵、引導和教育孩子使用勺、筷子等自主進餐,並教會孩子吃的技能和進餐禮節。吃飯時注意培養孩子與他人分享的意識,飯後要謝謝烹調者。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體的差異,安排適宜的戶外運動,保持食量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還可以讓孩子進行日光浴,加強鈣的吸收,幫助骨骼成長。

◎合理的選擇零食。合理有度的給孩子吃一些零食是可以的,但是必須選擇合適的時間,不應影響吃正餐。零食應主要以乳製品和水果爲主,應少吃糖果、油炸及膨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