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蹲能養生和最好的養生方法

下蹲運動適合老年人在家中手扶牀頭或者門框進行鍛鍊。該運動可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下蹲能養生和最好的養生方法

一、能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及神經功能,有效地促進靜脈的血液迴流和減輕靜脈壓,促進下肢的血脈相通。

二、能改善心、腦血管的功能,在穩定血壓、調整內分泌紊亂、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能增強腰、髖、膝和踝關節的活動範圍,滑利關節、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從而延緩關節的退變。

四、下蹲時由於大腿與腹部肌肉的碰撞、臀部肌肉的收縮與舒張,以及腰部的屈、伸運動,所以,對痔瘡、前列腺炎、腎結石、便祕、腰肌勞損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最好的養生方式

在傳統養生的食譜中,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少選用的食材本身就有藥用效果,這些食材平凡普通,卻有着不普通的養生功用。藥,並不只是生病時才吃的,平日食用的食物本身就是一味良藥,對的時間吃對的食材,便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食材藥材

食物是治“餓病”的,雖然貌似一句玩笑話,但也說出了食材是天然良藥的道理。其實我們傳統的養生方式並不強調需要進多少的補藥、需要吃多少高級的食材,反而強調養生就在平常的生活中,食物與藥材並沒有嚴格的分界線,但吃食物總比吃藥來得更美味和健康。我們的身體每天需要的營養其實完全可以在食物中找到,《黃帝內經太素》中寫道:“空腹食之爲食物,患者食之爲藥物”,藥食同源說的便是這個。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許多藥物既是藥物也是食物,食物和藥物一樣能防治疾病,所以食療就應運而生。相對於藥材來說,食材的毒副作用少得多,以食爲藥,以食代藥,是多麼美好且綠色的事情啊,也將會成爲養生的一種流行趨勢。

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攝取食物,以維持身體代謝的需要,由古至今,也就積累了許多關於哪些食物有益、哪些有害的經驗。食物與藥材也在這個生活體驗中慢慢融成一體,傳統養生講究不治已病治未病,所以在飲食上也注重遵循自然。藥材有四性五味,食材同樣有。四性指的是寒、熱、溫、涼,寒涼食物能清熱瀉火,如菊花茶、綠豆湯、西瓜等等,可在夏季多食用;熱溫食物能溫中除寒,如羊肉、糯米等,在寒冬是調理身體的寶物。五味指的是辛、甘、酸、苦、鹹,不同味道也有各自不同的食療效果,如辛味的可祛風散寒,甘味的可補氣養血等等,只要選對了食材,簡簡單單就能吃出健康來。

菜市場裏去尋寶

既然明白了食補的原理,我們就一起去逛逛街市吧!這次我們的視覺是全新的,滿眼看去,山藥、山楂、白果、豆類、龍眼、百合、昆布、大棗、牡蠣、芡實、花椒、姜、枸杞、茯苓、蘿蔔、紫蘇、薄荷等等,你說它是食材還是藥材?其實學會從自然的食材變成調養身體的素材,本身就是中國養生的智慧,與西方習慣將各種營養成分提煉成藥片有着根本的`區別。

養生哲學注重的就是將健康化入生活,而進食更是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除了遵守不時不食的根本原則外,也根據個人體質以及狀態的需要而利用食材相關的特性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平衡的調節。秋冬季節,天氣漸涼,走入市場,會發現多了很多白色和褐色的食材,那是因爲自然也在收斂和蘊藏之中,所以在飲食上我們也要跟隨相同的節奏。買一些秋梨回家燉煮來滋養肺陰,熬一鍋山藥牛肉湯,或者在平日的飲食中加一些昆布等海藻類食材,爲冬天積聚能量。其實菜市場便是最好的“藥房”,只要根據自身的狀態和需要來調節每日的飲食,相信疾病自會遠離。

如何將“食”變成“藥”

藥食同源,簡單四個字,真是一點都沒有錯,就像有些食材經過提煉同樣能成爲藥物一樣,枇杷膏、蘿蔔糖、梨膏糖等哪一樣不是我們傷風咳嗽、咽喉疼痛時的良藥?山藥、桂圓曬乾後不就是最滋陰補腎的必備良品?哪怕辣椒、生薑等看似充滿刺激性的香料,其實也是祛溼的一味良藥。不過,食材雖多,可應用必須合乎天時,同時又要根據不同的地理以及天氣才能得法,而且要懂得應用的分量,加上合理的搭配以及相應的料理方式,才能讓你在菜市場隨手拈來的食材變成一帖強身健體的良方。就像生薑,嚴冬或者受涼後稍微服用,能提升身體的陽氣,帶動血液循環,驅寒效果非常突出,然而在暖氣足或者保暖條件良好的環境下食用,卻會增加身體的燥熱,大傷元氣。

除了食材要應用得法外,烹調的方式也會影響到菜品本身的性質,像是油炸或者燒烤等高溫的烹調方式,通常會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以及流失一些微量元素,甚至也會令食材中的物質產生不良的變化,所以慢燉、清蒸甚至快炒等都是養生理論中備受推崇的料理方法。尤其慢燉與清蒸,由於食材本身都會與水接觸,所以在加熱的過程中,食材的營養以及元素都會釋放到水中,便於讓我們吸收營養,所以這次,我們也特意選擇了幾道湯品,可以在秋冬乾燥時節一試。

秋冬季節,你需要準備的食材

牛蒡

非常有力量的一款食材,自古以來就藥食兩用,《本草綱目》裏說它“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在西方營養師的眼裏,牛蒡,尤其是它細嫩香脆的根部,是一種可以幫助身體維持良好工作狀態的溫和營養藥草,可每日食用而無任何副作用,且對體內各系統的平衡具有復原功能。在日本和韓國,牛蒡可以說是全民食物,可以用來煲湯、醃漬、水煮、炒食,它所含有的豐富纖維質可促進大腸蠕動,排出體內毒素,疏風散熱、解毒利咽,甚至還有防治某些癌症的作用。

蘿蔔

蘿蔔也是集保健與美味於一體的食材,古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無道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以蘿蔔爲主料或輔料的菜餚,也有很多藥膳用到蘿蔔一味,比如蘿蔔煲羊腩、蘿蔔酸梅湯等,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都對蘿蔔極力推崇,主張每餐必食。

的確,蘿蔔能下氣解毒、消除體內的積滯,秋冬季節的新鮮蘿蔔,在口味上能給菜餚帶來清爽的口感,汁水豐盈,讓人感覺滋潤非常,在藥理上,能清熱順氣、消食散淤,又將藥食同源發揮到極致。

秋梨

甜蜜蜜的秋梨可謂是最美味的藥了,現在正是吃梨的時候,氣候乾燥,讓我們經常感到口鼻乾燥、皮膚幹癢,每天吃一個梨便能很好地緩解秋冬的乾燥。梨的吃法多樣,可以直接吃,可以熬成梨汁,我們又怎會忘記咽喉疼痛時媽媽燉的冰糖雪梨?梨能養陰清熱,潤燥消風,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保護心臟、降低血壓,如果怕、甜的話,其實秋梨也可以清燉,爲其本身就有着清甜味道。

山藥

含有豐富澱粉質和蛋白質的山藥,用在藥材上也叫淮山,是六味地黃丸的成分之一。自古以來山藥就被視爲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因其充沛的澱粉質,既可當主糧,比如熬成一碗又綿又糯的山藥紅棗粥,也可做蔬菜,與荷蘭豆、百合等同炒,更可以與肉類一起煲成大力湯,滋補秋冬季節的身體。我國很多地方都出產山藥,但以河南的爲最佳。山藥補而不滯、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令人耳聰目明,有非常強大的抗衰老的功效。

番薯

很多權威的研究都表明紅薯是當今營養最豐富的蔬果之一,性味甘平,補脾胃、養心神,每日食用可保持身心健康,使人長壽少疾。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能保持血管彈性,補充力氣,並且能減肥瘦身。紅薯可以蒸着吃,也可加入米飯中一同炊煮,或者做成糖水,口味上都很不錯,但在烹製的時候一定要煮熟,以免引起腸胃不適。